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编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学校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编制.ppt(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省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研究与编制,一、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二、研究与编制的基本思路 基本结构 研究步骤 研究方法 研究预期的目标和成果形式三、教学计划编制 教学安排,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把握职教发展方向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调整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手抓规模扩大,一手抓质量提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健环节。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
2、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摘自,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摘自2008年教职成20088号 要点 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1)以提高质量为重点,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2)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正确处理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2.坚持育人为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的全过程;(2)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专业学习的各个学科,渗透 到教学、学习和社会服务各个环节。,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1)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有中国特色的人
3、 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制度;(2)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 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4.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1)调整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各类课程比例,推进多种 模式的课程改革,促进课程内容综合化、模块化;(2)公共基础课改革要按照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服 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定位;(3)专业技能课要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 育教学特色,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课程结构。,5.优化专业结构,推进专业建设规范化。(1)灵活设置专业,将发布新;(2)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 率高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
4、形成国家学校三级 重点专业建设体系。6.完善教学管理,积极进行制度创新。(1)积极推行弹性学习制度和学分制管理;(2)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检查制度。7.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建立提高教学质量长效制。(1)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双师型比例;(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优先建设重点专业基地;(3)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国家统一组织编写出版:德育课和文化基础课教材、部分大类专业基础课教材、重点专业核心课教材。(4)建立和完善地市级以上职教科研机构。,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 当前课程改革主要面临三大问题:一是转变教学观念 二是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三是改革
5、教材,教学观念的转变1.以理论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转变,打破传统的理论为主的学科体系,采用模块结构课程体系;2.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实践教学为中心 转变,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3.以偏重知识传授向注重技能训练转变,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实施一体化教学;4.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二、研究与编制 的基本思路,1.以就业为导向,社会需求为依据。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导的一类教育,是促进学生 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近距离就业,是研究教学方案 的出发点和归宿。主动适应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变化设置专 业及课程。深入企业调研,分析职业岗
6、位(岗位群)所需 知识和技能,确定课程内容。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教学研讨和咨询活动。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实现培 养目标与行业专业标准要求同步,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工作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 能及职业资格标准(或执业资格)衔接。专业课程改革不能以目前高职升学考试为目标和以 升学为导向设置课程、课时比例和课程要求。,2.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发展为目标。职业教育要以行业为依托,以培养适合行业需要的 技能型人才是研究专业教学方案的目标。但同样重要,职业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是现代 职业教育主导性的教育理念。要了解学生实际,尊重
7、学生意愿,体现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个性。因此,要以教育教学分析为基础,依椐 学生现有思想、文化程度实际及个性发展和就业的需求,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现有水平,使学生 觉得学得了,学了有用,有兴趣去学。要合理确定人才 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时比例、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终生教育的一个环节,是学生规 划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只承担阶段性的有限的重 要责任。在有限阶段完成有限任务实现有限目标,但我 们不能任意地去拨高这个目标,为一个学生的终身目标 去作准备。,当前中职新生文化水平 据近期教育部职教专项课题调查研究反映:1.入学新生文化水平低 测试数学:未达小学毕业水平约 46.
