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栓塞症的预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栓塞症的预防.ppt(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静脉栓塞的预防,基本概念,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动脉栓塞(PE)DVT 和 PE为同种疾病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表现形式,共属于VTE,静脉血栓-无声杀手,70%的致死性PE死后才能被发现,80%的DVT临床上无症状,SMART研究证明:,骨科大手术后VTE发生率高内科 10-20%普外手术、大的妇科、泌尿手术、神外手术 1540%中风 2050%髋膝关节置换术、骨盆骨折 4060%脊髓损伤 6080%,指南中骨科大手术:特指髋、膝关节置换术、髋部周围的骨折手术其他:重视风险评估、预防,下肢静脉的解剖,下肢静脉分成深浅两组。位于肌肉中间与动脉伴
2、行,在小腿称胫静脉,进腘窝称腘静脉,到大腿称股静脉,是后续于髂外静脉。浅组静脉于皮下,主要为大隐和小隐静脉。大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内侧,在下肢内侧上行至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进入股静脉。,静脉血栓的形成(DVT),为静脉内血凝块形成所致的一类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常见于下肢,是常见病。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常表现为腿疼、下肢无力、肿胀、压痛、皮肤发绀以及皮下静脉曲张。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常遗留下肢深静脉阻塞或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表现为下肢肿胀、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美国每年约有50万人患此病,我国尚无统计数字,
3、但并不少见。静脉血栓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主要原因是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治疗费用高昂。另外,首次发病之后一年内110以上患者再次复发。许多患者出现身体衰弱如下肢慢性肿胀、疼痛以及下肢溃疡。,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是一个疾病的两个不同阶段。在我国长期以来,绝大多数PE被误诊、漏诊,是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临床医师高度重视,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对这一高发病率、高漏诊率、高死亡率三高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治疗。成为血栓科、呼吸内科、心内科、血液科、周围血管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等临床医师研究的热门课题。,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血 流 异 常,年龄40岁充血性心衰制动腹腔镜手术下肢
4、骨折恶性肿瘤肥胖瘫痪妊娠既往DVT.,静脉壁损伤,凝血功能改变,中心静脉血管通路感染相关内皮损伤骨折低氧静脉用刺激性药物静脉用药起搏器导线手术创伤静脉扩张,麻醉脱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用肝素血小板减少激素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凝状态产后,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危险因素的评价分级,高危,髋部下肢骨折髋膝关节置换术大型普外科手术多发创伤中风脊髓损伤、瘫痪,中危,关节镜手术中心静脉化疗充血性心衰恶性肿瘤瘫痪中风产后静脉血栓病史,低危,卧床3天长期坐姿年龄增长腹腔镜手术产前静脉曲张,临床表现,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是下肢DVT的三大症状。根据下肢肿胀的平面可初步估计静脉血栓的上界,一般小腿中部以下水
5、肿病变在腘静脉;膝以下水肿疼痛为股浅静脉;大腿中部以下水肿为股静脉;臀部以下水肿为髂总静脉;双侧下肢水肿为下腔静脉。疼痛多为坠痛或钝痛,浅静脉曲张多为慢性期侧支循环建立的表现。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其中50%-60%的DVT患者可发生PE,后者是致死的常见原因。,诊断,(一)下肢周径的测量方法,小腿:髌骨下缘10cm,(二)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三)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交联时的降解产物,来源于静脉血栓纤维基质的降解。Harvey等利用D-二聚体作为检测无症状DVT的手段,检测105例卒中患者,发现以1 092 ng/ml为阈值,敏感性为
6、100%。但是,Cortellaro等2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后发现,D-二聚体在卒中前已处于高水平,只是在血栓形成期进一步升高。卒中后几天内患者D-二聚体水平较高,在30 d内降至基线。因此,急性期和康复期的正常范围不同。,预 防,改变生活方式:避免肥胖、少动、长时间卧床及航空旅行、戒烟和控制血压。机械措施 穿加压弹力袜,气压靴。药物 肝素(目前预防手术后DVT多用低分子肝素,通常710d,高危者30d)、华法林 和 阿司匹林(对任何静脉血栓栓塞病患者不能单独使用阿司匹林预防),(一)基本预防措施,1.在四肢或盆腔邻近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巧、精细,避免静脉内膜损伤。2.术后抬高患肢时
7、,不要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3.鼓励患者尽早开始经常的足、趾的主动活动,并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肢体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功能锻炼,踝关节主动背伸20次2小时。4.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下肢可穿逐级加压弹力袜。,(二)机械预防措施,包括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性袜,它们均利用机械性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但在临床试验中,抗栓药物的疗效优于非药物预防措施,因此这些方法只用于有高危出血因素的患者,或与抗栓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弹 力 袜,DVT发作后2年内,推荐使用踝部压力达到3040mmHg的弹力加压袜。上肢DVT伴有持续水肿和
8、疼痛的患者,建议使用弹力绷带以缓解症状。,治疗,急性期药物治疗-抗凝疗法,时间:高度可疑或者一旦确诊应立即开始。UFH:静脉法:首剂静脉推注80U/kg,继以18U/kg/h维持,根据aPTT调整。皮下注射:第一天首剂5000U,然后17500U,1/12h,根据aPTT调整。,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不通胎盘屏障,孕妇使用较安全。主要由肾脏排泄,不需监测出血状况,除非在较特殊的情况下如肾衰竭(内生肌酐清除率 100kg)、极度消瘦(体重2.0时,停用肝素。,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VTE预防措施,早期下床活动、有效抬高患肢、早起功能锻炼 操作轻、柔、正 病情观察与判断 改善生活
9、方式 减少出血并发症 尽早进入预防流程,弥补药物预防空窗期 降低危险因素(三角公式)知晓VTE预防指南内涵、药物的适应证、禁忌症,保证正确用药 药物预防空窗期,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Nicolaides血栓病理分析显示近50%血栓发生在手术当日?术后药物预防存在“时间差”,也叫“空窗期”,如脊柱手术、膝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因术中、术后伤口出血、腰麻穿刺点血肿、伤口感染愈合延迟等因素,术后24h内不易使用药物预防,然而50%的VTE开始于术中、70%的VTE形成于术后48h。这个时间差里是患者发生静脉栓塞风险最高的时间段,却不能使用药物预防。只能物理预防是最好的办法。,药物预防空窗期,三种预防措施比较 药物预防疗效优于非药物预防 有高出血危险的患者慎用药物预防,应 以物理预防为主,辅以基本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