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6.A 我国反倾销的法律思考论文.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66436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436.A 我国反倾销的法律思考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3436.A 我国反倾销的法律思考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3436.A 我国反倾销的法律思考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3436.A 我国反倾销的法律思考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3436.A 我国反倾销的法律思考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436.A 我国反倾销的法律思考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36.A 我国反倾销的法律思考论文.doc(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题目:我国反倾销的法律思考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屡遭外国日趋严重的倾销指控,与此同时,外国商品在华倾销呈急速蔓延之势。外国商品在华倾销给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然而对外国商品在华倾销问题至今都都有引起政府机构、法学界及经济学界足够的重视,遏制和防范外国商品在华倾销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本文介绍了倾销的涵义,分析了外国商品在华倾销的现状、特点及其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防造成的影响。其次,从思想认识、管理机制、立法执法及社会基础等角度分析了外国商品在华倾销的原因。最后,根据外国商品对华倾销的现状和特点,从社会环境、宏观调控、司法制度、立法执法和法律人才的培养等

2、角度对我国的反倾销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倾销,反倾销,法律思考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a export commodity by foreign serious charges of dumping, meanwhile. Foreign goods are in a rapid spread of dumping. Foreign goods to China in the dumping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social stability and produces a gr

3、eat impact on foreign goods, but in China today is for dumping problems caused by government agencies, law and economics, enough attention in China and foreign goods dumping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analyzes the dumping of foreign goods in the presen

4、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umping of Chinas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national defense. Secondly, in thought, management mechanism, the legislative law and social foundation was analyzed in the dumping of foreign good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hina foreign goods, the status and c

5、haracteristics of dumping from social environment,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judicial system, legislation and law enforcement personnel cultivation of angle to our countrys anti-dumping proposed targete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Dumping ,Autidumping, law thingking目 录前 言11倾销的

6、性质21.1倾销的概念和构成要件21.2倾销的特征21.2.1倾销是一种人为的低价销售措施21.2.2倾销的动机和目的多种多样21.2.3倾销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行为21.2.4倾销的结果是损害22我国遭遇倾销的现状33倾销的危害性44我国遭遇倾销的原因分析64.1思想认识上的错误64.2对进口贸易的管制放松64.3反倾销立法及其它相关立法滞后和不完善64.4反倾销司法制度不健全、执法乏力74.5国内企业反倾销面临诸多困难74.5.1反倾销申请难74.5.2举证难74.5.3应诉难75我国反倾销的法律对策85.1反倾销法制建设在我国的发展状况85.1.1着手构建反倾销法律制度85.1.2反倾销执法

7、能力不断提高85.1.3参与制定国际规则95.2 完善我国反倾销机制的法律对策95.2.1建立科学的反倾销管理机构和反倾销反应机制95.2.2培养一大批反倾销专业人才,尤其是反倾销专业律师9结 论10致 谢11参考文献12III前 言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是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经过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改革开放,经济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我们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正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反倾销也一样不可避免的使我国遭受了重大的损失。然而,我国长期以来似乎对外国的对华反倾销和外国商品在华的倾销不够重视。在外国对华反倾销问题上,后因许多国家对华采取反倾销并影响到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社会各界才对如

8、何对付外国对我国的反倾销问题予以重视。而对外国商品在华倾销问题至今都都有引起政府机构、法学界及经济学界足够的重视,遏制和防范外国商品在华倾销已成为当务之急。1倾销的性质1.1倾销的概念和构成要件一国的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而使得另一国国内有竞争能力的产业受到损害的行为即为倾销。其构成要件为:(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 (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3)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2倾销的特征1.2.1倾销是一种人为的低价销售措施倾销是一种人为的低价销售措施。它是由出口商根据不同的

9、市场,以低于有关商品在出口国的市场价格对同一商品进行差价销售。 1.2.2倾销的动机和目的多种多样倾销的动机和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销售过剩产品,有的是为了争夺国外市场,扩大出口,但只要对进口国某一工业的建立和发展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威胁或实质性阻碍,就会招致反倾销措施的惩罚。 1.2.3倾销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行为倾销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行为。在政府奖励出口的政策下,生产者为获得政府出口补贴,往往以低廉价格销售产品;同时,生产者将产品以倾销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从而获得在另一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并进而消灭竞争对手,再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高额利润。 1.2.4倾销的结果是损害倾销的结果往往给进口方的

10、经济或生产者的利益造成损害,特别是掠夺性倾销扰乱了进口方的市场经济秩序,给进口方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2我国遭遇倾销的现状来华倾销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倾销产品的范围日趋广泛。外国对我国倾销产品的范围从涉及我国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发展到涉及国民必需的生活用品业等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加工商品外,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新兴商品如彩色胶卷、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轿车等也日趋增多。倾销的领域主要是我国的高新技术领域。如计算机行业,从1989年到1995年,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从67逐年下降到183。倾销的地区遍及全国各地。外国商品在华倾销开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内地的太城市后来逐步发展为内地中等城市和小城

