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上)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上)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探寻新路,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团队的是()。A.陶行知B.黄炎培C.*x*D.蔡元培【答案】A陶行知3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与劳动相结合是人发展的主要途居考萃径,但是在教育史上,出现了漫长的一段人与劳动相脱离的历史,这段历史主要是从O开始的。A.原始社会8 .奴隶社会C. *社会D. *社会【答案】B奴隶
2、社会4 .一个*的人,注定成为不了*,这说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主要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答案】A遗传。5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表明OoA.教育对人口结构的影响8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C.教育对文化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制约作用【答案】B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9 .我国的学制类型属于OA.双轨制10 单轨制C.多轨制D.分支制【答案】D分支型学制8.教科书的编排形式主要是()A. *式和分支式B. *活动C.螺旋式和直线式【答案】C直线式和螺旋式10.在一次郊游中,张明一眼就认出了同学王岗这利用了什么()。A.认识B.保持C.回忆D.再认【答案】D再认11.在皮
3、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划分中,公正道德阶段是O岁以后。A. 10B. 12C. 14D. 16【答案】A19.【答案】孙英同学同学任丽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主动让座的行为感到气氛,属于()与A.道德教B.道德情感C.道德*D.道德*师【答案】B道德情感20.老师把班里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中学生能力各异,要把他们以互助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目标属于OOA.合作学习B. *学习C. *学习D.直接学习【答案】A合作学习21.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依据学生的水平,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对教学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喜这说明OA.*策略B.操作C.监控D.计划【答案】B操作能力
4、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2 .【参考答案】该说法正确人格是个体特有而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人格是在主客体条件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变化。例如儿童的人格还不稳定,受环境影响就会比较大。成人的人格虽然比较稳定,但可以通过自我调控对人格产生改变。故,题干说法正确人格具有可塑性。23 .【参考答案】该说法错误。(1)智育是指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专门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活动。(2)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但却不是唯一途径,智育也需要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3)智育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但不是唯
5、一任务,教学也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4)若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就使教学走向唯智主义,背离全面发展的方向;并使智育局限于课堂教学,就易忽视与脱离广阔的社会生活实际。24 .【参考答案】该说法正确。(1)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所有团体和个人对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期待,即受教育者成为什么样的人,受教育者身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可以称之为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培养什么人的总体期待,即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2)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是对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3)教
6、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教育目的。25 .【参考答案】该说错误。(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它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满足需要的程度。课堂里的人际关系将直接影响课堂气氛,教师应该成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2)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
7、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3)因此,该说法错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 .【参考答案】(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源泉。需要的强度决定着动机的强度,但只有最为强烈的需要才形成人们的主要动机。马斯洛还将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的基本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需要学习动机。马斯洛认为,理想学校应反对外在学习,倡导内在学习。教师应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系学生的生活。(2)罗杰斯的学习理论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罗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要培养既用认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行事的知情统一的
8、人。这种知情融为一体的人,他称之为“完人”或“功能完善者”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罗杰斯提倡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学生中心的教学观。罗杰斯主张用“学习的促进者”代替“教师”这个称谓。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个体自由地成长。学生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模式,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或“催化剂”。.【参考答案】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2 .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3 .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28 .【参考答案】德育陶冶法及其运用的具体要求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
9、、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具体要求如下: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29 .【参考答案】(1)课程计划: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通常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性质、课程顺序、学时安排、评价方式等。既为各学科、各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指明了方向,又为其奠定了理论与政策基础。(2)课程标准:是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某一学科或某一学习领域的课程纲领性文件,一般由课程性质、课程理念
10、、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及附录七个部分构成。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教学目标、任务、范围等,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3)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所研制的、便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基本教学媒介,是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和工具载体,是由课程标准所要求达成的各种知识内容及方法所构成,在狭义上,教材就是教科书,在广义上,教材还包括补充练习材料、补充阅读材料等。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30 .【参考答案】该专家观点错误,机械单一地看待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人的发展受到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活动等因素影
11、响,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的前提。材料中,专家单一地将身体分泌水平看做是个人发展的唯一因素,属于遗传决定论,看法过于机械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可能性。个体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或多或少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有自发的和自觉的,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可以通过控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环境,使之对人的发展产生自觉的影响。材料中,专家忽略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能够有效推动个体发展成长,加速个体的发展,开发个体特殊才能以及唤醒人的生命的自觉意识。材料中,专家未认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
12、发展的动力,且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人通过实践活动得以发展。材料中,专家的观点忽视了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参考答案】1.”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奥苏贝尔提出的一种组织学习的策略。“先行组织者”是一种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31 先行组织者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及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材料中,李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周围神经系统”的有关知识,预先呈现了“神经系统”这一知识点。通过对神经系统一般知识的学习,引出与之有关的“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相关内容。在教学中结合对比,从而掌握“周围神经系统”。对此,可以看出“先行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同化、理解新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