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的长兴茶缘.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65561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陆羽的长兴茶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陆羽的长兴茶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陆羽的长兴茶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陆羽的长兴茶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陆羽的长兴茶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羽的长兴茶缘.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陆羽的I*凝很难说,是长兴成就了陆羽,还是陆羽成就了长兴。唯一可以确认的是,1300年前,陆羽在长兴、湖州生活了30多年,潜心茶学,终于写就了旷世巨著茶经;1300多年后,长兴因为陆羽而广为人知,陆羽成为了长兴文化的一张金质名片。大约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己经饱尝了人世艰难的陆羽徒步来到太湖西南岸的长兴顾渚山,从此,奔波流浪的心便安静下来。这里是葱茏清秀的天目余脉,香气郁郁的野生山茶,甘醇清冽的金沙泉水,让他停下自荆楚、巴蜀、川陕的一路风尘仆仆,从此决定归隐山林,专心茶事。于是,陆羽在顾渚山结庐而居。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在茅舍外仰望满天繁星的时候,陆羽心

2、中憧憬的一定是:满朝贤士大夫们喝着他推荐的佳茗,微微合上双眼,静静回味,顿有“望峰息心,窥谷忘反之感当然,他更期望着:在他完成茶叶巨著的某一日,心里牵挂多年的那个住在湖州的叫作李季兰的姑娘能推开他的柴门。这是一件多么幸福而浪漫的事情!月朗星稀,寒风簌簌的夜晚,陆羽总免不了望着漆黑如墨的天际回想自己凄凉的身世。公元731年,陆羽在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呱呱坠地,襁褓之中的宠爱,陆羽一定是毫无记忆了,他后来所知的是三岁的时候不知何因被遗弃在了一座小石桥下。龙盖寺的住持智积禅师收养了他,总算让他免于冻死在风雪之中。积公占于易,得“陆羽”之名,“鸿渐之字。在自传中称自己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的陆羽虽然

3、长得并不好看,而且有口吃的毛病,但聪颖好学,且极具辩才。不久,积公将他寄养于弃官居竟陵的湖州名士李儒公家。在这里,陆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被李儒公赐名季赞,与李儒公女儿李季兰举眉共读,绕床青梅,结下了纯洁、深厚的少年情谊。这段时光在从小缺少家庭关爱的陆羽心中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记,以致于此后被积公几次逼迫出家都坚决地拒绝,并在李季兰离世之后终身不娶,孤苦一生。陆羽在拒绝了积公皈依佛祖的要求之后,自然少不了一些惩戒。于是,终于在十二岁那年,陆羽成了一个“叛逆门徒”,逃离了龙盖寺。他此去,走投无路,只能入了梨园,成了一个伶人。好在他聪明过人,很快以诙谐幽默的丑角扮相站稳脚跟,此后更编了谑谈三卷。唐天宝五

4、年(746),河南尹李齐物贬谪竟陵太守,命运再次向陆羽这个可怜的孩子伸出了青睐之手。李太守对少年陆羽的身世极为同情,又赏识他的才学,亲授诗集,并介绍他到火门山邹夫子处读书。陆羽对知识的渴望被十二分地激发,他发奋苦读,积累下了厚实的文学功底。读书之余,他也为邹夫子煮茗烹茶。天宝十年(751),著名文学家、礼部郎中崔国辅出任竟陵司马,二人一见如故,常一同出游林下,品茶鉴水,谈诗论文,遂结为忘年之交。这不仅使陆羽文学见识日益高深,更是将他引上了一条曼妙神奇、毕生行走的茶学之路。当一切都已成往事,对于以后几十年的人生规划,陆羽心里己经十分清晰,他要在这顾渚山中种茶著书。其实早在第一次偶然品味到这里的山

5、茶“芳香甘冽,冠于他境”之时,陆羽便已经下定了决心。当年,毗陵(今常州)太守李栖筠在阳羡(今宜兴,与长兴顾渚山交界)督造贡茶,正因完不成贡额而愁烦,适逢一山僧献上顾渚山产的茶叶。陆羽品鉴之后,当即拍板,“可荐于上工这可不是信口开河,是要负政治责任的。由此可见陆羽卓绝的鉴茶能力,当然顾渚山的茶叶也没有辜负他青眼相加。从大历五年(770)正式列贡之后,历经唐、宋、元、明,直到清顺治年间,长兴人开始了长达八百余年的遥遥进贡之路。顾渚山的确是陆羽人生中的一块福地。这里有一位在他茶事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物正虚席以待。这就是当时著名的诗僧皎然。皎然,字清昼,俗姓谢,南朝宋谢灵运十世孙。精通佛典,又博涉经史诸子

