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ppt(18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第三章 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2,什么是细胞?细胞 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物质、能量和信息过程结合的综合体;是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遗传的基本单位。,普通生物学 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3,细胞的形态,4,细胞大小,动、植物细胞直径:10 100 m支原体:最小,100 nm鸵鸟蛋:最大,150 mm 麻纤维:10 cm;神经细胞:胞体:0.1mm;轴突:1 m,5,细胞的大小和 功能相适应 神经细胞 长 神经信号传导 卵细胞体积 大 存放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6,研究细胞分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三个层次。我们主要从亚显微水平讲解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7,3
2、.1 两类细胞;3.2 真核细胞的结构;3.3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3.4 物质的跨膜转运3.5 细胞连接3.6 细胞通讯,8,地球上生物的细胞分两大类:原核细胞细菌、蓝藻 真核细胞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3.1 两 类 细 胞,9,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10,原核细胞:体积小,结构简单。无内膜系统、细胞器、核膜。染色体环状的DNA分子,有质粒。真核细胞:有内膜系统、细胞器、核膜。复杂的骨架系统。,两者差别非常大,11,正常细菌,缺少mreB,FtsZ,FtsZ:形成微管、介导 细胞分裂。,将在28章进一步讨论,12,3.2 真核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13,细胞膜(Cell Mem
3、branes)细胞质(Cytoplasm)细胞核(Nucleus),14,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比较,15,真核细胞可分为三个系统:生物膜结构系统:细胞膜、核膜、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遗传信息表达系统(颗粒纤维系统):染色质、核仁、核糖体。细胞骨架系统: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细胞核骨架。,16,真核细胞都有,大多数细胞单核。细胞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DNA)主要位于细胞核;调控细胞代谢、生长、分化。包括核被膜、核基质、染色质、核仁。,3.2.1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控制中心,17,核基质,18,(1)核被膜核外面,包括核膜和核膜下面的核纤层。核膜:两层膜,单层膜厚7-8 nm,
4、膜之间的核周腔宽约10-50 nm。外膜常与糙面内质网相连。核纤层:在核膜内面,核纤层蛋白组成。,19,20,核被膜的电镜图,21,功 能:构成核、质之间的天然选择性屏障 避免生命活动的彼此干扰;保护DNA不受细胞骨架运动所产生的机械力的损伤;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22,大分子如何出入细胞核?,23,核孔 核孔复合体:蛋白质,100多种,与 核纤层紧密结合;,24,数目:几千 几百万个,50 100 nm,25,功能:物质转运 核内物质:RNA、组装好的 核糖体亚基 核孔 细胞质;细胞质中物质:蛋白质 核内;如:合成 DNA和RNA的聚合酶,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核糖体蛋白,等;,26,
5、选择性 mRNA前体 不能通过核孔;mRNA前体 加工、与蛋白结合 复合体 核孔 核外;主动转运(非扩散)蛋白质:自身的核定位信号,核孔复合体:受体蛋白,两者结合 核孔 出、入核;,27,2.染色质:固定、苏木精染色 常染色质 异染色质,28,成分:主要:DNA、组蛋白;少量:RNA、非组蛋白;DNA:同一个体,各种细胞中 含量相同 常染色质:粗、细丝 网状;DNA分子展开部分;异染色质:粗大团块、色深、DNA紧缩盘绕部分,附于核膜;,29,组蛋白 碱性:含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能与DNA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结合;5 种:H1、H2A、H2B、H3、H4;功能不同;,30,非组蛋白 种类多
