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57816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台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丰台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丰台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丰台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丰台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丰台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台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丰政发(2011)27号附件:目录前言3第一部分规划背景4一、发展基础4二、存在问题6三、发展形势6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7一、指导思想7二、发展原则7三、发展目标7第三部分主要任务及措施9一、深化残疾人康复服务9二、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10三、积极促进残疾人就业11四、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工作13五、积极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14六、全面开展残疾人养护照料服务15七、积极发展残疾人服务业16八、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16九、营造扶残助残的社会环境17第四部分组织与实施19一、加强组织领导19二、完善资金保障机制19三、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20四、实施与评估20,/,1刖百残疾人事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

2、要社会事业。编制丰台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是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是为了使残疾人事业发展与丰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和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相适应,是为了建设繁荣、和谐、文明、宜居的新丰台。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19号)、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京发(2009)17号)、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和丰台区“十二五”时期国民

3、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丰台区残疾人事业在“新北京、新奥运”和“城南行动计划”的带动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成为新丰台建设中最富有活力的重要发展事业之O(一)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全面改善。残疾人就业率稳步提高,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2916人,新安置残疾人就业1246人,城镇就业残疾人达到3154人;扶持98户农村残疾人家庭开展芽菜种植;为162户农村特困残疾人家庭翻修危房446间,200户城镇贫困残疾人家庭享受廉租住房政策;平均每年将3204名困难残疾人纳

4、入城乡低保范围,1714名残疾人享受重残无业无固定性收入生活补助,913名残疾人享受重残特困生活补助,445名残疾人享受城市失业生活补助;3882名残疾人享受养老助残优惠政策;1879名残疾人享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贴;4003名残疾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政策,城镇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实现全覆盖;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达到97.9%,其中重残人参合率达到100%;通过“帮、包、带、扶”,使114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生活得到明显改善;3.38万人次残疾人享受康复服务,8248名困难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建立残疾人辅助器具站21个,7451件辅助器具免费发放到残疾人手中;残疾儿童康复实现了全覆盖

5、;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发放助学款120.28万元,资助905名贫困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接受教育。(二)残疾人参与社会能力显著增强。区残联理事长被推选为政协常委,2名残疾人被推荐为政协委员,1名残疾人代表担任丰台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860名残疾人分别成为社区、村残疾人协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21名残疾人被聘为残疾人工作协管员,237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在基层为残疾人群众服务;1名残疾人被评为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20名残疾人被评为市、区级残疾人自强模范;1800余名残疾人走出家门到残奥会现场观看比赛,3万余名残疾人、残疾人亲属、残疾人工作者参加了“牵手残疾人,走进残奥会”

6、活动,残疾人参加全民健身活动达到30虬(三)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丰台区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区、街乡镇和社区(村)三级残疾人服务体系基本形成,249个社区和55个村委会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建成了5353.5平方米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创建了25个示范残疾人温馨家园;建立残疾人职业康复站37家,700名智力残疾人和稳定期精神残疾人走出家门参加职业康复劳动,融入社会;区残联与21个街乡镇内部电子政务信息实现相互传输,各级残联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宽带接入率达到100%;同时,区各类公共服务机构全面向残疾人开放,扶残助残能力显著增强。(四)扶残助残社会环境更加文明。中华人民

7、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成立了丰台区残疾人法律服务维权律师团,全区21个街乡镇残疾人法律维权服务网络实现了全覆盖;全区无障碍设施改造达3200余处,2403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广泛开展社会助残活动,使人道主义精神和扶残助残传统美德更加深入人心,尊重、理解、关爱、扶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日益形成;扶贫基地和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辐射拉动功能日渐显现;残疾人公益慈善事业不断发展;5700余名助残志愿者深入残疾人机构和家庭开展服务;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二、存在问题虽然丰台区残疾人事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8、和困难。残疾人生活水平仍然滞后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差别依然明显;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服务水平和能力与残疾人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政府部门联动推进机制及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导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街乡镇残疾人工作发展不平衡;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素质亟需加强。三、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全面推进首都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阶段。随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和政府必将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丰台区作为北京功能拓展区,具有空间优势、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特别是“城南行动计划”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及2013年园博会、2014年世界种子

