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19926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4年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4年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4年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4年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汇报.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汇报今年以来,*区结合“四下基层”要求,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活动,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聚焦重点任务,突出靶向施治,以四下基层的“脚”力,提升基层减负的“效”力,切实把基层减负的成效转化为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动能。一是重心脚步两下沉,基层“活”起来。聚焦经济社会“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推出党员领导干部“四个一”活动(开展一次座谈交流、开展一次现场办公、开展一次接访下访、开展一次政策宣讲),以党员干部的“脚”力,减轻基层“压”力。一线办公“办”得更快。坚持从“会场”到“现场”,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办,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结

2、合“雷锋哨”平台,实现“村社吹哨、部门报道”。截至目前,全区各街镇、各单位根据职能职责召开解决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突出问题的现场办公会*次,做到将问题讲清议透、定调拍板,90%以上均未召开二次会议,有效解决议而不决、拖而不为、反复开会的问题。一线调研“找”得更准。坚持“大调研、大走访、大梳理”,党员干部通过解剖一个难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全区共搜集汇总意见建议*条,解决率达*%。区委主要领导牵头对“以产业链思维推动望城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课题进行调研,对发现问题实行挂图作战、限期办理、销号管理,解决5条重点产业链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个。一线接待“解”得更好。认真落实区级领导联部门、联

3、街镇责任制,领导带头下沉信访发源地,给基层信访工作吃上“降压药”、送上“定心丸”。*村是典型城中村,原有硬化道路存在安全隐患,区域地下水也出现枯竭、污染情况,村民反映强烈。区领导在下沉*街道接访时,当即调度相关部门提出解决方案,明确整改时间。目前,当地居民出行难问题已基本解决。一线宣讲“送”得更实。深化“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把宣讲课堂搬到“屋场”,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学得实。今年以来,区领导带头到基层讲专题党课,带动党员讲微党课*万人次。*镇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分网格召开“*夜话”屋场会,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镇村中心工作、惠农利民政策开展接地气的宣讲。截至目前,共召开屋场会*余场

4、,覆盖群众近*万人,打造家门口的宣传品牌。二是减负赋能两手抓,效能优起来。聚焦“减负”和“赋能”两个关键,划出“边界线”,明确“责任田”,着力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难题。用制度“保驾二以“减负”“赋能”为突破口,结合“走找想促”主题调研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开展调研,制定*条减负措施和*条赋能措施,逐一明确整改指标和整改期限,指定专人负责,细化分解任务,构建边界清晰、权责一致、分工协作、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完善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问题解决机制和“四不两直”督查机制,确保基层减负工作取得实效。给“大车”“瘦身”。制定*项减负清单,明确基层减负的“硬杠杠:要求区级层面、区直机关各单位发文数量、会

5、议数量均较上年度下降20%以上;全面规范各单位开设的政务公众号,摸排各类微信、QQ工作群和小程序,确保年内删减30%以上;推行村(社区)“无会周”制度;整治村级组织“滥挂牌”问题,严格控制从基层借调干部,从根源上减轻基层负担、明晰基层权责。为“小马”“加油”。制定10项赋能清单,从做深做实片组邻“三长制”、优化“雷锋哨”机制、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充实基层力量、加强关怀激励等方面入手,出台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一揽子制度文件,推动资金、资源、政策、人才往一线倾斜。充实基层力量,*家区级单位援助*个城市社区,*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选派*名驻村第一书

6、记和工作队员,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三是能力作风两提升,保障强起来。狠抓培训“学真经”。分批次组织街镇党政正职、中层干部、村(社区)干部赴*等地学习,组织*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蹲点学习。连续3年举办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和村(社区)干部素能提升班,常态化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拉练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干部队伍履职能力。严管厚爱激活力。严格落实减负不减责,用好考核“指挥棒”,对不在状态的干部,及时约谈提醒。精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细化落实容错纠错清单,为受到不实举报的街镇、村(社区)干部进行正名。每年定向村(社区)干部招录*名公务员,近三年通过“五方面人员”比选选拔*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充

7、实到街镇班子,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基层干部建平台、搭舞台。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望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聚焦发展求实效。紧扣“担当善为落实年”建设,掀起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大抓落实的新热潮。一季度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万元,4个郊游型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片基本建成,乡村振兴实现“开门红”。严格落实防止村级组织“机关化”,全区*名片长、*名组长、*名邻长充分发挥“探头、喇叭、纽带”作用,活跃在基层治理一线,全区“12345”政务热线群众满意度达*虬问题解决率为*%,基层治理成效显著。下一步,*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

8、,以更加坚定坚决的态度和行动,不断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一要深入调研“开方子”。按照“定刚性工作措施、抓事项全面梳理、明线下监测流程”的思路举措,县级干部经常性开展“解剖麻雀式”专题调研,进一步提升基层减负的精准性,有效引导各乡镇和广大乡村干部集中精力抓落实、担当作为促发展。二要健全制度“定规矩二结合实际健全专项工作制度,形成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清单,项目化推进减负任务落实。三要细化举措“强约束二通过随机走访、主动征集、专题调研等方式,动态掌握基层收文、迎检、材料报送等情况,对变相增加基层负担的情形实时予以研判纠偏,切实达到“随时可反映、及时能协调、按时能闭环”

9、的效果。党课讲稿: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条件与培育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随后在听取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二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作为关键要素赋能经济发展的要求日益迫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形

10、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是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新要求,也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新方略,更是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必须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规律,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成长的体制机制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以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努力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发展主动权。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从本源看,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是生产能力、生产水平、生产效率和生产潜力的统一。生产力包含劳动者、劳动的对象、劳动资料三个关键要素,因此,也可将生产力视为这三个关键要

11、素相互作用的生产系统。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过程就是生产力发展和进步的过程。新质生产力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手段和方式的明显进步,即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与高素质劳动者、现代金融等要素紧密结合而催生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先进生产力替代传统生产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模式加速形成的过程,代表着生产力水平发生质的跃迁,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新的劳动者、新的劳动对象和新的劳动资料。具体来看,一是新的劳动者。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对那些掌握现代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产生新的需求,催生新的职业门类和就业岗位,

12、从而推动一大批劳动者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而自发接受教育培训,加快学习新技术,持续提高技能水平,成为推动要素优化配置、技术进步及市场制度改善的新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劳动者的素质,推动更多劳动者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激发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热情,释放全体人民的聪明才智,为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劳动者提质赋能,催生经济系统内部的适应性变化,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新的劳动对象。新质生产力主要以可无限循环利用的信息和数据资源为新的劳动对象。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语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多媒体等数据被加工后成为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有效搜集、整理、分析、

13、挖掘和处理后可释放巨大的生产力效应,并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中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新质产业。三是新的劳动资料。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区分不同质态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和数据不仅向新质生产力的要素系统注入了可无限循环利用的新的劳动对象,同时注入了新的生产工具,即以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信息网络机器体系为主体的信息工具。信息工具的使用使人的认知边界不断扩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传统工业生产力系统中的生产工具以机器设备为主体,而新质生产力既需要对传统的基础设施、能源、机器设备等要素资源进行整合,也需要数字经济下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基础再造背景下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升级过程中知识技术密集型环节攀升的支持,并且更多地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作为技术工具。同时,这些新的劳动资料具有明显的正反馈、网络化、节点式特征及高度的知识密集性和强大的外部性,可以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促使产业不断创造新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