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37美学自考笔记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037美学自考笔记完整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单选:1.1. 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区分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的是(柏拉图)1.2. 黑格尔认为美学是探讨(艺术)的。1.3. 维特根斯坦是的代表人物。(分析哲学)1.4. 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学是以(美感阅历)为中心探讨美和艺术的学科。1.5. 曾对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从恋母情结的角度进行说明的是(弗洛伊德)1.6. 在心理学领域,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观点的是(荣格)1.7. 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主见美学的探讨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1.8. 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是(艺术美)1.9. 认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品是分开的,审美对象是欣赏者
2、与艺术品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是(英伽登)1.10.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中提到的是(科技美)1. 11.人类的学问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哲学学科)1.12. 美学的性质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型的人文学科)1.13. 美学探讨的真正对象是(审美活动)1.14. 美学探讨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1.15. 于1750年创立了美学的是(鲍姆加登)1.16. 美学演化的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审美意识)1. 17.悲剧意识属于(高级审美意识)1.18.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是(理念)1.19. 蒋孔阳认为,美学从哲学与文艺理论中独立出来是在(文艺复习之后)1.20. 鲍姆加登被称为
3、(美学之父)1.21. 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探讨(低级的感性相识)的学科。1.22. 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1.23.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1.24. 从确定理念动身,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黑格尔)1.25. 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自由)1.26. 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共产主义社会)1.27. 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单面人)1.28. 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觉解)1.29. 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1.30.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最高的是(天地境界)1.31. 宗白
4、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艺术境界)1.32. 伽达默尔认为,假如某个东西不仅被经验过,而且它的经验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接着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体验)1.33. 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1.34. 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行分割)1.35. 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在前的)1.36. 下列审美形态属于中国的是(气韵)1.37. 审美阅历是一种(感性体验)1.38. 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不包括(艺术欣赏)1.39. 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加人的审美实力。这是(狭义的美育)1.40. 不论广义的美育,还是狭义的美育,都是通
5、过(审美活动)才能实现。1.41. 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审美活动)多选:1.1. 下列属于主见美学应探讨人自身的审美阅历的是(维特根斯坦,杜威,李泽厚)1.2. 下列属于主见美学应探讨人自身的审美心理的是(费希纳,弗洛伊德,荣格,布洛)1.3. 美学学科的探讨对象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科技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1.4. 美学的探讨方法可以包括(哲学,心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1.5. 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1.6. 下列作品蕴含有高级审美意识的是(牡丹亭,红楼梦,俄狄浦斯王,贝多芬的交响曲)1.7. 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别有(西方悲剧意识与宗教意
6、识有关,中国的则没有干脆联系B.悲剧结局不同,西方残缺,中国大团聚)1.8. 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记是(特地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形成了独立的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探讨对象)1.9.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C.具有生成性D.认为物质生产劳动确定其他一切实践)1.10.马克思对存在的相识,包括三个阶段,即(自我意识,人自身,现实的人)1. H.自由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即(A.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B.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自由C.人与他人及自我关系中的自由)1.12. 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生成性)1.13.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四种境界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
7、德境界,天地境)1.14. 宗白华认为人生的六种境界中有(A.功利境界B.伦理境界C.政治境界D.学术境界E.宗教境界)1.15. 审美境界的特点是(A.从心境上看,超越功利,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B.从接收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1.16. 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自由表现在(B.审美主体关注对象的意义形象,并绽开联想和想象C.超功利性D.审美是人与世界的精神情感沟通)1.17. 下列属于西方的审美形态的是(崇高,喜剧和悲剧,丑和荒诞)1.18. 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在于(A.以感性方式打动人心B.提升人,使人本质力气得到揭示)名词说明题:1.1. 原型理论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
8、义,并将个体无意识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无意识,由此提出原型理论。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而后由人类群体通过遗传机制进行传承。1.2. 艺术美即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种审美活动,是审关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艺术美就是人创建、提炼的结果,是高、于自然的,是人的精神、人的本质力气的感性显现和确证。1.3. 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1. 4.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1.5. 美学思想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相识。1.6. 美学学科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以
9、审美现象为特地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索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1.7. 审美关系是指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1.8. 美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1.9. 美感指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相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华蜜感和愉悦感。1.10.
