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公安局长中心组研讨发言: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党课讲稿:心怀“国之大者”树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篇公安局长中心组研讨发言: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党课讲稿:心怀“国之大者”树牢.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公安局长中心组研讨发言: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发展党课讲稿:心怀“国之大者”,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党课讲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筑牢数据安全屏障公安局长中心组研讨发言: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国家安全作出战略擘画、全面部署,形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2、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公安机关担负着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全力维护好国家“五大安全”,全面融入建设“六个XX”、打造“七大都市”战略布局,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X、法治XX,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公安答卷。一、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就要在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上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机关,是党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强调“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实施更为有力
3、的统领和协调”。这些重要论述,为公安机关有力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安全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公安机关必须牢牢把握“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矢志不渝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坚持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到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安全的各方面、全过程。要切实强化党中央关于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转化为履行新时代公安工作职责使命的生动实践。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就要在坚决维护安全稳定上不放松要坚决履行好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就必须始终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置于首位,严厉打击
4、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要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全面推动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主体责任,下大力气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将影响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隐患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要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组织开展好各类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涉黑涉恶、涉枪涉爆和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不断优化“大巡逻”工作格局,持续压降各类刑事案件,全力维护全市政治和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三、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就要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上不懈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安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推动XX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5、现代化建设开创新局面,是我市未来五年的总体目标。全市公安机关必须更加积极主动融入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的重大发展战略,全面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持续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扎实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聚焦民营企业所需所急所盼,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企违法犯罪,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和检查,有效维护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服务保障发展大局的效能、质量、精度和温度。四、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就要在坚定深化公安改革上不停歇坚持创新驱动,是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和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的大势所趋,是实现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公安机关深入践行总体国家
6、安全观,就必须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公安工作现代化的长远目标,运用改革的思维、改革的方式,不断创新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等各个领域的治理思路、手段和方法,紧紧围绕“基础建设、作风建设、机制建设、智慧建设、能力建设”五个重点,持续深化公安改革,加快实现公安工作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进入“快车道”。五、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就要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上不松劲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公安机关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按照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要求,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最基本的实战单元,是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是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充分认清派出所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基石作用,把支持保障派出所工作、全面提升基础工作水平,作为长期战略任务,不断破解制约派出所基础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夯实公安工作根基,牢牢把握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动权。党课讲稿:心怀“国之大者”,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并且用专章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
8、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都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作出深刻阐释、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国家利益,而且关系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今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周年,即将到来的4月15日是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国家安全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国泰民
9、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了可靠的安全保障,中国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大势,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和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战略文化结合起来,创造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把我们党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和境界,为破解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难题、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
10、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等诸多领域,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既解决好大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共性安全问题,同时又处理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面临的特殊安全问题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11、。二、我国国家安全的现状国家安全是治国安邦和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石。西方一些政客总是企图渲染“中国威胁论”,加剧台海紧张局势,挑动对抗,我们对此坚决反对。旗帜鲜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中国近年社会群体性事件时发,暴力恐怖活动事件时发,境外势力渗透破坏日益严重,新型违法犯罪方式多样,电信诈骗犯罪、网络诈骗、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农资建材领域犯罪、环境污染犯罪等新型犯罪不断出现。无时无刻都在威胁着我们繁荣稳定的生活。由此可见维护国家安全对我国和平稳定的作用之大。三、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新局面国家安全如同人们呼吸的空气,虽看不见摸不着,却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国家安全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存在于具体的时
