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时期陆羽与文化名流交游考.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63343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州时期陆羽与文化名流交游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州时期陆羽与文化名流交游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州时期陆羽与文化名流交游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州时期陆羽与文化名流交游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州时期陆羽与文化名流交游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州时期陆羽与文化名流交游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州时期陆羽与文化名流交游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榭Hffil三揄的馅急Sfi铐陆羽作为一个文人、茶人有着广泛的交游圈子。文献资料显示陆羽一生交游的文化名流圈人物大部分集中在湖州生活时期,人数达上百人之多。他交游相善的人物,大致可分为“文人士大夫”和“隐逸方外人士”两类。陆羽在湖州与唐代文化名流圈人士的广泛交游,彰显了他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既满足了他作为世俗生活中社会人的情感需要,又使他获得了精神上的归属感。陆羽;文化名流;交游;湖州时期陆羽一生,交游极广。早年在湖北竟陵与太守李齐物交游,李授之以书。盛唐著名诗人崔国辅贬竞陵司马后,与陆羽相游三岁,交情至厚,谑谈永日。大历初,陆羽在越中,曾与浙东联唱的盟主鲍防有过交往,并拜访过隐士张志和。晚年

2、在江西与权德舆、戴叔伦过从甚密。陆羽在湖州的活动,始于唐肃宗至德初年,活跃于安史之乱后的大历至贞元年间。湖州作为江南环太湖地区惟一因湖而得名的重要州郡,当时以颜真卿、皎然为中心,以修订韵海镜源为主要任务,聚集了大批文人雅土,暇时诗酒唱和、雅集联句,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的文人集团。陆羽作为颜真卿和皎然的挚友,在这一文人团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交游相善的人物中,不仅有达官贵人,也有许多僧道散土。事实证明,在唐代中叶的文化名流圈中,陆羽是活跃和有影响的人物。文献资料显示,陆羽一生交游的文化名流圈人物大部分集中在湖州生活时期,人数达上百人之多(不包括陆羽前往湖州以外地区交游唱和的文土,如常州李纵等人

3、)。本文重点考述陆羽在湖州的交游情况。一、文史资料显示的陆羽交游情况陆羽本人的诗作虽大都散佚,但有关陆羽交游情况的资料,仍散布在某些诗集、文集、笔记和方志中,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线索。陆羽现存的著作除茶经夕卜,尚有诗文若干。全唐文陆羽名下,共收集文章4篇:游慧山寺记论徐颜二家书陆文学自传僧怀素传。全唐诗中,收有陆羽诗2首、句3条。全唐诗中陆羽参与的联句,计有14首:登幌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与耿漳水亭咏风联句又溪馆听蝉联句三言喜皇甫曾侍御见过南楼玩月七言重联句七言醉语联句远意联句暗思联句乐意联句恨意联句秋日卢郎中使君幼平泛舟联句重联句一首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陆羽佚著和佚文还

4、有:君臣契源解江表四姓谱南北人物志吴兴历官记湖州刺史记占梦毁茶论吴兴记吴兴图经等十余种。在全唐诗中,我们能发现有近60人的一个陆羽交游圈子。全唐诗中载及的陆羽友人,大多有诗赠陆羽。除皎然之外,还有颜真卿、皇甫曾、皇甫冉、李冶、刘长卿、权德舆、戴叔伦、孟郊和耿漳等人。可以想见,当时与陆羽相互交游酬赠的诗友肯定还有很多。经过历史的推排销蚀,相当一部分人名字没能保留下来。全唐诗中能够查见的赠寄陆羽的诗目有:刘长卿:送陆羽之茅山寄李延陵;颜真卿:题陆处土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题杼山癸亭得暮字(亭,陆鸿渐所创);皇甫曾:送鸿渐山人采茶回哭陆处土;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山采茶送陆鸿渐赴越;戴叔伦:岁除日推事使

