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培训会上讲话汇编(2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24761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培训会上讲话汇编(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培训会上讲话汇编(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培训会上讲话汇编(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培训会上讲话汇编(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培训会上讲话汇编(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培训会上讲话汇编(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培训会上讲话汇编(2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培训会上讲话(2目录1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培训会上讲话22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培训会上讲话14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培训会上讲话按照会议安排,现就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关情况作简要发言。一、多年实践探索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真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事不避难、义不推责,成功应对了X次x.x级及以上地震和XX等多轮区域性强降雨,实现成功避险XXX起,避免XXXXX人可能因灾伤亡,因灾人员伤亡较上一个五年大幅下降XX.X%,切实筑

2、牢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线。同时,我们不断复盘总结,固化了一系列好用管用的防灾机制。(一)着力构建了风险隐患排查除险机制。针对草枯叶落、旱涝急转、华西秋雨等重点防范阶段,广泛发动基层干部群众、行业管理单位、专业地勘单位和在建工程防灾责任人,运用“空天地”一体化技术手段,对有人居住及活动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特别是在汛期,严格执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三查”制度,努力发现掌控隐患动态变化情况,严防地质灾害滞后性效应。全省年均排查巡查地灾隐患点达XX万点次以上,切实做到了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前。完成XXX个地质灾害易发县X:X万调查评价,初步摸清了全省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底数。稳步推进

3、有人居住地“风险斜坡”及“红层滑坡”详查,为开展“点面结合”的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提供基础支撑。相关做法被自然资源部在全国推广。(二)着力构建了预警响应闭环管理机制。在坚持群测群防全覆盖的基础上,持续强化群专结合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起以等级预报为“指挥棒”、短临预警为“发令枪”、群专监测为“信息树”的综合监测预警体系,有效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年均发布地质灾害等级预警XXXX次以上和预警短信XXX万条以上,基本实现威胁XX人以上隐患点普适型专业监测全覆盖,有力支撑服务全省防灾减灾。把“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上升为省委、省政府的刚性要求,大力推广预警“喊醒”“叫应”和“一对一”避险结对帮扶措

4、施,推动“早转、快转、尽转、多转”全面落实、深入人心。我省印发的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十条措施等多项好的经验做法得到自然资源部肯定,并向全国推广。(三)着力构建了全域综合整治机制。坚持把避险搬迁、工程治理作为消除隐患威胁的治本之策,报请省委深改委审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XX省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XXXX-XXXX年),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通过使用政府一般债券、整合自然资源政策、落实受益对象责任、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推动形成多元投入机制,筹措资金XXX亿元(其中,含一般债券XXXX亿元),有效拓宽了地灾防治资金渠道。按照布局优化、功能疏解、

5、工程防控三种整治模式,分类对XX个县城进行综合整治,形成以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为基础、优化用地布局为导向、安全稳定发展为目标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按照“以搬为主、避让优先”的原则,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X.X万余户和治理排危XXXX处,消减地质灾害隐患X.X万余处,近XXX万名群众免受地质灾害威胁。尤其是,XX市积极探索地灾治理+土地整治的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四)着力构建了补短强弱风险防范化解机制。针对XXXX年X月X日XX区推移式滑坡,组织专家深入开展成灾机理研究和防治技术专题攻关,扩大房前屋后及左右两侧排查范围,完善红层滑坡潜在风险区域提前预防措施。针对XXXX年X月XX日X县突发山洪泥

6、石流灾害,印发实施XX省在建工程工棚营地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指引,明确选址要求及负面清单。去年,构建了案例复盘分析机制,针对省内外典型灾害案例,会同部驻X专家深入开展现场踏勘,复盘分析灾害发生及防范应对过程,举一反三查找问题短板,有针对性地研究整改提升举措,印发复盘分析报告供各地学习借鉴,深刻汲取教训,强化极限思维,健全“上游下雨、中游吹哨、下游开跑”联动防灾机制,有效提升极端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去年三次地震后,专门邀请参与抗震救灾的部省专家、地勘单位代表和“xxx”XX特大地震以来历次地震重点地区曾经或现在仍奋战在地质灾害防治战线的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复盘总结经验做法,凝练固化有效举

