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渔父》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渔父》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谈渔父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作者:周晶晶2701赫:语文教学之友201拜溯字体:大主小打印当页正文摘要: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其中批判性思维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在渔父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最终突破文本中人物的表面形象,理解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实现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关键词:渔父;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渔父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渔父编在必修5直面人生的生存选择板块中,关于文章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始终存在着多种意见。若仅站在文本的标题视角分析,应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渔父本身。然而,笔者认为
2、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渔父二字,或者片面认为屈原是烘托渔父的次要人物。按照学界的观点,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不是屈原尚无定论,然而其以屈原为主要角色则是不争的事实,所有的思维发展教学均应当在此醐是下开展。一、渔父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无论是基于渔父作者争论的角度分析,还是从文本主客问答形式的角度分析屈原都是不能被忽视的。如果学生能够从批判性角度出发,对于文本中给出的知识内容进行持续、细致与能动的思考,则会一步步走向理想的自我认知。而按照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所有语言活动背后皆有相应的思维活动作为支撑,这种批判性思维角度的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在语言之中所隐含的思想情感。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
3、生深入阅读文本,力争全面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教学渔父这篇经典文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渔父和“屈原”不同的人生选择,可以以渔父本身为突破重点,但屈原这一人物尤其要引起注意。教师需要自始至终注意到屈原的主线作用,与学生共同走进其内心世界,感受其在恶劣现实环境中内心的痛苦和矛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步理解屈原与渔父两个形象的表层与内在,领会在可选择条件下的自守是多么难能可贵。二、在诵读中感知人物的外在形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诵读,从而使学生感悟到屈原外在形象的特点。渔父这篇文章讲述的是:被楚怀王流放的屈原,在汩罗江边和T立渔父相遇,他们进行了
4、一场对话。如果从文体的视角进行分析,本文非诗非赋,又似诗似辞赋,因此有观点认为渔父一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散文诗。既然如此,教师教学时应注意其诗性特点,利用诵读手段,使学生细致体会人物情感,从而感悟人物形象。全文可划分为四个段落,其中以渔父见而问之日屈原日以及渔父日”等作为标志。当屈原被流放至汨罗江边时,其形容颜色是枯槁憔悴的,此时其行游和吟咏难免显出落魄之态。这个时候,渔父见到屈原,难免露出惊讶和不解之情,因此发出疑问:您难道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到这里呢?在渔父的惊讶和不解面前,屈原据实以答,可谓既无奈又激愤: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指出了独自清醒而被流
5、放的事实,其原因在于不愿与世俗共污浊。此时,渔父一面同情屈原的遭遇,一面给予劝慰,指出圣人应不凝滞于外物,反问屈原因何要自置于不利的境地呢?面对渔父的这种说法,屈原却给出坚定的说辞: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其气节跃然纸上。必安能等词汇的运用有效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情节发展到最后,渔父虽然好言相劝,但屈原始终不改心志,因此渔父只能唱出沧浪歌作为结束。在整个诵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屈原的心境以及渔父的状态,明确二人的不同看法,其中渔父的特点在于可以与世推移,而屈原则宁赴湘流而其志不改,隐器口勇者的形象都非常鲜明。三、基于领悟的内在心理认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与应用
6、要基于对文本的表层认知,然后逐步过渡到深入思考的状态。在学习渔父一文时,学生了解到:故事发展到最后,渔父从莞尔而笑,到鼓他而歌,都显现出其与世无争之态、随遇而安之状,这是符合隐者形象定位的。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屈原这一勇者形象则颇值得商榷。按照学生的常规思维:勇者必然意气风发、神情坚毅,但在渔父一文里并不见屈原展现出平常的勇者之态,它的形容颜色枯槁憔悴,无论如何从外表看也难说其是一个勇者,他又为何如此形销骨立、心力交瘁呢?思考至此,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将会得到极大的触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考史料记载中的屈原平生遭遇及时代背景,明确屈原之所以呈现出江边那种状态,与其被流放的经历、忧国忧民的情怀、
7、不被世人所理解等有密切关系。史记中有“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的记载,渔父中的屈原就像是因为屡次劝谏而被杀的比干一样,有对国君的忠诚,有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还有无限崇高的道德感,能够为此置个人生死荣辱于度外,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其本身就隐含有一种悲剧色彩。这里便值得深思了,按照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杀身成仁值得肯定,远离世俗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德,乃至如庄子所记述的楚狂接舆同样为世人所尊重,这些言语都是合乎法度的做法,那为什么屈原却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呢?对个体而言这是最不利的选择,在汨罗江边,屈原定然做过痛苦的思考,是做如比干般的勇者,还是做渔父般的隐士?他最终做出了自己的决定,留
8、下了千古美名。当思考至此,学生应当明确屈原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采取的做法具有可贵之处,但也存在其历史局限性,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遭遇突发状况时,以平和的心态和理性的态度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从而将文本与现实结合起来。我们始终强调对中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所提供的经典课文为基础,立足于文本,深入到作者与人物的内心,将其中所展现的情感内容加以细致分析,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和作者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和引导课堂发展时,一定要以文本为中心,一方面有效突破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让课堂更具深度,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供有效保障。参考文献:尹达.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化策略J.教学研究,2017,(1).2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2015,(1).3李兴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J.语文教学通讯Q刊(学术刊),2019,(1).作者简介:周晶晶(1985),女,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古诗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