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班子运行情况研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社区班子运行情况研判.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村社区班子运行情况研判按照省委和市委、县委关于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安排部署,为摸清家底、掌握实情、打牢基础,确保新一轮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有序推进、顺利完成,*月*日至*月*日,由县委组织部会同县纪委监委、县委政法委、县民政局、县信访局,组成*个研判组对村(社区)班子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项研判。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全县共有建制村(社区)*个,村平均面积*平方公里,平均人口*人;社区平均面积*平方公里,平均常住人口*人;村(社区)常职干部职数共*个,其中设*职社区*个、设*职村(社区)*个、设*职村*个、设*职村*个、设*职村*个。目前,全县现共有村(社区)常职干部*名,其
2、中优秀农民工*人、占*%,农村致富带头人*人、占*%,返乡大学生和退役军人*人、占*%,其他*人、占*虬全县*个村(社区)“一肩挑”*个、占*%,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名、占*虬二、运行现状(一)党的组织优势充分发挥。以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聚焦农村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员教育管理更加规范有序、联系服务群众更加深入有效的现实需要,优化设置村(社区)党委*个,村(社区)党总支*个,一举解决“小马拉大车”问题。以合并后村(居)民小组为基本单元规范设置村级党组织下属党支部*个,规范发展党员“村下属党支部讨论+村党委(党总支)审议+乡镇党委审批”职责和流程,改革后*名入党积极分子、*名预备党员按
3、流程进入登记、审批程序。探索村党组织为核心的“一核多元”模式,构建“村党组织为战斗单元,下属党支部为战斗细胞”的应急战斗体系,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制胜优势。*月*日以来,*江流域连降大雨,造成*江*境内流量大增、水位猛涨,最高超保证水位*米,*镇*村段*江河堤出现*米左右垮方险情。*镇*村组建党员先锋队*支,联同公安干警、镇机关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等*余人参与抢险安置工作,紧急转移受灾区域群众,完成迎水面*处丁字坝和*余米背水面培厚加固工程,众志成城筑牢共御水患“安全堤”,实现此轮降雨最大洪峰(*立方米/秒)顺利通过。(二)干部队伍结构更加合理。村级建制调整改革
4、中,注重“职数整体削减、职位具体增加、班子个体强身”三同步选优配强干部,村“两委”干部队伍实现新老更替,年龄、学历、来源结构明显改善。全县*名村(社区)临时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岁,比改革前下降*岁,学历全部在高中以上;*名村(社区)过渡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岁。一批视野宽见识广、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进入“两委”班子,村级干部会干事、能干事的能力明显增强,村干部巧干事、干成事的理念明显增强,整体实现年龄下降、学历提升、能力提升“一降两升”正向变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镇*村临时党组织书记、工作委员会主任*说:“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通过十不宜硬杠杠筛选过渡班子成员,*村配齐了精
5、兵强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J(三)基层服务能力全面夯实。紧盯便民服务要求不减、标准不降、力度不弱目标,坚持“公共服务范围最大化”和“群众日常办事便捷化”相结合,根据居民聚居点分布形态,在新村设置村便民服务室*个,在被撤并村设置村级便民服务点*个,探索建立民事帮办、代办制度,安排村干部和专干轮岗到便民服务室(点)为群众提供代办领办服务,着力解决留守老人、孤寡残疾等特殊需求人群办事不方便的问题,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镇聚焦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理念,印制村级便民服务卡,将村干部分工信息、联系方式制成“名片”,让老百姓找得到人、办得成事。*镇根据农村群众习惯于逢场天到镇咨询政策和办理业务的实际情
6、况,从政府办公楼一楼调剂*11f办公用房,设*生镇村(居)便民服务中心,实行村(社区)干部到镇集中办公,力促公共服务范围最大化、群众日常办事便捷化。目前,*镇村(居)便民服务中心月办件达到*余件,其中审批审核服务件*件、占*%,证明材料件*件、占*%,政策咨询件*件、占*%。(四)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壮大。顺应人口流向、交通流向、经济流向,大力推进顺向调整,形成中心村*个、特色村*个,村集体经济*万以上村*个、*万元村*个。围绕麦冬、藤椒、生猪和优质粮油、蔬菜“*+*”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根据资源禀赋与产业特点,在*个村创新实施村级党组织带合作社入村、合作社带产业入股、老百姓带土地入社“三带”发展模
7、式,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主体*余家。*镇观庙村打破原有村域限制,整合原有“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形成甜橙、藤椒、稻纵“民一村一企”加速融合和多元发展的新格局”等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深化,每年村集体经济可创收*万元。三、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一)“老村优先”的本位思想不利新村人合事合心合。研判发现,个别村班子成员之间融合度不高,没有形成合村又合心的干事氛围。如有的村为平稳过渡采取分片管理模式,内部“分工”仍按照原建制村进行划分,影响合并后的融合进程;有的干部在村务议事与开展工作时往往习惯性的考虑老村利益,没有真正将自己当作新村人;有的干部留恋“老窝”,惯于在老村开展工作,到新村办公和开展