5、牒迫赴抚州辨对留别崔法曹陆太祝处土上人同赋人字口号敬酬陆山人二首抚州被推昭雪答陆太祝三首;权德舆:同陆太祝鸿渐崔法曹载华见萧侍御留后说得卫抚州报推事使张侍御却回前刺史戴员外无事喜而有作三首送陆太祝赴湖南幕同用送字(三韵);耿漳: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孟郊: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李冶: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皎然:寻陆鸿渐不遇访陆处土羽赠韦早陆羽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土羽登妙喜寺三癸亭喜义兴权明府自君山至集陆处土青塘别业寒食日同陆处土行报德寺宿解公房春夜集陆处土居玩月同李侍御萼李判官集陆处土羽新宅往丹阳寻陆处土不遇九日与陆处土羽饮茶同李司直题武丘寺兼留诸公与陆羽之无锡赋

6、得夜雨滴空阶送陆羽归龙山。全唐诗中,这些诗友不但赠诗陆羽,而且从诗文内容和其它记载来看,他们多数和陆羽还是莫逆之交。除上述诗人之外,全唐诗载及的与陆羽一起联句的诗友还有李蟠、陆士修、刘全白、权器、裴循、张荐、颜须、颜帆、颜颛、颜顼、杨德元、崔弘、韦介、颜浑、刘茂、魏理、吴筠、强蒙、裴幼清、柳淡、范缙、王纯、王修甫、史仲宣、释尘外、潘述、杨凭、杨凝、左辅元、耿漳、乔(失姓)、陆涓、裴修、康造、李观、汤衡、房夔、房益、卢幼平、卢藻、李恂、伯成(失姓)、阎伯均、朱巨川、裴澄、房从心、郑述诚等47人。另有崔子向等人泛长城东溪暝宿崇光寺寄处土陆羽联句,虽没有陆羽参与,但明显与陆羽有关联。两者相加,达48

7、人。这48人与前述赠诗陆羽的诗友加在一起,在全唐诗中,证据确凿、有名可稽的诗友就有近60人之多,除权德舆和戴叔伦在湖州以外地区,其余均与湖州直接相关。另据沈汾续仙传载:“颜真卿为湖州刺史,与门客会饮,乃唱和为渔父词,其首唱即志和之词,西塞山前,云云。真卿与陆鸿渐、徐士衡、李成矩共和二十五首,递相夸尚T1(P457).唐朝名画录也说:“鲁公宦吴兴,知其(张志和)高节,以渔歌五首赠之。张乃为卷轴,随句赋象,人物、舟船、鸟兽、烟波、风月,皆依其文,曲尽其妙”2(P314)。依据这些记载,可知颜真卿、陆羽、徐士衡、李成矩、张志和,每人都作过五首渔歌,而张志和还将这五首渔歌画成卷轴。据此与陆羽交游的人物

8、,除去全唐诗已经提到的重复者外,又可加上渔歌唱和活动中张志和、徐士衡、李成矩3人。全唐文陆羽名下,有僧怀素传一文,说明陆羽与怀素相互之间是非常熟悉的,否则写不了这篇传记。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时,怀素曾在颜真卿幕府羁留过,与时在湖州参与韵海镜源编撰的陆羽有过较密切的交往。另:明董斯张吴兴备志卷二十六引读书志云:“陆羽与皎然、朱放辈论茶,以顾渚为第一。”顾渚山在湖州长兴,吴王夫差顾望欲以为都,故以名山。据此可知陆羽曾与朱放交游。上面谈到的几类人物,加起来已有60多人。他们在湖州与陆羽的交往,均有具体诗文等文字材料佐证,可谓证据确凿。其他没有文字材料证明,但可以进行合理推测而得到的陆羽交游人物还有许多。

9、据颜真卿妙喜寺碑载:在湖州参与韵海镜源编纂者多达55人。李崂、陆羽等19人自始至终参与编纂工作;颜浑、殷佐明等10人编纂未毕,因事离去;裴郁、蒋志等23人往来登历,参与了部分编纂工作;再加上主编颜真卿和顾问皎然、惠达3人。可谓集中了当时文化界的许多精英。颜真卿妙喜寺碑中提到的参与韵海镜源编写的褚冲、柳察、萧存、杨遂初、杨德元、胡仲、周愿、颜暄、沈殷、李莆、汤涉、颜祭、左兴宗、颜策、殷佐明、卢铐、韦宁、朱弁、裴郁、蒋志、吕渭、沈益、沈仲昌、陆向、沈祖山、周间、丘悌、沈咸、张著、张暮、张若、韦桓尼、崔密、崔万、窦叔蒙、裴继等36人,这些人虽然没有与陆羽交游的直接文字证据,但由于陆羽自始至终参与了韵

