《学而第一(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而第一(1).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解释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这章有三句,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昨天讲到这一句,孔子整个的圣学之道都已经概括尽了。它是以学字为宗,就是纲领;以习为趣,习是真干、真落实,这是修学的要径;以时字为枢机,就是关键,关键在于时时在学、时时在习。学是什么?觉了,学了圣贤之道能够觉悟。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的时候,觉悟到我这一念、这一动符不符合圣教?不符合,马上要把它放下,要克制,这叫克己亚礼。真正能学能习,而且无时不学、无时不习,你就得到圣人的受用,那是不亦悦乎。喜悦从
2、心中涌出来,常生欢喜心。我们再看下面第二句:I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J。朋就是同类的人,所谓志同道合的人,他们也希求成圣成贤,听到你在这里学习圣道,所以欢喜来亲近你。当然志同道合者相聚一堂,这是非常令人快乐的。所以不亦乐乎这个乐是见到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一起来学习,这是非常快乐。从远方来的朋友令我们很快乐,在周围的朋友他们来亲近你学习,当然你也是非常快乐,远近的朋友大家共聚一堂。朱子集注当中引程子的话说: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因为我自己行善,这个声名慢慢传播出去,远近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来跟从我们学习,愈来愈多(众就是多),这是非常令我们快乐的。为什么?因为圣贤之道可以令更多的人不亦悦乎。我自
3、己得到不亦悦乎,现在也让大家一起不亦悦乎,这叫与民同乐。这个话反过来我们也要知道,我们需要在学道的过程中亲近师友。礼记.学记里面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不能够自己闭门造车,应该向先辈,向有成就的人,向善知识去请教、去学习。等到自己学有所得了,自然也会有志同道合,仰慕自己的这些人从远方来请教。我们也亳不吝法,把自己平生之所学全部供养出来。孟子里面讲到,君子三乐,其中一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底下第三句是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Ih愠有怒的意思,就是心里不高兴,烦恼、瞋恚了。当别人不知道自己德行学问的时候,我们所谓的怀才不遇,没有人赏识,没有人知道,君子也不
4、会有怨恨,绝不会怨天尤人。朱子集注当中引尹氏的批注说: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这句话讲得很好。前面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是讲自己要学跟别人没有关系,学不学自己来决定,绝不因为别人知不知来改变自己学习的目标、学习的进程。知不知道是别人的事情,与我何干?不影响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我还是这么喜悦。因为这个喜悦不是建立在别人的身上,不是建立在别人知不知道的基础上,所以何愠之有!哪里会有怨天尤人,哪里会有怀才不遇的感慨?有这种感慨,正说明心中己经有愠了,有愤怒了,有不满了,那怎么能够称为君子?古人讲,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如果有因缘,众生有这个福分,我们的才华得以施展,得以帮助这个社会的众
5、生,让他们一起来跟我学习圣贤之道,让他们也得到喜悦,让这个社会得到和谐,那固然是好事,兼善天下。假如没有人用我们,我们没有这个机会去服务社会、去帮助民众,那也没有关系,这是天命。所以学是在自己,用是由天命,君子是乐天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自己学成了,但是别人不知道,那是不得其用,天命。但是这绝对不会影响不亦悦乎。我们看历史上很多隐,他们都能够做到乐天知命,自己畅游于山水之间,不亦悦乎,没有那种怀才不遇之感,这是真君子。一切随缘,有善缘,我们当然要帮助众生,没有善缘,退而独善其身,这是讲到一种君子的修养了。实在讲后面两句,有朋自远方来以及人不知而不愠,这两句都是跟第一句相关的。这两句是讲到学
6、而时习之的时,这个时是你的时运,有被人知的时候,也有被人不知的时候。被人知的时候就有朋自远方来,大家都来亲近你,向你求学,你当然是不亦乐乎;被人不知的时候,自己也不会不平。学而时习之这个时,涵盖了这两个方面,知与不知我还是不亦悦乎。具体表现在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你能不亦乐乎,这固然是喜悦的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时候,他也是一个不亦悦乎的表现。所以这个喜悦是没有间断的。人家知还是不知,你的才华得用还是不得用,不影响你的喜悦。我们知道人人身上都有明德,都有本善。我们现在明明德,修本善(回归本善),别人来向我们学习,也不是说我们教给别人什么东西,无非就是别人也能够像我们这样回归自己的本善,明自己的明德
7、,大家一起做圣人,这不是不亦乐乎吗?我们现在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也没有关系,要知道整个宇宙本来是一体,根本没有人我的对待。有人、有我这就是二不是一,一体里面哪里能分人我?既然没有人我,又何谈人知不知?当然是不愠。因此在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我还是学而时习,我还是不亦悦乎;当人不知我的时候,我还是学而时习,我还是不亦悦乎,这叫君子之学。怎么能够因人知不知道我的德行学问而改变我自己的学而时习?如果有改变,这心就不是一心,是二心。二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君子之学称为实学,是什么?恢复我们真心本性的学问,有知和不知这个分别执着,这己经不是孔子所谓的君子之学了。学,大学里讲的,最重要的,讲到最后就是格物。我们
8、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要正其心,诚其意,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就是什么?格尽自己的物欲、烦恼、妄想。所以物格而后知致,把自己的妄想烦恼都格掉了,我们真正的良知才能够现前。所以这个学就是致知,时习就是用格物的功夫,学而时习就是格物致知0大学里又讲格物之本就是修身。你看大学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根本就在于修身。所以这个格物的物,广义上讲,包括宇宙万事万物。这个格是正的意思,让宇宙万事万物都正了。怎么样让宇宙万事万物都正?我的心正了,万物就正。为什么?因为万事万物皆由心现,不出我这一心。心外无物,整个宇宙便是我心。我要正我的心,这就是讲修身。修谁的身?修我的身,不是修
9、别人的身。学圣贤之道,最重要是反求诸己,从自己这一身修下去。不能够开始就拿着圣贤之道去衡量别人,看你这个人不符合礼,那个人又很多贪瞋痴慢的习气烦恼,一天到晚看别人的缺点,这就不叫修身。从自己身开始修,这叫格物之本,你叫知本了。你这一身修好,你就能感化多身。怎么感化?这里讲的有朋自远方来,你就能感化,你能与人同乐。那还有一些没有感化的?没感化的是因为我的心还没有诚到极处。诚之所至,金石为开,金石都能够感化,何况人心!那我为什么没有感化他人心?因为我诚还没够,所以还要更加努力的反求诸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怎么能够怨别人,怨别人不能够敬重我的德行学问?没有反过头来想想,自己的德行学问能不能够堪受别人
10、的敬重?要反求诸己。中庸上讲,I至诚无息。至诚心没有停息的,像日月之永恒,像天地这样的永远,这就是君子。君子在易经里面讲是大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情,人人有责任,自天子至于庶人都有责任。古人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是谁?匹夫是我。天下兴亡,我有责任,这个不关别人的事情,是我的事情。我怎么样能够治国平天下?修身,一味的去修身。不管自己是不是富贵,还是贫贱,我都是一味修身。孔子当年不也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吗?因为他能修身,因为他能格物,所以他能成圣人。他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是当时,而且是影响后世,他是万世师表。这就是君子之学。所以学而篇这第一章意思非常深广。实在讲,论语每一章它
11、的意思都是非常深广,要细说,说不尽,我们这里还是概略的说。随着我们的不断的修学,我们境界不断的提升,我们对每一句话的领悟不断的加深,用自己的力行得到真正的体验。好,这一章我们就先讲到此地。【评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
12、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