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年度河湖长制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年度河湖长制工作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区年度河湖长制工作总结2023年甲地区委、区政府大力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转变,推进河湖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规范河长湖长履职,持续改善河湖面貌和水生态环境,扎实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向纵深发展,共同打造让人民群众有安全感、获得感、满足感的幸福河湖。现将2023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1 .各级河湖长履职能力持续加强。甲地区区级双总河湖长张三、张四两位同志高度重视河湖长制工作的全面深化与升级,全力推进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建设,多次听取河湖长制工作汇报,结合主题教育,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对策措施,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六大主要任务落地见效
2、。甲地区河(湖)长办以督导考核为抓手,以问题为导向,督促各级河湖长、职责部门履职尽责。各镇街党委、政府强化责任担当,各级河湖长认真履职,甲地区河湖长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推动甲地区河湖长制实现“有能有效二01.规范水域岸线管理。严格落实水利部459处遥感图斑核查整治工作,组织相关镇街对459处图斑进行初步核查,并形成问题、非问题2个清单。同时,依据遥感图斑核查整治的相关工作要求,相关镇街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圆满完成了5处问题图斑的整改及454处非问题图斑的资料佐证任务,经天津市河长制事务中心审核,459处水利部遥感图斑全部系统销号。02.加强水资源保护。大力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3、,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及定额管理制度,全区615家用水户总计下达自来水计划用水指标781.15万立方米;推进节水评价管理,完善管理台账;完成水平衡测试10家;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23家;完成5个项目节水“三同时”验收工作。强化超采治理,加大机井巡查力度,严控地下水开采,回填机井23眼、封存4眼;建设区级沉降监测网络,完成2年地面沉降InSAR监测。加大行业监管,督促供水企业做好供水窖井盖及消火栓排查工作,累计排查窖井盖30267个,发现隐患5个均已完成整改。03.加快水污染防治。全力推进渤海综合治理甲地区合流制一期项目建设;建设19项排水厂站及管网提升改造工程。截止目前,已开工子项18个,
4、其中9个子项已完工,9个子项正在逐步推进施工进度,剩余1个子项已签订施工合同,正在制定拆除方案;全面实施双林街、乙地镇中心城区入河污染源排查治理任务,排查37个居民小区、2个大型批发市场、3个汽车4S店等建筑物,相关混接错接问题,已纳入2024年治理计划。04.加快水环境治理。2023年春季河湖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中,共清理水面堤岸垃圾700余吨,清理非法捕鱼网具354件、取缔非正规垃圾堆放点488个,整治非法侵占水域滩地11个,现已完成全部清理整治。大力推动建成区黑臭水体常态化排查,组织召开2023年甲地区河湖长制工作部署会议,采取镇街季度自查与甲地区河(湖)长办比例抽检的形式,全年抽检91条次
5、,未发现黑臭水体。05.加快修复水生态。启动河湖健康评价,编制完成甲地区河湖健康评价工作方案,为建设幸福河湖提供有力支撑。充分发挥市级考核奖补资金的拉动作用,推动某河水环境治理工程、某河清淤工程、某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有效地解决了一批河湖重难点问题。06.加强执法监管。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快速有效处理各类信访举报问题,认真做好执法动态信访反馈。对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坚决立案查处。截止目前.,共计开展行政检查133次,依法打击水事违法行为立案69起,完成1件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动水务、生态环境、规划资源、城市管理、公安等多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积极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
6、衔接机制,形成河湖管理保护的工作合力。2 .深化履职尽责,河湖长制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甲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河湖长制工作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市河(湖)长办关于进一步完善区级河湖长制组织体系的通知相关要求,对照市级河湖长建议调整名单,结合自身实际,及时完善区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将甲地区人大主任、区政协主席及区纪委书记调整为区级河长,进一步明确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对区域内所有河湖管护的第一责任。O1.考核奖惩体系进一步完善。围绕“十四五”时期河湖治理保护工作目标,以水质指标为重点,以提升河湖面貌为目标。修订完善河湖长制考核细则,不断提升考核客观性、权威性,将社会监督情况纳入考
7、核,进行全覆盖考核,对垃圾堆放、“四乱”问题、河湖长巡河率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予以扣分。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充分发挥网格化督导检查的优势,反馈河道、坑塘沟渠问题920余件,均已全部整改完毕;每月印发考核及暗查暗访通报,向相关镇街下发问题交办单43份,督办单37份,向镇街级河湖长下发工作提醒函7件,工作提示3件,全年约谈各级河湖长3人次。02.协调联动体系进一步完善。深入贯彻关于加强河湖治理保护联防联控的决定第1号总河湖长令要求,组织跨区域、跨部门联防联控,与丙地区等区协调联动,共同解决某河等跨区河流问题,组织跨区河流联合巡护,协调推动重难点问题解决。深化部门协调联动,全年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6次,