12、代和环境中。当前,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进入变革和重塑期,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家安全形势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比如说,网络安全已成为今天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严峻的安全问题之一。党中央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国家安全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国家安全工作顶层设计,完善各重要领域国家安全政策,健全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以国家安全法为引领,制定出台国家情报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一系列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为新时代依法捍卫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注重防范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风险,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13、。所以,加强新时代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必须把国家安全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来把握,准确研判内外因素和矛盾重点,统筹谋划、系统防范,分类施策、精准应对,切实提高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的科学性、有效性。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力应对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群众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至2021年的98.62%,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没有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美好
14、蓝图都是空中楼阁。在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维护国家安全要始终坚持群众立场。从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安全事件来看,其实国家安全就在每个人身边。因此,国家安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国家安全教育日这一天,一阵风一样“雨过地皮湿,风吹地皮干”,而要建立长效机制,重视教育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深入性。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仅是国家机关和执法部门的责任,更是每个普通公民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应当对自
15、己的行为负责。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尽自己的努力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和智慧,遵纪守法、守望相助,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文化自信和文化向心力缺失的问题仍然存在。食洋不化成为不少人的通病,“言必称西方“或者”言必称美国”成为这些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破除美西方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关键要树立起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总而言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共同肩负起这份责任,做到爱国、守法、守信,保卫我们的家园。在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党课讲稿:
16、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筑牢数据安全屏障同志们: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创造性地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数字化时代,数据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政务数据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凸显,是数字化时代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标志,已经成为事关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数字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是新征程上顺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必然要求,需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
17、全观,全面筑牢政务数据安全屏障,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安全保障。下面,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讲几点体会。一、深刻理解把握维护政务数据安全的重大意义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设立专章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深刻阐述,并将强化网络、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作为健全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政务数据是数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政务数据安全意义重大。(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
18、溯源能力。”政务数据主要来源于政务部门履职运转,由个人数据、公共数据、基础数据及政务机关运行数据等组成,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公共性、广泛性等特点。政务数据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数据,体量巨大、涉及面广,政务数据安全是事关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没有政务数据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二)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关键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出战略部署。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将“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列为强化数字中国的关键能力之-O近年来,得益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19、战略布局的指引,我国数据资源规模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全球占比达10.5虬位居世界第二,已经成为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以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世界各国竞相强化数据安全管控,并在数据安全领域展开战略博弈,保障数据安全的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政务数据安全是网络安全的组成部分,保障政务数据安全是捍卫国家安全,确保经济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使命。(三)提高政务部门履职能力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近年来
20、,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积极以信息化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成效明显。数字化改革、“最多跑一次”等在为企业、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整体业务环境更加开放,业务生态更加复杂,网络与数据的安全风险隐患随之增加。政务数据安全是数字政务建设的底线,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提高信息化数字化条件下的履职能力,强化安全管理责任,构建覆盖全方位、多层级、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可控水平,提升政务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水平,切实筑牢数字政府建设安全防线。二、构建政务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已具备良好基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总
21、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指导下,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取得重大进展,数据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安全能力持续增强,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安全保障体系。(一)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中央层面,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国家数据局,有利于解决数据行政管理和职责分头管理,以及交叉分散问题,保持了现有数据安全、行业数据监管等现行工作格局总体稳定。由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负责国家数据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地方层面,各地区主动顺应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注重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良性互动,形成了各具特色、职责明确的电子
22、政务和数字政府建设管理新格局。截至2022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29个地区共成立了40余个副厅级及以上的数据管理机构或政务服务机构(部分地区分设相关机构)。(二)政策供给持续加强。国家、地方以及各行业监管部门先后颁布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五条将数据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将数据安全纳入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制度为数据安全的落实提供重要支撑。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数据安全统一立法时代。同年,中华人民共和
