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校党委书记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总结交流大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校党委书记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总结交流大会上的讲话.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校党委书记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总结交流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解放思想大讨论总结交流大会,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检验前一阶段全校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成色”“底色”“亮色”,进一步提振师生医护员工的“精”“气”“神”,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境界提升,为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为学校实现“十四五”蓝图愿景、早日建成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提供精神动力,为胜利召开第六次党代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对
2、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作出明确部署,在开春的重点工作推进会上学校党委提出了让学校“亮起来”“硬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严起来”“稳起来”的具体要求,这些都为开展好解放思想大讨论作了很好的“思想动员工刚才,8个二级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结合自身实际,分别就“*中医何为这个“校之大者”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答案。大家讲得都很好,我听了也很受启发。当前,全校各层面大讨论活动陆续“收尾”“竣工”,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总体来看,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正逢其时,学校正处于踏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关键时期,大讨论增强了大家“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二是正当其势,学校正处于立破并举的改革深化期,思想革新催生了固
3、化观念、利益藩篱的裂变,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发展的动力、活力、潜力。三是正应所需,学校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思想上的“破冰”加速了行动上的“突围”,“七个围绕”的具体要求为学校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从反映的情况来看,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一是找准了发展“定位二大家通过大讨论形成了共识,将拿出“对标先进、赶超先进”的决心,“干就干好、做则必成”的韧劲,拉高标杆、争创一流,为建设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挂图作战”“挂帅出征”。二是找准了思想“症结”。大家通过大讨论形成了共识,找到了学校在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建设、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和不足,以问题为导向和牵引,倒逼打开了解放思
4、想这个“总开关二三是找准了行动“路径二大家通过大讨论形成了共识,答好“*中医何为”的考卷,要下功夫真学习、真调研、真落实,克服本领恐慌,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少数同志对大讨论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大而化之”的思想,认为活动是走过场、走形式;一些部门在“结合文章”上做得不好,没有找准大讨论和重点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在破除思想障碍、解决实际问题上办法不多。大讨论虽然告一段落了,但并不意味着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告一段落。我们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巩固和拓展好大讨论活动成果。巩固和拓展大讨论成果,必须破解难题“再奋进二问题是时代的先声,也是工作的向导。打破思想藩篱
5、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关键是找准符合实际的“思想硬码”。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问题作为解放思想的“试金石”,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痛点问题,聚焦师生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部门单位的真实情况,解决好决策部署在基层一线“不落地”“不解渴”的问题。要多与问题“较量”“较劲”,科学认识、准确把握发展中存在的矛盾问题,了解师生医护员工的所思、所想、所盼,畅通师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用解放思想的“金钥匙”打开高质量发展的“幸福门”。巩固和拓展大讨论成果,必须锚定目标“再超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无论是转变理念、破旧立新,还是乘风破浪、借势而为,需要时时“求变”、处处
6、“创新:广大党员干部要善借“他*之石”,认真研究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天津等院校在争创一流上的好经验好做法,以“不破法规破常规”的精神去对标先进、探寻新路,在新一轮教育强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驱动下,努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建成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让学校回到“第一方阵”应有位置。要强化集成创新、有组织创新,在一些领域变“单兵作战”为“兵团作战”,努力打破“不可以”的旧观念,勇于创造“不可能”的新业绩。巩固和拓展大讨论成果,必须凝心聚力“再出发二回顾65年来学校的办学历史,从过去“一老一少”(名老中医之路、中医少年班)打开中医药创新与复兴的先声,到今天书院制改革、两段式教
7、学、创新创业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从中医基础与文化在全国声名显赫,到当前中医药抗病毒、中医药免疫、中医药外治新材料、医学人工智能等“中医药+现代科技”大显身手,始终离不开思想的突破与创新,离不开*中医人敢破敢立的果敢与毅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敢于迈出第一步的闯劲,持续走好每一步的韧劲,摆脱思维惰性,坚决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固步自封”的狭隘思想、“求稳怕乱”的保守思想,将解放思想的成效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这些年,我们在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上取得了许多新成绩,我们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实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扁鹊班、扁鹊书院以及仓公班、华佗班、凤梧班等书院制改
8、革做法,走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样板”“齐鲁特色”。我们科研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医药创新研究院、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青岛中医药科学院、省中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的平台拔地而起,让我们有自信甩开肩膀走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康庄大道上,省委书记*,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相继亲临学校,为我们点赞、加油、鼓劲。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高,在全国针灸推拿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上充分展现了“*中医风采”,广大校友在各自领域和战线上讲述着“*中医故事”,让“学在*中医”成为炙手可热的金字招牌。我们持续擦亮“儒医文化、扁鹊故里、针硬外治发源
9、地”三张名片,打造尼*世界中医药论坛、泰*论灸、沂*论健“三*品牌“,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国家中医药特色疗法评价推广中心等相继落户学校,我们的声音越来越有“穿透力二成绩只代表过去,崭新的征程催生新的使命。解放思想大讨论不是脱离实际的异想天开,更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光有立场和态度还不行,行动最有说服力。建成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是我们对省委、对全体师生医护员工的庄严承诺,需要我们以更加解放的思想、踏实的行动,尽早尽快把我们的蓝图愿景变成现实。建成一流中医药大学,必须强化内涵、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上再发力。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坚持以本为本,巩固好教育教学优势,开展好本科教育
