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研讨发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组研讨发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心组研讨发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可以更好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涵,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宁夏需要抢抓战略机遇期,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科技创新高地为目标,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
2、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点燃新引擎、注入新动能。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使新兴产业成为国家和地区之间产业竞争的焦点。宁夏面对产业基础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的现实,要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以加快推进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围绕信息技术、现代煤化工、生物医药、特色农业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一批先进成果,推动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互融共促、产业创新和特色创新共同发
3、力。出台高新产业和科技型企业扶持政策,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落实人才政策,解决好引才难、留才难等问题。坚定自觉运用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做好特色产业的“加法”、低端产业的“减法”、高端产业的“乘法”、落后产能的“除法”,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加快建设有特色、有效益、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下苦功。宁夏有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为宁夏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作
4、为宁夏主要资源的煤炭,历经60多年的开发、发展,逐渐形成以煤炭、电力、石化、冶金、装备制造等行业为支柱的传统工业体系。面对传统产业,不能将其简单等同于落后产能,而应该看到,传统产业虽然起点不高,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展现出强劲的创新能力,这表明传统产业具有巨大的升级潜力。我们要支持企业围绕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产、枸杞标准化种植、葡萄酒、奶产业、肉牛和滩羊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建立研发平台,实现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多重融合,使企业拥有自己的“杀手铜二要实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专项行动,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推进实施结构改造、智能改造、技术改造、绿色改造。要做好能源
5、利用清洁化,加快科学、循环、绿色、低碳发展;做好矿产加工精深化,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做好制造业数字化,推动装备制造自动控制向智能集成转变;推动形成集种养、加工、营销、研发、文化、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只有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技术,才能促其成长,激发新活力。要着力优化创新政策环境,着力提高各类创新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兑现率;还要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对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科技创新,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努力营造有利于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有可为。写好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文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发展,正在
6、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强、做优、做大我区数字经济。目前,宁夏正大力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培育一批云计算、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军企业,带动大数据、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做大做强,以支撑未来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数字经济既是引领实体经济创新的引擎,也是助推经济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加速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加快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做大数字经济红利,不断推动数字产业创新、数字融合创新、数字基建创新、数字治理创新、数字生态创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新日益活跃,应加快推进创意设计、远程诊断、系统流程服务、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等新业态发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培育新动能;加快推进生态旅游、休闲养老、远程教育、数字家庭、智慧社区等新的服务模式快速发展,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基础上拓展消费新业态。要立足生态资源、产业基础、特色优势,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布局,突出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推动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融合化发展,加快构建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的现代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