11、市,并进而扩展到广大的农村。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倾销的方式多样化。外国商人除采用传统的出口方式向我国倾销外,还通过跨国公司直接在华设立分、子公司或者在第三国设立分、子公司来向华倾销商品,甚至通过走私渠道对我国进行倾销。3倾销的危害性倾销产品是极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因为外国倾销者是以低于其产品正常价值的价格向中国市场输出产品。其真正的动机并不是向中国市场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而是以不公平的手法来夺取中国市场,进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尽管中国的消费者因能够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而受益,但最终却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由于倾销产品能使消费者一时受益,倾销的代价、后果及其危害性都具有隐蔽性。外国商品在华倾销,给我

12、国的经济、社会、政治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严重冲击了国内商品市场。外国商品倾销使得国产的同类商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大大降低,有的商品甚至行业几乎被外国商品所垄断。如在利润率较高的日用工业品领域中,外国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香皂40、洗涤剂35、化妆品34、啤酒30、彩色胶卷80,在高科技产业和一些关键行业中,情况更不容乐观。冲击生产同类产品或类似产品的国内现有企业,使得部分企业破产倒闭。阻碍了国内一些新兴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渐渐形成,一些过去没有或者缺乏的产业正在建立和形式,一些产业正在酝酿和出现。但是,随着外国相同或相似产品的倾

13、销,建立中国的国内产业就举步维艰。正在建立的产业可能因此而夭折,正在酝酿的产业可能被扼杀在摇篮中,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削弱了关税的作用。外国产品的倾销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挤损失达数百亿元,导致了我国国有企业亏损,利润下滑,并且使我国的关税措施对国内产业和市场的保护落空。由于倾销进口产品的存在,使得中国国内的相关产业使用该产品作为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消费的主要材料,甚至扩大了生产和需求。但如过多的依赖倾销进入的产品,就有可能在出现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无法发展。中国的产业无法保护和维持已经扩大了的规模生产,造成了资源和投资上的大浪费,最终导致损失的发生和增加。外国商品在华的大肆倾销使得国内生

14、产企业特别是同类或类似产品的生产企业的经营和竞争环境不断恶化。有些企业不得不破产、转产,造成国内失业、半失业人口不断增加。据统计,近年来由于外国商品在华倾销,每年至少有几十万人失业或潜在失业。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失业杜会保障体系,这些失业、半失业人口的存在不刺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威胁到我国国防安全和国家利益。外国商品在华倾销,如果把一些与国踌、军工生产相关的民族产业挤垮,就会使某些国防产业受控于外国,将给我国国防安全造成不可低估的损害;而且,如果不迅速采取有效的防范外国商品倾销措施,任由外国商品倾销的迅速蔓延,就可能会支解我国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削弱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从而对国家利益

15、构成严重的威胁,助长了外国对华商品反倾销。我国是受外国倾销指控并征收反倾销税的最大受害国,从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糖精发起首例倾销调查到1996年底。外国对我国倾销指控已达到200多起,涉及的产品达4000多种,使我国每年至少损失100200亿美元。如果我国对外国商品在华的倾销不采取有力的反倾销措施,借以反击外国对华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而是听之任之。就会助长外国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我国将会越来越多地既丢失国际市场又丢失国内市场遭受的损失将会更加严重。4我国遭遇倾销的原因分析4.1思想认识上的错误外国商品在华倾销由来已久,但没有引起我们应有的重视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对倾销在思想认识上存在错误

16、,主要表现在对倾销及其危害性认识不足。国人投有认识到外商对中国大规模低价销售商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中国消费者带来实惠,而在于挤垮中国同类商品生产企业,排除与其形成竞争的中国民族工业,占领中国市场,最终获取超额垄断利润。 4.2对进口贸易的管制放松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对进口限制已逐步减少、放开,市场准入条件也已大大改善,市场开放程度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1)改革了进口管理体制。从1994年起,中央政府已不再编制中央外汇进口指令性计划和地方部门自有外汇进口指导性计划同时大范围地减少了进口商品计划和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商品,简化进口手续。(2)关税大幅度下调。自1986年以