8、妥善解决各类河湖问题。进一步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公安、水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部门,持续开展海河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清理网箱地笼32个,插杆11个,浮台9个,渔船6艘。03.社会监督、宣传、培训多体系进一步完善。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聘请区级社会监督员27名,“民间河长”4名,全年妥善解决市、区两级社会监督员反馈问题89件。广泛开展河湖长制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榜样河长示范河湖”等多系列典型案例。扩展宣传覆盖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送宣传短信2万条,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河湖长制知晓率。将河湖长制培训纳入甲地区区委党校授课课程,甲地区河(湖)长办特邀市水务局专家同志紧紧围绕
9、“河湖长制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解读”、“幸福河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培训I,来自全区镇街级河长及职能部门处级领导的150余人聆听了课程。03.准确把握河湖长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2023年,甲地区河湖长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有效解决了一批重难点问题,河湖水环境水生态得到稳步提升,但与创建幸福河湖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 .河湖长制履职意识尚需提升。部分河湖长、河(湖)长办及河湖长制责任部门对河湖长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上打了折扣。部分河长未严格落实河长湖长履职规范(试行)相关要求,履职意识淡薄,履职能力欠缺;部分镇街河湖长办未严格落
10、实河长制办公室工作规则(试行)相关要求,尚未完全依法依规履行工作职责,对自身职责定位不准确,未能充分发挥好河长湖长的参谋助手和部门协调配合的纽带作用;部分河湖长制责任部门对自身所肩负的河湖治理管理保护责任不清楚,没有将河湖长制工作摆在更重要、更突出的位置进行落实。2 .水环境质量还不能稳定达标。2023年纳入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的6个考核断面中生产圈闸、石闸断面未能稳定达到考核标准,其中洪泥河生产圈国考断面水质目标为In类标准,敏感指标化学需氧量19.2mg1.,目标限值为20mg1.,11T2月阈值为24mg1.,存在一定保障压力。另外,海河排水口门北园泵站、西关泵站多次出现化学需氧量、氨氮超
11、标的情况。全区域河湖生态水量短缺,严重依赖海河引江引滦补水、大沽排水河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全年生态水量供给不平衡,调蓄能力不足,造成河湖水质波动比较大。水环境治理长效投入不足,污水处理、生态修复均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工程建设和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二、坚定目标方向,落实任务措施,以激励约束河湖长规范履职为着力点,强化河湖长制。一是严格贯彻落实水利部印发的河长湖长履职规范(试行),围绕河湖长制六大任务,落实职责清单台账,压紧压实各级河长湖长职责。二是加强对各级河湖长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暗访检查、听取汇报、述职考核等方式,严格落实督导检查制度,杜绝河长湖长不担当、不作为、虚假作为等现象。三是加强对各级
12、河湖长履职情况的考核评价。推动完善河湖长制考核奖惩制度,将公众满意度作为河湖长是否称职的考核指标。健全对河湖长个人履职情况的考核评价,探索建立书面或现场述职制度。四是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通过移交组织、纪检、检察部门等方式公开河长湖长履职考核结果,对失职失责的河长湖长严格追责问责。三、以实现流域联防联控为切入点,强化河湖长制。一是健全完善区域协同机制。完善跨界河湖联防联控机制,实行联合会商、联合巡查、联合执法、信息共享,推动形成上下游联动、左右岸协同、干支流协调的跨界河湖治理保护格局。二是健全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完善部门责任清单管理制度,细化分解河湖长制组成部门职责任务,推动河湖长制组成部门履
13、职尽责。三是健全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进一步完善河湖巡查管护体系,推动解决河湖管理保护“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设立社会监督员、民间河长等方式,鼓励引导全社会形成关爱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四、以建设健康河湖、美丽河湖、幸福河湖为落脚点,强化河湖长制。一是全面改善河湖水环境。持续防治河湖水污染,统筹水上岸上、工业农业污染治理,加强重点河湖综合治理。把水环境治理作为创建幸福河湖建设的优先任务。二是严格保护河湖水资源。严控河湖水资源开发强度,严格实行流域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强化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三是加快修复河湖水生态。强化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合理确定河湖生态水量和重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加强生态流量监测预警,保障河湖基本生态水量下泄,维护河湖健康生态。四是定期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建立河湖健康档案,识别河湖健康状况,河湖健康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优化“一河(湖)一策”、“五个清单”,打造一批幸福河湖,为河湖系统治理提供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