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至宋代墓葬出土地轴的考古学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朝至宋代墓葬出土地轴的考古学探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摘要:在系统梳理北朝至宋代墓葬出土地轴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考古类型学与分区分期研究,可知北朝至唐代,地轴主要出土于山西、河北、天津、辽宁等北方地区,集中发现于山西长治,即唐代潞州与河北道地区;五代至宋,地轴主要在南方地区发现,集中出土于成都附近地区,浙江、湖北、福建亦零星出土。地轴传播的背景,是与唐初建国元从、五代时河北河东军人等政治文化集团与人群的迁徙密切相关。一、引言神煞俑之一的地轴,与墓龙形制相近,两者极易相混。本文在对地轴进行定名与学术史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北朝至宋代墓葬出土的地轴,重点对北朝末年至五代墓葬出土地轴进行考古类型学的研究,辅以两宋墓葬加以论述。有关神煞俑名称、功能,王去非
2、、徐苹芳、白彬、张勋燎、齐东方、沈睿文、张松林、谢明良、崔世平等已有不少研究。白彬、张勋燎等据广东海康元墓阴线刻砖题铭的两人首共一龙(蛇)身的“地轴”形象,推测唐宋时期的地轴应是两人首共一龙(蛇)身,蛇身平卧之明器。唐五代墓随葬品中两人首(兽首)共用一龙(蛇)身,龙(蛇)身平卧之明器为地轴,而两人首(兽首)共用一龙(蛇)身,龙(蛇)身圆拱起者则为墓龙。据上述定义,对北朝至宋墓葬出土地轴梳理如下。二、北朝至宋代墓葬出土的地轴地轴,北齐时仅见于山东淄博;唐代主要集中出土于山西、河北、天津、辽宁等地,即唐代潞州与河北道;五代至宋主要发现在四川成都附近地区,浙江、湖北、福建亦零星出土。(一)山东地区仅
3、见山东淄博武平四年(573年)前后崔博墓。(二)山西地区集中出土于长治、襄垣、太原三地。襄垣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永徽四年(653年)张氏与其夫合葬墓、久视元年(700年)李石墓。长治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显庆四年(659年)乐方墓、显庆五年(660年)范澄夫妇墓、上元三年(676年)前后云步街唐墓04CTM2、文明元年(684年)乐道仁墓、永昌元年(689年)崔孥暨夫人申氏合葬墓、天授二年(691年)冯廓夫妇墓、长安二年(702年)王义墓、大历六年(771年)王休泰墓。太原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7世纪末太原金胜村三号唐墓。(三)河北地区河北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咸亨元年(670年)孙建墓、咸亨三年(