17、来,我国已先后进行了5次自主减税。我国还承诺到2000年将关税总水平将降低到15。(3)外汇管制较以前松动了许多。从1996年12月1日起,我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第24款的义务,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4)削减了非关税措施。从1995年12月31日起,我国取消了对176个税目商品的配额许可证和其他进口控制,占现行进口许可证管理商品总数的30,且前实行进口配额、许可证等进口控制的商品占进口总税额的比例还不足5。(5)进口经营权的放开。我国基本上对有条件的各类工业企业和商业物资企业给予了进口经营权。所有这些,均为外国商品倾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4.3反倾销立法及其它相关立法滞

18、后和不完善虽然外国商品在华大肆倾销将近20年,但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始终未制定出专门的反倾销法予以反击。直到1997年3月25日我国才由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但该条例只是一个行政法规,法律效率层次较低。同时由于反倾销立法及实践经验不足,该条例还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立法形式上,条例将倾销和补贴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不加区分。规定反倾销规则适用于反补贴,不符合反倾销单独立法的世界潮流;条例过于简单,整个法规包括附则在内只有42条,且有些条文过于抽象,不利于实际操作;对一些重要概念如国内产业、类似产品、可比价格、损害、实质性损害等没有明确的界定;对某些重要问

19、题如律师的调查取证括动、反倾销的司法程序尤其是反税吸收问题等没有作出规定。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虽然对国内存在的低价倾销行为的认定及其制裁作了规定,但存在不少漏洞,尤其是对外商的垄断行为、转移定价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缺乏必要的法律规制,影响了反倾销措施的实施。4.4反倾销司法制度不健全、执法乏力目前我国尚无健全的反倾销司法制度,使得我国反倾销执法乏力缺少相应的司法保障。在反倾销、勘查和诉讼机构设置上,条例第17条规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下简称外贸部)会同海关总署对倾销及倾销幅度进行滑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经贸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损害及损害程度进行调查。可见,我国采取倾销和损

20、害调查分别由两家不同国家机构同时进行的做法,容易造成多个部门为收集某一环节资料而重复劳动,浪费国家人力物力,降低办案效率。此外,条例没有对司法审查机构作出规定。在反倾销调查和诉讼程序上,条例规定外贸部经经贸委后决定是否立案,外贸部和经贸委分别作出肯定的初裁和终裁才能采取反倾销措施。如果两家机构的裁定不一致,将如何解决,条例对此没有规定。而且如果利害关系方对裁定不服是否可以提起诉讼,也没有法律依据。在调查和诉讼期限上,条例对其是笼统的规定从立案调查决定公告之日起至最终裁定公告之日止为12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18个月,但外贸部在申请后多长时间内作出立案决定、立案后何时初裁、初裁后何时作出终裁等

21、法规对此都没有明确规定。在人员配备上,我国缺少一支专业化的高素质的执法队伍。4.5国内企业反倾销面临诸多困难4.5.1反倾销申请难条例规定只有生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大部分或全部的生产者或有关组织才有资格申请。而在目前国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归不同行业部门和地方管理情况下,要几十个甚至数百个企业组织起来共同提起反倾销申请,很难做到。4.5.2举证难反倾销必须有外国商品倾销和给我国企业造成损害的证据,让申请人自行调查倾销商品的数量、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及其对国内产业的影响等都十分困难。4.5.3应诉难反倾销诉讼涉及面广,诉讼金额大,持续时间长,是不少国内企业难以承受的。5我国反倾销的法律对策5.1反倾

22、销法制建设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1997年3月我国首次颁布了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并在同年12月对进口新闻纸发起了首例反倾销调查。这两件事具有标志性意义,表明中国开始采用国际通行规则发展和保护自己的产业,学会用贸易救济措施抑制不公平贸易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贸易秩序和贸易环境。十多年来,中国完善了反倾销法律制度,组建了反倾销调查机构,并开始了反倾销实践,取得显著成绩。5.1.1着手构建反倾销法律制度 我国在反倾销方面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其中规范对进口产品反倾销调查行动的法规是反倾销条例。依据这些规定,中国反倾销调查程序为国内生产者向商务部提出调查申请,经其审查后决定是否立案。如接受立案,则进行1218

23、个月的反倾销调查之后作出初步裁定。在此之后,商务都会同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对倾销、倾销辐度和损害程度进行调查作出最终裁定。如裁定构成倾销,则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一些法律、法规及规章已在反倾销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远远适应不了反倾销实践的要求。为此,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在提高反倾销法律的层级之后(由人大审议通过),还应针对国外歧视性的法律规定。研究通过我国国内法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条款,应对国外的歧视性反倾销条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严格按照WTO规则修改和完善反倾销立法。2004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并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该法对实施贸易救