7、措,制定印发XX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五)着力构建了全民防灾避险机制。编制实施XX省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加快推进XX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立法进程,为地质灾害防治法治化奠定基础。在全国率先探索“青春志愿守护生命”地灾志愿服务行动,组建省级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库,逐县落实驻守支撑专业技术队伍,全方位支撑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探索破解基层防灾短板。修订出台XX省突发地灾应急预案(试行),指导市县科学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预案体系。扎实推进防灾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印发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编印全国首套XX省小学生地质灾害防范与自救科普

8、读本,拍摄地灾科普动画片一起“打怪兽”,切实增强在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临灾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夜间、地震、“三断”等条件下实战演练,五年来,累计培训演练XX.X万场次、参与群众XXXX万人次,有效提升全社会识灾防灾能力和主动避险意识。这些机制措施大多来源基层,来自于在座同志们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总结,并逐步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的,比如,XX市的“XXXXX”叫应机制,XX的短临预警“喊醒”“叫应”机制等。在此,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二、XXXX年地质灾害防治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全省地灾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截至目前,全省仍有地灾隐患点X.

9、X万余处,威胁XX万名群众生命和XXX亿元财产安全,是全国地质灾害隐患最多、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据预测,今年我省气候年景偏差,旱涝并重,XX、XXX、XXXX、XX、X等市(州)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降雨落区与地质灾害易发区、地震灾区高度重叠,全省特别是XX、XX、马尔康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可能呈频发多发态势。从重点防范区域来看,X西高原北部、盆地西北部、盆地中部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X-X成,降雨落区与地质灾害易发区、地震灾区高度重叠,加之人类工程活动叠加影响,XX地区等地须予以高度关注。从重点防范时段来看,X-X月仍然是我省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时期。特别是去年相继发生X次xx级及以上强震,受多次

10、地震叠加影响,汛期强降雨极易引发高位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地震灾区链式灾害成灾风险高,防范难度大,需予以高度关注。从重点防范对象来看,靠山靠崖、临沟临坎的有人居住区,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工棚营地等有人活动区仍属于重点防范对象。这里特别强调,山区建设工程工棚营地、旅游景区、农家乐等重点部位需引起高度关注。近期,省地灾指挥部办公室派出调研督导组深入XX州、XX州、XX市等地,围绕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推进、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在建工程隐患排查整治等方面开展专项督导。从督导情况看,各地在防灾责任和措施落实上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XX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未及时开展“三断”、夜间实战演练。X

11、X景区管理局反映,有个别施工人员租住景区内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家乐或民宿,存在安全风险。XX等在建工程防灾措施落实还不到位。个别市县地灾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对有关行业部门防灾减灾工作督促指导力度有待加强。这些问题不容忽视、轻视,必须立行立改、一抓到底。三、下一步工作重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XX书记近期在XX、XX等地调研时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时刻绷紧防汛减灾这根弦,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理念”,坚决防范遏制重大灾害和事故,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X月XX日,XX省长主持召开全省防汛抗旱、地灾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X月X日,XX副省长主持召开重点市(州)

1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题会议。近期,省地灾指挥部印发了XX省XX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关于扎实做好XXXX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对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一会儿,XX副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围绕近期督导发现的问题提几点工作建议。第一,要真正树牢底线思维,从最坏处着想,做最充分的准备。近年来,我省地质灾害规律发生明显改变,局地短时强降雨、旱涝急转等成为重要诱因,灾害多发生在夜间,发灾时段变为全年,链式灾害、多灾叠加的危害程度远超我们认知。各地要认真研究本地区地质灾害的新变化、新特点,紧盯薄弱环节,深入查漏补缺,把问题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工作

13、做得更超前一些,把措施落实得更坚决一些,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要加强案例复盘,深刻汲取典型灾害教训,抓好反面案例分析和警示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打破惯性思维、经验主义,树牢底线思维,强化极限思维,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充分做好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的准备。第二,要抓细抓实“三查”工作,切实落实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防控风险隐患。去年汛期结束以来,我们抢抓叶落草枯雪融的有利时机,在全省持续开展了冬春季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取得一定成效,但还不够理想,有的市(州)发现的新增隐患在个位数,个别市(州)甚至为零。看不到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找不到隐患才是最大的隐患。排查工作不仅要关注已知的隐患点和风险区,更要关

