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场域数字化的七个层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旅场域数字化的七个层次.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文旅场域数字化的七个层次场域是社会的基础单元,也是旅游场景的基础单元。只要是一个空间相对完整、功能相对独立的区域或者空间,都可以称为一个场域:一间办公室、一个校园、一座场馆、一条街区都是不同层级的场域。对于文旅行业来说,小到一间厕所、一座小亭子,中到一条溪流、一座山峰、一处宫观、一所游客服务中心,大到整个景区,都是不同层次的场域。对这些地方进行数字化处理、改造和管理,就是场域数字化。场域数字化是指将特定的区域按照逻辑对其不同的层面以数字的方式实施电子化记录或者运行。所以,场域数字化也是社会数字化的起始模型。数字场域最通俗的理解和表述,也可称虚拟场域或日线上场域,也就是现实中触摸不到,需要借助一
2、定的器材或者介质才可以感知的场域。场域数字化是感知或者管理场域场景的一种工具。在实际探索研究中,渐次递进的深度形成了数字化的七个层次:形象层、结构层、材质层、布局层(应用层)、体验层、管理层、文化层。形象层是最基本的表层呈现,就是把一个场域的鸟瞰图、外立面等,以数字方式构建成平面或三维的模型,可以在数字终端设备上进行呈现、展示、演绎、解读。与数字沙盘异曲同工。我们经常看到的3D建模或者动画DEMO,多属于此。形象一点理解,比如对武当山的紫霄宫进行形象层数字化,就是通过数字建模把紫霄宫的外部场景生动形象地利用数字设备展示出来。当前,很多有实力的规划公司、建筑设计公司甚至是园林设计公司跑在了行业的
3、前面,他们已经开始大量应用数字技术制图,甚至可以直接指导一线工人施工。对于系统思考和系统管理者而言,形象层面的数字化,一定会根据数字化的粒度需求,在形象层即预先密集布设可激活的浮点,留下足够的入口,以便应用人员可随时进入下一个层次的探究。结构层,则进入了内层,主要是对建筑或者洞窟的内部结构进行数字化标注、记录并固化。当然也包括直观的展示。在结构层的建模,就不再是简单的形状建模,而是规制建模:建模之后,填充相应的长、宽、高、角度、弧度、埋深等甚至经度、纬度数据,将自动生成场域的立体模型或者框架模型。结构层的数据内容已经成为该场域的物理身份:特定数据的逻辑堆叠,必然形成对应的特定场域的场景。结构的
4、数字化,与形象数字化的以展示为主要目的不同,已经偏重于档案存管与科研了。由于其充满了科学性与趣味性,所以也具有极高的研学旅行市场价值。我们还以武当山的紫霄宫为例:试想,一群游客甚至是小学生来到了紫霄宫,参观完毕之中,由于时间或者空间的限制原因,无法系统了解紫霄宫,于是游客们在专用设备或者干脆他们自己的手持终端上输入导游介绍时的相应数据,一下子就显现出紫霄宫的CAD效果图,还可以进一步渲染成为3D模型,感觉仿佛自己从普通游客一下子变成大宋时代的设计师,代入感会非常震撼。材质层,亦属专业内控层面。专指对场域内各种有价值的物件比如塑像、宫观、器物、书籍、文物等材质进行分析并进行数字化标注与构建。这对
5、于物件的展陈、解读、文创性复制,都具有不可想象的价值。它实际上是一个器物一个场域的材质档案和材质字典:由哪些材质构成、材质的用量、材质的尺寸、材质之间的数据关系甚至更细到下一个维度材质的成分等,都可以用数据的形式,在虚拟世界里得到建构和呈现。材质数字化之后,实物即便意外损毁,也不影响实物的数字再生。甚至在3D打印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快速的实物再生,也是完全可行的。如果我们完成了紫霄宫的材质数字化管理,哪怕是普通游客,也可非常轻松地利用大青石、带有历史印记的砖块、包含了复杂数据成分的石灰、瓦当、碑文等,构建出活灵活现的御碑亭。布局层,主要是指内部的空间布局,带有明显的导视导览作用。这在一些巷战街战
6、的游戏可以常见类似场景,“全景360”技术实际上是布局层数字化的一种初探。这个层次的数字化,在旅游场景中应该是最常用的,市场需求非常大,一切线上旅游、远程体验,都离不开这一环节。仍然以紫霄宫为例:其实就是游客可以到紫霄宫现场游览,也可以通过紫霄宫布局数字化体系,在线上游览。虚拟和现实往往有极强的交互性,游客可以因为现实游览的仓促或者局部缺失,在线上进行游览;也可以因线上游览引起的探究欲,到实体中体验。随着数字摄影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利用3D激光扫描仪甚至是无人机航拍等设备进行现场采集与后台分析,将自动半自动反向建模。从技术层面讲,这个层面的数字化会根据消费点位、服务点位、观赏点位以及安全点位