10、审美形态是指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学问点汇总:一、美学的探讨对象易考单选题、多选题和简答题美学的探讨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因为审美现象、活动的前提是人与现实发生关系,即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而作为审美对象的美和作为主体的人只有在审美关系中间现实地存在和生成,所以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而审美活动则是审美关系的现实绽开,它们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总之,审美现象的背后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是作为审美关系现实绽开的审美活动。因为艺术活动是最高级、最典型的审美活动形态,最能够
11、体现审美活动的性质,所以,美学是以艺术活动为中心来探讨的。美学的探讨对象应当是什么(1)美学的探讨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也就是说,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美学探讨的真正对象。(2)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的现实绽开。其包括四个方面:艺术美,比如唐诗宋词的美;自然美,比如高山大川的美;科技美,比如细胞结构的美;日常生活中的美,比如服饰的美。二、美学的学科性质易考单选题、名词说明和简答题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它包括三个层面:1 .探讨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2 .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在探讨对象、探讨方式方法上与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都有所不同,
12、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点。3 .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这是因为它最初依附于哲学,而与艺术又有紧密的联系,而自然科学的影响仕匕如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的影响(例如法兰克福学派)对于美学的成熟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得美学自身不断丰富。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1)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探讨对象不一样。美学的探讨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面对的物质的自然现象,而是与人的生命感受休戚相关的自然现象。也不同于社会科学面对的客观物化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非物化形态的社会现象,即审美现象。而这些,都是属于人文学科的探讨范围。(2)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探讨方式和方法不一样
13、。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侧重一种冷静的理智的客观的看法,而美学则要求探讨者更多的介入、参加、体察甚至投入。这也是人文学科的特点。三、美学的探讨方法易考多选题、简答题因为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确定了它的探讨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综合的。1.1.它的探讨对象是具体的审美现象和活动,因此必定要求更多的感性投入,这样阅历科学的帮助协作就显得特别重要。1 .2.其他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成果对于美学探讨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提高了美学的学科品质,丰富了美学的理论资源。但是,美学的核心探讨方法应当是哲学方法。因为:首先,美学诞生于哲学,并且始终受到哲学的重大影响;其次,审美活动须要主
14、体的全身心的投入,这不是受制于任何方法的;再次,美学涉及的本源问题须要哲学的领悟;最终,美学的理论性须要哲学的逻辑思维实力。四、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易考多选题、名词说明美学理论的发展经验了三个阶段,即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2 .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可分为带有原始初民色调的初级审美意识和更为自觉成熟的高级审美意识(例如不同民族的悲剧意识)。3 .美学思想: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规律、特征比较自觉的理性相识,以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论性思索,多以哲学或者文学评论、创作理论的形式出现。3,美学学科:是以审美现象为特地课题
15、,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索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它的诞生是以1750年“美学之父”鲍姆加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为标记的。新旧教材无大异。五、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易考简答题或论述题(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中国的当代美学理论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和存在论为主干,同时汲取人类各种哲学思想的精华,来确立自己的哲学基础。1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首先,实践的概念包括了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涵盖了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其次,认为感性个体的实践造成了个人感性世界,而人类总体的实践造成了人向人诞生和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行程和整个人类生活世界,实践具有生成性;再次,物
16、质生产劳动是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具有确定性。2 .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把人定位于漫长实践中生成出来的处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存在。第一,它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其次,它始终从社会的具体关系动身思索人的存在;第三,最为根本的是它是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是以实践论为基础的,是与实践论紧密结合的社会存在论,实践和存在的概念是内在融通的。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是以实践论为根基的,实践论则内在地含摄着存在论维度,它们的结合即实践存在论就构成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二)美学理论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1 .人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