8、6 未达初二水平约 60 测试英语:未达小学毕业水平约 38.6 未达初二水平约 72 2.学习能力较差 如: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较差。3.学习基础较差 自觉性、主动性和学习习惯差;不爱学理论,兴趣低;学习专业技能课、实训课的兴趣比较高。,3.以综合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本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职业能力是其本质特征。要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必须打破传统的理论知识为 主的学科体系,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构建灵活 的模块式课程体系。片面强调理论知识体系或片面强调 动手能力都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符。要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优化专业课程设
9、置,把握关健能力的培养,简化理论,增加实践性教学,适度减少课程门数,开发综合型课程 课程设置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理论知识以“够用、实用”为原则,要兼顾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教育性。(不同一般的职业培训),4.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推行新的教学模式。(1)采用模块结构课程体系。基 础 模 块 专 业 模 块 拓展模块 公共基础课-专业通用课-专业核心课-专门化方向课-拓展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语、数、外)、体 育与健康课、艺术课、计算机基础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专业通用课可理解是各专业专门化方向都必学的专 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是各专业专门化方向都必学的专业课;专业专门化课是描准不同就业
10、岗位而设置的专业课;拓展课包括人文拓展课和专业拓展课。学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就业岗位需要及办学条 件,设置若干专业专门化方向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2)正确处理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公共基础课程要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 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 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A.中职文化课教学现状 1.教师思想观念不适应 2.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性不强 3.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传统 B.中职文化课改革的基本思路 1.针对性(就业要求,学生文化程度实际)2.职
11、业性(职业模块为专业学习服务)3.实用性(对今后工作、生活及终身学有用),C.文化课内容改革 要从实际出发,为学生就业服务,为专业教学服务,为学生个性发展兼顾升学需要服务。文化课内容改革重点是以知识传承为载体,以培养 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为重点。正确理解“宽基础,活模块”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整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实施个性化教学(分 层教学)。对学习文化理论课困难较大的学生,鼓励多参加实践教学,因材施教,取长补短,发挥个性优势。注重应用原理、结论,减少理论推导,理论不宜太深太细,鼓励实施模块教学、分层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鼓励教师编写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适应新的人才培 养模
12、式和新教学方法的校本教材或补充教材、讲义等,(3)探索推行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并组织教学:“工作过程”是按工作岗位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安排一体化 教学组织过程一体化 教师教学能力一体化 教学实训场所一体化 教材教学内容一体化 教学质量评价一体化,(4)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新形势下职 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制度。其中 顶岗实习、半工半读是非常有效的工学结合。“工学结合”可以理解是一种以学
13、校为主体,学校与企业共同教育、管理、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其中“工”指学生在企业用人单位生产一线工作。“学”指组织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教学模拟实习实训等。“顶岗实习”是一种教学活动,是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企业用人单位进行生产实习或毕业实习。全体学生都要求参加,实习岗位应专业对口。,“半工半读”是学员制加学徒制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属工学结合。实行“半工半读”是要解决职业教育学费问题,帮助家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一定要学生自愿参加,专业不一定能对口。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都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灵活多样的形 式,“顶岗实习一年”不
14、能理解为规定第三学年的一整年,可以分散也可以集中,但培养目标、学制不变。顶岗实习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这是没有尽到学校的责任。(推广紫金经验值得学习)姜大源教授曾指出,“职业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实现这一培养模式,而又不对课程进行 改革,只能是镜花水月”。,推广“紫金经验”-“8361”办学模式(河源市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每年校内学习8个月,暑假3个月勤工俭学,第6学期 顶岗实习,寒假1个月。省政府及省教育厅领导批示推广职业教育办学经验 其优势是:(与“三段式”“半工半读”办学模式比较)(1)解决贫困学生学费问题(2)保证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时间两不误(3)防止学生中途流失(4)确保学生
15、按时按规定缴学费(5)符合教育部规定:第一学年(不足16岁)不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6)降低校外实习学生管理难度及风险,5.与职业资格标准接轨,推行“双证制”。职业资格证书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具备从事某项职业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是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之一,是为学生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制定专业教学方案中要确定可就业岗位范围,可考取与其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考证训练。组织技能训练与考证,要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完成首选专业专门化方向课程训练并取得相关的中级职业资格证的基础上,可继续强化本专业专门化方向的技能训练,考取相关的