9、大会的举行,为加快丰台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将给本区残疾人事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区域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将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将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创造更大空间。加强社会建设,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加快培育社会组织,以及残疾人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将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与此同时,随着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残疾人要跟上全区民生改善的步伐,进一步缩小残健差距,将面临更大困难,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将更加艰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残疾人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人口老龄化进程

10、加快,残疾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也将对本区医疗卫生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形成新的挑战。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部署,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残疾人事业协调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使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残疾人,实现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一轴两带四区”产业发展格局,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二、发展原则坚持围绕大局,主动顺应

11、和融入本区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大局,整合资源,借势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国家扶持、市场推动的政策导向作用,提升残疾人社会服务的规模和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摆在首位,重点保障和特别扶助、一般性制度安排与专项制度安排、基本保障与多层次服务相结合,实现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加大农村残疾人扶持力度,促进残疾人事业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坚持分类指导,强化专业化、类别化、个性化服务,持续推进,突出重点,使残疾人工作得到均衡发展。三、发展目标(一)总目标丰台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要与丰台城市功能拓展区发展定位相适应,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

12、局,顺应残疾人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缩小残疾人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使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参与更加充分,生活更加幸福。(二)具体目标加快完善城乡统筹、部门协调、适度普惠、兼顾特性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措施,逐步增加针对残疾人特殊需求的福利项目,基本形成与区域民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格局。城镇、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8%,残疾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城乡残疾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老旧房改造率达到100%,残疾人机构托养5

13、00人,在目前已建成的3家托养机构的基础上,再创办2家托养机构。创建50家托老残所。加快完善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重点、机构为补充的残疾人服务网络,深入拓展满足残疾人特殊需求的服务项目,大力推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在残疾人服务中的广泛应用,着力打造“温馨服务”品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有效康复服务率达到100%,0-6岁儿童机构康复率达到100%,有需求残疾人享有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率达到100%,为350户残疾人家庭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机制,建立职能部门考核监督制度,促进残疾人事业融入大局。加快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培育面向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提高全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14、,激发民间和基层创新活力,形成国家扶持、市场推动的残疾人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发挥好其在政府、社会和残疾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残疾人社会组织数量达到6个。紧紧抓住本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机遇,按照公益性、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加快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城镇、农村残疾儿童1-3年学前康复教育普及率分别达到90%和70%,新安置残疾人就业800人,残疾人职业培训2000人。建设区级职业康复中心,统筹职业康复服务管理,继续在有条件的街乡镇建设康复劳动项目。综合运用教育、宣传、活动、慈善等多种手段,发挥媒体、志愿者、社会单位、残疾人等主体作用,全方位扩大残疾人事业社会影响力,促进残疾

15、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营造尊重、关爱残疾人的社会风尚,形成人人关爱、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环境。35%以上的残疾人能够经常参加基层残疾人文化艺术和健身活动,有需求残疾人享有法律服务和救助比例达到100%,免费向残疾人开放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场所无障碍化率要达到100%。第三部分主要任务及措施一、深化残疾人康复服务(一)不断完善政府负责、部门分工协作、残工委统筹协调、残联协助的新型康复工作模式。将残疾人康复全面纳入区域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康复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和服务网络建设,实现医院治疗康复、机构康复、社区康复、社会康复之间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中残联康复指导中心和市残联康复指导中心坐落

16、在本区的优势,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和模式,建立康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将康复人才培训列入区卫生行政部门继续教育计划。“十二五”期间,选聘、培养康复和辅具服务专业人才100人,为康复服务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二)建立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区卫生行政部门有计划地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康复技术研究等工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落实康复职能,完善社区康复标准,规范康复服务内容,配备适宜的服务设施和人员,将适宜的社区康复训练项目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建立起大医院、康复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转诊机制,实现医院治疗、机构康