17、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2 .美学须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实践存在论的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首先,自由有三种基本形态:物质生产劳动中相识和支配必定性的自由;人作为社会存在所获得的解放自由;日常人生实践中感性个体获得的自我超越。其次,只有变更现存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革命实践所取得的自由才具有本体论的意义。最终,个体与社会真正统一的志向社会是以个体自由为基础的,而这也是人进入审美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所以,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也是从人的实践一一存在向审美现象、审美活动过渡的中介环节怎样理解美学以马克思
18、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1)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这一点为美学供应了实践存在论的根基。(2)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还须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六、审美境界是一种高级人生境界易考单选题、简答题或论述题1.人生境界。人生境界是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的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统一,是存在论层面上的统一。其特点在于:(1)个体内在性,即一种独特的个人内在体验。(2)生成性,即非瞬间性和非凝固性,是一个进行的过程。而在人生境界的生成中,个体的觉解是关键,而觉解又是与情感
19、不行分别的。2.审美境界。(1)审美境界是完全溶化在情感中的人生觉解。(2)它要求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3)审美境界是凹凸不同多层次的。总之,它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提升和凝合,是一种诗化的人生境界。新增内容,应当重点驾驭。怎样理解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1)之所以说审美境界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是因为审美境界有一个基本条件就是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假如主客体始终处于割裂的冲突的状态,那就不行能是审美的。(2)首先,从心境上看,审美境界较大程度上超越个体眼前的某种功利和有限性,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它具体表现为情与景、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即中国美学所
20、说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其次,从接收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无限对有限的超越,达到逍遥自由、逍遥自由的状态。其中,有限的是景和物,无限的是情、思、想象和韵味。这种无限的情思和想象中,生成了包蕴着无限韵味的意蕴,从而比日常生活中一般的审美更自由无碍、更有内涵、更耐人寻味、更具审美价值。(3)审美境界本身也是多层次的,由对形式的欣赏到对意象的体会,进而到人与世界圆融合一的状态的觉解和体悟,审美境界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层到深化的不断潜入和递进的过程。(4)总而言之,审美境界是比较高的、特殊的人生境界。它是对于人生境界的诗意的提升与凝合,是一种诗化的人生境界。为何说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
21、首先,审美活动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必定性的,是由于人的生存发展的实践须要审美。从大的方面讲,审美可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化。从小的方面讲,审美有助于个体超越有限性,获得更大的精神自由。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机器工业对人的异化,使得人们对审美的需求越来越迫切。(2)其次审美实践一方面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须要,另一方面也以人生实践为源泉。审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1)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象。(2)它是主体能通过它“直观自身”,并与之产生精神情感沟通的意义形象。(3)它是超个体及眼前功利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4)它是能唤起主体联想、想象,使主体产生超越的超越形象。七、美
22、学探讨的五个基本问题易考简答题或论述题美学探讨的五个基本问题是: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美与审美形态、美感与审美阅历、艺术与艺术活动、审美教化。1、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首先审美关系不是理智相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因为,在相识关系中,主体的目标是求得对客观事物内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人士,形成学问体系。其次,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再次,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第四,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而存在。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两个同一层次的概念,二者不行分割。2、美与审美形态:审美形态可理解为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广
23、义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3、美感与审美阅历:审美阅历亦称美感阅历,简称美感。美感是在现实的审美关系,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与美(审美对象)同时生成和当下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审美阅历有以下三个特点:(1)审美阅历主要不是相识,而是一种感性体验。(2)审美阅历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在审美阅历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的快感。(3)在审美阅历中,主体也追求对象,但这种追求是与特定对象绽开的精神性对话与沟通,而不是实际的占有、利用对象。4、艺术和艺术活动: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最