24、济措施包括反倾销措施作出明确规定。随后,根据WTO协议。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立法和实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国务院于2004年6月1日颁布了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围反倾销条例。该条例对实施反倾销措施作出了全面、具体的规定。2002年以来商务部陆续制定了涉及面的15个部门规章。商务部调查机关依照WTO规则及上述法规、规章,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规范和完善反倾销调查操作规程。此外,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月1日发布了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完善了对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司法制度。5.1.2反倾销执法能力不断提高 截至2007年4月,应国内产业申请,我国对进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共48起。按

25、WTO“被调查产品所涉国别数量”进行统计,立案数量为150例,覆盖全围26个省区市的136家申请企业,其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宝钢、武钢等大型生产企业和一批中、小型企业。经过调查,最终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案件有36起。通过依法、公正、合理地实施反倾销措施,遏制贸易伙伴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冲击,维护公平竞争的贸易秩序,并使受损害产业生产经营得以恢复,使产业竞争力得到了提升。5.1.3参与制定国际规则 近年来,我国与其他WTO成员的多双边交流与合作得以加强,对WTO反倾销多边规则的了解日益深入。积极参与WTO多哈回合反倾销规则修改的谈判。积极参与提案评论,提交中方自己的提案,在谈判进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26、。另外,我同还在自由贸易区谈判中与贸易伙伴磋商,合理设置贸易救济条款,为实施区域贸易自由化提供了产业安全保障。5.2 完善我国反倾销机制的法律对策5.2.1建立科学的反倾销管理机构和反倾销反应机制 反倾销管理机构和反应机制包括反倾销权力行使和反倾销盾牌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反倾销应诉时,应注意与进口国经营该产品的经销商通力合作和抓住案件复审两个关口。对中国企业来讲,积极应诉只是解决公正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外交全旦塑鎏。谈判促使进口国修改其有关对华不平等条款。为此,我国应成立并强化主管反倾销的机构,融进一批高素质的金融、法律、财会等方面的人才,同时应建立和健全符合商业规则的非政治性的“

27、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统一管理和反应职能。这些措施要比“谁应诉谁受益”政策的客观效果好得多,胜诉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5.2.2培养一大批反倾销专业人才,尤其是反倾销专业律师 培养一批懂法律、懂经济、通外语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是顺利开展反倾销调查和案件审理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国在人才建设方面不断加大力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研究、培训,扩大多边、双边交流与合作,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培养和锻炼人才。但是,现有的人才队伍仍然不能满足需要。反倾销是一个根本性的法律问题,国外同类业务基本上都是由专业律师承担的。我国少有的反倾销胜诉案例,也大多是借助了外国律师高质量的

28、工作成果。我国律师业发展时间不长,律师事务所规模小、专业分工不够,尤其是具有反倾销经验的律师还非常少,这与我国外经贸飞速发展的现状是不相符的。因此,培养一大批合格的反倾销专业律师是反倾销人才培养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随着中国加入WTO及关税的降低,国家对进口的垄断和限制逐步取消,洋货必然会以更大的数量和速度进入我国,而且会有一些外国公司出于占领中国市场的目的,对中国进行低价倾销,这就需要我国的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拿起反倾销的法律武器,对付这些不正当的国际贸易竞争手段,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近年来,由于中国政府做了大量努力,欧盟、新两兰、菲律宾等相继把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删除,在判断分别对待的

29、办法。但从根本上讲,中国反倾销的“泥泞”之路还很漫长,需要我国政府、企业、律师等专业工作者继续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结 论倾销是一种人为的低价销售措施,外国倾销者是以低于其产品正常价值的价格向中国市场输出产品。其真正的动机并不是向中国市场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而是以不公平的手法来夺取中国市场,进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由于倾销产品能使消费者一时受益,倾销的代价、后果及其危害性都具有隐蔽性。外国商品在华倾销,给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因此,遏制和防范外国商品在华倾销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外国商品在华倾销的现状和危害性,又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了外国商品在华倾销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国

30、反倾销的法律对策:首先,我国政府部门、国内企业和消费者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反倾销的紧迫感;其次,相关机构要加强和完善有关反倾销的立法,完善司法机制、加强执法力度;第三,政府部门要改善我国对进口商品的宏观调控机制,同时增强我国政府和各种商会组织在反倾销中的组织协调职能;最后,加强我国反倾销专门人才与律师的培养。 致 谢参考文献1任勤、揭筏纹国外对华反倾销和倾销问题透析2张晓东中国反倾销立法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3沈术珠沦中国国际反倾销及其“适世”对策J江海学刊,2002,(2)4程大为WTO反倾销措施和中国反倾销应诉J国际经济合作,2000,(11) 5王雪华关于中国反倾销立法的若干问题修改建议J国际贸易问题2002,(1)6宋和平、黄文俊反倾销法律制度概论20017张晓东中国反倾销立法比较研究20008王雪华关于中国反倾销立法的若干修正建议期刊论文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