6、;有关DNA复制、转录的因子,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31,染色质丝:串珠(念珠)状 细丝:1.5 2.5 nm,连接体DNA;核小体:小珠状,10 nm;,32,核小体:核心:4 对组蛋白 H2A、H2B、H3、H4 各1对;,核心,核小体,H1,33,DNA:缠绕在核心外周;组蛋白H1:核心外侧,与DNA结合,H1,核心,核小体,34,染色质丝的单位:1段连接DNA+1个核小体上DNA;200 碱基对;,核心,核小体,H1,35,H1和核心组蛋白 作用于 染色质丝 聚拢折叠 30 nm纤维,10 nm,30 nm,36,染色质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串珠状细丝:10 nm 染色质极度
7、伸张;细胞分裂间期:2530nm 染色质丝折叠 螺线管;细胞分裂期 进一步浓缩(高度折叠)光镜可见的粗大染色体;,37,从DNA到染色体水平的压缩过程,38,3.核仁 形态:圆、椭圆,无外膜;数目 12 个,各种生物中 固定;,核 仁,39,成分:富含蛋白质、RNA(rRNA)形成:某一个、几个特定染色体的 一定片段(核仁组织区)核仁组织区:转录 rRNA 的基因,即DNA(rDNA)所在地;功能:转录 rRNA、组装核糖体。,40,(4)核基质 核内由蛋白质组成纤维状网络:网孔中充以液体。,41,细胞质 质膜内,细胞核外 细胞溶胶、细胞器,3.2.2 细胞质,细胞的内膜系统:细胞内在结构、功
8、能及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包围形成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核被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液泡、质膜等。,43,1、内质网和核糖体 内质网:一系列囊腔、细管,彼此相通 隔离于细胞溶质的膜系统 总膜面积一半,最多的膜。,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44,45,光滑内质网(sER):无核糖体颗粒 作用:脂质合成 糖类代谢 药物、毒物的解毒,46,脂质合成 脂肪细胞脂肪、磷脂 睾丸、肾上腺细胞甾体类激素,47,糖类代谢 肝细胞中sER中一种酶参与糖原水解释放葡萄糖,解毒作用 镇静剂在肝细胞中被sER代谢,48,糙面内质网(rER)具核糖体颗粒;合成、转运 蛋白质;,糙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
9、49,细胞质中无膜包被的颗粒状结构: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含大、小2个亚基;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悬浮于细胞溶胶中;连在内质网或核被膜上合成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50,蛋白质合成起始于细胞溶胶中的核糖体,有些蛋白质合成开始后不久便转到内质网上合成,一般要运到指定地点起作用。包括:1.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如抗体、激素;2.膜蛋白,决定其在膜中的排列;3.需与其它细胞组分严格分开的酶,如溶酶 体的各种水解酶;4.需进行修饰的蛋白,如糖蛋白。,51,结合态和游离态核糖体的结构一样,作用可以互换。核糖体如何合成蛋白质将在21章中讨论。,52,2、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1898,
10、Golgi首先观察到,因此得名,动植物细胞普遍存在。由扁平小囊、小泡堆在一起形成,有极性。凸出面对着内质网称为形成面(forming face)或顺面(cis face)凹进的一面对着质膜称为成熟面(mature face)或反面(trans face),53,54,功能:将内质网合成好的蛋白质 分门别类进行加工、分类、包装、运送 细胞 特定部位,或分泌 细胞外,55,无合成蛋白质功能;合成 多糖(纤维素)、果胶质 参与细胞壁的形成。,56,3、溶酶体(lysosome)形态:单层膜、囊泡 来源:高尔基体断裂产生 功能:细胞内消化,外界吞入的颗粒异噬溶酶体 细胞自身的碎渣自噬溶酶体,57,特性