17、复、社区康复之间的有效衔接。支持特教学校、福利机构、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建立区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资源中心,加快推进街乡镇辅助器具服务站规范化建设,使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覆盖城乡全体残疾人,并不断提升辅助器具专业化、类别化、个性化水平。(三)不断拓宽康复服务领域,加大康复救助力度。建立儿童残疾报告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完善残疾儿童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早并即时干预的服务网络。支持孤独症儿童、脑瘫、听力障碍等残疾儿童康复技术的推广。加大精神病防治康复力度,提高精神疾病康复服务水平。扩大农疗、工疗和职业康复劳动规模,加快精神残疾人专门托养机构建设,全区精神

18、残疾人长期康复护理床位达到150张。强化社区卫生机构精神卫生服务功能,逐年提高精神疾病社区康复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水平。(四)强化残疾预防,全面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三级残疾预防工作。普及孕前检查和产前筛查与咨询服务,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和OT岁儿童出生缺陷监测,加强出生缺陷预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强化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积极开展康复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康复知识和残疾预防知识,使宣传教育活动深入社区,进入家庭,提高全民康复意识。二、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一)全面普及学前康复教育。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儿童;支持普通幼儿园、残疾儿童康复

19、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采取随园就读等方式,构建城乡学前康复教育网络;扶持民间力量兴办学前康复教育机构,普及残疾儿童13年学前康复教育。(二)提升残疾人义务教育水平。完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保障体系,各公办中小学必须接收适宜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实施普通学校和特教学校残疾儿童少年双重注册制度;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校园无障碍设施、辅助器具和技术服务条件;深入开展针对重度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的送教上门、社区教育服务,确保每个残疾儿童少年都得到适合其特点的教育。(三)扩大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中高等教育规模。区公办特教学校在“十二五”期间有计划地增设职高班;为肢体、听力、视力、言语等残疾人进

20、入普通中高等和职业教育机构随班就读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残疾人接受继续教育;支持各类网络学校和网络课程面向残疾人服务;继续实施扶残助学工程,资助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四)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化水平。鼓励和支持先进科学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建立和完善从事残疾人教育和随班就读教师的职称评定、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和表彰奖励机制;逐步提高从事残疾人教育教师的待遇水平。三、积极促进残疾人就业(一)加大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不断拓展就业途径和岗位。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方式,落实残疾人就业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超比例安置奖励等政策措施,依法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

21、业工作;加强对福利企业的服务,稳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争取“十二五”期末实现集中就业残疾人规模占劳动年龄段残疾人总数的15%;加大对残疾人个体就业、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残疾人自主从业,采取资金帮扶、税收优惠、房租补贴、项目推介等多种方式,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自主创业;积极开发残疾人就业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中轻度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等就业困难残疾人实现社区就业;稳定残疾人专职委员岗位,逐步提高残疾人专职委员待遇;支持用人单位开展无障碍环境改造和残疾人就业岗位开发;加强劳动监察,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残疾人劳动者合法权益。(二)深化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开设残疾人服务窗口O建立人

22、力资源市场信息和残疾人就业服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完善残疾人失业登记办法,促进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失业残疾人实现全员登记和就业服务全覆盖;每个街乡镇聘用12名残疾人就业辅导员,为残疾人开展更加便利的就业服务;按照“提早干预,全程服务”的原则,创新对中高等教育阶段残疾人学生就业服务模式;继续开展就业困难群体专项就业援助;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做好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衔接,增加对用人单位的服务项目,依托人力资源市场,使残疾人能够就近就便多渠道获得就业服务。(三)深化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残疾人职业培训体系。加强各级残疾人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订单、定向和定岗培训占培训总量的比例,努力提高培训后就