16、高级职业资格证或其它证书。,6.实训设施设备配置原则(数控、汽修、电子、计算机及应用参考教育部06年标准)专业实训设施设备标准分为基本标准和示范标准。各学校要根据本专业学生人数和班级数量,合理增加设备数量和工位数量,以满足教学要求。基本标准:是本专业设置必须具备的基本实训条件,实训(实习)工位数要按满足2个小班分组轮换同时进行实训(实习)配置设备。示范标准:为省级以上重点专业要求的实训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其工位数比基本标准要充足,设备更先进。实训(实习)工位数要按满足2个大班及以上分组轮换同时进行实训(实习)配置设备。,实训室(车间)要按一体化教学要求设置教学区和实训操作区,实训室(车间)的空间
17、、宽度和高度符合专业实训要求,教学区要配置必要的设施(多媒体教学平台)以供集中教学,实训室(车间)要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实训设备应以生产型为主,型号应尽量统一,以方便教学。以本地区企业应用较广泛的设备型号为准。“实训设备的配置源于企业又高于企业”,但总跟不上企业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基本结构 1.指导思想 2.培养目标与规格(三年制)3.核心课程与实训项目 4.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两种课程模式)5.课程教学要求 6.专业建设与教学建议 7.专业师资、实训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重点:推行新的职教理念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教学 安排,实训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示例:,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步骤
18、 1.设计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方向,提出指导意见);2.组建课题研究组(明确任务与分工);3.组织调研(1)行业、企业调研:分析就业岗位、知识、能力 要求及职业资格标准;(2)学校调研:分析学生现状、师资及教学条件等。4.研究与设计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5.研究与编制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实训大纲)6.确定试验学校;7.组织各学校各相关专业教师培训;8.研究开发新一代各门课程教材和教学软件。,研究方法及工作要求 1.组织管理,经费保证。(附:立项通知)2.开展社会调研,重视听取企业专家和高职院校专 家意见。3.研究方案属递进式,而不是颠覆式。4.保持共性和突出个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集中与分散
19、研究相结合。5.集体研究畅舒欲言,尊重个人意见,求大同存小 异,形成集体意见方案。6.发挥个人最大潜能和最大热情,积极参加研究工 作,按时完成研究任务。,研究预期的目标和成果形式 预期目标:1.适应企业岗位需求、适应学生文化程度实际,适应教师教学和实训指导。2.推行现代职教理念和教学模式,培养骨干专业 师资队伍,开发新教材。3.加强专业建设,推进教学改革,规范专业教学 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成果形式:1.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2.部分核心课程标准,三、教学计划编制,1.教学计划编制的原则(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人才 规格,描准本专业的就业岗位(群)确定就业范围。(2)坚持统一性
20、与灵活性相结合,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 化方向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设置部分选修课(10 以上),探索推行学分制。(3)坚持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做学结合,推行一体 化教学,公共基础课占总课时25-35,专业技能 课实践教学与专业理论教学课时比例达1:1以上。(4)坚持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适用多种教学模式(2+1或2.5+0.5),安排学生半年至一年(含累计)到 企业实习并列入教学计划。(5)明确考取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考证列入教学计划。,2.教学计划编制内容和要求(1)内容 学制 招生对象 培养目标 人才规格(知识、能力要求)课程教学要求 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附:教学活动周数分配表 教学安排表 例
21、:(2)要求 内容要完整统一 表格形式要清晰 课程名称要规范 课时量统计要准确 时间概念要强 审批手续要完备,3.教学安排 每学年52周,每学期教学安排20周,放假12周。其中教学为17-18周,复习考核2周,每周安排26-28 节(每天6节课计);第一学期第一周为入学教育及军 训,第六学期安排1周毕业教育;第三学年或第六学 期安排到企业实习。根据本专业教学特点,可把公共基础课、部分专 业通用课放在第一学年完成,第二学年安排专业核心 课或专门化方向课及技能训练。按“2.5+0.5”课程模式进行教学的,可在第六学 期安排企业岗位实习;按“2+1”课程模式进行教学的,第三学年可安排企业岗位实习即一
22、年基础、一年专 业、一年顶岗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各门公共基础课课时数比照 说明:笫一学期教学周为17周,笫二学期教学周为18周,每周按28课时计,总计为980课时。减除校运会,国庆,五一,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共11天,合计66课时,笫一学年可安排的总课时实际约为920课时。,德育,体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艺术,合计,原大纲规定,实际安排,新大纲,基础,职业,调整安排,课程,课时,144,72,142,142,160,32,128,32,128,54,96,32,72,140,140,140,105,36,845,_,72,_,216,140,140,180,224,22
23、5,220,90,_,1115,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关系 指导性教学计划 实施性教学计划 统颁教学大纲 实施性教学大纲 规划教材 校本教材,4.推行弹性学制(1)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既适合学年制教学管理,也 适合学分制教学管理。(2)倡导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要认真执行省教育厅 粤教职200586号文件关于印发的通知。毕业总学分:三年制定为170学分,但实施性教学 计划安排总学分要超过毕业总分供学生选择。必修课占总学分60%,限选课占30%,任选课(拓展 课)占10,部分任选课程可安排在正常教学(第一课 堂)中进行,其余任选课程由学校自主安排其它时间(第二课堂)完成。(3)不论是否实施学分制管理,
24、教学安排都要设置部 分选修课(10以上)。,计算学分办法:(1)课堂教学按每16-18课时计1学分(平均17节)。(2)若教学周数满16周的课程,则周课时数=学分数 若教学周数不满16周的课程,则按:(周课时数 X 周数)/17=学分数 计算学分取小数点一位,x 0.5取1分,x 0.5取 0.5分。(3)校内集中实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按1周计30 课时,每周计1学分。(4)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按周数安排教学(每周仍 安排2节德育课和2节体育课),每周计24节,每周 计1.5学分。(5)整学期全部安排到企业岗位实习(含毕业教育),按 1周计30课时,每学期按总学分的1/6计28学分。,补偿学分:折算学分:获取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可计2学分。部、省、市级技能竞赛获奖可计学分。注意:一般的第二课堂活动,校内文体活动及其比 赛获奖不可计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