24、高级的方式,也是最典型的形态。审美活动的一切特性和规律在艺术活动中得到最集中,最全面的体现。因此,艺术和艺术活动也是美学探讨的核心内容之一。5、审美教化:美育是内在地相关于人生实践,即以人生整体的培育,人生境界的提升为旨归的,而且,都必需和只有通过审美活动才能实现。总之,美学理论,从审美活动动身,最终也是通过审美活动落实到审美教化上。审美活动可以说是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八、结合具体事例,论述审美关系。审美关系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的困难多样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1)审美关系不同于理智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它通
25、过对对象外观形式的观照,返回到主体内心,以自己的内在生命的投入来领悟存在的意义,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比如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在诗中,李白在一种孤独中与敬亭山相看,并且相互都不觉得厌倦。在这种相看中,李白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地,分不清何者为我,何者为物。(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比如王维曾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有画,是一种对大自然的直观的把握。(3)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比如李白在喝酒时,甚至招呼月亮来同饮。他写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诗中,人与月亮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了
26、,人与世界形成一种很自由的、超越一切限制的审美关系。(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体、客体存在,而不是审美主体、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而存在。比如我们只能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审美关系中,才能把陶渊明定为审美主体,把南山定为审美客体。其次章审美活动论单选:2.1.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本质特征是(审美须要)2.2.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定处于最高位置的是(审美志向)2.3.先天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的程度,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主体的审美特性和审美情趣,根本上是由一一确定的。(后天的社会因素)2. 4.“趣味无可争论”观点的错误在于把(审美趣味相对化)2
27、.5. 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构成的(本己性精神沟通)2.6. 以下不属于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的是(形式符号性)2.7. 马克思说过:“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一一的特性。(自律性)2.8. 美感产生于(劳动实践把主体力气对象化的过程)2.9以下不属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的是(领悟)A.惊异B.领悟C.体验D.澄明2. 10.澄明之境的进入,须要审美主体的(静观体验)才能自动呈现出来。2.11. 所谓“心中有数”,说明审美对象具有一一的特征。(非实体性)2. 12.提出“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是(梅尧臣)2.13. 康德在推断力批判一书中,提
28、到过的概念是(自由游戏)2.14.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弗洛伊德)2.15.对原始巫术活动作了极为详尽而细致的探讨的学者是(弗雷泽)2. 16.在说明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说明原始洞窟壁画和岩画上有可信劝服力的是(巫术说)2.17. 普列汉诺夫提出的理论是(劳动先于艺术)2. 18.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工具的制造和运用)2.19. 人类审美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本缘由是(人类的生产劳动)2. 20.促进审美发生的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巫术礼仪活动)2.21. 人的审美须要起先生成和审美意识起先确立的干脆前提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2.22. 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之一绘画,多
29、以早期人类的(狩猎生活)为主题。多选:2.23. 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是(审美爱好,审美品位)2.24. 列关于审美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审美活动追寻的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审美活动与道德活动相联系,内在地包含着“善”,审美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人的“终极关怀”)2.25. 克思揭示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特征的著作是(1844年经济学一一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2.26. 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审美主体,审美对象)2.27. 列不属于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的是(体积,旋律)2.28. 长期的审美实践中,人们曾总结出多种形式组合的形式规律,有(多样统一B.整齐一律C.节奏韵律D.均衡对称E.对比调和)
30、2.29. 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当把美看成是(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2.30. 审美活动中,主体以其超越性、自由性,使得审美对象更为生动逼真地呈现出其气韵与神貌,下列表现这一主体境界的有(“坐忘”,“非现实化”)2.31. 下著作属于主见巫术说的著作有(艺术的起源,金枝,原始文化)2. 10.以下属于审美意识的内容的是(审美愿望,审美志向,审美趣味)2.11. 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中的审美创建有(器物造型,器物装饰)2.12. 原始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主要分为固定装饰与非固定装饰两种类型,下列属于非固定装饰的是(耳环,锥髻,戒指)名词说明题:2.