14、注我们经常讲的村庄、学校、工地、旅游景区、网红打卡地等人口密集区,做到有人居住及活动区域全覆盖,做到“沟到头、坡到顶”。排查力量不仅要依靠驻守支撑地勘队伍,更要千方百计把广大干部群众、志愿者发动起来,打一场“查患除险”的人民战争。对发现重大隐患风险并积极上报的有功人员,一经核实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奖励。排查手段不仅要采取人工核查,更要加强“空天地”一体化技术手段运用,尤其是对那些需要排查、人力无法到达的区域,要采用无人机航摄、三维激光扫描等手段加强隐患识别,努力发现山体高位、隐蔽性强的隐患。地震灾区、高山峡谷区要高度关注松散物源丰富的纵深狭长沟谷,强化动态巡查监测,充分考虑链式灾害、多灾种叠加的风

15、险,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及时消除或降低灾害风险。排查只是手段,最为重要的是落实防范措施。凡是发现有隐患或风险的,都要比照预案内隐患点的管理要求,逐点建立台账,分行业落实防灾责任和防范措施,要确保把所有在建工程防灾责任人都纳入到当地监测预警体系。对那些险情紧迫、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该避让的要主动避让,该清淤的要抓紧清淤,该封填裂缝的要赶紧封填,尤其是在建工程、旅游景区、交通沿线,该关停的要关停、该限行的要限行,务必提醒督促到位、整改落实到位、督查管控到位。这里强调一下,地震灾区的排危除险工程及修复加固项目要加快推进,确保主汛期前完工并发挥功效;XX州要督促XX景区管理局加强对农家乐、民宿监管,对凡

16、是受地质灾害威胁的,该停的停、该关的关、该整治的抓紧整治,严禁威胁消除前人员入住。第三,要抓紧优化完善预案,加强实战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近三年来,市县两级地灾应急预案经过两轮全面修订,整体质量有所提升,但乡镇和在建工程的应急预案还普遍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地要抓紧对乡镇和在建工程的预案进行全面梳理检查,充分依靠专业技术力量指导和审查把关,突出极端情况的防范应对,进一步细化、实化预警响应、转移避让、结对帮扶、先期处置、自救互救、信息报告等具体举措,强化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切实提升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进一步强化夜间、暴雨、“三断”等特殊场景下的实战演练,让乡(镇)村组干部、施工

17、现场管理人员都熟悉预案内容和当地情况,让每名群众都知道往哪儿转移撤离,确保遇有灾险情能按预案迅速果断处置。第四,要充分发挥短临预警作用,增强预警预报能力,切实做到“早转、快转、尽转、多转二从近年情况看,我省地灾风险等级预警取得长足进步,构建了“制作发布、数据共享、响应反馈”三位一体的分级预警工作机制,但对区域性、流域性灾害的短临预警能力还有待提高。要加强毗邻地区和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信息共享,切实做到“上游下雨、中游吹哨、下游开跑”。今后,要把提升短临预警能力作为重中之重,继续深化气象、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合作,加强X小时、X小时、X小时的短临预警的滚动发布,以更好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风险挑

18、战。在此基础上,要完善“三断”条件下的预警发布手段,利用好短信、网络、微信、电视、“村村通”等手段,以及高音喇叭、锣鼓、哨子、手摇报警器等传统工具,快速有效地将预警信息传到点到人。要强化预警响应闭环,进一步健全直达基层点位的“叫应”机制,预警发布后加强“点对点”跟踪确认和抽查调度,及时提醒预警覆盖的乡镇、村组及在建工程防灾人员,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喊醒”受威胁群众。特别是要坚决果断组织转移避险,坚持抓“早转”,在收到预警信息后,提前组织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避险转移,要认真落实AB角工作机制,确保有人组织转、转移无遗漏;坚持抓“快转”,一旦收到短临预警或隐患有变形征兆,立即组织受威胁群众避险转移;坚

19、持抓“尽转”,对危险区群众做到应转尽转,确保不落一人;坚持抓“多转”,对风险不能准确研判时,尽可能多组织群众避险转移。要加强避险转移路线及安置场所安全性的动态复核,加强避险人员管控,严防擅自返回,全力确保避险转移安全,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第五,要坚持一盘棋思想,强化协调联动,打好防灾减灾整体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链条长、涉及面广,仅靠哪一个部门都不行,必须齐抓共管、联防联控。X月X日,XX县境内国道XXX线发生高位垮塌,因自然资源部门之前通过“空天地”结合手段排查发现此处隐患并移交,县交通运输部门及时落实防范措施,水利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对堰塞体进行排危除险,避免了人员伤亡。各地要充分发挥地灾指挥部的