4、672年)董满墓、高宗武周时期威县侯贯镇后郭固村唐墓、672年前后献县东樊屯村唐墓XM1。(四)辽宁地区集中出土于辽宁朝阳一地。出土地轴的墓葬有咸亨四年(673年)左才墓、上元三年(676年)张狼墓、仪凤二年(677年)韩相墓、679年前后朝阳市双塔区中山营子村唐墓(1994)。(五)江苏地区江苏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贞观年间隋炀帝皇后萧氏墓、南京李鼻钦陵。(六)陕西地区陕西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仅见乾封元年(666年)唐太宗贵妃、纪国太妃韦珪墓。(七)河南地区河南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安阳上元二年(675年)杨偏暨妻李氏合葬墓。(八)天津地区天津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高宗武周时期军粮城刘家台子唐石棺墓
5、。(九)福建地区福建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胡西畲族乡苏溪村五代墓。(十)四川地区四川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彭山后蜀广政十八年(955年)宋琳墓、治平四年(1067年)邛睐宋墓、蒲江五星镇熙宁五年(1072年)王氏史氏合葬墓、成都元祐八年(1093年)张确夫妇合葬墓、广汉元祐年间(10861094年)三妹墓、邛蛛市临邛镇蒋庵子北宋晚期M6、彭州市天彭镇二龙村北宋墓、成都二仙桥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任氏与夫人卫氏合葬墓、绵阳杨家南宋墓。(十一)湖北地区湖北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南宋湖北罗田宋墓。(十二)浙江地区浙江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桐庐象山桥南宋墓。(十三)江西地区江西地区出土地轴的墓葬有进贤县政
6、和七年(1117年)吴愿墓。三、地轴的类型学研究地轴,双人首蛇身,两端各有一人首。除山西长治显庆四年乐方墓与文明元年乐道仁墓,未见图版或实物,暂不归类,其余地轴,以蛇身的形状可分为三型:A型6件。蛇身呈弓形,人首朝向近乎同一方向。山东淄博武平四年前后的崔博墓M12:5,头略残,上身挺立,双手下垂按地,下体成弧形连接在一起,似蛇体着地。残高10厘米(图一)。扬州隋炀帝皇后萧氏墓(图二:1)、辽宁朝阳市朝阳镇东南咸享四年左才墓、上元三年张狼墓、议凤二年韩相墓出土地轴亦属此型。山西襄垣久视元年李石墓M3:21,手制。通体涂白彩,大部脱落。为双人首连体蛇身,人首头戴帽,五官端正,作微笑状,蛇身呈弓形,
7、两端粗,中间细。长29、高12厘米(图二:2)o除左才墓外,其余地轴人首均戴帽。图一崔博墓A型地轴(M12.5)(枭自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IIW场帝曼后菅氏(M2)地轴2.李石夫妇合葬篁M3:21(1采自考古2014年第7期;2来自文物2004年第10期)B型蛇身呈略向下弯曲,或呈平直状。根据蛇身下方有无台座,分为两个亚型。Ba型蛇身下方无台座。根据蛇身缠绕痕迹的演进,可以分为两式。I式6件。蛇身缠绕痕迹不明显,人首写实程度较弱,头顶尖角或戴尖帽。显庆五年范澄夫妇墓地轴,蛇身人面,兽耳独角,涂红色。长58厘米(图三:5)。长治永昌元年崔孥暨夫人申氏合葬墓地轴,蛇身弯曲,两端各有一人首。两
