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45247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XX县地处XX平原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丘区县。近年来,XX县坚持在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全面整治、创新机制、共治共享等科学理念,深入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紧扣丘区农民居住相对分散的“痛点”,因地制宜实施以农户为主体的“三改四建”户办工程、以政府为主体的“垃圾污水”公共治理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一、明确“三个标准。加快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坚持在标准制定上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高质量治理。一是明确“户办”工程建设标准。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理念,实施“改厨改厕改圈、建路建渠建坝建园”的“户办”工程,并采

2、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支持。编制XX县旧村改造技术导则,对农户厨房墙面、地面、灶台,厕所墙面、地面、便槽,圈舍化粪池等改造标准予以明确;对农户入户道、院坝、雨污排放渠系、微田园等长宽厚度、面积、外观等建设规格予以统一;对农房坡屋顶改造材质、坡度、檐口、色泽作出技术指导,实现功能提升和协调美观有机统一。二是明确“公共”工程建设标准。在农村垃圾处理方面,按照满足需求的原则,保障户有垃圾筐(桶、袋)、组有收集点、村有周转房、镇有运转设备,全县有与之相配套相适应的清扫保洁、清运处理等全过程的处置管理系统。在污水处理方面,保障每个规模20户以上的聚居点安置一套污水处理设施,科学布局行政村污水处理管道系

3、统,每个乡镇建设1个污水处理站,并建立完善的管道收集、微污处理系统。三是明确资金投入补助标准。确定“三改”按2000元/户,入户道路、院坝按20元/平方米,雨污排放渠系和微田园按20元/米,坡屋顶改造按100元/平方米,外立面整治按30元/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补助,不足部分再由农户自筹。“公共”工程建设由财政和相关的平台公司全部投入。目前,全县已累计完成“户办”工程1.61万户,财政补助农户资金2.1亿元,基本建成满足全县需求、适应乡村发展的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系统。二、完善“四套体系”,推进农村环境治理高效率运行坚持在体系运转上着力,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实效。一是完善农村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

4、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置”模式,设置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池(点)XX40余个,配备后压缩式转运车辆28台、户外垃圾桶6900余个、农村保洁人员3000余名,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和外运无害化处置。建立“户分类、保洁员分类、统一集中分类”多级分类模式,利用生态降解坑、沼气池和再生资源回收点,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前端减量,全县累计设置农村垃圾分类投放点XX85个,常年保持生态降解坑9000余个,20XX年农村生活垃圾前端减量21000余吨,前端同比减量13%o二是完善农村污水处理体系。按照“建养一体”制度,对污水处理设施项目进行一体化设计、施工、养护,保障设计建设有质量、养护管理有主体Q通过第

5、三方检测单位每季度对水质进行监督性检测,对处理不达标的强制整改,逾期不达标的给予处罚或关停。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测和检查,确保农村污水处理点全覆盖监管。三是完善保洁员队伍管理运行体系。建立完善保洁员工资待遇正常增长机制,稳定农村保洁员队伍。加强对农村保洁员的评优评先和正向激励,每年通过给予先进典型资金奖励、补助等方式,提高其主动性、荣誉感和责任感。目前,全县农村保洁员队伍达到3080人,基本实现村组全覆盖。四是完善激励监督考评体系。建立乡(镇)、村(社)垃圾污水等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激励保障资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必要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县委、县政府将乡镇环境卫生、垃圾分类、污水处理以及市民群

6、众的满意度纳入目标考核内容,每月进行考核排名,考核结果直接与各项奖补资金、目标绩效挂钩;对县级各部门按村容村貌、乡村环境、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进行专项督查,落实不力的予以通报、处罚、扣分。三、创新,五项管理”,积极探索农村环境基层治理新方式坚持在机制创新上着力,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管理机制Q一是创新群众自主管理。注重激发“三改四建”群众自主管理意识,引导农户自愿向村(社区)、乡镇提出书面改造申请,经村组初审、乡镇复审,再报县级部门备案后,农户再按照程序和标准组织实施。改造完成后,经村组、乡镇、县级部门验收,由县财政将“以奖代补”资金打卡到户。引导村民组建“户办工程”自主改建委员会,由村民推

7、选57名自改委员,受村民委托,帮助村民进行工程算账和材料统一采购,加强对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的监督及问题协调。二是创新院落自我管理。以20户以上院落为单位组织召开全体居民大会,选举35名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办事公道、热心公益事业的优秀人员,组建院落自我管理委员会,负责院落公共项目整治、日常管理、矛盾纠纷调处。院落人员通过自愿报名方式,成立志愿者巡查队,为居民提供卫生巡查、隐患排查、环境监督等服务。三是创新村民委员会自治管理。村民委员会通过召开坝坝会等方式,引导农户充分讨论,协商制定“门前三包”“村民包段”“污水排放”“家禽家畜圈养”“偏房避雨设施搭建”等环境治理制度,形成村规民约,张贴上墙、公开

8、公示,强化约束性习惯养成。定期组织开展评比表彰活动,让村民知荣辱、促主动、争先进,强化稳定性习惯养成。四是创新社会组织协调管理。引导村民成立保洁服务公司,参与农村保洁、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项目招投标。村两委及群众负责监督考核,根据每月考核结果从本村环境治理保障激励经费中支付费用,这样摆脱了村两委既是管理者又是项目实施者的尴尬局面,提高了农村人居环境的社会参与度、群众满意度。五是创新大数据信息化管理。发挥综合信息处理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县上抽调专人组建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大数据信息中心,负责每天汇总乡(镇)、村(组)人员以及广大群众通过微信、APP,电话上报反映的人居环境问题,建立问题台账管理,推动及时治理;定期梳理部门、行业的监管数据和第三方反馈内容,形成分析报告,促进人居环境治理科学研究决策、绩效有迹可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