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中国国际战略思维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的中国国际战略思维创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时代的中国国际战略思维创新【内容摘要】新时代以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注重战略问题,不仅继承了优良的战略传统,还在战略思想方面不断创新,为新时代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支撑。尤需注意的是,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思维的革故鼎新,不仅延续了对战略思维高度重视的传统,而且为战略信心、战略定力和战略主动等注入了新的内涵,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思维的内在逻辑。具体而言,要以战略自信应对战略挑战、以战略定力应对战略变化、以战略主动谋取战略优势。保持战略自信对于当前中国攻坚克难极为重要,这是应对国际环境诸多挑战的必然要求、坚持自信自立的内在要
2、求、激发斗争精神的动力来源,为此要发挥制度优势、保持战略清醒、加强战略动员。保持战略定力是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实现长期战略目标和大国竞争的需要,为此要准确研判战略态势、坚持不懈推进战略目标和加强战略执行。保持战略主动是基于战略环境主动识变应变、主动出击防范化解战略风险、赢取战略优势主动作为的综合考虑,为此需要加强战略前瞻性研判、积极主动作为和抢占战略制高点。【关键词】战略思维战略自信战略定力战略主动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战略问题,不仅继承了优良的战略传统,还在战略思想方面不断创新,为新时代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支撑。对于新时代中国的国际战略,学术界也进行了
3、大量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战略价值和历史地位给予高度肯定。李景治认为,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是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国际战略的新发展。杨伯江等认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既有历史继承性又有时代创新性的国际战略思想、理念、理论、倡议,为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的展开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袁鹏认为,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更加注重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系统联动及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动态平衡,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中国气象和世界影响的国际战略新思想,为中国从区域性大国迈向全球性强国奠定了重要基础。总体而言,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际战略思想方面继往开来
4、,不断推动新时代中国战略思维创新,更好地指引中国的国际战略实践。二是对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内涵进行了相对全面系统的梳理。李海君等认为,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时代主题观、国际格局观、中国自身的定位和国际地位等内容。门洪华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的核心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运筹建立科学完备的国家战略体系。两个大局的统筹是中国国际战略和国内战略相互促进的必然要求,也需要中国国家战略的不断发展完善。宋德星认为,发展中大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它们在整体上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的国际战略观。还有学者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为习近平国际战略的
5、典型代表,对其实质内涵、实践意义及其战略指向进行了系统分析。三是对新时代国际战略布局进行了深入分析。十八大以来,中国国际战略出现了显著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国际战略布局,在国际社会发挥战略引领者的作用,更加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大国影响。有学者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等都纳入国际战略布局中。赵可金认为,新时代的国际战略确立了构建全球伙伴关系、拓展全球发展格局、引领全球治理变革的战略布局。凌胜利认为,新时代的中国国际战略布局需要把握好时空定位,在不同地理空间和领域不断优化战略布局。对于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而言,国际战略布局需要更加全面,在全
6、球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积极参与,实现中国战略能力的有效转化。在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到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的丰富与发展,从战略思想到战略实践都有显著体现。其中需要注意到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思维的革故鼎新,不仅延续了对战略问题的高度重视,而且更加突出战略信心、战略定力和战略主动,构成了新时代国际战略思维的内在逻辑。一、新时代以来中国高度重视战略问题作为世界大国,中国有着深厚的战略传统,将战略视为影响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要素。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高度重视战略、注重战略谋划,推动战略思维创新。(一)强调战略思维的重要性战略最早主要运用在军事领域,主要是指如何打赢战争。而随着战争规模的日益扩大