8、头间距34、头高12厘米(图三:2)。长治天授二年冯廓夫妇合葬墓地轴,两端为人首,下有双爪前伸,中为弯曲的蛇身,上有细小的锯齿状突起。长41、高14.5厘米(图三:3)。长治长安四年王义墓地轴,鸟喙尖角,全身涂红色。长35厘米(图三:1)。长治大历六年王休泰墓地轴,灰陶胎,外施白粉一层。人面蛇身,体屈曲。长25厘米(图三:4)长治云步街唐墓04CTM2:3,人面,头戴尖顶风帽,大耳,圆目,兽蹄双足,蛇身弯曲。高8.6、身长33厘米(图三:6)。以上墓葬均位于山西长治地区。图三Ba型I大地轴1.王义禀地触2.崔孥暮地轴3.玛席富她轴4.王休秦墓地轴5.苑澧夫妇墓地轴6.长治云步街唐墓04CIW:
9、3(1果自考古1962年第2期;2呆自文物1987年第8娴;3、5来自文物1989年第6期;4枭自考古1为5年第8期;6采自文物世界2005年第5期)图四Ba鬟11式地轴1.朱琳墓地轴2.张确墓左:23.彭州市天爵缜二龙忖北宋墓地轴4.任氏与夫人卫氏墓Ml:315.桶声象山桥南宋墓M左:5(1枭自考古1958年第5期;2录自文物1990年第3期;3果自彭州文物掇珍,第115页;4果自成都考古发现(1999),第217页;5来自浙江宋墓,图版八:4)II式8件。蛇身缠绕痕迹明显,人首近乎写实,或着幔头,或散发。标本彭山955年宋琳墓地轴,两首分别为一男一女,男者着幔头,分两巾以束发髻,女者法界扁
10、平高起,两鬓下垂高耸抱面。长41、高14厘米(图四:1)。标本成都1093年张确暨夫人杜氏合葬墓左:2,二蛇身交缠伏于地,两端各有一人首。人首戴褐色蟆头,巾子较高,脑后有小带向上绕于巾子根部,二垂足呈八字形垂于领下。脸同向,目略下视。左侧者为黄色身躯,右侧者为红色身躯。长33.5高13.6厘米(图四:2)。标本彭州市天彭镇二龙村北宋墓地轴,两首皆为男性,头戴幔头,脑后系带垂于两肩,左首平视前方,右首微向左侧斜视。长29.3、高11.3厘米(图四:3)o标本成都1152年前后下葬的任氏与夫人卫氏墓Ml:31,披发,脸同向,双眼正视。长22、高11厘米(图四:4)。标本桐庐象山桥南宋墓M左:5,出
11、土于墓室正中的地龛内,维持着入臧时的原状,两人首共一蛇身。长29.4厘米(图四:5)oBb型蛇身下方有台座。除胡西畲族乡苏溪村五代墓出土地轴图版不清楚、治平四年邛蝶宋墓未见图版外,根据蛇身缠绕痕迹的演进,可以分为两式。I式8件。蛇身缠绕痕迹不明显,头戴尖帽。标本襄垣张氏与其夫合葬墓地轴,两人首反向,饰戴黑色尖顶帽,方面大耳,留黑色胡须。身体细长,蛇身饰红色。长27.5、宽8.6、通高17厘米(图五:5)o标本清河市孙建墓Ml:13,两人首共-龙身,龙身下有四肢,爪前伸,下为长方形台座。长19.5、高16厘米(图五:Do标本文安县董满墓地轴,身体呈S形,两端各有一人首,昂首,头戴尖顶护颈帽,长眉
12、细目,前肢平伏,有利爪,卧于中空的底座之上。通长30.5、高18厘米(图五:2)o标本邢台威县侯贯镇后郭固村唐墓标本132,头向左扭,戴尖顶风帽,圆脸阔嘴,两体扭曲相连,中空。长25.4、高15.5厘米(图五:6)o标本安阳上元二年杨偈暨妻李氏合葬墓地轴,双首龙身,两首相背,头戴风帽,龙身通体红鳞,身下有四爪,匍匐在长方板座上。长27、宽10、高11厘米(图五:4)。标本献县东樊屯村唐墓XMl:30,龙身两端各有一人头,戴尖顶护颈帽,面方圆,双眉紧皱,二目圆睁,胸、背满披鳞甲,前肢利爪外露。高12厘米(图五:3)。用五BbaH大地触1SM1:312JI清4地轴3河北做县东美电忖庸XXMl:30