10、海镜源的编纂工作,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陆羽与他们之间的交游事实上是存在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陆羽在湖州交游的文化名流圈人物共有百人之多。二、陆羽在湖州的交游圈子陆羽交游的对象,可以分为“文人士大夫”和“隐逸方外人士”两类。有直接文史资料佐证的此类人物就达63人之多,下面简要介绍陆羽与他们的交游情况。(一)文人士大夫之交陆羽在湖州交游的文人士大夫有以下53人:(1)颜真卿。颜真卿任湖州刺史的近五年间(772-777年),在湖州修订文字、音韵学巨著韵海镜源,与其交往的文士多达85人3(P75-77).颜真卿与皎然、陆羽、张志和、耿漳、皇甫曾等都有赠答往来。颜真卿在湖州任上和皎然、陆羽、

11、李崂等人作的联句诗共22首,参与联句唱和人数达到140多人次。以颜真卿为首的湖州联句,登叽山观李左相石樽联句有陆羽等29人参与,是全唐诗所录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联句活动。其余较大规模的还有与耿漳水亭咏风联句12人,又溪馆听蝉联句10人,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6人,共涉及陆羽等诗人44人。(2)卢幼平。卢幼平,幽州涿(今河北涿州)人,武阳太守卢思道四世孙。后官终太子宾客。永泰元年(765年)四月为杭州刺史,是年冬由杭州刺史改任湖州刺史,至大历三年(768年)止。全唐诗存其与皎然、陆羽等人联句秋日卢郎中使君幼平泛舟联句、重联句一首。(3)袁高。袁高,字公颐,沧州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大历八年(77

12、3年)冬十月,袁高在浙西观察判官、殿中侍御史任上曾巡部湖州,会于杼山(今湖州妙西境内),真卿遂立亭于山之东南,此即三癸亭。嘉泰吴兴志卷十八云:“三癸亭,颜真卿造,处土陆羽以其建于癸年、癸月、癸日,故名。真卿与李崂、陆羽、僧皎然皆有赋三癸亭诗。”(4)李蟠。李蟠,按明徐献忠吴兴掌故集卷一“宦业类”云:“大历七年,颜鲁公刺湖州,辟富阳丞李靖为湖州防御副史。”可知李愕是与颜真卿一起来到湖州的。李崂在湖期间参加了韵海镜源的编撰工作,并多次参与颜真卿和皎然的联句活动,全唐诗存其所预联句十五首。李帽与陆羽共同参与的联句有:登幌山观李左相石樽联句水堂送诸文土戏赠潘丞联句三言喜皇甫曾侍御见过南楼玩月七言重联句

13、。(5)权器。权器,大历八年(773年)入鲁公幕为判官。参与韵海镜源编撰。权器与陆羽共同参与的联句有登幌山观李左相石樽联句与耿漳水亭咏风联句又溪馆听蝉联句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6)潘述。潘述,颜真卿杼山妙喜寺碑称其为长城县丞。广德元年(763年)就与皎然等人酬唱,后长期居住湖州。贾晋华皎然年谱疑潘述为湖州人4(P50)o大历八九年间参与颜真卿韵海镜源编撰。多次参与皎然、颜真卿、陆羽等人的联句活动。(7)汤衡。颜真卿杼山妙喜寺碑称其为“评事汤衡”,时在浙西幕中。广德元年(763年)就与皎然等人酬唱,后长期居住湖州。汤衡参与韵海镜源编撰,曾多次参与皎然、颜真卿等人的联句。汤衡与陆羽一起参与竹

14、山连句题潘氏书堂,连句即联句。文见颜鲁公文集卷十二。(8)康造。康造,竹山连句署为推官。颜真卿剌湖时,康在湖州幕中任从事。皎然与之过往甚密。康造与陆羽一起参与联句竹山连句题潘氏书堂。(9)裴循。裴循,颜真卿妙喜寺碑称其为长城县尉。裴循参与颜真卿韵海镜源编撰。全唐诗存其所预联句一首,即登帆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10)陆长源。陆长源在兴元元年(784年),湖州刺史暂缺之际,权领湖州刺史职。陆长源与皎然、陆羽等人在湖州聚为诗会,相互有赏游唱和。(11)刘长卿。刘长卿,曾纵游吴越,广结江南名人隐土,而尤重皎然、陆羽。广德二年(764年)在湖州与皎然、陆羽、李季兰等交游联唱。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1