11、:(1)酸性,pH4.8或更低,水解酶在酸性环境中才有活性。(2)溶酶体膜与质膜厚度相近、成分不同,区别:有质子泵,将H+泵入溶酶体,pH值降低。膜蛋白高度糖基化,防止蛋白降解。,58,根据生理功能完成的不同阶段分为:初级溶酶体(primary lysosome):高尔基体产生,内含物均一,无明显颗粒。次级溶酶体(secondary lysosome):正在进行或完成消化作用的溶酶体。残体(residual body):又称后溶酶体(post-lysosome)失去酶活性,仅留未消化的残渣。,59,相关疾病:1矽肺 2 肺结核3台-萨氏综合征4II型糖原累积病,60,4、线粒体颗粒、短杆状(线
12、状),横径0.21m,长28 m。1到几百甚至数千个。,61,线粒体是动态的细胞器,多形性、易变性、运动性、适应性,形态、大小、数量、分布在不同细胞、即使同一细胞,随代谢条件的不同也会变化。,62,四个功能区:外膜、内膜、膜间隙、基质(1)外膜:平整,脂类、蛋白质,亲水通道,63,(2)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加内膜面积。上有带柄、直径约10 nm的基粒ATP 合成酶复合体,64,膜间隙:宽 6-8 nm,延伸 嵴内部;基质:液态 填充于 内膜、嵴之间;富含酶类;,65,线粒体的功能 细胞的“动力工厂”细胞呼吸、能量代谢中心 含细胞呼吸所需的 各种酶、电子传递体;电子传递过程:内膜表面;,66
13、,ATP合成酶复合体 将糖类、脂质分子的化学能 贮存于腺苷三磷酸(ATP)即:细胞代谢可直接利用的能量;,67,生物氧化过程 除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其他均在线粒体中进行;酶类:线粒体基质中 催化三羧酸循环,催化脂肪酸、丙酮酸氧化;,68,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基质中含 DNA(环状)、核糖体,即:完整的遗传系统(转录、翻译体系),编码 10%自身蛋白质。,69,线粒体的起源 线粒体、细菌相似 大小相似;核糖体相似;均具环状DNA分子;线粒体起源的设想 细胞吞噬细菌、细菌入侵细胞,细胞内的细菌 线粒体。,70,5、质体植物细胞特有白色体、有色体两种。白色体:分生组织及不见光的细胞。有色体:含色素,
14、叶、花、果实。,71,叶绿体:最重要的有色体,双层膜包裹。光合作用-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大小、形状、数目随不同植物、细胞而不同。*高等植物中呈椭圆形,数目20-100个。,72,叶绿体组成:外被(chloroplast envelope)类囊体(thylakoid)基质(stroma);3种膜:外膜、内膜、类囊体膜;3个腔:膜间隙、基质、类囊体腔。,73,类囊体膜:光合作用的色素、电子传递系统;基质:暗反应进行的场所。半自主性:有自己的DNA、核糖体,编码部分自身蛋白。,74,6、微体(microbody)异质性,不同生物、不同发育阶段不同。似溶酶体,单层膜、小泡,含酶不同。圆形,椭圆形或哑呤
15、形等,过氧化物酶体、乙醛酸循环体两种。,75,功能:1.过氧化物酶体(动、植物细胞都有):脂肪酸氧化:分解20%的脂肪酸;解毒:过氧化氢酶利用H2O2将酚、甲醛、甲酸、醇等有害物质氧化,饮入的酒精 25以上在微体中氧化。,76,2.乙醛酸循环体(植物细胞有):参与光呼吸作用,将光合作用的副产 物乙醇酸氧化为乙醛酸和过氧化氢;萌发的种子中,将脂类转化为糖。,77,微体,78,7、液泡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单层膜包裹,含细胞液,分生组织细胞中液泡多而小;成熟细胞中液泡大,占细胞中央,达95%以上。,液泡,79,功能:调节细胞渗透压;收集代谢废物;液泡中的花青素决定 花、果实和叶的颜色。,80,8、细
16、胞骨架(cytoskeleton)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发现较晚,电镜制样采用低温(0-4)固定,细胞骨架在低温下解聚。20世纪60年代后,采用戊二醛常温固定,认识到细胞骨架的存在。,81,功能: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运动;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植物细胞中细胞骨架指导细胞壁的合成;参与重要生命活动。,82,参与的生命活动:细胞分裂中牵引染色体分离;细胞物质运输中,各类小泡和细胞器的 定向转运;在肌肉细胞中,组成动力系统;白细胞迁移、精子游动、神经细胞轴突 和树突伸展等都与细胞骨架有关。,83,84,三种类型:微管、微丝、中间纤维,85,微管:中空长管状,22-25 nm。
17、纺锤体、鞭毛和纤毛都由微管构成。微管蛋白:、亚基,分子量55 000左右。双体分子螺旋排列,盘绕成微管管壁。,86,*成束或分散存在于细胞质,支持作用。*解体成亚基,也可重新组装成完整的 微管。微管蛋白没有特异性。秋水仙素、长春藤碱、紫杉醇:多倍体、抗癌。,87,88,89,微丝(肌动蛋白丝)实心纤维,宽约 47nm。组成单体是肌动蛋白,没有特异性。单体相连成串,两串扭缠成束,即微丝,动植物细胞中都有。横纹肌、纤维细胞、肠微绒毛均有丰富的微丝运动功能。,90,微丝易于解聚成单体,又容易重新聚合,细胞松弛素B:切断微丝纤维,结合在微丝末端 抑制肌动蛋白聚合到微丝纤维上微丝解聚。鬼笔环肽:与微丝特