23、业率;完善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的衔接机制,确保失业登记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率达到100%;帮助福利企业等各类用人单位开展残疾员工在岗培训;建立向社会培训机构购买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机制;完善残疾人职业技能人才奖励办法,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和展示活动。(四)支持残疾人多渠道、多形式实现就业。建成职业康复中心,统筹全区和各街乡镇的职业康复服务管理工作;提升对职业康复劳动项目开发、管理水平;培育34个职业康复劳动品牌项目;“十二五”期间,有条件的街乡镇要专门建设1个精神残疾人职业康复劳动站,促进职业康复劳动项目可持续发展;加强盲人按摩行业规范管理,拓宽盲人就业渠道,维护盲人按摩师合法权益;培育区盲人保

24、健按摩服务品牌;加强盲人按摩人员培训,中高级盲人按摩人才规模达到100%;加强农村残疾人就业工作,落实好农村扶贫助残基地扶持管理办法,组织力量在技术、项目、销售等方面提供服务,支持开展种养业和多种经营项目;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农村残疾人属地就业指导,有序组织农村残疾人中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四、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工作(一)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残疾人给予重点保障和特别扶助。不断完善满足残疾人特殊需求、政策相互衔接、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乡一体化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围绕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就业、生活、教育、康复、医疗、住房和托养的目标,全面落实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的保障政策;加大残疾人家庭住房保

25、障力度,统筹考虑并优先解决残疾人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优先实施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老旧房改造;对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开展动态监测和重点服务。(二)改进社会保障技术手段,加强社会保障服务,推动社会保障实现由制度覆盖向人群覆盖转变,促进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加大执法检查和劳动监察力度,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为残疾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实施好“超龄”残疾职工延期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一次性强缴补助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为残疾职工办理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各类残疾人参保给予支持;将残疾人基本康复项目和特殊医疗需求列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落实精神病人住院治疗报

26、销优惠措施;对残疾妇女参加生育保险给予补贴。(三)提高残疾人社会救助水平。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残疾人实现应保尽保;加强残疾人救助政策与就业促进政策的衔接,鼓励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实施分类救助政策,加大对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的救助力度;落实残疾人医疗救助和城乡低收入残疾人家庭保障性住房扶助政策;在农村经济困难居民老旧房屋翻建维修计划中,优先安排农村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对因自然灾害、意外伤害、家庭变故等因素造成的生活困难给予临时救助,及时解决残疾人及家庭的实际困难;开展节日走访慰问和结对帮扶等活动,动员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力量帮助残疾人解决各种临时困难。(四)发展残疾人福利。全面落实残疾生活津贴

27、、生活不能自理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助学等一系列事关残疾人的民生政策,不断提高残疾人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在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交通、公共信息、公共安全等方面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和辅助性服务,促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开展公益助残慈善活动,培育民间慈善组织,引导支持社会资源开展助残慈善公益活动;加强助残慈善事业宣传,弘扬助残慈善意识。五、积极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一)以基层为重点,加快残疾人精神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保证各项文化惠民政策措施优先落实到残疾人;公园、旅游景点、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体

28、育场所,由政府投资兴建或管理的,免费向残疾人开放,并提供辅助性服务;由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的,鼓励、支持免费向残疾人开放,并提供辅助性服务;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要有适合残疾人的项目和内容;区公共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览室;实施居家文化服务工程,建设“残疾人网络精神家园”;建立文化助残志愿者队伍,开展送文化服务上门、下乡活动;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残疾人文化阅览室,舞蹈训练室,多功能演出厅。(二)支持发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和服务项目。支持社区文化中心、残疾人温馨家园、特教学校、民间残疾人组织等开展适合残疾人特点的群众性文化健身活动项目;加强残疾人文体团体建设,扶持各类残疾人文体组织

29、发展,各街乡镇至少建立1个残疾人文体团队,丰台区至少培育一个残疾人文体活动品牌。(三)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文化体育人才的选拔、培养、奖励机制。积极开展残疾人特殊艺术赛事和展示活动,开展好全区残疾人艺术汇演、社区残疾人艺术汇演、特教学校艺术汇演和残疾人运动会、特奥会、棋类比赛等文体活动;注重培养残疾人特殊艺术、体育人才,提升残疾人文化、体育水平。六、全面开展残疾人养护照料服务(一)坚持公益性质,逐步完善以社区为基础、专业机构为骨干、家庭邻里为依托的残疾人养护服务体系。认真落实“九养”政策,通过开展“居家养老(助残)”、“社区服务”、“机构托养服务”等系列服务,深入推进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的照料与服务。