15、2)陆士修。颜真卿妙喜寺碑称其为“嘉兴尉”,参与韵海镜源编撰,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编存其所颜真卿、陆羽等人联句八首。(13)韦介。颜真卿妙喜寺碑称其为“后进”。参与韵海镜源编撰和石尊联句。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编存其所预联句二首。(14)魏理。事迹仅见颜真卿妙喜寺碑,属往来登历杼山者,曾参与登蝶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15)刘全白。颜真卿妙喜寺碑称其为“评事”。全唐文有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一文,附作者小传云:“全白,贞元六年官膳部员外郎,出为池州刺史;十一年徙吴兴,迁秘监,致仕。”文中又云广全白幼则以诗为君所知5(P6247),指刘全白幼时为李白所知遇。元和姓纂卷五诸郡刘氏:“全白,湖州刺史”6(P

16、27)。全唐诗存其与陆羽等人联句三首,全唐文存其文一篇。(16)崔弘。颜真卿妙喜寺碑称其为“后进”,大历八九年间在湖州,参与韵海镜源编撰。崔弘与陆羽等人一起参与登幌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17)杨德元。颜真卿妙喜寺碑称其为“后进”,大历八九年间在湖州,参与韵海镜源编撰。杨德元与陆羽等人一起参与登幌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18)刘茂。颜真卿妙喜寺碑称其为“魏县尉”,大历八九年间在湖州渗与韵海镜源编撰,未毕,因事离去。刘茂与陆羽等人一起参与登幌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19)左辅元。江西抚州人,秀才。大历三年(768年)颜真卿剌抚州,与州人左辅元等在原有基础上增广韵海镜源,修成五百卷。颜真卿剌湖州时,左辅

17、元赴湖州再预韵海镜源的编撰工作,曾参与大历九年登幌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20)张荐。张荐,颜真卿妙喜寺碑称其为张著之弟。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九本传称:“荐少精史传,颜真卿一见叹赏之。”建中初召为史馆修撰,后官至工部侍郎。新唐书本传称其“所著书百余篇7(P3099)贞元二十年(804年)卒,年六十一。多次参与颜真卿联句。与陆羽等人共同参与登觇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21)房夔。颜真卿妙喜寺碑称其为“后进”,与陆羽一起参与竹山连句题潘氏书堂。(22)王纯。颜真卿外甥。大历九年(774年)游湖州,为颜真卿所器重,奏为武康尉。曾参与大历九年登幌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23)裴幼清。与陆羽一起参与登幌山观李左相

18、石尊联句、又溪馆听蝉联句,全唐诗存其所预联句三首。(24)柳淡。柳淡天宝中师事萧颖士,颖土以女妻之。大历九年(774年)三月,自湖州赴洪州,授户曹参军,不就。与陆羽等人交厚。参与登觇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25)皇甫曾。皇甫曾,与其胞兄皇甫冉(茂政)都是当时有名的诗人。大历中期,皇甫曾时已赋闲,居于故乡丹阳,丹阳与湖州相去不远。皇甫曾留居湖州的时间亦为颜真卿作湖州刺史时也就是在大历八年到十二年(773-777年)间。颜鲁公全集有七言重联句,作者为颜真卿、皎然、陆羽、皇甫曾、李腭等五人。(26)皇甫冉。皇甫冉,天宝十五年(756年)登进士第。据唐才子传云:皇甫冉“十岁能属文,张九龄一见,叹以清才。