8、工作的时间寥寥无几;有的干部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错误思想,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置遗留问题,影响基层群众对村级班子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上述现象,一方面是干部存在求稳心理、缺乏全局观念,没有真正将自己放在有利于新村融合发展的层面来思考问题、推动工作;另一方面是受村民中的地域意识影响明显,合村后仍有不少村民在村民议事中习惯性的为老村争取利益,要求新村班子队伍中的原村干部为老村多谋利益,导致个别干部左右为难,降低了新村凝聚力。(二)“进退流转”的得失顾虑影响新村班子战斗合力。研判发现,受“进退留转”影响,各个年龄段和岗位的干部均存在不同的心理波动。个别常职干部认为工酬不匹配,工作中存在应付心态,认为
9、工作多、任务重、待遇低,干劲不足;个别年轻干部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对老干部依赖心理严重,遇事存在畏难心理,不能独当一面;个别老支书存在思想包袱,觉得听年轻人的安排丢面子,不能主动融入过渡班子;一些退下来的专干心理落差较大,认为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退下来后,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差距明显。上述现象,主要还是干部缺乏对“进退留转”的正确认识,存在丢官丢面子,丢官丢饭碗的不良心态,存在钱多多干、钱少少干的功利心态,奉献精神不足。(三)“就地找人”的选用模式影响新村队伍选优配强。研判发现,村后备干部普遍储备不足,难以满足村“两委”换届时的需要。此次改革中全县共下派*名机关干部到村任党组织书记、工作委员会主任
10、,但就研判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后继无人”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发现、培育后备干部渠道不宽,习惯性的在本村留守人员中找寻培养对象,与本村外出的年轻人沟通不多、了解不够,难以回引有意愿有能力的在外年轻人;另一方面是后备干部培养周期较长,担任后备干部期间待遇不高,致使有经济头脑的致富能手或有一技之长的在外农民工返乡意愿不强。同时,村民群众受历史沿革、宗族家族等影响,还不同程度存在地域观念,难以接受能人“跨村任职”和“社会招聘模式二四、换届预判情况按照关于做好新一轮村(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的工作方案,*个乡镇党委在*月底前对村(社区)“两委”开展了全覆盖综合研判,全面梳理了村(社区)基本情况
11、,进一步掌握了村(社区)班子运行、干部结构及履职情况,并广泛听取了党员、干部、群众对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对村(社区)“两委”换届“一肩挑”和班子成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班子成员、风险点等进行了预判。(一)“一肩挑”预判情况。经预判汇总,全县*个村(社区),*个村(社区)可望顺利实现“一肩挑”,*个村(社区)存在一定问题。其中,*镇*个村临时党组织书记由机关干部下派,暂时不具备参加村(居)民委员会选举资格,且无其他“一肩挑”合适人选;*个村(社区)无合适的“一肩挑”人选;*个村现临时党委书记(工作委员会主任)工作能力不足、群众认可度低,顺利当选难度大;*个村竞争大;*个
12、村信访矛盾突出;*个村离任干部有情绪,可能影响换届选举;*个村因其他原因难以实现“一肩挑”;因现任书记刚刚去世,目前尚未进行研判。(二)“两委”班子成员预判情况。经预判汇总,全县*个村(社区)除“一肩挑”以外,“两委”换届班子成员*人。其中,女*人、占*%,党员*人、占*%,优秀农民工*人、占*%,交叉任职*人、占*%。(三)村(居)务监督委员预判情况。经预判汇总,全县*个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班子成员(含监督委员会主任)共*名,全部由党员担任,均由非村(居)民委员会成员的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班子成员)兼任。(四)村级后备力量情况。全县*个村(社区)共储备村级后备力量*名,其中女性*名、占*
13、%,返乡优秀农民工*名、占*%。*名后备力量通过担任村(社区)书记(主任)助理、村(居)民小组长、网格员等形式“顶岗锻炼”,积极参与村级事务。(五)“四个一批”安置预判情况。经预判汇总,全县*个村(社区)需通过“四个一批”安置离任常职干部*名。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人、转任其他村组干部*人、支持自主创业*人、引导退出*人。*名离任村(社区)常职干部,有不满抵触情绪或不支持村(居)工作现象。(六)风险点预判情况。经研判汇总,全县共有村(社区)“两委”换届风险点*个。其中,高风险点*个、中风险点*个、低风险点*个。中、高风险点主要原因为部分村(社区)换届有意向参与书记(主任)竞选的对象较多,竞争较
14、大;部分村(社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掌控力较差,“一肩挑”选举有难度;部分村(社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信访压力较大;部分村(社区)班子年龄结构不合理,主要负责人年龄较大,后备干部缺乏,人难选。五、工作建议(一)关于职数设置。按照“核定总量科学配置、适度调剂高效使用”原则设置、使用村(社区)常职干部职数。村干部职数。村常职干部一般设*职,可根据人口数量、辖区面积、工作任务、合并村数量等情况适当增加,但不得超过*职。其中,户籍人口*人以下的村设*职,户籍人口*至*人的村设*至*职,户籍人口*至*人的村设*至*职,户籍人口*人以上的村设*至*职。社区干部职数。城镇社区设置常职干部职数*至*职。其中,
