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可持续发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14262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可持续发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5《可持续发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5《可持续发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5《可持续发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5《可持续发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可持续发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可持续发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5可持续发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核心素养目标】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5可持续发展教案【教学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将在已探讨要发展还是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既要保持人类社会的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这节课将指导学生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来呈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并就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知道并能举例说出人类保护环境的举措。(2)科学思维:能够反思和梳理探究过程,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3)探究实践:能撰写和完善探究报告。(4)态度责任:能够针对现实环境问题提出适当建议。【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国家政策

2、文件,一些人类已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的相关资料。(2)活动场地:教室或网络教室。【教学过程】(1)猜想假设。师:通过上一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人类既要谋求发展,同时也要保护环境,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保证可持续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发展与环境二者兼得呢?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生1:我认为我们要有计划有节制地开采发展所需的资源,减少资源浪费。生2:人类在砍伐树木时,应该同时植树造林。生3:我曾看到过新闻报道,政府已设置了休渔期,并且规定了网孔的大小,我想,这就是防止过度捕鱼,避免鱼类灭绝的好方法。生4:人类还应该加大人工养殖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而不是只到大自然中去捕杀!(2)搜集证据。师:同学们刚才

3、发表的很多想法都很有见地。那么你们提出的这些办法到底能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呢?对于这个问题,人类目前到底又是怎样处理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继续通过收集信息去了解一下人类为解决发展和环境问题,即寻求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师: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资料和电脑,同学们可以查阅这些资料,也可以上网收集资料,从中寻找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信息。(此类资料并不少见,教师提前准备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我国环保部门的一些相关文件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的相关举措等资料,供学生课上查阅和交流。还有在这些政策措施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取得的一些成效的数据信息。通过这些资料,应该让学生知道可

4、持续发展问题已经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加以保障)(学生阅读资料,标出重要信息,上网查阅资料,收集相关信息)(3)处理信息。师:我们从资料中获得了哪些相关信息?生1:我从网上查到了有关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性措施: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的关键要靠科技创新。生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5、内在要求。具体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二是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三是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四是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版权所有师:党的二十大报告体现着党和国家的最高决策,从中可以看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且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指导和治理相关问题。除此以外,你们还收集到了哪些信息?生3:我在中国青年网上看到以下信息:2018年,我国地表水优良(1皿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比例同比降低1.6个百分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下降9.3

6、%o生4:我还收集到以下信息:2018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707万公顷,比2000年增长38.5%;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60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0.9%o2019年2月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从2000年到2017年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居全球首位师:很好,刚才我们查阅并交流了很多关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我们可以简单地从这样几个角度来梳理这些信息,分分类:人们现在怎么看待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个问题?人类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师: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查阅和交流的信息简要回答上述四个问题。请小组讨论一下然

7、后再回答,也可以先在记录纸上写下来。(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上述问题,然后逐一组织全班交流讨论)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个问题:人们现在怎么看待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个问题?生:环境问题已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师:很好,第二个问题:人类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生1:在国内,国家制定了相关政策,各级部门采取了措施;在国际上生2:科研机构也研究了一些治理污染的科技方法,采用科技手段治理污染,减少消耗。师:说得非常好!那么这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呢?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问题依然严峻。师: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生1:碳排放依然很高,全球气候还在变暖。生2:空气污染问题。生3:还有污水、垃圾处理的问题,成本太高,回

8、收利用率低。师:看来依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那么怎样解决依然存在的问题呢?你们有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吗?生:我认为要加大宣传,环境保护的问题必须做到人人参与。师:为什么要人人参与呢?生:我们认为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消耗资源和废物排放的问题,而这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师:能说得更具体一些吗?或者举个例子说说看。生:比如穿衣服的问题,人类制造衣服的过程,不仅要消耗自然资源,比如要向大自然索取棉、麻、丝等天然纤维,还要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人类现在已经学会了种植棉麻或饲养蚕来解决原料问题。但在种植或饲养过程中,要用到化肥、农药等人造物品。而这些物品就会对自然界造成污染。并且在制造这些物品时

9、也会消耗能源、产生废弃物。从棉麻到成衣,也要经历好多道工序。而这个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使用大量的水,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比如印染就要用到大量的水,还会产生污染。因此,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注意节俭,比如在满足生活实际的情况下,每年少增添一件衣服,世界上几十亿人从衣服消费上就会节约大量的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污染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这个道理,能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注意节俭,那么环保的问题肯定会缓解一大半!21教育网师:你说得太棒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只要人人都来关注环保问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环境保护,那么环保就不再是问题!师:除此以外,你们还有其他什么建议吗?生1:我们认为还要完善相应的

10、法律,加大对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的惩罚力度,让他们为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买单!生2:我认为还要加大废物回收的管理和技术研发,让更多的废弃物变成可以二次利用的资源。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4)表达交流。师:通过刚才的研讨,我们知道了人类已经认识到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已经开始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联合国和各国都专门成立了相关组织,各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科学家也在继续为解决环保问题开展研究。我们对这些措施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我们还就依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到此为止,我们比较完整地完成了这个单元的科学研究活动。我们可以把这次研究过程梳理一下写成一篇科学

11、研究报告。具体的格式,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材第48页的关于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学习研究报告。(指导学生逐项了解研究报告的体例和格式,然后布置任务,学生开始撰写学习研究报告,当堂完成不了的,可以课后继续完成,下节课再交流点评)(5)拓展活动。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同学们还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到学校或社区进行宣传。比如可以将研究报告、收集到的图片和数据以及课堂上制作的概念关系图等做成展板,到社区或在放学时间段到家长等待区向家长进行展示和宣讲。【教学反思】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保护环境是人类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并以几个相关的问题引领学生分析整理相关信息,使学生对当下人类对保护环境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最后再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引领学生置身环保责任之中。这种以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培养学生根据研究的问题自主整理信息的有效方式。【总结点评】本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主要任务有两个:是继续收集资料或调查了解人类在保护环境方面已经做了哪些努力,取得哪些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二是全面反思和梳理研究过程及成果并撰写总结性的研究报告。内容比较充实,可结合实际教学用两个课时来完成。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