19、当年才子,悉愿缔交,推为宗伯。至其造语玄微,端可平揖沈、谢,雄视潘、张8(P45)皇甫兄弟与陆羽的交情都很深,诗文说明,他们与陆羽常相与走访浙西、江南之间。(27)房益。竹山连句署为“詹事司直”,湖州志作武康人,官监察御史。全唐诗外编存其所预联句一首。(28)李观。李观,竹山连句署为“洛阳丞”,后迁太子校书郎。全唐诗外编存其所预联句一首。(29)崔子向。崔子向,曾任岭南节度从事,检校监察御史,有诗名,深于佛学。与皎然有泛长城东溪暝宿崇光寺寄处土陆羽联句,说明与陆羽有着联系。(30)耿漳。耿漳,大历十才子之一。大历十一年(776年)任充括图书使来江淮,与浙东、浙西诗人群均有交往。所预联句四首。与

20、陆羽有关的有与耿漳水亭咏风联句、又溪馆听蝉联句、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31)杨凭。杨凭,大历九年(774年)举进土。杨凭工文辞,与弟杨凝、杨凌皆有文名。时号“三杨”。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及所预联句二首,即与耿漳水亭咏风联句、又溪馆听蝉联句。(32)杨凝。杨凝,杨凭弟。大历十三年(778年)举进士。柳宗元为其女婿。全唐诗存杨凝诗一卷及所预联句与耿漳水亭咏风联句、又溪馆听蝉联句二首。(33)陆涓。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永泰二年(766年)任同官主簿,后官至阳翟令。全唐诗存其所预联句一首,即与耿漳水亭咏风联句。(34)乔(失名)。乔(失名),清黄本骥注云:“疑系鲁公第三兄乔卿,为富平尉者9(P163)

21、,但无确凿证据。参与水亭咏风联句、又溪馆听蝉联句。(35)范缙。参与过大历九年登觇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o(36)王修甫。参与过大历九年登晚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37)史仲宣。参与过大历九年登晚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38)卢藻。大历三年(768年)秋,陆羽与皎然等诸友泛舟唱和,送湖州刺史卢幼平离任。全唐诗卷七九四有秋日卢郎中使君幼平泛舟联句一首、重联句一首,参与陆羽等人联句。(39)李恂。大历三年(768年)秋,李恂参与陆羽等秋日卢郎中使君幼平泛舟联句一首。(40)郑述诚。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曾应进士试。大历三年(768年)秋在湖州参与陆羽、卢幼平、皎然等秋日卢郎中使君幼平泛舟联句一首。(41)伯

22、成(失姓)。参与过又溪馆听蝉联句。时间在大历十一年(776年)初秋七月。(42)颜粲。清黄本骥认为当为真卿族子。参与竹山连句题潘氏书堂,连句即联句。竹山连句作于大历九年(774年)春三月,记述潘氏书堂环境和幽栖闲适生活。(43)颜须。颜真卿从子,参与陆羽等登帆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竹山连句题潘氏书堂等联句。(44)颜幌。颜真卿妙喜寺碑称其为“从子”,竹山连句署名永穆丞。参与陆羽等登幌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竹山连句题潘氏书堂。(45)颜颛。颜真卿从子,参与陆羽等登帆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竹山连句题潘氏书堂。(46)颜顼。颜真卿从子。参与陆羽等登觇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o(47)颜浑。颜真卿族人,大历八、九

23、年间在湖州又参与韵海镜源的编撰。未毕,因事离去。参与登幌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48)裴澄。裴济之弟,官至苏州刺史。参与韵海镜源编撰。大历八、九年间与颜真卿、皎然等人交往。全唐诗存其诗一首,所预联句三首,即远意联句、乐意联句、恨意联句,未署姓。参与者为疾、澄、巨川、皎然、伯均、杭、从心。其中疾即陆羽,陆羽一名疾。杭(失姓)参与恨意联句,其人无从考证。(49)朱巨川。据全唐文李纾故中书舍人吴郡朱府君神道碑云:“吴郡朱君,其君子欤!讳巨川,字德源,嘉兴人也。君以文承祖,以经传代,行中规,身中度,阳休于气,和积于中,而藻之以文章也”5(P266-267)。累官至中书舍人,年五十九。全唐诗存其所预联句三