15、常住人口*人以下的设*职,常住人口*人以上的设*至*职。场镇社区设置常职干部职数*至*职。其中,常住人口*人以下的设*职,常住人口*至*人的设*至*职,常住人口*人以上的设*至*职。建议根据建制村(社区)人口数量、幅员面积、工作任务等情况,确定村(社区)“两委”委员职数,党支部一般设委员*至*名,党总支、党委一般设委员*至*名,其中副书记*至*名;村民委员会一般设成员*至*名,居民委员会一般设成员*至*名。注重培养使用年轻干部和女干部,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一般应有*名*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至少应有*名女干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一般由*至*名成员组成,其中主任*名。(二)关于资格条件。着
16、力优化村(社区)“两委”班子结构,积极推动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重点选拔*周岁以下、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优秀党员;其他村(社区)“两委”干部*岁以下、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优先。继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原则上不超过*岁、学历不低于初中。“两委”班子成员负面清单:*.不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曾因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受过纪律处分的。受到纪律处分尚未超过所受纪律处分有关任职限制期限以及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纪委监委、公安、司法机关立案调查处理的;*.因拒不执行、拒不服从党组织决定,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应急抢险、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工作中,不服从党组织工作安排、造谣传谣、
17、隐瞒重要信息等造成严重影响的;*.致富带富能力差、缺乏示范带动作用,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生活作风和道德品行差,不履行法定义务,在群众中影响较坏的;*.曾受过刑事处罚,参与涉黑涉恶或为其充当保护伞,或因参与“黄赌毒”等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以及组织或参与非法*活动、或违反计划生育法律规定未经处理的;*.煽动群众闹事、组织群众非法集体上访,越级非法上访扰乱公共秩序,或由于群众工作不力等原因,矛盾纠纷得不到及时化解,酿成信访突出问题多,遗留信访问题、重复信访久拖不决,造成群体性事件或影响社会稳定的;*.违反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制度,经审计发现有经济责任问题且造成集体资产资源流失损坏的;*.有拉票
18、贿选或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被查处的;*.曾经当选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但被罢免或责令辞职的;*.缺乏履职必要的身体条件或丧失行为能力以及其他不适合担任村(社区)常职干部职务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年龄和文化上不受限制,由不是“两委”班子成员及其近亲属担任,具有较高威望,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敢较真碰硬,对待公益事业积极主动,村(居)务监督委员主任应为正式党员,提倡由非村(居)民委员会成员的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班子成员)兼任。(三)关于离任村(社区)干部安置。建议建立离任村(社区)干部联系服务制度,乡镇党委落实班子成员定期走访联系离任常职干部,听取意见建议,按照“四个一批”
19、要求“一人一策”制定安排方案,抓好村级建制调整改革“过渡期”结束后离任村(社区)常职干部的安排工作。(*)设置公益性岗位安排一批。还有意愿继续为群众服务的离任村(社区)常职干部,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到公益性岗位。(*)利用其他村组干部岗位安排一批。根据离任村(社区)常职干部现实表现和个人意愿,依法推选他们担任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居)民小组长,或担任民兵连长、网格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扶持支持自主创业一批。对有自主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的离任村(社区)常职干部,支持领办创办致富产业,在项目审批、资金补助、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给予补助引导退出一批。对年纪较大、没有安排到其
20、它岗位的正常离任村(社区)常职干部,按离职村干部补助政策给予一次性补助,体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四)关于风险隐患处置。建议突出问题导向,压实工作责任,乡镇党委要组织力量,结合前期综合分析研判结果,通过入户走访、个别谈话、问卷调查、集中座谈、专题分析等方式,筛选出新村融合质量不高、信访矛盾纠纷集中、选情复杂等重点村(社区),全面梳理换届风险点,分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建立健全隐患台账。要适时召开乡镇风险隐患排查会和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制定防控措施,落实专人一对一包联负责;要建立“一村(社区)一预案”工作机制,实行县、乡两级领导分片联系包干,针对性抓好防范化解。乡镇层面难以解决的,中风险由联系县领导组织相关县级部门解决。同时,县级有关部门和乡镇党委要建立换届舆情日报告机制,强化对舆情的收集、研判和预警,第一时间发现处置苗头性问题,对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信访和舆情,第一时间掌握真相、消除影响,坚决防止负面炒作,切实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平稳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