7、,其所涉及的要素也更加广泛,战略也逐渐成为一种国家的全局性、长远性、总体性的谋划。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战略传统的国家,孙子兵法就充满着战略智慧,将“伐谋”视为最优解决办法。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也非常重视战略,这也推动了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国家转变为世界强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大国中为数不多没有犯战略错误的国家,实现了长期发展。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也高度重视战略问题,2014年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谈到了他对战略问题的认识:“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2022年1
8、月,习近平指出:“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绝不能犯战略性错误如果在战略上出现了偏差,那后果将是很严重的,付出的代价将会很大。”习近平将战略问题定位为党和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充分体现出他对战略问题的重视。从习近平多次讲话中可以看出,他对战略问题高度重视,也非常注重战略谋划和战略思维。由此可见,新时代以来,习近平等领导人高度重视战略问题,强调战略思维的重要性,警惕和规避战略失误。战略事关全局,大国必须有战略思维,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主义,从而更有效地统筹各种资源、协调各种关系,更好地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二)注重战略谋划战略谋划是确保国家能够前行在正确战略
9、轨道的关键,中国几代领导人都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进行战略谋划,制定合理战略,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也非常注重战略谋划,这深刻体现在他对国际形势的战略论断和对中国国际定位的准确把握,并据此提出了新时代的国际战略。第一,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建局的重要战略论断。战略谋划首先要准确判断战略态势。对时代主题的研判历来是中国战略谋划的首要考虑,也是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战略的基础与前提。习近平非常重视战略环境研判,对于当前及未来的国际形势,他提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断,并强调要以全局性思维科学认识。2017年12月,习近平在接见驻外使节的讲话中指出要正确认识当今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首次提出百年未有之
10、大变局。百年大变局这一重要战略论断的提出,为中国认清国际形势、做好战略谋划,提供了方向性指引。一般而言,对于国际形势的研判主要关注国际战略格局这样的全局性、根本性的结构性因素。中国对百年大变局的研判不仅关注国际格局变动,还涉及科技革命、国际思潮、全球秩序等方面,更加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第二,找准中国的国际定位。身处百年大变局,中国将扮演何种角色值得关注。习近平强调把握国际形势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其中正确的角色观,就是要弄清楚中国在世界格局演变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影响不断增强。不过在国际社会的期待和中国的
11、国际贡献能力之间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甚至是误解,中国扮演何种国际角色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一直强调要力所能及地承担大国责任,发挥大国作用,关键就是要找准中国的国际定位,从而扮演合适的国际角色。中国多次表明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无疑体现了中国对于自身所扮演的国际角色的合理认知,并积极付诸行动。为此,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倡议”,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第三,提出了中国的国际战略。新时代的中国国际战略的显著标志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谋求分阶段、分领域逐步实现。近年来,中国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12、,并为推动其实现而不懈努力。目前,中国已经就构建国家命运共同体(双边层面)、地区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达成了共识,并在网络、卫生健康、海洋等领域提出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等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代表了中国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出的“中国方案”,其不仅被写入许多重要的国际文件,也写入了党和政府的重要报告等权威文件当中,体现了中国对其的高度重视和长期坚持。(三)战略思维创新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不仅重视战略问题,还注重战略思维的创新。习近平历来非常重视战略思维,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战略思维能力。2012年在中央党
13、校秋季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对领导干部提升战略思维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努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世界全局和时代发展趋势努力提高对现实问题进行战略思考和政治决断的能力。”2022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再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从习近平有关战略思维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可以发现,他不仅高度重视战略思维,而且强调战略思维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加强对复杂形势、复杂问题的全局性、系统性、战略性认知与应对,从而推动战略思维创新,使中国的战略运筹更加科学合理。习近平所强调的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