10、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巩固好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学科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和支柱,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学科管理和建设机制,实施好主体学科攀峰计划,努力实现国家一流学科零的突破,实现国家中医药高水平重点交叉学科新的突破。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围绕中医药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重点重大项目上多出标志性成果。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要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内培外引一批国家级拔尖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青优人才培养工程,加大人才自主培养力度,持续释放“人才发展红利”。建成一流中医药大学,必须创新引领、在激发各类主体
11、要素活力潜力上再发力。“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生存与发展,如何激发教师活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必答题二我们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完善教师分层分类发展体系和培养机制,为教师成长和发展造就更多的“大先生”铺平道路、创造条件、优化环境。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我们要围绕“四个面向”,推进“四链融合”,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做好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这篇大文章。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最闪亮的名片,我们要在精准服务校友、推动校友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上下功夫,画好共谋发展“同心圆二建成一流中医药大学,必须深化改革、在强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撑保障上再发力。制
12、度建设事关根本,关乎长远,深化教育改革、综合改革,制度先行。我们要紧紧围绕校院两级管理改革、二级单位绩效考核改革、校院一体化改革这三项重大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加快形成校院两级职责明晰、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构建学校和附院协同发展、双向赋能的良好机制。内部治理靠激励也靠约束,高质量的发展要靠高水平的安全、高效能的支撑做保障。我们要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在财政拨款、科研经费、社会服务、校友捐赠等创收途径多动脑筋,多出让学校“富起来”的高招、实招、硬招,让每个员工的口袋鼓起来,集中更多财力办大事办要事办好事。我们要守牢发展的底线红线,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和本领,建设“平安校园”。要深入推进
13、“美丽校园”“绿色校园”建设,建设节约型校园,让校园美起来、亮起来,为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更优质的环境和条件。要深入推进“智慧校园”“书香校园”,提升数据赋能的质效,让服务学校发展和师生真正跑出“加速度”。同志们!为政之要,重在用人;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毛主席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怎么样,关键看“关键少数”作用发挥得怎么样。新征程上必须强化敢为的自觉、练就善为的本领、营造愿为的氛围。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行,必须强化“敢为”的自觉。广大党员干部要校准前进的新航标,用三个“敢不敢”问问自己:一是敢不敢为自己挂上“作战图二学校2024年重点工作实行“
14、挂图作战”,大家也要结合实际,制定好全年的“时间表”“路线图”,做到自身领域的工作烂熟于胸、胸有成竹。二是敢不敢为自己立下“军令状二大家要保持清醒头脑和归零心态,丢掉依赖心理和“等靠要”思想,各项工作向攻坚发力,让敢做善为成为自身最靓丽的标签。三是敢不敢为自己签下“责任书”。口号喊得震天响,不如扑下身子抓落实。大家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坚决避免“虎头蛇尾”“半拉子工程”,争当抓落实、保落实、促落实的“强手”,真正把解放思想的成效体现在我们工作成绩上。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行,必须营造“愿为”的氛围。广大党员干部要改变“守摊子”的旧观念,发挥“头雁效应”,用三个“破与立”来激励自己:一是破墨守成规的思
15、想,立改革创新的勇气;二是破等靠拖要的思想,立敢争敢抢的观念;三是破“躺平”“佛系”思维,立奋勇争先的标杆意识。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局面,我们绝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绝不能坐等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机遇在学校错失良机,必须拿出敢打胜仗、勇于胜利的豪气与志气,拿出锐意进取、勇毅攀登的韧劲拼劲,向解放思想要思路,向深化改革要红利,在自我革命的洗礼中展现新作为。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行,必须练就“善为”的本领。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承担起“敢当”的责任,用三个“看一看”来检验自己:一是看一看思想观念的解放程度、工作方式的创新力度与新要求是否相适应;二是看一看工作目标、思路举措与上级和学校党委决策部署是
16、否相适应;三是看一看工作作风、工作机制与新任务是否相适应。一句话,就是我们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时还有没有本领恐慌、能力危机。新的形势与任务需要我们在强化理论武装以及持续学、系统学、跟进学上下功夫,在推动理论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以及推动“开题”“破题”“解题”上下功夫,在学习和实践中增长见识与才干。同志们!建成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的蓝图愿景已经绘就,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踏着这场酝酿与生发在春天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携手共答好“*中医何为的时代答卷,为学校第六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更加自信的姿态
17、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从理论上认识其内涵、意义和路径,从而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深入理解科学内涵长期以来,人们把生产力定义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它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部分构成。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在生产力的性质和质量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方面都呈现出更高的水平
18、,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核心在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会推动劳动者素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发生深刻变革,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中包含大量前沿性且能够产生颠覆性影响、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新科技。这些新科技的创新和应用进一步提高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还使数据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由此推动经济增长不断从资源、资本等传统要素驱动的粗放型发展转向知识、技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驱动的集约高效型发展。技术创新不但使包括生产工具在内的劳动资料发生重大改变,而且也会对劳动对象提出新要求,催生新
19、的劳动对象或使既有的劳动对象发生显著变化。比如,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使金属锂的重要性提高,通过技术复杂的生产过程将锂矿石加工成动力电池中重要的电极材料。同时,新科技的发展不仅要求劳动者在创新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颠覆性技术创新还会对生产力中的劳动力素质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形成一支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劳动力队伍。新质生产力,主要载体是产业。科技创新需要通过转化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才能成为改造自然的力量并用于对自然进行改造,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由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所形成的物质资料的整体构成了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现。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是由
