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研讨会专题讲座:以一不变幻万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研讨会专题讲座:以一不变幻万变.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以一不变幻万变一一幼儿园律动游戏设计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分享南京军区联勤部三八保育院一、研究背景基于我园音乐组长期开展幼儿园团体律动教学的教研活动,以新手教师观察、模仿一一“克隆”经典课例为抓手,组内教师在逐渐明确教学流程衔接和互动语言收放的同时,逐渐萌生了创新活动的动机和渴望,但在音乐的搜集、选择、剪辑方面仍表现出极大的困惑和困难,在搜集和选择方面缺乏对“好”音乐的敏感度,而即使面对经典音乐,曲式、段落等的分析、重整也成了一大难关。因而,音乐组的活动开发一度到了一筹莫展的境地。鉴于以上的所有因素,在南京师范大学专家的建议和组内教师的讨论下,音乐组最终决定以本园原创课山狗和臭鼬为切入点,作为律动游
2、戏设计的蓝本的。通过一学期的探索与实践,幼儿园团体律动游戏三只小猪和守株待兔相继在此方法中成型,给幼儿带来了更多的体验和欢乐,同时也激励着音乐组的老师不断地思考和创造。在实践与反思中我们继续前行,藉以文字和幼教同行们分享我们目前所做的、所得到的、总结的点点滴滴。二、“以一不变”的音乐选编(一)音乐的选择在山大王的宫殿里是挪威作曲家葛里格的一首世界经典名曲。众所周知,世界经典名曲是动儿园音乐活动强大的资料库,但往往名曲的初旨不是服务于幼儿园教育,从整长度而言一般适合于成人的学习和欣赏,对于幼儿学习而言,一般会超出其生理舒适范围。(二)音乐的分析与编辑在山大王的宫殿里本身已经营造了一种从舒缓到紧张
3、再到非常紧张的情绪氛围,全曲原本由两个乐句短曲(即67121313|272116116712131361531315一|)连续重复并由慢渐快的18次构成。从儿童学习心理学角度而言,考虑到18次的总长度可能会略微超过一般幼儿舒适坚持的极限,因此最终将18次重复缩减为12次重复,由于回旋曲式独有的特点,后期编辑在保留渐变速度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也保证了音乐的整体感和流畅性。山狗和臭鼬这个团体律动游戏的设计与成型经历整整一学年的时间终于初露雏形,后有幸在全国各类会议、培训中与幼教同行们分享,因而音乐组全体教师对此音乐的旋律和结构的了解都比较清晰和透彻。组内对此音乐一段体回旋曲式进行了二次分析,从节奏角
4、度人手,此曲除却开头的引子和最后的尾奏,可以分为“慢_渐快一快”三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4组短曲的渐快重复。当然,从这个思路继续进行思考,此曲也可分为四部分,五部分、六部分一可以平均分配,也可以根据需要来组合。通过以上二次分析,教师们对音乐的组合与编排又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有助于通过音乐的架构,以幼儿的经验为依托,进行活动设计的思考。三、“幻万变”的故事、动作和其他的累加(一)故事1、故事与音乐的关系故事是幼儿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支架,通过故事的线索,幼儿能更好地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当然,所谓“一百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当同一个音乐被赋予不同的故事内容时,此音乐所营造的价值与意义就被延展和扩
5、大了,幼儿在音乐中的体验也因此而更多元和丰富。2、故事的搜寻与改编故事的选材可以从经典故事人手,一般来说经典故事的脉络清晰、主旨明确、意义深厚。同音乐一样,经典故事不是为教学而“量身定做”的,在使用时需要进行适度的调整。山狗和臭鼬的原本来源自美洲印第安民间故事,原故事中的“单一结尾”一一臭哟放了一一个大臭屁把小动物都熏晕了,被调整为“三个不同的结局”。这样,结局的多重性直接使故事变易更易回味,相比单一结局就能更有效地持续激发币H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借鉴山狗和臭鼬的改编,组内教师都开始逐渐放弃了“闭闩造车”的编故事法,而陆续投身于各路经典的重温中,寻找与音乐色彩相契合的故事题材,针对幼儿的
6、学习特点加以选编。故事选择类型改编后的故事山狗和臭脏印第安民间故事山狗是臭鼬大王的手下,有一天,臭融大王派山狗到村里去将所有的小动物灯到洞口让他美餐一顿。山狗遨请小动物去跳舞,小动物都不愿意。他灵机一动,邀请小动物们去寻找强盗看守的宝藏。为了不让强盗发现,在出发前要用泥巴将自己乔装起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会有强盗吗?还是其他的危险正在等着呢?三只小猪童话从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三只小猪。他们是:猪大哥、猪二哥和猪小弟。日子过去了,小猪们都长大了,屋子住不下了。于是,他们决定各自去造房子。猪大哥造了草房子,猪二哥造了木头房子.猪小弟则造了碑头房子。他们幸福地生活着。忽然有一天,一只大灰狼来了,他想