14、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其本质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注重方法与目的、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重点与非重点的辩证统一。在战略思维指导下,习近平还尤其强调战略自信、战略定力和战略主动,推动了中国国际战略思维的创新,更加契合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的发展需要。具体而言,要以战略自信应对战略挑战、以战略定力应对战略变化、以战略主动谋取战略优势。二、以战略自信应对战略挑战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战略自信问题,这不仅是“四个自信”在战略领域的显著体现,也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正确态度。面对风险挑战不断增加的局面,战略自信既是一种精神品格,也是一种力量来源。习近平多次强调战略自信。2017年
15、2月,他在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这表明中国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需要从战略高度进行应对,突出强调了战略自信等战略思维的重要性。2018年6月,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保持战略自信的重要性,这有助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地促进中国的持续发展并作出更大的国际贡献。战略自信是指战略主体对自身战略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信念,也是指对自身能够实现战略目标的信心。在对外关系中,战略自信是指一个国家在应对和处理整体性、全局性、长远和根本性外交问题上所具备的信心。战略自信的强弱关系到一国对于战略环境的利弊、战略目标的难度
16、、战略资源的多寡、战略手段的有效性等的认知,也将影响战略运筹的效果。战略自信是对党的战略思想、战略谋划、战略决策、战略执行的高度自信,也是应对各种战略挑战的必然要求。(一)新形势呼唤:战略自信保持战略自信对于当前中国攻坚克难极为重要,这是应对国际环境中诸多挑战的必然要求,坚持自信自立的内在要求,激发斗争精神的动力来源。第一,保持战略自信是应对国际环境中诸多风险与挑战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这深刻影响着中国对战略机遇的研判。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总体来
17、看,我国对于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国际环境研判已发生变化,强调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对此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面对国际环境的诸多挑战,关键是不要被困难、挑战所压倒,而是需要增强战略自信,以沉着冷静的心态来应对国际环境中的诸多风险与挑战,从而更有动力持续推进战略的实施。第二,保持战略自信是坚持自信自立的内在要求。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自信自立。坚持自信自立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经验和精神属性,在新时代坚持自信自立,主要体现为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持续推进。在战略方面坚持战略自信,这是坚持
18、自信自立的内在要求。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必须有战略自信,这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极为重要。坚持战略自信,才能勇于自我革命,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坚持战略自信,就是要在实践中增强“四个自信”,使中国的战略实施更加积极乐观、自信从容。为此,在对外战略方面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战略理论创新、发挥制度优势、传承优良战略文化,将“四个自信”融入战略实施中。第三,保持战略自信是激发斗争精神的动力来源。坚持战略自信有助于增强党和人民勇毅前行的斗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
19、口”需要征服。当前,面对更为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的大国博弈,发扬斗争精神更为必要。通过斗争赢得胜利,但需要注意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残酷性,没有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就难以坚持不懈。坚持战略自信是激发斗争精神的动力来源,也深刻影响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实践。(二)实现战略自信的主要路径新时代坚持战略自信对于中国推进战略实施极为重要,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中国的战略心态,为此要发挥制度优势、保持战略清醒、加强战略动员。第一,发挥制度优势。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最重要的制度优势,也是保持战略自信的重要依托。王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
20、导是中国推进伟大事业的重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战略动员和战略执行优势,这些制度优势是坚持战略自信的重要依托。坚持战略自信要发挥制度优势,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避免发生重大战略失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升战略动员能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政策延续性、战略稳定性等诸多制度优势,这样才能夯实战略自信的基础,确保战略自信长盛不衰。第二,保持战略清醒。坚持战略自信必须居安思危,而非盲目自信。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中,对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心理准备和能力储备。首先,在战略清醒的前提下坚持战略自信,有利于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战略目标的实现需
