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报的2024年第一批次的学术不端行为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报的2024年第一批次的学术不端行为心得体会.docx(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报的2024年第一批次的学术不端行为心得体会若论人性的顽固,再没有比对名利的追求更为顽强的了。就连以严谨著称的学术界,恐怕也概莫能外。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报2024年第一批次的学术不端行为。此次通报共涉及15所大学,累计32篇论文。其中,“985”重点高校成学术造假重灾区。江南大学成为此次通告中学术不端“第一大户”,累计有12篇论文涉嫌学术不端。学术不端、2024年、第一批次这三个关键词,难免给人留下遐想空间:往年是否存在类似的学术不端事件?按批次通报是惯例还是2024年的创举?这样的联想一旦开始,对科研环境的担忧也就随之产生。在社交媒体上,这个新闻自然成
2、为网友议论的话题。有网友呼吁加强对科研环境的治理力度,”学术造假既骗国家也害了学生,必须严肃处理”。违背学术道德的东西,见不得阳光。对于“上榜”的当事人来说,此次通报也许意味着他们所在学校的师生名誉受累,学术期刊会把他们拉入黑名单,同行也会投以鄙夷的目光。多重压力之下,这些“上榜”学者无异于“学术社死”。科研管理部门对学术不端者公示,借助舆论制造声势,对于净化高校科研环境,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公开曝光就能杜绝学术不端,年度的批次早该逐渐减少,每次被通报人员数量也该呈下降趋势。但事实并非如此,查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可知,尽管通报学术不端行为已呈常态化之势,且每年多达三、四批次,但学
3、术不端仍高频发生,说明通报所起到的“学术社死”震慑作用,可能也是有限的。“学术社死”或只是当事人的暂时性休克状态,一旦时过境迁,弄虚作假的不端行为可能再次上演。网络舆论的记忆是阶段性的,随着新的热议事件“顶岗”,不论什么领域的“社死”,也许都有“苏醒”的可能。而寄希望于一次“学术社死”就彻底改变当事人的惯性思维,恐怕也不现实。学术不端屡见不鲜,与弄虚作假者的惯性思维有关,也与不当获利的巨大诱惑分不开。从通报的情况看,一所高校中的学术不端“惯犯”在数量上极少,但一个人多次造假的频率颇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弄虚作假成了一个人的思维定势,一旦环境允许,只要“利益”够大,这样的学者可能还会重操旧业。曝光,只是净化科研环境的辅助性手段,真正的学术治理还在于追究法律责任。遗憾的是,现在对学术不端的治理,科研管理部门、高校和司法机关并未实现“同频共振”,这并不利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综合系统治理。净化科研环境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科研创新国际竞争力,关系到我国的国际科研声誉,基于国家利益等考虑,对于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既要让当事人“学术社死”,又要彻底斩断学术不端背后的利益链,还科研环境一片纯净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