13、4%体皇塞李氏合葬“地轴5.张氏/箕夫令地*6那台威县供交修后郭因材唐1快本132(1采自文物1泯*第7用;2来自文物184年第I斯;3枭自文物IXO年第5期;4来自文物资科丛科6.图版伍8;5*6文物203年第K)则:6枭6河北畲才古文集(三).影版三三:5)由六Bb型11式缭*1.罗田县法家林*5K4M4382.王氏史氏合葬Ml:353.邛竦邛慎谷庵于北宋吏崩M6左*:364.广双口三*M1:2、3、4(I*ftitS1985M2Ji2采向与古今文物1986年第3期;3采Dl成群考古发现(2014).R版三一:44果白考古1990年第2窝)II式4件。蛇身缠绕痕迹明显,头戴幔头或束高髻。蒲
14、江1072年王氏史氏合葬墓Ml:35,花斑纹蛇身,两端反向人头各1个。长28.5、高10.2厘米(图六:2)。广汉口三妹墓,Ml:2、3、4,男女二俑分左右平卧于床上,左女右男,面朝天,头枕于凹腰鼓形陶枕之上。男者,头戴圆结幔头,身着圆领衣;女者,头挽高髻,裹巾,额前饰花,耳下垂坠,身着交领服,身体以宽带形物包裹其体。长34.4、宽9.2、高7厘米(图六:4)。邛味临邛镇蒋庵子北宋晚期M6左室:36,红胎,俑表施绿、黄等色釉,两人首,均为男像,束髻,裹巾,圆脸,头偏右后,昂起作仰望之状,长鼻,双耳硕大,身穿右衽交领上衣。长15.8、宽7.8、座高1.2、通高9.2厘米(图六:3)。罗田县汪家桥
15、南宋墓M4:38,双头蚕身人面,直卧于底座上,全身刻划环节。长14厘米(图六:1)。C型2件。蛇身离地。双人首蛇身,面似天王,身躯矮短,侧臂有翅,二俑相同,背部以一陶棒相接。标本乾封元年纪国太妃韦珪墓出土的地轴,立于不规则黑色踏板上,兽头相背面朝外,均抬头挺胸、平视。连体呈筒状,与踏板平行,仅有两前肢,好似没有后半身的怪兽胸部相连。两端为人面,头发向上呈山峰状,蹙眉怒目、阔鼻、闭嘴,堆塑八字须、络腮胡,耳贴于头两侧。除头发、眉毛、眼睛、胡须、胸部局部涂黑彩外,通体原粉红彩脱落严重,多处呈土黄色。翎翅涂蓝绿相间单色,翅尖及边缘贴金。高48厘米(图七)。图七韦珪慕C型地轴(来自昭陵博物馆陶俑珍品集
16、第5册韦珪墓,第42、43页)至此,可作出北朝至宋代墓葬出土地轴的分布图(图八)。ASlBa或tteKmfll!AC未分式BA出生*鼻分/手各酣I博博23R求才4。RlIr聚5FRllf*6*看7长手夫伯&4修M夫人氏合9.长10.崔,王义Ud/王体12来的企夕街唐(MCTM2B14育,易做MIS16,男天二怠H戈家114K1It*AAil19”例北山霞21“修依氏与宾央21Jtff423XOlAt24Arta2S安阳4野叁9氏合”州文BW蛾到象台于7E38大纪专发“35长合东力逢*tl37畲族,军灵村太化四地轴的分区、分期与使用人群(一)地轴的分布范围从地轴分布图来看,地轴在武周时期及以前主
17、要出土于北方地区,中晚唐至唐末仅见长治王休泰墓一例。五代至两宋出现在福建、江苏、四川、江西、湖北、浙江等地,集中出土于四川成都及周边地区。以武周末年为界,武周时期及以前主要出土于北方地区墓葬中,即唐代河北道潞州与河北道南部、北部营州地区(今辽宁朝阳),扬州亦有发现。已公布的材料,以临淄崔博墓出土者时代最早。类型有A型、Ba型I式、Bb型I式和C型。呈现出以淄博-长治-河北南部为中心向外扩散的趋势。具体言之:A型地轴,北朝时期最早出现在淄博地区墓葬中;入唐以后,在唐高宗时期集中出现在朝阳地区墓葬;武周时,出现在襄垣唐墓中。Ba型I式地轴,集中出土于长治地区高宗至武周时期的墓葬。Bb型I式地轴,最
