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爬山虎的脚》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09952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爬山虎的脚》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0《爬山虎的脚》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0《爬山虎的脚》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0《爬山虎的脚》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0《爬山虎的脚》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爬山虎的脚》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爬山虎的脚》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0爬山虎的脚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爬山虎的脚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长期、连续、细致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爬墙的,并用细腻传神、生动准确的文字做了介绍。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的经典范文。教师在教学时应引领学生先在品词析句中体会课文传神的表达,再发现表达背后的奥秘,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从而学会观察。【教学目标】1.认识“均、柄、蜗、萎4个生字,读准“枯萎”以及多音字“曲”和“爪”,正确理解“叶柄、触、巴、贴”等词语。2 .基于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2、,通过圈画关键词句、画图、演示等方法,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脚是怎样往上爬的。3 .通过图文对照、比较研读,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学习作者连续细致观察的方法,产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爬墙的,体会作者语言描写的准确生动,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作者1 .借助图片,导入新课。出示爬山虎的图片,导入:同学们,这一片绿绿的、爬满整面墙壁的植物叫作爬山虎。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那就是“爬二你看,它能往墙上爬,还爬上了屋顶。爬山虎之所以这么能爬,是因为它有脚。你们在哪里见过?2 .齐读课题。3 .简介作者。师:

3、你了解叶圣陶吗?(学生可能联系三年级学过的课文荷花,也可能联系童话稻草人)作者叶圣陶不仅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还是一位语言艺术家。他的作品的语言总是那么简练而准确。让我们跟随叶老的文字,去认识爬山虎,去看看爬山虎的脚。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读课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要求:(1)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2)边读边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 .读生字与词语。(1)出示生字词(均匀叶柄蜗牛弯曲萎了),指名读,齐读。(2)出示带有多音字的短句(绿得那么新鲜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儿空隙蛟龙的爪子现在弯曲了),标注出多音字“鲜、铺、重

4、、空、爪、曲”,学生开火车读、齐读,然后说说这些多音字的另一个读音。3 .思考问题。指名让学生分别读课文的一个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具体位置;课文第2自然段:写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课文第3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和颜色;课文第4自然段:写了爬山虎是怎么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课文第5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触着墙与没触着墙时的两种变化)课文的题目是爬山虎的脚,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爬山虎的脚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任务自读课文,目的是帮助学生扫清学文障碍;让学生归纳段意,目的是理清课文脉络,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三、研读

5、课文,感受奇特1.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爬山虎的脚?(课文第3自然段至第5自然段)4 .写批注。出示观察记录表,学生根据表格要求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在书上作批注。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脚的?5 .交流互动。(1)根据学生回答,填写表格。“爬山虎的脚观察记录表“爬山虎的脚”观察记录表(2)说一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爬墙变化)(3)归纳。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是从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爬山虎怎么爬,爬山虎的脚的变化这三个方面来具体写爬山虎的脚。6 .感受奇特。(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具体描写爬山虎的脚的语句,想一想

6、: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的?(2)出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语句:“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齐读,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是嫩红的)自己读句子,读懂了用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选择学生的作品展示,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画爬山虎的脚)出示爬山虎的脚与蜗牛触角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品味比喻句“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播放爬山虎的脚生长的视屏,让学生直观感受

7、爬山虎的脚,进一步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这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课文中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注意)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7 .凸显过程。(1)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找出描写爬山虎爬墙的语句。(2)出示句子:“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J学生齐读。(3)描写爬山虎爬墙动作的词语是哪些?(触变巴弯拉贴)(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触着墙巴住墙一一拉嫩茎贴墙上)(5)学生演示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体会“触、变、巴、弯、拉、贴”这几

8、个动作的连续性以及细微的变化。(6)播放爬山虎爬墙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爬山虎爬墙的过程。(7)出示:“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提问:这里为什么不用“一步一步往上爬,而用“一脚一脚”往上爬?(引导学生明白: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出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继续往上爬就必须不断地长出新脚来。因此,在这里只能用“一脚一脚”往上爬)(8)出示句子:“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J说一说这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把爬山虎的脚比喻成传说中蛟龙的爪子?(出示爬山虎的脚与蛟龙的爪子的对比图。引导学生

9、明白:爬山虎的脚与蛟龙的爪子样子很相似,将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外形特点。可以看出,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了爬山虎的脚的外形特点,使读者产生了丰富的联想)(9)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把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这段话美美地读一读。指导:“触”字要读得轻一点,“巴”“拉”“贴”要重读。“仔细”读重些,语气稍作延长。8 .弄清关系。(1)自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内容?(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会逐渐枯萎,并不留痕迹;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会变成灰色,并与墙贴得相当紧。爬山虎的脚对墙有一种依赖关系)(2)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些变化的?(经过长时间的连续观察发现的)

10、(3)爬山虎的脚对墙有一种依赖关系。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说明了这种关系?(课文第1自然段)(4)读课文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记住爬山虎的脚离不开墙。设计意图:本环节直奔重点,通过画简笔画和肢体演示引导学生在读、画、议、演、看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四、写法指导,读写迁移1.我们根据课文内容,“还原”了“爬山虎观察记录表”。你们能否说说叶圣陶爷爷为什么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生动传神吗?(连续细致的观察和准确严谨的描写)2.布置作业:选一种植物,观察一段时间,试着做一张观察记录表,细致地记录下植物的生长和变化,然后根据记录写一篇小练笔。五、总结延伸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随着叶老的文字,观察了爬山虎的

11、脚,明白了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也懂得了只有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才能准确生动地表达。爬山虎的叶子又有着怎样的特点?我们怎么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自己的观察实践中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教学反思】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教学的本质是让学。让学,告诉教师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告诉教师学生学会学习的途径只有学习实践,“只有把孩子扔进水里,他才能真正学会游泳”。教学设计就是体现让学理念的很好的范例。一、教学的起点:从学生学情的分析开始课始的生字新词教学环节中,郭老师一改常规做法,从分析学生的预学单入手,把重点落在,枯萎”,爪子,叶柄”三个词上,且根

12、据实际情况对三个词做了不同的处理一一“枯萎”重在正音,“爪子”结合字典中的解释据义定音,“叶柄”借助图片理解词义,不仅解决了学生的难点,还暗含了学法的指导。课始,郭老师还梳理了学生预学时提出的问题,较好地把握了学情,并且围绕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学习指导,让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二、教学的展开:以学生的学习实践贯穿始终教材成为学生的学材。整堂课的主体就是两个大的学习实践活动一一“怎样把爬山虎的脚准确地画下来”“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二活动的设计紧扣教材和单元语文要素,契合学生学习的难点。两个学习活动依学生的学习实际在设计上有所不同。四年级学生要借助文字把爬山虎的脚非常准确地画下来,颇

13、为不易,故采用先独立学习,后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语文作业本中的题目,厘清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则相对难度不大,故以学生独立学习交流为主。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演示,深度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也就水到渠成To三、教学的终极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旨归教育,从某个意义上说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其实质也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郭老师的教学全程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课前预学单的使用,培养学生预学质疑的习惯;课始词语教学的处理,暗含学习方法的引领;课中学习活动的展开,立足于学生个体的学习、思考,辅之以同伴、教师的启发。持之以恒,学生终将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