24、首,即远意联句、乐意联句、暗思联句,未署姓。陆羽均参与联句。(50)阎伯均。代宗初游于吴越,大历初年任江州判官。全唐诗存其所预联句四首,即远意联句、乐意联句、恨意联句、暗思联句,误署为严伯均。(51)房从心。房从心,肃宗至代宗广德年间游吴越,与灵一、皎然等过往。全唐诗存其所预联句二首,即恨意联句、暗思联句,未署姓。(52)徐士衡。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曾参与颜真卿、张志和、陆羽等渔父词唱和活动。(53)李成矩。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曾参与颜真卿、张志和、陆羽等渔父词唱和活动。(二)隐逸方外之交陆羽在湖州交游的隐逸方外人士有以下10人:(1)皎然。皎然俗姓谢,“皎然”为他的法名。湖州长城(今长兴)人

25、,中唐著名诗僧。我们从陆羽的著作和社会活动中,可清楚看出陆羽和皎然是“缁素忘年之交”。除联句诗外,皎然杼山集中写给陆羽的诗就有十多首。共同的爱好,以及个性上的相近,使陆羽和皎然的友谊非同一般。(2)张志和。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时,张志和是颜公座上客。唐代沈汾续仙传卷上说:“真卿为湖州刺史,日与门客会饮,乃唱和为渔父词,其首唱即志和之词西塞山边白鸟飞,o真卿与陆鸿渐、徐士衡、李成矩共唱和二十余首,递相夸赏J依据这一记载,可知颜真卿、陆羽、徐士衡、李成矩、张志和,每人都做过五首渔歌。大历初鲍防在浙东时,陆羽一度出游越中,也曾拜访过张志和。(3)李冶。李冶,字季兰。唐才子传称其为“峡中人”,全唐诗小传则

26、云“吴兴人”。季兰入道门后,即以女冠而又是才女的身份,过着同文人名士饮酒赋诗的游宴生活。李冶有诗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全唐诗卷八百。五)诗意缠绵,说明她与陆羽情非一般。(4)顾况。顾况,海盐人。善为歌诗,工画山水,性好诙谐,性格傲岸,轻视权要,后隐茅山。我们从顾况、韩章与皎然的送昼公联句来看,大历四、五年(769-770年)前后,顾况留居在湖州岳丈丘悌处,参与皎然、陆羽等人的诗酒唱和活动。(5)吴筠。吴筠,性高洁,不奈流俗。与同术者隐于南阳倚帝山。安史之乱后,避难南渡,隐居庐山,游于吴越。吴筠参

27、与湖州联句仅登幌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一首,不久即辞归。(6)尘外。尘外,即韦渠牟,京兆万年人。初为道士,后为僧,大历末还俗。全唐诗存其诗二十一首及所预联句一首(登幌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o跟皎然、陆羽关系友善。(7)强蒙。皎然杼山集卷九有强居土传称:“客有强君,隐土之传也。理照施俗,寄于和扁之伎,而时人无能知者。予尝问君以上医之术”10(P88)。强居土即强蒙,可知其善医术。强蒙参与石尊联句,其时客游湖州不久。(8)孟郊。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少隐于嵩山,称处土(故本文也将其归入隐逸方外人士)。韩愈一见,引为忘形交,与唱和于诗酒间。孟郊一生中,多次回湖,与皎然、陆羽等人交好。孟

28、郊早年参加过湖州诗会,其诗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皎然塔陆羽坟云:“昔游诗会满,今游诗会空。孤咏玉凄恻,远思景蒙笼。”想当年与皎然、陆羽一起同游诗会,相与酬唱,真是其乐无穷,如今却旧人已逝,诗会已空,不免使人感伤。孟郊有诗集十卷传世。(9)怀素。怀素俗姓钱,法号怀素,唐开元至贞元年间人,著名书法家。怀素有一位很有名的叔父,就是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钱起是湖州长兴人,对怀素的成长有过提携。公元774年(唐代宗大历九年)怀素38岁,曾在颜真卿湖州幕府羁留过,与时在湖州参与韵海镜源编撰的陆羽有过较密切的交往。在此之前,陆羽在京城与怀素就有过一番交流。陆羽能写下僧怀素传这篇传记,说明他们相互之间是非常熟悉的

