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矿企业氧气乙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厂矿企业氧气乙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厂矿企业氧气乙焕事故现场处置方案01、事故风险描述。一、事故类型及其风险:1、可发生爆炸,直接导致现场人员伤亡。2、失控引起火灾或中毒窒息等其它事故。二、事故发生的区域:1、气割作业场所、氧气乙快存放场所。三、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氧气乙燃瓶损坏、破裂。2、附近有明火或乙快瓶靠近电源、电气设备。3、氧气乙焕库房管理不善,气瓶发生倾倒、碰撞。02、应急工作职责。如发生的突发事件,存在导致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具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一、现场人员(包含事故人员):1、立即呼叫
2、周边人员发出报警信号,向上级报告。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120、122o2、在确保自身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自救互救,特别是前期的处置。二、车间主任、车间管理人员:1、险情发生后,组织车间的人员、物资进行现场自救互救。2、向单位负责人报告。三、本单位负责人:1、当紧急事件发生时,作为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调集物资,根据处置方案措施处置紧急事件。同时按要求进行上报。2、负责评估发生的紧急事件的危害程度,本部门无法有效控制或消除时,负责将发生的紧急事件按事故报告程序,立即上报领导及总调度室。并根据应急管理要求做好与应急处置的协调配合工作。03、应急处置。一、应急处置程序:1、作业现场人员
3、(特别是负责人)应立即停止相关工作,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措施进行施救,并对伤害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2、根据伤情,及时向急救中心报告,同时按要求向上进行报告,由现场人员向车间领导报告,车间向厂领导报告,必要时现场人员可以直接向金铜矿总调度室报告。3、各级相关人员按职责要求进行处置。救援人员要根据现场情况,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救援。二、应急处置措施:当气体导管漏气着火时,首先应将焊割炬的火焰熄灭,并立即关闭门,切断可燃气体源,用灭火器、湿布、石棉布等扑灭燃烧气体。乙快气瓶着火或回火应按以下处置:1、迅速关闭乙快气瓶的阀门。2、拧下连接仪表,然后打开瓶,如果此时乙快不
4、再着火,不再溢出带烟或有异味气体,即可继续工作。工作时瓶壁不得有温度上升现象,(用手反复测试)如果发现重新着火或其他情况,说明乙快还在继续分解。3、如果乙快着火后,无法关闭气瓶阀门时要迅速灭火。乙烘气灭火只能使用干粉式灭火和带喷嘴的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准使用四氯化碳灭火。4、对乙焕开始分解的气瓶,如瓶体外部的温度已产生温升,以致无法用手接触,不得搬动,应采取用凉水连续冷却气瓶的方法进行处理。5、待火焰扑灭后,手可以接触瓶体时,应立即将正在分解的气瓶运到室外。如不能将气瓶运到室外,而气瓶内未用完的气体仍在外逸,应尽快清除周围火源(如火炉、烟火等)并打开门窗通风,防止室内发生爆炸。如气瓶库发生火灾或
5、邻近发生火灾威胁气瓶库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将气瓶移到安全场所。并开启消防设施,进行冷却或隔离;若火势一时难以扑灭,要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保护要害部位,转移危险物质。如衣服着火不能及时扑灭,应迅速脱去衣服,防止烧伤皮肤。若来不及或无法脱去应立即就地打滚,用身体压住火种,切记不可跑动,否则风助火势会造成严重后果,有条件用水灭火效果更好。针对伤员紧急救护按发下要求:1、若发生中毒、休克的人员,应立即将伤者撤离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如果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脏均停止时,应立即采取人工呼吸。2、发生灼烫事故后,迅速将烫伤人脱离危险区进行冷辽,面积较少的烫伤应用大量冷水清洗,大面积烫伤的要立即送到医院。3、
6、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4、周围血管损伤,应压迫伤部以上动脉,或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当上述方法无效,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I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三、报告要求与内容:1、当情况比较严重时,应立即向急救中心报告,电话:120、119,有影响到安全生产的事故时,应当立即报告总调度室(电话略,24小时值班)。2、如情况不严重,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当班班长和车间主任,当班班长和车间主任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报告值班厂领导,所有人员均不得隐瞒、缓报、谎报。3、事故报告要简单明了,讲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现场救援人数、条件,已经对事故现场采取了哪些措施,需要协助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等。04、注意事项。1、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放弃现场抢救。2、救护前应检查防护器具是否完好,不得使用有缺陷或已失效的器具。3、人员救护、灭火、人员疏散时一定把握风向,人员一定要向上风向或侧风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