18、异结合,防止解聚。相反的作用都能特异性抑制微丝功能,引起细胞变形,使细胞骨架发生变化。,91,微丝,微管,92,93,中间纤维(IF):810nm,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 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支持、运动的功能。形态相似,组成蛋白质有明显差异:角蛋白(keratin):上皮细胞中的IF;波形蛋白(vimentin):成纤维细胞中的IF;层粘连蛋白(laminin):上皮组织基础膜的主要成分;细胞核膜下的核纤层也是中间纤维构成。,94,几种中间纤维的模式图,95,细胞核-“中心调度室”,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核糖体-蛋白质生产的“机器”内质网-合成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生产车间”高尔基体-生物大
19、分子加工、包装的“加工车间”线粒体和叶绿体-产能的“动力车间”溶酶体-“回收车间”和“保卫处”细胞骨架系统(MF,MT,IF)-“支架、运输、运动系统”,96,9、鞭毛、纤毛和中心粒鞭毛和纤毛:细胞表面附属物,运动功能基本结构相同,长度、数量不同。结构成分:微管横切面呈9(2)+2排列。基粒:由微管构成,9(3)+0排列。基粒与鞭毛和纤毛的基部相连。中心粒:微管构成,与基粒是同源器官,结构相似。中心粒位于中心体(微管组织中心)中。,97,98,99,10、细胞溶胶-细胞膜之内处于各个细胞器及核之外的区域细胞骨架位于其中。占细胞体积的 55%左右,含丰富的蛋白质,细胞中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在细胞
20、内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100,11、细胞壁 质膜之外,细菌、植物细胞 无生命结构:细胞分泌物代谢物组成,纤维素、多糖、蛋白质等 功能:机械支撑 支持、保护,101,3.3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真核细胞由膜分割成一个个小“区室”,使细胞具有界限分明、功能各异的工作单位;也使膜的总面积大大增加,提高物质合成、运输等生命活动效率。,102,细胞的内膜系统,细胞内 在结构、功能及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包围形成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称为细胞的内膜系统。细胞质膜、核膜、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等,103,生物膜:细胞器膜、核膜、质膜在分子结构上类似,统称生物膜。主
21、要由脂质、蛋白质组合装配成,7-8 nm厚。磷脂双分子层是骨架,又称脂双层。蛋白质以不同方式镶嵌,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质膜表面有少量糖类分子糖脂和糖蛋白。,104,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主要化学成分:脂质、蛋白质、糖类,105,生物膜特性: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106,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细胞的能量转换、蛋白质合成、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细胞运动,107,3.2.1 脂双层总重量中脂类约占4050%。脂类:磷脂(主要)、糖脂、胆固醇,108,表面是磷脂分子的亲水端,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性脂肪酸链。,109,1.侧向扩散;4.伸缩震荡2.旋转运动;5.翻转运动3.摆动运动;6.旋转异构,脂双
22、层中脂分子进行各种形式的快速运动:,110,功能:保持细胞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屏障作用,膜两侧水溶性物质不能自由通过,相对稳定的内环境;脂双层中脂类成分随不同生物而不同。结构复杂保证膜蛋白的嵌入及其特定功能的发挥。,111,3.2.2 膜蛋白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不同生物膜中蛋白质含量不同:线粒体内膜75%、神经纤维髓鞘膜25%、质膜50%。,112,膜蛋白可分两大类:内在蛋白(1-2)和周边蛋白(3-6)。内在蛋白:疏水部分穿过脂双层的疏水核心;大多两端亲水,也有一端亲水。周边蛋白:非共价键结合在内在蛋白外端,或结合在磷脂分子的亲水头上。,113,膜蛋白的功能:*物质运输*酶*受体信号转导*细胞