30、(二)丰富社区助残服务内容。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拓展满足残疾人及其家庭特殊需求服务项目,不断完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建立服务单位准入、评估和退出机制,通过资金补贴、房租补贴等方式,加大对服务单位的扶持力度;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式服务;建立重度残疾人家庭病床,定期开展体质监测。(三)统筹规划残疾人温馨家园建设。在温馨家园服务无法有效覆盖、残疾人口150人以上的社区(村),统筹建设1个示范残疾人温馨家园,重点开展职业康复劳动、日间照料和精神文化服务;完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措施,满足残疾程度较重,不宜参加职业康复劳动残疾人的社区日间照料需求;健全社区养老(助残)志愿者队伍。(四)发展机构托养服务。建立

31、以职业康复服务中心为龙头,养老机构和民办残疾人托养机构为主体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机构托养服务;通过床位补贴、以奖代补、人员培训等方式,鼓励养老机构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不断提升残疾人托养服务质量。七、积极发展残疾人服务业(一)适应全区社会建设方向,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以公益性、社会化、产业化为导向,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营和资金补贴等多种方式,动员社会组织和个人进入残疾人服务领域,积极培育、扶持和发展专门面向残疾人及其家庭服务的社会组织,满足残疾人特殊性、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二)实施好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登记管理办法。探索公办民营、政府购买服务、一次性补贴、人员培训、以奖代补、孵

32、化培育、宣传推介、技术指导、法律咨询等多种扶持和服务措施,积极促进残疾人社会组织发展;以“服务有特色、行业有品牌”为目标,创建3个残疾人社会组织服务品牌;加大残疾人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壮大从业人员队伍,提高服务水平。(三)规范残疾人服务业管理。残疾人机构托养、居家助残、日间照料、辅助器具、职业康复、文体健身和残疾人家庭服务全面向社会开放;属于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通过公益创投和公益招投标等形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属于非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鼓励市场化运作;加强残疾人服务业质量监管,规范服务行为和收费,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形成不同服务组织之间良性竞争的局面。八、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一)发挥残疾人和残

33、疾人组织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完善区残联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结合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规范区残联行政事业人员工资收入;到2012年,街乡镇残联和社区村残疾人协会组织建设全部达标,配备适宜的场地和设施,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二)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残疾人组织工作能力O残联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加大培养、交流和使用力度;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绩效考核;加强对基层残联的工作指导,有效激发基层工作活力;建立残疾人协管员和专职委员竞聘、考核和退出机制,稳步提高待遇水平;加强对残

34、疾人社会组织内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探索向温馨家园、职业康复站、残疾人托养机构、福利企业等派出专业社会工作者;进一步规范区残疾人专门协会建设,完善专项经费补贴办法,充分发挥专门协会在反映各类残疾人需求、政策调研和矛盾调解等方面的作用。(三)健全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运行机制,开展对政府落实各项残疾人工作任务的考核、评比和监督。区政府制定有关民生问题的决策,需充分听取区残联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明确区残联职能定位,加强与残疾人的联系;切实履行“枢纽型”社会组织职能,加强对残疾人民间团体的联系、扶持和服务;探索创新残联代表大会工作模式,更好发挥残疾人代表作用。九、营造扶残助

35、残的社会环境(一)加强宣传,不断扩大残疾人事业社会影响力。鼓励电视、广播、报刊及网络等媒体宣传残疾人事业;以“国际残疾人日”、“全国助残日”等重大活动和发布残疾人重要政策等为契机,着力扩大残疾人事业宣传的社会覆盖面;开展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典型的评选、表彰和宣传活动,增进全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和理解。(二)建立全社会扶残助残长效机制。将人道主义精神和扶残助残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将残疾人工作成效作为创建和谐社区和文明村镇等评比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社区扶残助残服务,鼓励通过邻里互助、结对帮扶、志愿助残等多种助残形式,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倡导企业社会责任,鼓励社会单位开展多种