6、,文章清丽,尤善习于诗。皎然长陆羽13岁,但二人结下“缁素忘年之交”40多年,他们的友情达到了生相知、死相随、生死不谕的超然境界。在皎然的28首茶诗中,与陆羽有关的达12首。最著名的当然是那首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在顾渚山,在湖州杼山,皎然与陆羽乐此不彼地寻访着佳茗,“采摘知深处”、“盈筐白日斜”,陆羽对茶叶的造诣自不必说,而皎然同样是深谙茶道,是茶文化的推广旗手。野外寻访加上归来之后的评鉴、研讨,陆羽自然而然地发现了香孕兰蕙之清、味甘醇而鲜美、茶汤清澈晶亮、叶底细嫩成朵的顾渚佳茗,并下了定语:“野者上

7、,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由此,顾渚山紫笋茶名动天下。“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皎然在长兴顾渚山置有茶园(后为贡茶基地),这个顾渚茶园是陆羽茶经最好的实验基地。随后,陆羽从这里出发,用5年寻访了32州,从茶叶的产地、品质、制作以及茶具、冲泡等诸多方面,详细论证了中国茶叶的起源、分布和饮用方法,写成了皇皇巨著茶经,成为全国和全世界公认最早的茶叶专著。当然,与陆羽、皎然邂逅一场世纪风雅的还有另外一位重量级人物颜真卿。颜真卿是紫笋茶正式入贡后的第二任湖州刺史,此时紫笋茶进入皇家的金杯玉盏才不过两年。身负督贡之责的刺

8、史大人当然首先要亲自勘察一番,他来到金沙源祭拜,来到明月峡寻茶,来到陆羽的竹林小舍与这位传说中的茶博士倾心交谈,这一谈,谈下了一段超越身份地位的友情,刺史大人不仅知晓了眼前这位林中隐者对茶的深厚研究,更发现了他的旷世才情和广博见识。于是,陆羽顺理成章地走出了顾渚山,参与到颜刺史的文化事业中。在“韵海诸生”中,陆羽因其才学和贡献名列第三。现在己经很难知晓颜真卿是先拜访了陆羽,还是先结识了陆羽的那一位“缁素忘年之交”皎然,但不管怎样,陆羽这个新长兴人和皎然这个寓居湖州的老底子长兴人最后都成为了刺史大人的座上宾。大历九年(774)三月,正是燕语呢喃、柳芽初绽、春光明媚的时节,刺史大人刚因完成了韵海境

9、源的编撰而心情爽朗,“韵海诸生”中的长兴县丞潘述和长兴县尉裴循便决定延请刺史大人及朋友圈到长兴饮酒赋诗,赏景论茶,地点便是潘述在小浦竹山潭的读书堂。竹山潭三面临水,一面傍山,环境清幽、景色秀丽,是最适合文人雅士纵情歌咏的地方。于是,颜真卿欣然应邀前往,同去者还有陆羽、皎然、李萼、康造、汤清河、陆士修、韦介等十九人。十九名士聚集在竹山潭,然后沿着风光秀丽的罂画溪游览观赏,一路开怀畅饮、品茗吟唱,当场每人依次各作诗两句,相联成篇。颜真卿记录并抄录书写。诗人以饱满的热情,酣畅的笔墨书写对美好大自然的钟爱,对人生的感慨,对远离喧嚣尘世的向往,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依次递转,自然流利,恰似行云流水。和

10、420年前的兰亭雅集如出一辙,这次曲水流觞的文人雅集不仅留下了千古佳作,更因书写者的美妙书法而成为绝世珍品。统领明代文坛二十年的一代文豪王世贞评价这幅竹山堂连句帖:“遒劲雄逸,而时时吐姿媚,真蚕头鼠尾得意笔。”清安岐评价它:“结字端严、运笔裕如,有天然沉着之气。”此帖作为传世墨宝,现珍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因为陆羽,因为紫笋茶,大唐皇室在长兴顾渚山建造了第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茶厂贡茶院。每年谷雨前,皇帝诏命湖常两州刺史督造贡茶,顾渚山立旗张幕,太湖里画舫遍布,盛况空前。龙袱包茶,银瓶盛水,“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于是,颜真卿来了,杜牧来了,张文规、袁高等等都以督贡之名留恋顾渚山水,吟诗品茗;于是,陆龟蒙在顾渚山买了三十亩茶园做庄园,自号江湖散人;于是,钱起回到老家长兴的第一件事,就是上顾渚山拜访陆羽,他用“满朝辞赋客,尽是入林人”的诗句,表达了归隐顾渚终老的心情于是,在中晚唐的近百年间,数百首茶诗此吟彼唱,以茶会友成为了促“和”之道。同时,“静俭清和”的茶文化精髓也丰厚了长兴这座城市的“和”文化内涵。陆羽72岁无疾寿终。据说,陆羽的棺椁里除了一只茶碗,一罐茶叶,还有就是一套耗尽了他心血的茶经。1286年后,顾渚山还是一个关不住满山鸟语,推不去满屋山岚的美妙之地;1286年后,长兴依然因为大唐贡茶院、紫笋茶而蜚声海内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