20、前沿技术的突破、成熟和产业化所形成和推动的,这些前沿技术与既有技术存在根本差异,具有颠覆性特征,创造出具有全新功能的产品或服务,或者使生产具有相同功能的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发生根本性改变。新质生产力所对应的是技术密集度更高、发展潜力更大的新兴产业,在技术成熟和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后,新兴产业会表现出明显高于传统产业的研发强度、增加值率和企业投资回报率。综合来看,新质生产力在性质上表现为颠覆性创新的大量出现并通过产业化释放出巨大的增长动能,知识、技术和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在质量上,不仅表现为具有更高技术水平、更好经济效益、环境更加友好的新兴产业的快
21、速发展带动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而且表现在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成熟和扩散、渗透与融合使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都实现质的跃升。充分认识重要意义提出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及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对生产力进行调整的需要。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迈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过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传统要素投入规模扩大带来的同质性扩张,但是传统要素投入存在边际收益递减,同时,我国在劳动、土地等传统要素上的成本优势也在逐步削弱,生态环境保护、节能降碳
22、对产业发展的约束不断趋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需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还需要通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新的动力源,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新兴产业不但具有全新的功能、能够创造全新的价值,而且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力支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要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不断有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涌现、成熟、应用和扩散,催生新产品(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形成一系列新兴的细分产业
23、。在颠覆性技术所形成的新兴产业领域,一方面,技术和产业都处于发展初期,各国处于大致相同的起跑线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模仿借鉴;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发展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会打破对技术和市场发展的路径依赖,原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对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显著降低。因此,新兴产业成为后发国家“换道超车”的重要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息息相关,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在新领域新赛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的有力支撑。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更
24、加严峻,美西方国家为了保持其在科技、产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对全球价值链的掌控,维系其国际霸权,采取各种手段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进行打压遏制。在传统产业领域,发达国家由于多年的积累形成了很高的技术壁垒和大量的默会知识,我国在产业链上缩小差距、补上断点短板需要克服重重障碍。在新兴产业领域,各国基础和起点接近,我们如果能够通过前瞻布局和率先发力,实现产业化突破,并在产业化和市场需求的互动中加快技术迭代,持续改进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就有可能在新兴产业的一些细分赛道中取得领先优势,从而有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更好地推进经济全球化。切实找准形成路径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推动力是科技创新,并通过科技
25、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壮大。这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两翼二“一体”是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不是一般性的科技创新,而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创新。这些重大的科技创新有望开辟全新的产业领域,并使既有产业领域在各个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前沿科技的发展没有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需要调动科研机构、科学家、企业甚至具有技术专长的个人的创造力。国家需要加大对基础科学、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投入,也需要鼓励科学家自主选择研发方向,并允许科学研究的失败。通过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举措,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金进行前沿技术探索。此外,还要支持国内机构建立
26、前沿技术开源平台,吸引国内外企业、科技人才贡献智慧、分享成果。“两翼”的一翼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但从产业生命周期来看,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在技术路线上仍具有不确定性,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产品在性能、价格等方面与具有相同功能的既有产品相比还缺乏竞争力。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除了要继续支持各方面对技术创新的投入,还要加大对市场应用的支持,通过市场拉力加速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发展壮大。我国要利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掌握核心技术的行业龙头企业,并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两翼”的另一翼是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已经出现产品原型,但
27、尚未进入产业化阶段的产业。一般认为,未来产业需要经历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够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并转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以未来产业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产业的发展方向。尽管当前未来产业尚未进入产业化阶段,规模比较小,但通过提前谋划布局前沿技术研发和工程化转化,有利于掌握核心技术、逐步完善产业生态,在未来产业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时掌握主动和先机,率先将产业做大并形成在关键环节的全球领先优势。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还需要在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市场环境等方面创造更好的条件。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劳动力队伍;通过完善新型基础设施,有力支撑科技创新、产业转化和商品流通;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经营主体创新、创业和投资于新兴产业的活力和动力;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先进技术、数据、高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总之,要通过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