18、早见于长治张氏与其夫合葬墓,后高宗武周时期在唐河北道地区(今河北、河南安阳、天津、辽宁朝阳)墓葬中集中发现。C型地轴仅在礼泉、太原出土2例,墓主一为唐太宗韦贵妃、纪国太妃韦珪;太原金胜村3号唐墓墓主应为唐建国元从及后裔。五代两宋时期,地轴出现在了四川、浙江、湖北、福建等南方地区,集中出土于四川成都及附近地区。五代时在南京、福建零星出土,南宋时在湖北、浙江亦有零星发现。类型有Ba型II式、Bb型II式。墓主明确的李昇为南唐国主。(二)地轴的分期通过前文类型学的研究,结合分布地域、年代与墓主身份(附表),可知地轴呈现时间、地域集中分布的趋势,可将其划分为二期。第一期:北朝末年至武周时期。类型有A型
19、、Ba型I式、Bb型I式、C型,形制总体来说相对稳定,主要集中出土在山西东南部与河北南部地区墓葬。A型地轴最早出现在山东淄博崔博墓中,入唐后又在长治、襄垣、朝阳等地墓葬中出土,其形制有内在的连续性。第二期:五代至两宋。类型有Ba型II式、Bb型II式。A型、C型消失。地轴在保持两人首、蛇身等基本元素不变的基础上,形式富有变化。如桐庐象山桥南宋墓出土的Ba型II式地轴两人首近平躺,与蛇身处于同一直线上;口三妹墓出土的Bb型II式地轴平卧于床上,而罗田县汪家桥南宋墓出土的Bb型II式地轴近乎蚕蛹形态。(三)使用人群地轴的分布与人群的身份有关。以地轴为代表的神煞俑,不属于唐政府规定的丧葬明器,而是属
20、于北方地区北朝以来地方性葬俗,呈现出以长治与河北南部为中心,向外扩散的趋势。就其使用人群而言,身份有以下类型:1.河东潞州建国元从及其后裔唐河东道潞州地区地轴多见于唐建国元从及其后裔的墓葬中。如乐方在隋纲不振,太宝将倾之际,先拜有道,授朝散大夫。乐方之孙乐道仁、冯廓、崔孥一族、李石、太原金胜村3号唐墓的墓主亦多是唐建国元从及其后裔。2 .唐经营营州与河北道、河东道人士的驻防营州(今辽宁朝阳)出土地轴的墓葬有673年左才墓、676年张狼墓、677年韩相墓、679年前后朝阳市双塔区中山营子村唐墓(1994),可知朝阳地区前期出土地轴的墓葬年代集中在高宗中后期。其背后的原因则是太宗高宗时以营州为中心
21、建设的防御体系,逐渐在永徽、显庆后发挥效用,总章年间(678670年)随着高句丽的平定,与周边族群的内附,唐朝在营州地区的形势逐渐安定下来。朝阳地区墓葬中地轴、墓龙、伏听等神煞俑,多成组出现。墓主多是参与唐王朝经营东北亚(如伐高丽)而定居营州的河北道、河东道人士。3 .隋炀帝暨皇后萧氏墓、韦珪墓唐初地轴主要出土在北方,但也有例外,即在扬州隋炀帝与皇后萧氏墓中亦有发现。炀帝及萧后墓出土的地轴与唐初山西地区墓葬出土者形制相近,当与萧后被突厥处罗可汗置于定襄城,且掌握“隋末中国人在虏庭者”有关。唐太宗贵妃、纪国太妃韦珪墓出土的C型地轴,和太原金胜村3号唐墓出土者一致,或与其子纪王李慎长期任职泽州刺史
22、,甚至使用泽州工匠有关。4 .南方墓葬墓主身份蠡测南方墓葬的年代集中在五代两宋,出土地则集中在四川成都及其附近地区,湖北、福建、杭州亦见零星出土。Ba型地轴的墓葬除宋琳墓外,尚有成都张确夫妇合葬墓、彭州天彭镇二龙村北宋墓、成都任氏与夫人卫氏合葬墓,浙江桐庐宋宁宗至理宗朝桐庐象山桥墓。此期Ba型地轴主要延续山西长治地区的形制。出土Bb型地轴的墓葬除福建漳涌县胡西畲族乡苏溪村五代墓,还见于四川蒲江五星镇王氏史氏合葬墓、广汉口三妹墓、邛煤市临邛镇蒋庵子北宋晚期墓M6,湖北罗田汪家桥南宋墓,Bb型地轴主要延续河北地区的形制。地轴,与伏听、墓龙、雷神俑、人首鸟身俑等构成一套神煞俑组合,在唐末至两宋集中出