7、等内容,布局相应的浮点,以便游客可随时点击激活进入更内层或者更深一层的体验。由于这一层次是服务受众的,也可以说是场景应用形式的表达。体验层,其实也属应用层,是由感知应用到交互应用的升级,它的技术需求和消费层级都更高。这一层次的数字化,将为受众提供线上线下均可实施的人机对话、人机互动、人场互融,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VR到AR,仿真度与体验感逐渐提升。随着数字化粒度的提高,给受众的体验度也会更加逼真、刺激,达到甚至是超过现实增强的效果。比如游客到达武当山紫霄宫后,除了游览各个宫观,会不知不觉进入数字化体验空间,在触摸实物的同时,可以与不同时代的道人对话,与打造碑亭的工匠沟通,听钦差宣旨,点
8、选的斋饭可以即刻真实地食用,抽的签可以真实地从签筒中跃出,并得到道人的真声解读这个层面的深度数字化,就是数字李生了,也是元宇宙的雏形:人们已经实现了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的深度互动,比如在虚拟场景中所发出的需求,在现实场景中能够得到响应。管理层,则是通过虚拟场域的建构,把线上乃至现场的管理,包括通知、公告、预约、排序、扫描、监控、消防、卫生、客流、支付、结算乃至商户入住、纠纷疏导、投诉处理等内容,都实现线上或者远程处理。这个层面的数字化,主要应用对象则是场域的管理方。当然,如果游客或者受众或者商户在此场域中建立了自己的专属空间,实际上也参与了场景的数字化管理。比如游客在其中开设自己的虚拟空间,撰写
9、并发布自己的游记,还可以进行分享;再比如商户在其中有自己的虚拟店铺,通过店铺的直播功能售卖商品,并对上下货出入库进行虚拟账本的记录等。这一层面的数字化更偏重于管理,我们仅从应用端口来解析的话,还以紫霄宫为例,就包括政府方,就是常说的G端;现场业主方运营方(如道协),就是常说的M端;游客方就是常说的C端;入驻其中的商户(比如现有的周边商户开设线上门店),就是常说的B端。这四方通过四个端口进入到管理数字平台之中,实现管理、经营、运转、游览权限等功能。文化层,则是对场域本身以及场域内陈展部件的文化属性,以数字方式进行系统的挖掘、梳理、展示和传播。这是场域的核心IP,也是场域可以形成传播,形成内核,具
10、有史料价值和人文价值的重要支撑。这包括传说、掌故、史实、人物、典籍等方面的数字化。文化是旅游的爱情,旅游则是文化的婚姻。文化包括自然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触碰与吸引。一般来说,会导致旅游的成行,也就是由于文化的引导,激发了旅游,正如爱情的点燃与持续,常常会形成婚姻的缔结;也正是旅游的行程,体验了文化的虚实轻重,正如婚姻的成型,实证了爱情的苦甘久暂。旅游场景文化层面的不断挖掘、打造、提炼、提升以及宣扬,十分重要。文化层面的数字化层级较高,高在对文化本身的理解把控和科学的诠释方面,但是技术难度因脱离实物却反而较低,其价值的持久性、广泛性却又不可忽视。实际上,数字化是一个系统理论和系统工具,各个层面之间的
11、边界与功能并不是特别清晰,更不是孤立的,把它划分成七个层次,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更是为了便于实操:用一种实体场景的划分,来形象地理解虚拟场景的逻辑。我们可以从形象层数字化起步,在服务展示、推介、旅游、招商等过程中,逐渐向布局层数字化推进,做好受众引导与动线优化;在内容填充达到一定深度和运营逐步成熟时向应用数字化深化,提高每一个文旅场域的效能。还要与入驻商户一起,结合业态情况,尽量实施体验层数字化,增强游客尤其是线上受众的体验,提高文旅场景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层的数字化,既是所有文旅场景的展陈需求,更是整个场域管理的必要手段,小到卫生监督,大到支付清分,甚至游客投诉以及景区资产的证券化,都可以通过这
12、一模块的独立建构,实现管理平台化和经营规模化。至于结构层、材质层与文化层,可以随着运营的深入、游众需求的增长、模型的完善与财力的壮大,再逐步完善。十堰市文旅资源极其丰富,各个景区景点也在“数字十堰”的推动下,不断实施各种数字化的尝试。我们对数字化的层级和本质进行一定的分解后,会更加便于理解,也便于在实操中找准自己的需求与定位,更好更丝滑地切入到数字化建设中。以“小切口、小场景、小应用、小程序”的方式入手,把十堰文旅重要节点性场景,包括景区、民宿、景点、博物馆、宾馆饭店乃至商业街区实施一定层面的数字化,致力于“山水车城,宜居十堰”全域旅游的线上建构,可以成为“引客入(十)堰、引客入武(当)”的生力军,展现文旅产业在产业体系和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时代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