36、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将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全区志愿服务工作统筹推进,完善助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三)加强无障碍建设。以公共服务机构、公共交通、社区和信息无障碍为重点,深化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运营和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公共设施无障碍改造工程,对免费向残疾人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旅游景点,有计划地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继续开展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推进居住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继续开展每季度一次的无障碍推动日活动;加强专兼职无障碍监督员队伍建设,制定监管、维护、使用无障碍设施管理细则,杜绝和制止破坏、损毁、占用、不正常使用无障碍设施的现象;2013年第九届中国

37、国际园林博览会、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将在丰台举行,其场馆及其周边无障碍环境建设要规范、达标;有计划地推进城市主要交通枢纽、公交站台、交通信号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无障碍改造;加强对残疾人驾驶汽车的管理和服务,公共停车区、住宅小区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位;积极促进信息交流无障碍;区有线电视台开设残疾人专题节目,播出配备字幕的新影视和新闻节目;支持公共服务行业、公共场所建立语音提示、显示屏幕系统,加强手语培训和个性化服务。(四)加强残疾人法律服务。以加大政策法规宣传、执法检查、法律服务力度为抓手,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将与残疾人相关的法律法规纳入“六五”普法内容,营造残疾人依法维权、全社会主动维权的良

38、好氛围;加强残疾人法制教育,引导残疾人学法、知法、守法,提高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区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援助机构将残疾人列为重点法律援助对象,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获得法律援助;区残联至少培养1名具有法律工作资质的工作人员;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残疾人法律服务;区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有关部门对残疾人权益保障状况进行专项检查,积极配合区人大、政协定期进行执法检查,加大对损害残疾人权益案件的执法力度;开展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成立区残疾人呼叫中心,畅通残疾人利益诉求渠道;提高残疾人协管员、专职委员政策法规咨询和矛盾纠纷调解能力;重视残疾人及其亲属在矛盾调解中的作用,加大信访事项督查督办力度;建立

39、残疾人法律维权和残疾人调解志愿者服务队伍。第四部分组织与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从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加快改善民生的要求出发,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残疾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本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纳入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部门专项规划,纳入年度计划和党委、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分管残疾人工作的领导要定期听取汇报,认真研究部署;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要强化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政府有关部门要将残疾人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和考核体系,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和困难,给予特殊扶持和重点保障,提高为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二、完善资金保障机制残疾人事业经

40、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稳定并逐步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合理确定公共财政投入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使用的关系,明确公共财政对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教育、康复、辅助器具、托养、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责任,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管理和使用机制,合理确定使用范围,充分发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使用效益;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残疾人事业,鼓励社会捐助,不断拓展残疾人事业筹资渠道。三、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一)推进残疾人工作信息化建设。搭建横向联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纵向延伸到街乡镇、社区、村的全区统一的残疾人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各项业务数据和服务资源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41、做到服务与需求对接,实现残疾人各项政策审批网络化,提高办公效率。(二)完善残联人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规范残疾人工作统计报表,建立衡量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将残疾人指标纳入区统计体系,全面准确地掌握残疾人情况。(三)完善残疾人基础数据库建设。优化数据库结构和数据项目,进一步满足政策支撑、残疾报告、残疾人需求管理等业务系统的需要,健全数据更新机制,提高残疾人基础信息动态化管理水平。四、实施与评估建立本规划实施监督评估制度,促进规划落实;将各项指标任务细化分工到有关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完成时限;各部门按照分工要求,细化实施方案;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建立各部门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各部门将残疾人工作纳入部门统计,每年向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报告规划实施情况;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加强重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将规划实施中的有关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组织开展本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检查和终期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