23、识别*胞间连接*将细胞骨架与胞外基质连接,114,膜蛋白在脂双层自由移动,证明细胞膜的流动性。上皮细胞膜上的运输蛋白和各种酶不能完全自由移动。,115,膜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与膜本身组分、遗传因子、环境因子有关,包括:胆固醇:胆固醇的含量增加会降低膜的流动 脂肪酸链的饱和度:脂肪酸链所含双键越多越不 饱和,使膜流动性增加。脂肪酸链的链长:长链脂肪酸相变温度高,膜流 动性降低。卵磷脂/鞘磷脂:比例高则膜流动性增加,因为鞘 磷脂粘度高于卵磷脂。其他因素:膜蛋白和膜脂的结合方式、温度、酸 碱度、离子强度等。,116,膜流动性的生理意义:质膜的流动性是保证其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例如跨膜物质运输、细胞信息传
24、递、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细胞分化以及激素的作用等都与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膜的流动性低于一定的阈值时,许多酶的活动和跨膜运输将停止,反之如果流动性过高,又会造成膜的溶解。,117,3.2.3 糖和糖萼膜糖:细胞质膜表面糖类,糖蛋白、糖脂两种。糖蛋白:与膜蛋白结合而成。糖脂:与脂质结合而成。膜糖的成分:半乳糖、甘露糖、半乳糖胺、葡萄糖胺、葡萄糖、唾液酸等。功能:细胞识别;固定膜中蛋白质。,118,糖萼:寡糖链和蛋白质共同构成细胞表面的糖萼,或称糖被。,119,细胞识别对细胞非常重要,关键是识别细胞表面的糖分子。细胞表面的糖分子种类及位置 多变是细胞与细胞区分的标志。,120,细胞膜防止物质自由进出
25、,保证内环境相对稳定,生化反应能有序运行。但细胞必须通过细胞膜与周围环境发生信息、物质、能量交换,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生物膜是一种由多分子形成的有序组织,是一种超分子结构,具有选择透性。,3.4 物质的跨膜转运,121,膜的选择透性源于其分子组成,由脂双层本身的限制和转运蛋白的专一性决定。烃类、CO2、O2等能溶于脂双层,易于透过细胞膜。葡萄糖、氨基酸等亲水性物质通过转移转运蛋白出入细胞,122,物质出入细胞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胞吞作用、胞吐作用,123,被动转运是穿过膜的扩散:扩散:分子因其所带动能自由运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网状传播。扩散的
26、方向决定于扩散物质的浓度梯度,总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移动。被动转运:顺浓度梯度穿过膜扩散的作用。,124,物质穿过膜的扩散仅与该物质的浓度有关,与其他溶质的浓度无关。不是任何顺浓度梯度存在的物质都能穿膜。,125,渗透是水的被动转运 水分子穿过选择透性膜而发生的被动转运称为渗透。无壁细胞既不能耐受过量的水分吸收也不能耐受过量的水分损失。生活在高渗或低渗环境中的动物都有特殊的渗透调节机制以控制体内水分平衡。,126,有壁细胞如植物、藻类、细菌和真菌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膨胀,在等渗溶液中萎软,高渗溶液中质壁分离。对植物细胞而言,细胞的水势有渗透势和压力势组成。渗透势决定于细胞液的总浓度,压力势来源于
27、细胞壁的压力。,127,细胞外,细胞内,小分子物质,细胞膜,单纯扩散动画模拟,128,特点: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如: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等。,129,特点: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不需要能量。,专一的膜转运蛋白使扩散易化易化扩散,130,膜转运蛋白可分为两类:,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与特定物质结合改变构象使物质穿越细胞膜。,形成贯穿脂双层之间的通道。,131,通道蛋白是跨膜的亲水性通道,使专一的亲水性分子或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水通道蛋白使水迅速从膜的一侧到另一侧;有些通道