23、土在四川、福建、湖北、江西等地的原因,当与伏听、墓龙等分布的原因相近,即与五代时期“唐兵戍蜀者,积三万人,其后(孟)知祥杀(董)璋,兼据两川,而唐之精兵皆陷蜀”这一历史背景有关。即五代以后地轴在四川成都附近的出现,与河东、河北地区军人家族与中原人口的南迁关系密切。地轴在南方出土的地点,恰与唐后期五代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方向一致,也可作为对上述论断的一个佐证。五结语唐宋墓葬神煞俑中的源头,与汉画石中的诸元素皆可对应。唐宋墓葬中出土的地轴,当源于汉画石中出现的双首人面神兽图像。汉画石中的双首人面神兽图像为荧惑图像,表现出复杂的思想。唐宋墓葬中出土的地轴表达的当是盛行于两汉五行思想中的荧惑之精为风伯之
24、说。已刊布的陶质地轴最早见于山东淄博武平四年前后的崔博墓,这与山东地区作为东汉荧惑图像(双首人面神兽)画像石最为集中的区域相符合,C型地轴与画像石中的双首人面神兽图像最为接近,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当从中国丧葬文化的延续性中寻求解释。作为神煞俑之一的地轴在北朝至宋代墓葬中多有发现,其陶质形式的产生不晚于北朝末年,初唐至武周时期繁盛,历经玄宗至唐末的沉寂,五代两宋时期再次集中出现在四川地区,湖北、福建地区零星出土,南宋之后的墓葬未见出土。地轴等神煞俑传播的背后,是人群的迁徙与流动。流动中的人群又多以政治文化集团的形式集体出现,如出土地轴的唐初建国元从及其后裔、入蜀的河东河北军人集团。需要值得注意的是
25、出土地轴的墓葬只占已公布墓葬的较少一部分,论证的材料需进一步充实。在第一期与第二期之间,地轴在玄宗至唐末的墓葬中未见集中出土,存在一定的缺环,仅长治地区王休泰墓出土1例。以上问题的解决,只能期待考古墓葬材料的进一步发掘与公布。附参考资料:地轴与墓龙的分辨墓葬中出土的双人首共蛇身怪物(及其图像),有人称它“地轴”,也有人叫它有“墓龙”,到底是哪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呢?在这里,地轴显然不是指穿过地球中心的自转轴。“地轴”之名,首见于1976年广州海康元墓出土的一件阴线刻砖。该砖彩绘一双人首蛇身形象,自铭“地轴”,其作用为墓葬神煞,用于镇墓,护佑墓主不被打扰。而墓龙则是唐五代墓葬中神煞俑的一种,造型为
26、双人首(或兽首)由拱起的蛇身连接,墓龙最早出现在唐高宗年间的河东道潞州地区(今山西长治)。墓龙的人面(兽面)相背,也被称为“双人首蛇身(龙身、兽身)俑”“兽面兽身怪俑”“双面蛇身俑”“镇墓兽”等。地轴的典型特征是,身体紧贴地面;墓龙则不同,蛇身部分是向上拱起,形状有点像尺蝮(这里就不放图了,疹得慌)。1977年在文安县麻各庄村南修筑公路时,发现了一座唐代墓葬,墓主为董满,墓中出土的一件镇墓俑,高16.4、长30.8厘米,蛇身部分呈形,两端各有一人头,昂首,头戴尖顶护头帽,长眉细目,前肢平伸,卧于中空的底座之o从蛇身紧贴地面这点来看,这件作品是地轴。北朝到宋朝之间的墓葬全国许多地区均有地轴出土:
27、北齐时仅见于山东淄博的墓葬;唐代集中于潞州与河北道,即山西、河北、天津、辽宁等地的墓葬;五代至宋主要发现在四川成都附近地区,此外,浙江、湖北、福建等地亦有零星的地轴出土。造型最简单的地轴就是两个人首以i条直线性或稍加弯曲的蛇身加以连接,蛇身没有更多的装饰或变化。第二种地轴的人首与蛇身之间可能会处理成着衣的形式或者是缠绕的形式。有时蛇身也会处理成彩绘或者刻画出如鳞片等样式。还有一种地轴类型,人首面似天王,身躯矮短,侧臂有翅,二俑相同,背部以一陶棒相接。代表性作品为乾封元年纪国太妃韦珪墓出土的地轴。地轴立于不规则黑色踏板上,兽头相背面朝外,均抬头挺胸、平视。连体呈筒状,与踏板平行。两端为人面,头发
