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急诊科感染防控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急诊科感染防控指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医疗机构急诊科感染防控指引为切实做好医疗机构急诊科的感染预防控制工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确保感染防控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有效防范感染事件的发生,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指引。一、基本要求(一)医护人员。1.急诊科医生和护士都应通过相应的培训考核,并获得相应执业资质,具备较强的敏感意识与救治能力。2.医疗机构急诊科按要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配足医护人员,急诊科应当有固定的急诊医师与护士,且不少于在岗的急诊医生、护士的75%,医师护士梯队结构合理。3.医疗机构应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健
2、康。(二)布局流程。1.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2. 急诊科应当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与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3.急诊科应当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管理的要求O4.急诊科与普通门诊、儿科门诊分开,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O有条件的医院儿科急诊和其他急诊相对分开。5.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
3、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三)规章制度。1.各医疗机构要结合实际制定符合急诊科感染防控的相关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2.急诊科至少每季度须进行感染防控管理质量自查,对发现问题进行改进,并有记录。二、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一)预检分诊。1.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规定,根据本机构的服务特性建立相应的预检分诊制度。2.急诊科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注意询问患者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外出旅游史等,结合患者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患者进行传染病的预检。3.医疗机构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
4、节、周期、流行趋势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各类传染病预警信息,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加强各有关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4 .医疗机构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及时按相关规定要求将患者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5 .预检、分诊点(处)应配备体温计(枪)、手卫生设施与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等,以便随时取用。(二)防护要求。1 .工作人员应掌握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 .从事预检、分诊的工作人员接诊患者时,应穿工作服、戴帽子、外科口罩等。如怀疑患者患有传染病时,应依据其传播途径选择并使用正确的防护用品,并指导患者使用适宜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3 .
5、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标准预防措施。(三)隔离要求。1.经预检分诊为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将患者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医院指定科室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2 .疑似传染病患者和确诊传染病患者应分开放置,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床间距宜大于1.1米。3 .隔离患者应按要求严格限制探视,同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4 .如为不明原因肺炎、SARS、人感染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患者应按相关规定要求转到定点医院救治。5 .转诊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应当使用规定的专
6、用救护车并做好防护措施,救护车使用后进行终末消毒,并将有关情况如实告知接收医院。6 .救护车的消毒。(1)救护车物品摆放有序、无菌和非无菌物品要分别放置车厢保持清洁,车上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2)车厢内空气消毒。开窗通风,或无人情况下紫外线照射消毒。使用后对救护车内的担架、扶手、救护车地面进行擦消毒。如被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应先清除污物,再用1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4)如转运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后,使用l()()()mgL含氯消毒剂对救护车物品表面、车厢内外壁、空调出风口、地面等进行擦拭消毒。(5)救护车的床单、枕套、被套一人一用一更换。(四)消毒灭菌要求。1.在实施标准预
7、防的基础上,根据急诊患者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2 .所有诊室必须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应有醒目、正确的手卫生标识,包括洗手流程图或洗手图示等;备有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3 .各诊室应定时通风,如通风条件受限,应做好空气的消毒,保持空气的洁净,要定期对空调出、入风口进行清洁和消毒。4 .对诊室的诊疗桌、诊疗椅、诊疗床等每天清洁,遇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清洁与消毒。5 .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的诊疗床单、诊疗巾要一人一用一更换。听诊器每天由医生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每周由护士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处理。6 .所有急救器材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8、,并且规范保存。7 .隔离单元物体表面和地面每天用含有效氯l()()0mgL消毒液擦拭2次。8 .患者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等应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并干燥洁净保存。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以及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卸部分应按医院规定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9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1().应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隔离的(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垃圾及时放入医疗废物袋内,防止污染环境。IL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严格执行终末消毒。(五)报告要求。1.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要求
9、对医疗机构感染暴发进行报告。2.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接到报告24小时内,需组织有关专家对是否出现新发传染病或出现医疗机构院内感染,以及本辖区该类疾病发病情况、辖区救治能力等进行研判,并将研判结果书面报上一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三、感染监测方面(一)医疗机构。1 .日常开展急诊科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存在问题并加以改进。2 .发现传染病患者应及时采集标本送检,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标本,网上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网络直报并电话报告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各级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充分发挥专业组织作用,根据急诊传染病特征制定感染防控规程,协助行政部门开展人员培训、指导评估、督导考核等工作,促进感控水平的持续提升。对于发现的薄弱环节及风险隐患,要立即督促整改。(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监测与指导机制。(四)及早研判预警,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急诊传染病感染风险的监测、分析研判、预警等技术指导,并及时反馈至医疗机构。四、人员培训方面(一)急诊科感染防控小组应每年制定培训计划。依据工作人员岗位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培训,熟悉相关流程规范;并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及时进行相应培训。(二)定期开展传染病流行暴发应急演练,并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