28、蛋白平时处于关闭状态,仅在特定刺激下才打开,又称为门控通道(gated channel)。刺激可以是电刺激或化学物质。,132,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载体蛋白发生构象变化而将溶质运送过膜。构象变化由被转运分子的结合和释放引起。,133,易化扩散动画模拟,细胞外,细胞内,细胞膜,载体蛋白,134,单纯扩散(free diffusion),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被动运输,物质顺浓度梯度扩散进出细胞,统称为被动运输。,135,主动转运具有重要的意义:主动转运是活细胞的特性,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主动排出
29、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为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体主要靠主动转运(主动运输)来获取营养物质。,什么是主动转运?有什么特点呢?,136,137,特点: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能量(ATP)。如:Na+、K+、Ca2+等离子通过细胞膜。,138,Na-K泵Na-K-ATP酶,功能:泵入K+泵出Na+,形成并保持膜内高钾 膜外高钠的分布。维持渗透压平衡维持正常细胞体积,建立势能贮备,提供驱动力。为蛋白质合成及许多代谢反应提供必要的离子浓度。,特性:,139,钠钾泵(Na+-K+-ATP酶)的结构,140,生电泵:使膜两侧产生电压的转运蛋白。如 Na+-K+泵每泵动一次就
30、有一个正电荷从细胞质转移至胞外,是动物细胞中的主要生电泵。植物和真菌的生电泵是质子泵,将质子(氢离子)主动运出细胞。,141,协同转运:专一转运一种溶质的泵又间接地推动其他电解质的主动转运。-动物细胞中常常利用膜两侧Na+浓度梯度来驱动。-植物细胞和细菌常利用H+浓度梯度来驱动。,142,介导葡萄糖易化扩散的载体蛋白,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Na+驱动葡萄糖共运输,肠腔,微绒毛,紧密连接,肠上皮细胞,细胞外液,肠上皮细胞转运蛋白的不对称分布造成葡萄糖从肠腔到血液的跨膜转运,143,植物细胞利用质子泵产生的H+浓度梯度推动葡萄糖、氨基酸等养分被吸入细胞。,144,小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145,大
31、分子物质如何进出细胞呢?,146,3.3.4 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大分子、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转运过程中,质膜内陷,形成包围细胞外物质的囊泡,又称膜泡运输。细胞的内吞和外排活动总称吞排作用。胞吞作用:吞噬作用:吞噬固体颗粒。胞饮作用:吞入液体。受体介导的胞吞:专一性的胞吞作用,147,吞噬作用,148,胞饮作用,149,一些大分子物质如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必须先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一种镶嵌蛋白质)识别并结合,然后通过膜的内陷形成囊泡而入胞。,受体介导的胞吞,150,LDL 颗粒(:22nm),核心:1500个酯化胆固醇分子800磷脂分子,500游离胆固醇,apoB100,转运肝合成的
32、内源性胆固醇,151,152,153,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浆中胆固醇水平较正常人高出6-8倍。LDL受体蛋白缺陷,LDL颗粒不能进入细胞,胆固醇在血液中积累,引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杂合子则 父母至少一个是该病患者。纯合子则 双亲必定都是患者。,154,胞吐作用胞吐作用:从细胞表面排出渣滓和细胞 分泌物的过程。细胞膜循环使用,155,胞吐作用,156,3.5 动物细胞的胞外基质和细胞连接,细胞外基质是机体发育过程中由细胞分泌到细胞外间隙的各种生物大分子组装构成的结构精细的网络。分布于细胞和组织之间、细胞周围或形成上皮细胞的基膜,将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基膜相互联系
33、,构成组织与器官,连成有机整体。,157,胶原蛋白在细胞外形成粗壮的丝,埋藏在蛋白聚糖形成的网中;纤连蛋白与整合在膜内的整联蛋白相连,使细胞与胞外基质相连。,整联蛋白,158,细胞外基质不同于以共价键形式结合于膜脂、膜蛋白上的多糖链细胞被。其主要是通过与细胞膜中的整联蛋白结合而构成细胞间相互联系的结构网络。,159,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联结结构。动物细胞连接主要有3种:桥粒 紧密连接 间隙连接,160,桥粒:桥粒:上皮细胞间纽扣状斑块结构。承受强拉力的组织中,如:皮肤、口腔、食管 桥粒与胞质溶胶中的中间纤维相连,使相邻细胞的细胞骨架间接地连成