28、向上呈山峰状,蹙眉怒目,络腮胡。除局部涂黑彩外,通体粉红彩,但脱落严重。翎翅涂蓝绿色。地轴在墓龙与地轴的形态相似,均为双人首或兽首共用一蛇身,但墓龙的拱背特征,显示了它的“龙”的重要特征,下面这几组出土文物系不同类型的“墓龙”:第一种墓龙是兽首或人首相背但不存在缠绕或交叉的情况。5第二组为人首或兽首存在缠绕与交叉,但是系在空中交叉,缠绕部分在于接触地面的位置。而第三组与第二组的区别在于,虽然都交叉,但通常不缠绕,人首或兽首位于空中的高处。地轴与墓龙的区别,似乎前者是蛇,而后者则是可以腾空的龙,所以在动态表现上更强调蛇身的动感。但从功能上来看,它们又并无太大的区别。20世纪初,唐墓中的大型镇墓俑
29、类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罗振玉先生最早把唐墓中常见的镇墓兽和文献中的“方相氏”联系起来,后来的考古发现证明这一认识是错误的。1949后,王去非先生在四神、巾子、高髻(考古通讯1956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镇墓兽可能就是唐代文献中常见的“四神”(汉代四神是指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他认为“以四神做明器殉葬在唐代非常盛行,也有很长的历史。但四神究竟是什么呢,按照上述材料它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是一般墓中所常用的;第二,多比其他人物为高大;第三,在造型上带有某些,神,的特征而与普通人俑不同。在所有唐墓出土物里,合乎这三条的只有所谓,镇墓兽和,镇墓俑,一般唐墓中都有两个,镇墓兽和两个,镇墓俑镇墓
30、兽,一作兽头形,一作人头形,臂上有很多长翅,头上生角,足下多踏怪兽,一般都安放在墓室入口处,左右相对,面向羡道镇墓俑作天王形,分别放在两个,镇墓兽,的后边。这四件东西自成一组,应该就是,当始、当野、祖明、地轴,四神。”后来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出土的刻字陶片和河南巩义康店镇成厂唐墓出土的墨书“祖明”题名镇墓兽证明了王去非先生的推测。此后,徐苹芳先生根据金元时期成书的大汉原陵秘葬经的记载,在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与“墓仪”制度读大汉原陵秘葬经札记考古1963年2期)一文中,也把唐六典X通典等文献中的“当、当野”比定为武士天王俑,而“祖思、祖明、天关、地轴在宋元墓中究系何种明器,则未敢臆测:郝红星等
31、人在中原唐墓中的镇墓神煞制度(华夏考古2000年4期)一文里考证镇墓兽为“当扩、当野”,武士俑为“地轴”,文官俑和武官俑是“祖明”,明显和考古发现不合,所以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目前,四神就是两件武士天王俑和两件镇墓兽这一认识基本得到了学界的认可。汉后四神为哪般虽然四神是指镇墓兽和天王俑,但每一件的名称似乎还不能确定。如果把武士天王俑比定为“当、当野”,那么两件镇墓兽应该就是“祖明、地轴”了。但是根据稍晚的文献,如宋史大汉原陵秘葬经等的记载,这一套神怪俑的组合为“当始、当野、祖思、祖明、天关、地轴1.据大汉原陵秘葬经记载:“天关两个安子午地,地轴两个安卯酉地子午地为南北两端,卯酉地为东西两侧。白