20、牵头抓总作用,用好“指挥部+清单制”,加强分类指导,健全完善自然资源、气象、交通、水利、文旅、应急等部门联合会商调度机制,督促指导相关责任主体单位,做好行业领域内的地灾隐患排查和风险防范。前期,省地灾指挥部联合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组建了XX支由厅级领导带队的省级督查组,汛期将持续深入基层一线分组包片开展督导,推动省委、省政府防灾减灾决策部署终端发力、末端见效。各地也要完善“四不两直”汛期督导、不定期明察暗访工作机制,深入乡、村、组、点开展“清单化督查”“面对面指导”,切实推动防灾责任和防范措施落到最小工作单元。要强化督导成果运用,采取“三单一书”“两书一函”等方式,针对问题短板和薄弱环节,既“点对

21、点”移交并督促整改,又从面上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全力消除盲区,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工作形成闭环。最后,我再强调两件事。一是关于加强突发地质灾害信息报送。突发地质灾害信息报送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开展应急处置和服务抢险救援决策的关键。近年来,个别地方突发地质灾害信息报送不及时,内容不规范,灾害定性不准确的问题时有发生。对此,各地要严格按照省地灾指挥部办公室去年印发的关于明确突发地质灾害报送十项措施的通知相关要求,明确报送职责和报送时限,严防信息倒灌,强化部门信息沟通,坚持先内后外,规范信息内容,市县地灾指挥部要主动加强与省地灾指挥部办公室会商,严格地质灾害认定,统一信息报送口径,规范

22、报送程序。各地在报送信息时,一定要认真斟酌,在灾害没有定性前,首报尽量使用暴雨灾害、自然灾害等中性词,避免对抢险救灾工作造成被动。二是今年我省将启动实施山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目前,省级总体规划正在抓紧按程序报审,预计X月份印发实施。这是XX书记、XX省长亲自关心,亲自部署,XX副省长亲自研究、亲自推动的一项重点工作、重大民生工程,各地务必高度重视,提前谋划部署,结合实际抓紧编制市级专项规划和县级年度实施方案并按程序报批,确保今年山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开好局、起好步。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培训会上讲话此次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培训会内容很丰富,昨天与会同志赴XX市XX县对X个点位进行考察

23、学习,今天召开座谈会,刚才市、县、乡、村各级典型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XX同志对我省近年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对做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强调和部署,大家要全力抓好落实。在此,我强调几点意见。一、有效推广XX先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此次我们培训会议地点定在XX,原因在于XX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得较好,经验可复制、可推广,有几点经验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一是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地灾防治工作是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各地分管领导要高度重视,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沟通,要集全社会之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充分把防灾工作落到实处,避免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二是坚决稳住基本盘。XX地理位置相对偏

24、远,“xXX”XX地震以后,地质环境和过去有很大变化,特别是山高坡陡沟深,地质灾害易发高发多发。在这种情况下,XX干部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对已知探明的隐患点盯死看牢、严防死守,集全社会之力稳住基本盘。各地分管领导和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要学习XX经验,力推其作为汛期工作重点。三是全力落实防灾措施。近几年,XX市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形成了一整套打法,可供各地借鉴。一是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在现有条件下做到极致,不惜一切代价把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传达到家家户户,传达到每一个地质灾害防范主体,这一点尤为重要。二是全力实施避险转移,落实“早转、快转、尽转、多转”要求,赢得了防范重大风险的先机,用大概率的转

25、移来防范小概率的灾害发生。三是集全市之力实施全域综合整治,用工程办法解决人与环境相处过程中的规避风险问题。二、认清严峻形势,正视短板弱项,进一步增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XX大运会即将举办,我们要尽一切努力确保平安稳定,不给全局添乱。今年汛期来得早、来得猛,各地要引起高度重视,对当前形势要客观全面进行研判,同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要引起高度警惕。从前期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一是思想认识模糊,重视程度不够。“一岗双责”抓落实还不够,忧患意识、底线思维还不到位,“防胜于救”的理念还没有落实。隐患点较多,人员变动较大的市(州)、县(市、区)