31、1.审美须要是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确定自己,并依据他的人生志向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要求,是人的本质力气的一种新的充溢和新的显现。2.2. 审美志向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志向形态的美。2.3.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实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爱好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2.4.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需以摆脱干脆功利目的为前提,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这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
32、由存在状态提升。2.5. 自律性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干脆的就是目的本身。2.6. 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对之进行领悟、体会、咀嚼,以至于沉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2.7. 游戏说:席勒系统地提出游戏理论。他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记,它摆脱物质欲望的束缚和道德必定性的强制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其显著特征在于,它只是对事物的纯粹外观产生爱好,也就是只对事物的形象本身无所作为而为地进行欣赏和玩味,它根本上是一种想象力的游
33、戏,因此,所谓游戏,也就是一种审美活动。2.8. 审美意识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须要的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志向等内容。学问点汇总:一、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易考选择题、名词说明题。审美须要、审美志向、审美趣味等构成的动力机制建筑了审美活动得以存在的根基和限制平台。1 .审美须要:就是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确定自己,并依据他的人生志向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要求,是人的本质力气的一种新的充溢和新的显现。审美须要具有的两个显著特征:首先,审美
34、须要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定性的生命须要,它根植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质;其次,从人的物质须要和精神须要相互区分和联系的角度看,审美须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2 .审美志向: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志向形态的美。审美志向在审美活动中的主要作用:首先,审美志向在确定程度上确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推断,具有导向性、规范性的作用;其次,审美志向作为一种人生修养,干脆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3 .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实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
35、内在方面,而爱好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审美趣味呈现的两方面的特征:首先,审美趣味具有明显的特性差异;其次,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仍是他所面临的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审美趣味的这两重性确定了我们在承认其个体性的同时,还必需留意防止那种把审美趣味相对化的观点。推断一种审美趣味是否健康的标准:首先,必需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趣味所做出的推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其次,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定要受到主体审美志向的制约,以此可以推断审美趣味的好坏高下。二、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易考名词说明题、简答题。审美活动不仅是一种独立存在着的人类活动,而且
36、,它根本上是一种整体性的、以心灵感知和情感体验为表现的内在生命活动和独特精神活动,具有更为显明的主体性和更为充分的特性化特征。审美活动的特殊性体现在下面四方面:1 .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沟通。从根本上说,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在精神上的一种沟通和对话,是一种符合人性尊严,也最能体现人的本真价值的自由的生命活动。2 .最具特性化的精神活动。审美是一种最具特性化色调的精神活动,它所建构的是一个具有独特生命意味的诗意世界,根本上是超越现实功能和物质需求的一种自由的心灵体验。3 .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所谓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需以摆脱干脆功利目的为前提
37、,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这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4 .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所谓自律性,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干脆的就是目的本身。所谓审美又具有他律性,即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首先,审美活动从根本上受到物质实践的确定和制约,社会生产力的水平确定着人的审美对象的范围,确定着艺术作品的物质媒介,也确定着人的审美须要与审美实力;其次,物质生产劳动所达到的历史水准以及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还会通过各种社会中介因素最终渗透到审美活动的具体内容中,并确定着审美的方向和水平;再次,各
38、种审美形态的历史性生产和演化,实质上不过是人的现实境遇、生存状态以及志向追求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一种审美凝合和反映。可以说,审美的自觉程度和广袤程度就是人丰富的内在本性在现实中不断生成和在范围上不断扩大的一种人化的尺度。三、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易考简答。1 .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审美活动本身所绽开的就是一个属人的世界,并且因此这个世界也仅仅只为人才存在。不管审美活动所指涉的具体对象之间有多大的区分和差异,然而这些对象之进入审美的世界,却无不关系着人。这些对象一旦进入审美的领域就成为人的对象化和对象化的人,成为人对自己本质力气的充分确证和确定。因此审美活动由于体现着人生价值而具有价值性。2 .审
39、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首先,都表现为以主体为依据、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客体自身的属性成为主体须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须要则是客体自身属性的价值确证。因此,审美活动的绽开,既是客体对象被人化、内在化的过程,也是主体审美须要的对象化、现实化的过程;其次,都必定要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3 .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首先,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须要的精神价值,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官去干脆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进行情感体验;其次,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特殊世界,所追求的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