32、彬等学者根据海康元墓题记辨认出在山西、河北、河南、辽宁、湖南等地唐墓出土的双首龙俑就是文献里的“地轴”。如果按唐六典卷二十三记载,唐代随葬品中的四神为“当、当野、祖明、地轴”,那么其中一件镇墓兽就是“地轴”。也就说在宋代“地轴”的形象由一只蹲踞的兽形演化为元代双首龙形,这个变化未免太大,实在难以让人信服。经过仔细的比较和思考,我觉得应该是唐六典的脱字和讹误所致。从字面来看,“当旷”和“当野”相对,“祖思”和“祖明”相对应,结构非常一致,“地轴”和“天关”的对应也顺理成章。因为唐六典成书以后并未颁行,直到宋代元丰(10781085)时期才有刊本,该书才得以广泛流传,因此在传抄的过程中脱落、讹误,
33、甚或加入宋代的观念都有可能。也就是说唐墓里的四神应该是“当、当野、祖思、祖明”,分别指武士天王俑和镇墓兽。“当疔、当野、祖思、祖明”都有所指,那么“天关、地轴到底为何物呢?既然宋代文献里常见“天关”和“地轴”,我们不妨把眼光放宽至宋代。在道书中经常有关于“天关、地轴”的记载,如太平经合校佚文所收录的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卷六:“真君受元始符命神光宝书,统领天丁,收天关地轴。二魔王忽一见如鳌苍龟,其形五变。一现万丈巨蛇,其形三变”。而神异传则径称“龟,天之关也,蛇,地轴也”,天关地轴也称为“水、火二精工而此二精后来成了玄武大帝的侍从,据仙鉴记载:当时水火旱蝗瘟妖六大魔王为害天下,玉皇诏玄
34、武统金甲神将与之战于洞阴之野,“斯时玄帝被发足,金甲玄袍,皂鑫黑旗,仗降剑”(这是真武的标准造像),其中二魔坎离二气,化为苍龟巨蛇,玄武将之踩在脚下,最终被降服。后来论功行赏时,巨蛇封为天关太玄火精、命阴将军、赤灵尊神,苍龟为地轴太玄水精、育阳将军、黑灵尊神。酉阳杂俎灵应记云麓漫钞等书说龟蛇是真武的变相,宋代龟蛇已经开始被化为人身的真武踩在脚下了。龟蛇又称水火二将,是真武大帝的重要侍从,对此宋晶在武当山玄天上帝神系概述(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5期)一文中,根据武当山道教碑石资料已有深入的研究,在此不赘。龟蛇被称为“天关、地轴”,在宋元以后的堪舆书籍里面很常见,如撼龙经里就有:“天关地
35、轴两边迎,异石龟蛇过处往工我们苦苦寻找的“天关、地轴”的形象实际就是宋墓里常见的陶龟和陶蛇。陶龟俑在较早的报告里多做“鳖形俑”,也有部分陶龟和陶蛇俑被认为是玄武的组件。其实,根据我目验过的汉中陈家营宋墓三彩龟和陕西洋县彭皋墓三彩龟、蛇资料来看,这些俑并没有残缺或者是组合的痕迹,应该是专门单件制作的。这些陶龟和陶蛇就是“天关、地轴的本形,人首蛇身俑、双头龙俑可能是地轴的变体,武威西郊林场西夏墓木版画中“天关”为一男侍的形象,因残缺不全,无法辨识,可能是“天关的异相或变相。总而言之,唐六典关于四神的记载可能有讹误,极有可能在祖明之后脱去了“祖思”,为了凑足四神,后来不得不加入了“地轴我认为唐墓里的四神是指“当犷、当野、祖思、祖明”,分别是武士天王俑和镇墓兽。“天关、地轴”可能是宋代新兴的镇墓神物,其形象是常见的龟和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