29、。(10)朱放。朱放,历唐肃宗、代宗、德宗三朝。曾隐居物溪、镜湖间(今浙江竦县、绍兴等地)。与戴叔伦、刘长卿、皇甫冉、皇甫曾等交往密切,又与皎然、灵一、灵澈、李冶等为方外之友。朱放性爱山水,淡泊名利,喜饮酒。颇有魏晋名土之风,是闲云野鹤般的潇洒人物。明董斯张吴兴备志卷二十六引读书志云:“陆羽与皎然、朱放辈论茶,以顾渚为第一。”顾渚山在湖州长兴,吴王夫差顾望欲以为都,故以名山。据此可知陆羽曾与朱放交游。三、余论:价值观对陆羽交游取向的影响陆羽博学多才,涉猎很广。他既是一位茶叶专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总体而言,陆羽首先是文人,他生前是以文章名世的,皇帝诏封陆羽为“太子文学”

30、这一点便是明证。陆羽又是一位隐土,一位茶人。他性格中有隐士的“狂”、茶人的“静工陆羽的世界观兼具儒佛道三教思想,这与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总体思潮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它以人伦友情为其学说的一大支柱,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游是世俗生活中每个社会人的情感需要,生长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的陆羽,当然也不能例外。但陆羽作为一个文人,一个隐土,他选择的交游圈子是基于人文理想、道德追求和价值目标相似这一精神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重视人伦友情的同时,进一步规定了友情的精神指向合志同方,同气相求,故选择朋友时以同志者为友。孔子主张“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公冶长);曾子说:“君子

31、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荀子进一步指出:“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荀子大略);权德舆唐使君盛山唱和集序说:“土君子以文会友,缘情放言同其声气,则有唱和”5(P5001)。可见这种以道义为守的朋友观,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广泛的共鸣者。“道”是君子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基本的文化精神,是他们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精神基础。联系到陆羽在湖州交游的文化名流圈人士,其成员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中的多数人处于闲人地位或闲居状态。他们或闲居读书、或弃官学道、或出任闲散的幕职。陆羽的莫逆之交皎然本身就是一位诗僧。据元和年间沙门福琳所著唐湖州杼山皎然传:“释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康乐候

32、十世孙也。幼年异才,性与道合昼清静其志。高迈其心,浮名薄利所不能啖”。5(P9573-9574)皎然的戏作诗,就是这种任放精神的写照:“乞我百万金,封我异姓王,不如独悟时,大笑放清狂。”皎然身上的“清狂”气与陆羽十分相似。据辛文房唐才子传:陆羽“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击林木,弄流水。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8(P211),时人将他看作战国时期楚国的狂士接舆。另一重要人物张志和是个隐士。他“居江湖,性迈不束,自称烟波钓徒8(P210),陆羽常问他:“孰为往来者?对曰1太虚为室,明月为烛,与四海诸公共处,未尝少别也,何有往来?”7(P5069)文坛盟主颜真卿亦好佛

33、,皎然唐湖州佛川寺故大师塔铭:“刺史卢公幼平、颜公真卿、独孤公问俗、杜公位、裴公清,唯彼数公,深于禅者矣”5(P9559).另外尚有嵩山道士吴筠、处士强蒙、释尘外以及深受马祖禅风影响的抚州人左辅元等人。陆羽与这些诗人茶友们追求的都是闲适宁静、淡泊平和的生活,恬退独善是他们思想意识的主流,爱好和信仰的相同使他们建立起了彼此的信任与友谊。他们置身于湖州美丽的山水间,读书、醉酒、饮茶、垂钓、酬唱,形成了诗性化、审美化的日常生活,从而使人生充满了乐趣。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陆羽与唐代文化名流圈人士的广泛交游,不仅得到了友朋之乐,而且还获得了精神上的归属感。既满足了他作为世俗生活中社会人的情感需要,又彰显了

34、他精神生活中对个体生命的价值追求。1唐沈汾.续仙传M/四库全书精品文存(第三十卷).北京:团结出版tt,1997.2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M四库全书精品文存(第二十九卷).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3清黄本骏.颜鲁公全集(卷下)M.上海:上海仿古书局,1936.4贾晋华.皎然年谱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5清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M.金陵书局校刊古歙洪氏刊本.7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7.8元辛文房.唐才子传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9清黄本骥.颜鲁公全集(卷上)M.上海:上海仿古书局,1936.10唐皎然.杼山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