26、、乡(镇),在换届及人员调整过程中,由于工作衔接不紧密,可能会导致问题发生。针对今年特殊形势、特殊要求、特殊压力,分管同志要及时向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汇报,提醒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地情况进行具体研判。二是隐患发现能力不足。我省山地丘陵广布、地形起伏悬殊,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较好,加之频繁地震、强降雨叠加影响,地质灾害隐蔽性强、突发性高。据初步统计,近X年全省新增地质灾害有近XX%发生在已知预案点外。比如,XXXX年X月XX日,在XX州XX村发生一起高位特大型崩滑灾害,造成XX人死亡失踪。这类地质灾害往往发生在高陡斜坡上部,仅靠传统调查手段和方法难以发现,一旦发灾,损失极为严重。三是地震灾区风险防控

27、难度大。受频繁地震影响,山体松动,松散物源剧增,地震灾区地质环境更加脆弱,导致降雨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增加,汛期极易形成链式灾害(如堰塞湖、溃决洪水等),一旦成灾,规模更大、防控更难、损失更重、影响更广。据初步统计,“XxxXX地震、“xxxXX地震震后X年内,灾区地质灾害都呈显著增加趋势,一般约为震前的X-X倍水平;特别是在强降雨激发下,几乎逢沟必发山洪泥石流。比如,XXXX年X月XX日,XX地震灾区因区域性强降雨,引发群发性山洪泥石流灾害,基本上是沟沟“吹喇叭”,造成道路中断、河道壅塞,经济财产损失巨大。四是在建工程风险居高不下。近年来,三州地区、盆周山区大量工程项目开工

28、上马,施工过程中的切坡、爆破、堆填等活动对地质环境扰动大,容易诱发次生地质灾害。特别是工棚营地防灾措施落实不到位,加之外来人员防灾意识不强、避险经验欠缺,进一步加剧了在建工程的受灾风险。据初步统计,XXXX年至XXXX年,全省因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数量有XX起,仅占同期发灾总数的x.x%,但因灾死亡或失踪人数达XXX人,占到同期的XX%。比如,XXXX年X月XX日,XX段发生一起高位山体垮塌,当地政府前期已将此处隐患点移交施工单位,但因该单位监测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正在坡脚开展涵洞清淤作业的XX名施工人员死亡或失踪。五是群众主动避险意识不强。部分地方党委政府的动员、教育

29、工作还不到位,群众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认识不够,侥幸心理、麻痹思想还较大范围存在。特别是在组织避险转移时,有些群众认为住了几十年都没有发灾,不愿撤;或者夜间雨大,不想撤;还有些群众认为地质灾害发生了就不会再次发生,擅自返家从而酿成悲剧。比如,XXXX年X月XX日凌晨,受强降雨影响,XX市XX县发生一起滑坡灾害,在灾害发生之前,乡镇干部已组织XX户XX人紧急避险撤离安置,但有X户X人擅自返回家中居住,最终灾害发生,造成X人死亡、X人失踪。六是应急处置支撑不足。总的来讲,应急能力有大幅提升,但还是普遍缺人才、缺资金、缺装备。同时,专业地勘队伍应急调查装备配置还不能满足“三断”条件下的工作需求,缺少X

30、G单兵移动通讯装备,遥感航摄调查也以小型无人机为主,滞空时间短、航拍范围受限,不能实现对重点地区全覆盖快速调查解译,缺乏对灾害的管控能力。特别是在灾害以后,我们还受技术条件限制,尚不能在较短时间对重点地区灾害全面掌握了解。比如,在去年“XX”XX地震时,由于灾区山高谷深、次生地质灾害突出、居民分散,加之地震造成道路交通、通讯、电力中断,难以在第一时间准确获取灾区相关信息。上述问题反映出我们工作的痛点、难点,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情况考虑得再复杂一些、把困难估计得再充分一些、把工作准备得再完善一些,全力以赴做好防大灾、防巨灾的思想和行动准备。三、坚