7、猪们,他轻轻一吹,吹到了草房子。猪大哥赶忙逃到了猪二皆家。大灰狼吹不动木房子.他就用力推,木房子也倒了.于是猪兄弟快速地逃到了猪小弟家。后来发生了什么呢?小朋友知道吗?守株待兔成语故事1:有一群农民,他们很懒,不爱劳动。成天在一起串门、聊天。有一天他们在一起玩,忽然一只兔子撞死在栏杆上。他们好高兴峨,带着兔子回家咯!故事2: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农民们还是不务正业,在一起串门、副天.他们还想等着兔子撞死在栏杆上,可是,日震一日,没有兔子出现了,他们一个个地饿死了。三只小猪是世界经典童话,无论成人还是幼儿,对此故事都有不同程度的印象。徐佳佳老师对故事进行了筛选和再次编排,将故事分为了三个部分:造
8、房子。狼来了一,狼毁房子。重整后的故事省略了猪妈妈的角色,更突出小猪们和狼的背景与关系,角色之间的冲突也一目了然。同时,从故事情绪而言,也与音乐在山魔的宫殿里的情绪走向相吻合O陈杨老师选择了成语守株待兔,一开始找不到头绪,简单地把故事分成了两个部分:农夫逮到了死兔子一农夫等不到兔子饿死了,考虑到全体幼儿的参与程度,故把一个农夫的角色延展成为一群农夫,为更好地解释农夫们的好逸恶劳,加入了“不爱劳动”、“串门、聊天”等具体的情境。但由于同时又考虑到音乐的色彩与单位教学时间的有限,故事的两大内容所涵盖的f息量过于“累赘”。如何减负,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在集体讨论后,故事被分为两个小故事,拟通过两课时
9、来完成,一来符合幼儿学习的“循序渐进”;二来每一个小故事的发展也符合音乐的逻辑,同时也保有了故事的完整性。由此,故事选择的方法可以归整为一下几点:(1)故事的来源可以从“经典”人手,如:童话、寓言、成语等。这些一般都是耳熟能详的内容,逻辑清晰、表述完善并具有丰富的内涵。(2)在改编故事时,一定要考虑故事的色彩是否与音乐色彩相匹配。(3)故事的改编在角色、流程上需要“化繁为简”,在“教育公平”的原则上,根据幼儿的具体数量进行微调,但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故事的主角色一般为两个,最多不能多于三个。(4)若故事的主干内容趋于乎淡,可考虑增加结果的“不确定性”来吸引幼儿,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和好奇心。(二
10、)动作1 .动作与音乐、故事的关系幼儿的学习与思维活动借助于动作和实际操作,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动作是幼儿理解故事、感受音乐的支柱。虽说幼儿是依靠动作思维,但在音乐活动中,动作仅仅是支架,帮助幼儿联系故事的内容与音乐的结构。一旦动作太过复杂,就会影响幼儿的理解,将太多注意力放在动作的学习上,而忽略真正的学习与感受。2 .动作的编排与原则山狗和臭鼬的动作编排也经历的一些周折,动作是诠释故事和音乐的媒介,因而教师在动作设计时赋予了动作基本的意义,更好地帮助幼儿了解和理解。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所有的动作都以8拍作为一个恒定的单位制进行转换。最初采用的是“师动一幼不动”的交替模型,因幼儿难以保持较长时
11、间的“自我克制”,因而导致了情绪的涣散。后期改成的“行走一驻足观察”的交替模式,并辅以“前往寻宝一观察敌情”的表现情境。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生理上对动静交替的需要,又满足了幼儿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实现自主克制的需要。三只小猪的动作设计是第一部分是打地基和运材料,两组动作都是皆由两个简单动作组合,幼儿不需要通过练习就能直接反摩;第二部分8个小节是造房子,即双手(作出材料草、木片、砖头的指定动作)交替向上叠加再做一个房子的造型,共4次;第三部分是造房子组合造型创编,并保持不动。动作的编排和组合都以“动静交替”为原则,在满足幼儿的需要的前提下,集体的动作创编也给幼儿带来了适宜的挑战。守株待兔将两个小故事的
12、主要动作设计一致。第一部分是起床、揉眼睛、刷牙、洗脸,双手相同的动作,作为活动的引子部分;第二部分锄地和发呆,共2次;第三部分幼儿换位子、左看看右看看,共2次。动作简单且符合故事的发展,在第一课时教学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时,幼儿开始创编“发呆”的动作。循序渐进教学的基础上,巧妙地链接了两堂课的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渴望。(三)其他“其他”是团体律动的“味精”,也即是更高更适宜的挑战。它包含了人际合作、竞争、创造性表达、队形、乐器、道具等。我们的探索主要集中于游戏及规则的渗透。规则游戏基本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情境表演游戏2.领袖模仿游戏3.输藻竞争游戏4.控制游戏5.传递游戏6.身体接触游戏7.队形变换游戏8.猜谜游戏9.玩影子、玩东子游戏从上述规则游戏分类来看,山狗和臭鼬中所渗透的是控制游戏中的快速反应游戏及情境表演游戏;三只小猪中除了情境表演游戏,还包含了身体接触游戏、队形变化游戏;守株待兔中主要以输赢竞争游戏中的追捉跑游戏为主线。“其他”的增加是基于幼儿更适宜于在游戏情境中学习,且“游戏及规则”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好奇心与好胜心。以上是我们的尝试,且我们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在这里和各位幼教同行分享,也希望各位同行能在您的卖践中给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