40、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建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4 .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首先,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方式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其次,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在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再次,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四、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易考简答题。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供应了现实依据。这是因为:首先,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其次,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
41、质;再次,就审美而言,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定性。总之,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冲突运动过程。五、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易考名词说明题、简答题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这就确定了主体在审美中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方式。所谓人在审美中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方式,只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人主要发挥自己精神性的本质力气,人是通过精神性的劳动在从精神上占有对象的过程中来确证自己的现实存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
42、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1 .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审美中的惊异有两个主要特点:首先,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从实质上说,审美惊异就是人在确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的干脆契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阅历的特殊心境,既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呼喊,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憧憬;其次,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靠于主体确定的自身条件,也依靠于对象本身确定的客观条件。从主体方面来说,必需具备相当的审美修养和审美实力;从对象方面来说,也必需具备某种独特之处。审美惊异就产生于具有确定审美实力的主体与具备某种独特之处的对象的干脆相遇和干脆契合中。另
43、:留意辨析审美惊异与一般生活中的新奇、科学和哲学探讨中的惊异的区分。2 .体验:沉醉在于对象干脆的相处中。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对之进行领悟、体会、咀嚼,以至于沉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人在根本上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物,因而审美体验与人的生活世界以及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获得的人生阅历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亲密关系。但审美体验又超越于一般的生活体验,它不仅摆脱了有限功利目的的羁绊,而且更重要的是,审美体验具有整体性和根本性,是对人生整体和根本意义的一种领悟和玩味。3 .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只有在审美的静观体验中澄明之境
44、才会自动现身出来。只有在审美中人才以完整的“我”与完整的世界干脆相遇,人与世界之间的一切遮挡、晦暗不明均被放开,从而使主体进入一种光明无蔽的澄明之境,一种最高的生存状态。六、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1 .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易考选择题。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主要是指具体事物的色调、线条、形态、音响等可以被人的耳、目所干脆把握的感性属性,这是由审美活动根本上是一种精神观照活动所确定的。(I)色调:是事物各种审美条件中最重要的感性质料之一,其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表情性和象征性两个方面。所谓表情性是指色调能干脆唤起人的某种感觉和情感;所谓象征性是指在不同民族中,由于传统习惯,某种色调与某种特定内容形成较为
45、固定的联系,从而使色调具有了确定的文化意义。(2)线条:与色调不同,线条不是一种现成存在着的干脆物体,而是人们在时间中对物体外形所做的一种抽象,在这种抽象中,线条被赐予了某种观念意义,从而成为造型艺术的一种特殊语汇。(3)形态:事物都以确定形态在空间中存在着,形态使得事物获得一种具体可感性,它不仅构成事物的轮廓,是一切审美对象得以存在的最基本的层次,而且它自身还具有确定的表情性。审美对象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律是多样统一。所谓多样,是指审美对象的整体中所包含的各个物质因素在形式上的区分与联系;所谓统一,则是指审美对象各个不同的部分和不同的物质因素在整体中彼此关联、呼应、衬托、映照,从而有机
46、融合的内在关系。“多样统一”也就是寓多于一,在丰富多彩的表现中保持着内在血脉的一样性。2 .审美条件向审美对象的现实转化易考简答题具备审美价值的事物首先必需是人的生活世界中一个具有实在性的事物,但任何一个客观事物只有当它与特定的主体相联系,并实际地处在确定的活动中时,它才获得了作为某种具体对象的现实规定性。审美价值属性只是为审美对象供应了一种可能实现的条件,而只有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这种可能性才能化为具体的现实性。审美对象只是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才现实地生成并显现出来的。审美活动以其自由性、全面性和超越性,不仅使事物对象的审美价值充分绽露出来,而且把一个活的充盈着生命的真实世界也即审美对象向人拓
47、展出来,获得现实的存在。3 .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名词说明、简答题。审美对象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活动的对象,根本上就在于它具有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的特征。(1)非实体性:审美对象不仅不是一种物质实体,而且它也不是精神性的实体,它只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审美对象就在于审美主体对具备确定审美价值属性的客观事物独特的观照和体验中。审美对象之所以会具有非实在性,是因为审美活动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静观,而是一种主动的建构过程,这既是外在事物从实向虚的能动转化过程,也是审美主体内在的本质力气充分对象化的过程,审美对象因此变成一种主客观统一的新的精神客体。(2)开放性:即审美对
48、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行穷尽性。审美对象既是有限的、确定的,但又具有无限性和不确定性。审美对象的无限性借居在它的有限个体的存在中,审美对象的不确定性和不行穷尽性就根源于它那既与过去沟通又向将来开放的生成性的结构之中。七、审美发生理论概述易考各种题型。(试述有关审美起源各种理论的意义与不足)1.游戏说。柏拉图曾发觉艺术与游戏的类似之处;康德在推断力批判中也提到过“自由游戏”的概念。但比较系统地提出游戏理论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则是席勒。席勒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记,它不同于一般所说的玩耍游戏之类,而是摆脱物质欲望的束缚和道德必定性的强制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其显著特征在于,它只是对事物的纯粹外观产生爱好,也就是只对事物的形象本身无所作为而为地进行欣赏和玩味,它根本上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因此,所谓游戏,也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席勒“游戏说”的评价:首先,他试图从人的生命活动的独特性之中去探寻审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