23、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至此,我国数据安全法律框架及顶层制度设计构建基本完成。行政法规方面,2021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正式出台,2022年发布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正在制订中,各部委也相继出台各项数据安全规范或制度规则。从地方层面看,吉林省、贵州省、海南省、广东省、天津市等多地相继出台数据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数据安全问题作出相应规定。(三)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基本形成。目前,覆盖国家、省、市、县等层级的政务数据目录体系初步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汇聚编制政务数据目录超过300万条,信息项超过2000万个。人口、法人、自然资源、经济等基础库初
24、步建成,在优化政务服务、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信用体系、应急管理等领域主题库建设,为经济运行、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等政府职责履行提供有力支撑。各地区积极探索政务数据管理模式,建设政务数据平台,统一归集、统一治理辖区内政务数据,以数据共享支撑政府高效履职和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全国已建设26个省级政务数据平台、257个市级政务数据平台、355个县级政务数据平台。(四)技术防护体系加速构建。一直以来,我国遵循主动防御思想,从空间维度实现纵深防御,从时间维度实现全链条防护,形成统一管理、分层部署的主流数据安全技术防护体系。聚焦
25、防范化解各类网络安全重大风险隐患,以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网络和大数据安全为重点,深化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制度,全面加强网络安全防范管理、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应急处置和侦查打击等措施,积极构建“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网络安全综合防控体系。着眼于政务大数据安全防护特点,在通信网络和计算环境方面,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平台安全技术和应用安全技术等研究应用,初步形成政务数据的安全屏障。(五)产业发展体系蓬勃发展。我国数据产业逐渐形成涵盖基础支撑、大数据服务、大数据应用在内的协调发展体系。在上游领域,基础设施是整个大数据产业的引擎和基础,涵盖网络、存储和计算等信创
26、硬件基础设施;在中游大数据服务领域,随着5G商用的全面推广,数据采集和预处理需求将快速跟上,提供第三方数据分析、可视化和安全服务的市场也将持续壮大;在下游应用市场,我国大数据应用正在快速扩张,除发展较早的政务大数据、交通大数据外,大数据应用在工业、金融、健康医疗等众多领域也初见成效。三、新发展阶段我国政务数据安全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为我国政务数据安全带来新的风险挑战。政务数据安全风险既有网络安全风险引发的数据安全风险,比如数据被篡改、假冒、丢失、泄露等,导致数据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遭到破
27、坏;也包括政务数据在流动和动态利用中产生的风险,比如数据被滥用、违规出境,因汇聚、融合、分析而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等。(一)网络对抗和攻击为政务数据安全带来风险与挑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网络对抗和攻击已经成为敌我双方竞争的主战场,而政务数据资源成为攻防的焦点。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始终面临国与国之间以政治为目的的信息安全对抗,并逐步从瘫痪网络、破坏基础设施聚焦到窃取数据上来,使得针对敏感行业、特定人群的数据窃取事件时有发生。同时,以美国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推行其所谓的数据安全战略,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各种方式刺探窃取
28、关键政务数据情报,对国家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二)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为政务数据带来安全风险与挑战。随着政务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政务数据的形态和使用发生变化带来风险挑战。一方面,政务数据向大数据转化。在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等过程中,海量政务数据聚集将成为新常态,海量数据聚合、融合后,将通过关联分析、数据挖掘等大数据技术展现事物的真实面貌,安全风险也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政务数据动态利用成为新趋势,数字化转型前,政务数据掌握在政务部门或地方政务机构手中,是一种相对静态的保存方式,风险具有可控性。随着数据转化为生产要素,其流动性成为必然要求,数据共享、开放等动态利用,形成新的、更为复杂的安全挑战。(
29、三)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安全技术供给不足为政务数据安全带来风险和挑战。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处理场景显著增多,数据处理量级明显提高,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已无法满足当前数据量巨大、数据更新速度极快的场景。数据安全技术作为新兴技术领域,发展时间尚短,部分技术手段与解决方案正处在研究发展阶段,缺乏应用实践,无法有效保障数据安全。我国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有效推动企业开展数据安全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应用的刺激激励仍有不足。部分企业碍于运营成本和系统性能等因素,在包含芯片、基础软件等能对数据安全提供作用的技术手段方面投入较少,数据安全技术研发与应用相对滞后。从完全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到基本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
30、,再到正在被迫切需要的数据安全技术和产业服务,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不完善的时期。(四)大平台大系统为政务数据安全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网络化快速发展,各级政务部门和地方积极优化整合信息系统和软件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加速推动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构建起一系列政务服务、公共管理、监管执法等大系统大平台,有效支撑了政务数据高效流通和共享开放。同时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方面也出现短板效应,对大平台大系统的效用和使用造成不利影响,更容易受到攻击,大平台大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某节点遭遇攻击将会使上下链条陷入瘫痪状态,从而导致政务数据的泄漏与滥用,容易出现“人人合规,整体安全责任难以追究”的现实问题
31、。四、构建政务数据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维护数据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筑牢政务数据安全屏障,必须坚持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按照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整体部署,推动构建政务数据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安全制度,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提高自主可控水平。(一)健全完善坚持党管数据的制度机制。坚持党管数据、保障数据安全,是新时代下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突出课题。进一步加强党对政务数据的统一领导,深入贯彻数据安全法,建立和完善党管数据的体制机制。坚持党管政务数据发展方向,确保数据安全的目的是更好使用数据,充分发挥政务数据红利。坚
32、持党管制度规则,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的制度规则,构建并逐步完善政务数据分类分级、安全风险管理、安全应急处置、安全审查等制度规则。积极发挥各地区、各行业数据安全主管部门作用,落实政务数据安全主体责任。(二)构建政务数据全寿命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常态化安全检测和技术防护,对重要和核心数据的生产、使用、存储、共享、流通、利用等环节采用必要的安全防护技术,明确数据安全保护职责,坚持最小必要原则,严格管控数据访问行为。采取加密、脱敏、防泄露等技术手段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和篡改。加强重要数据安全监管,加大对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信息等数据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应的问
33、责机制。建设完善密码基础设施,充分依托国产密码算法,保障数据安全可控。定期组织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及个人信息保护风险评估等工作。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统筹战略科技力量,实现我国在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不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体系。(三)强化政务数据安全运营管理。完善数据安全运营保障机制,不断提高网络实时监测、预警和主动防护能力,建立完善安全监测、信息通报、协同联动等机制,加强数据安全风险信息的获取、分析、研判、预警。建立健全事前管审批、事中全留痕、事后可追溯的数据安全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对数据异常使用行为的发现、溯源和处置能力,形成数据安全管理闭环,筑牢数据安全防线。加强政府、企业之间的有效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协同安全运营机制。(四)增强全民数据安全意识和素养。数据安全的决定因素是人,决定人的思维和行为的前提是人的政治立场、政治素质。要把提高政务人员政治素质摆在首位,全面提升政务人员数据安全素养,积极引导树立主动安全理念,将数据安全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各环节。完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培养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内容,普及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知识,推广安全技能。支持开展数据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数据安全保护意识和水平,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数据安全的良好环境。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