31、持防胜于救,主动防范化解汛期地质灾害风险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稳住已知隐患点位基本盘,防住重点区域,盯住危险点,织牢织密地质灾害防治安全防护网。一要立足于“查”,全面摸清安全风险隐患。各地要把隐患排查整治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全过程、各环节,切实强化“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坚持“坡到顶、沟到头”,特别是对在建工程、旅游景区、交通沿线、农家乐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确保零死角无盲区。对于重点部位重点工作,要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尽一切可能找出外部隐患,最大限度提升发现预警能力。我要特别强调,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特别是发生在人员密集区的,尽管在预案外,

32、也要严格追责问责。二是着力于“治”,加强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各地要加快推进排危除险、修复加固、避险搬迁、工程治理等项目实施,确保按期完工,按时投入使用,有效发挥防灾减灾功效,严防链式灾害风险,千方百计确保安全重建、安全度汛。要摸清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本底,特别是山洪泥石流沟谷物源情况,针对性完善防灾预案并加强演练。要认真对照XX同志前面提到的在地震灾区调研督导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查漏补缺、提前整改,防患于未然。三是落脚于“防”,强化工程建设领域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各地要对辖区内各类在建工程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摸排,特别是弃渣场、堆土场、项目部、工棚营地、施工现场等重点部位,逐点建立工作台账,

33、及时落实整治措施,要全面落实个体责任。各有关部门要落实行业监管责任,督促本行业领域在建工程单位落实防灾主体责任,确保每一处在建工地都纳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都能及时收到预警信息。要指导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防灾意识,提升避险能力。各地会后要对辖区内所有的在建工地选址安全性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评估,要作为硬性要求。四要致力于“避”,持续做好预警预报和避险转移管控。各地在能力还不足,尚不能够精准监测隐患点的情况下,要坚决落实“早转、快转、尽转、多转”的要求。气象部门要加强车载气象雷达、多普勒气象雷达等先进技术装备运用,提升重点地区、局地小气候监测预报能力。自然资源、气

34、象、地震、水利、应急等部门要加强数据共享和会商调度,持续强化隐患动态发现、动态监测、常态治理和主动避让等行之有效的机制。要围绕“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如何管”等关键环节,严格落实“三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坚持“不计成本、不讲价钱、不惜代价”,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险转移。要加强避险人员管控,在危险没有消除前严禁人员擅自返回,这项责任要落实到基层党委政府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五要着眼于“救”,加强高效处置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各地要根据今年实际情况抓紧优化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顺畅、高效运转指挥体系,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重点地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要明确风险点、问题点

35、,亲自安排亲自部署,对痛点难点斗真碰硬,确保地灾防治工作落实落地。近期,我们将在XX县举办XXXX年全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专项演练,进一步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提升能力。要依托省地质局、省地调院及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等所属专业队伍和驻地应急队伍,分区合理前置抢险救援力量、应急装备和救灾物资,动用全省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确保“三断”情况下高效有序开展救援保障和应急调查处置。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保持“归零”心态、“临战”状态,始终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作风、最大的担当,抓紧抓实地灾防治工作。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各地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地灾防治工作,

36、分管负责人要及时和主要负责人沟通汇报,要敢讲话、讲真话、听指挥,确保主要负责人清楚当地地灾防治工作的形势和具体事项。各地要始终保持高度戒备,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压紧压实党委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属地责任、行业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和防灾人员的直接责任。健全“指挥部+清单制”工作机制,制定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督导清单,强化工作调度和跟踪问效,将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二要强化协调联动,形成防灾合力。充分发挥各级地质灾害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自然资源部门要指导开展重点地区隐患排查整治和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应急部门要加强应急准备检查和业务指导,统筹做好巨

37、灾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和应急备勤;气象部门要下大力气研究局地小气候监测预报,着力破解短临预报难题,提升地灾气象风险预报的精准度。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加强信息共享、联合会商、协调联动,打好地质灾害防治”整体战二重点隐患点毗邻地区要落实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着力提升区域协同防灾能力。三要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采取以会代训、发放宣传材料、设立警示标志牌等形式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增强自测、自报、自防和自救能力。基于今年的严峻形势,要至少搞一次规模化的宣传培训,重点地区宣传培训要覆盖到每村每户。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展群防群测工作,鼓励各地对发现隐患和险情的人员给予正向激励,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群众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制定防范负面舆情的兜底工作措施,自然资源、网信、宣传部门要安排专人开展工作,加强正面引导,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严防负面舆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