34、穿胞细胞骨架网络。具有支持和抵抗外界压力与张力的作用。,161,钙粘素,细胞质斑,162,163,紧密连接:(又称封闭小带)存在于脊椎动物上皮细胞间,长约50-400 nm,相邻细胞间质膜紧密结合,没有缝隙。电镜下可见连接区域具有蛋白质形成的焊接线网络,封闭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空隙。作用:封闭相邻细胞间接缝,防止溶液中分子沿细胞间隙渗入体内,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164,165,紧密连接,166,间隙连接:最多的一种细胞连接。相邻细胞间有23 nm的缝隙,连接区域比紧密连接 大得多,最大直径可达 0.3m。间隙与两层质膜中有大量蛋白质颗粒,构成间隙连 接的基本单位,称连接子。连接子:由6个相
35、同或相似的跨膜蛋白亚单位环绕而成,直径8 nm,中心形成一个直径约1.5 nm的孔道。,167,间隙连接的功能:参与细胞分化;协调代谢;构成电紧张突触.,间隙连接,168,3.6 细胞通讯,生命与非生命物质最显著的区别在于生命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的信息处理系统。一方面 生物信息系统的存在使有机体适应其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个体的生存;另一方面 信息物质在不同世代间传递维持了种族的延续。,169,单细胞生物通过反馈调节,适应环境的变化。多细胞生物是由各种细胞组成的细胞社会,除反馈调节外,更有赖于细胞间的通讯与信号转导,以协调不同细胞的行为,维持其整体性。,170,细胞接受的信号有物理信号(如:光、热、
36、电流等)或化学信号。在有机体间和细胞间的通讯中最广泛的是化学信号,如短肽、蛋白质、气体分子(NO、CO)以及氨基酸、核苷酸、脂类和胆固醇衍生物等等。,171,细胞信号分子的共同特点:特异性:只能与特定的受体结合;高效性:几个分子即可发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这一特性有赖于细胞的信号逐级放大系统;可被灭活:完成信息传递后可被降解或修饰而失去活性,保证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和细胞免于疲劳。,172,3.4.1 信号接受信号分子都是一个配体配体:能与某种大分子(受体)专一性结合的较小分子。与受体结合后使受体分子发生形状上的改变。,173,受体(receptor):能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
37、物质,多为糖蛋白。一般至少包括两个功能区域,与配体结合的区域和产生效应的区域,当受体与配体结合后,构象改变而产生活性,启动一系列过程,最终表现为特定生物学效应。,174,受体的种类:细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 receptor)介导亲脂性信号分子的信息传递,如胞内的甾体类激素受体。细胞表面受体(cell surface receptor)介导亲水性信号分子的信息传递,可分为: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型受体、酶耦联型受体。,175,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176,质膜中G蛋白耦联型受体最常见,G蛋白松散地连接在质膜的胞质侧,起着开关的作用。G蛋白受体系统的活动过程:质膜中的受体分
38、子接受信号分子,G蛋白被活化(与GTP相连)活化的G蛋白在质膜上移动与酶分子结合;活化的酶分子引起相应的生物学效应。,177,178,3.4.2 信号转导途径作用:将信号从受体上传递到细胞内发生专一的响应。信号转导只是某种信息的传递;传递的大都是蛋白构象的变化;蛋白激酶与蛋白磷酸酶使蛋白磷酸化 或去磷酸化,179,细胞内有些小分子或离子起第二信使的作用,在细胞内传递信号,对胞外信号起转换和放大的作用。如:cAMP信号途径中,细胞外信号与相应受体结合,调节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通过第二信使cAMP水平的变化,将细胞外信号转变为细胞内信号。,180,3.4.3 细胞对信号的响应 信号转导的结果是细胞对信号的响应,如:酶活性的改变、酶的合成或细胞核内的变化等。信号转导途径有许多步骤,级联反应,181,作为第一信使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虽然极低,但通过细胞的信号转导途径,微弱的化学信号可以被逐级放大。,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