21、要通过各领域、各层级小目标的实现来推动,这也意味着对战略目标要分清主次,确保主要战略目标不偏移,有序推进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保持战略清醒有助于延续战略方向。战略实施过程中会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有的甚至会干扰战略前进的方向,对此要保持战略清醒,对已经过深思熟虑确定的战略方向要保持战略自信,同时要循序渐进地推进战略的实施。最后,保持战略清醒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与应对挑战,从而能够顺势而为、逆势而上,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将战略自信转变为战略能力。第三,加强战略动员。坚持战略自信需要广泛的战略动员,使战略能够得到强有力的国内外支持,确保战略自信具有强大的实力基础。从国内方面看,一国国际战略的成功,离不
22、开国内民众的认可与支持,这与民众的战略自信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普通民众的战略自信越强,其对于国家战略的支持就越强烈。因此,为了增强战略自信,战略制定者需要引导民众提升战略认知,加深对战略方向的认同,同时对实现战略目标保持信心。战略自信不能只是一部分人的战略自信,而是需要赢得大多数民众的支持,这就需要依靠广泛且充分的战略动员来提升民众的战略自信。从国际方面看,一国国际战略的成功,也需要获得国际上的支持。在当前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其他国家对中国发展的信心如何,也会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动员能力。面对“唱衰”“妖魔化”中国的各种国际舆论,中国需要加强国际动员,保持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信心,从而增
23、强战略自信的国际影响。三、以战略定力应对战略变化战略实施的过程往往相对比较漫长,其间会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如何确保战略目标不偏离,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新时代以来,中国领导人反复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并将其视为应对战略变化的关键,倡导通过久久为功来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多次强调,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保持战略定力至关重要。2012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谈到新兴大国崛起带来国际格局调整时强调,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战略变化的客观必然性,把握好大国关系演变的特点,保持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2021年1月,习近平在中
24、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对我国的影响,既保持战略定力又善于积极应变”。综上所述,习近平高度重视战略定力,强调在对外关系中要处乱不惊,以战略定力确保战略执行。战略定力是战略主体在对待和处理战略问题时,特别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具有或表现出的一种淡定、坚定、稳重、执着的态度、品格和能力。也有学者认为,战略定力是指战略主体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和基本趋势,克服短期困难、抵御各种诱惑,瞄准长期目标和主要矛盾,持续沉着行动的主观能力。对中国而言,保持战略定力意味着坚决防止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随时应对和克服各种阻力、压力、矛盾、风险,推动中国长
25、远战略目标的实现,简言之,就是要抓铁有痕、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一)战略定力的价值日益凸显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如何实现中国的长期战略目标,无疑需要保持战略定力。特别是在当前大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战略定力是战略较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略的成败。第一,保持战略定力是中国应对国际环境风云变幻的客观要求。当前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增加,“黑天鹅”“灰犀牛”现象更加频繁,战略误导性因素、干扰性因素也显著增加。如何在国际环境的动荡变化中保持正确的战略方向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也进一步凸显了保持战略定力的重要性。只有保持战略定力才不会随波逐流,从而沿着正确的战略方向持续推进战略目
26、标。面对国际环境的剧变,中国提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断,同时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实际上就是要以战略定力来应对百年大变局的各种动荡和冲击。第二,保持战略定力是中国实现长期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长期战略目标,需要久久为功。在长期的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避免战略迷失是实现战略成功的关键,这也使得保持战略定力极为重要。具体而言,这需要同时具有战略高度和踏实行动,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在实现长远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冲突,这就需要基于长期战略目标进行权衡,确立合理的战略排序。战略排序关乎重大战略的方向性问题,要
27、在重要性、紧迫性、可行性与合理性等要素之间寻求协调与综合平衡,在确保实现长远战略目标的前提下,注重若干战略方向。第三,保持战略定力是中国应对大国竞争的现实需求。当前,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大国博弈更加错综复杂,因此中国保持战略定力极为重要。面对美国的打压与围堵,中国需要避免被对方诱导,从而延缓甚至是中止战略推进的进程。美国的霸权战略是通过主导国际秩序、运用联盟力量、利用离岸平衡术的借力打力、制造和利用危机以及充分运用软实力等手段来达到维持和延续霸权的目的。对此中国应深刻洞悉,精准辨识其虚招与实招,更好地进行战略应对。对于当前的中美竞争,中国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正确的战略方向。王毅曾明确表示,“国与
28、国之间可以进行公平竞争,中美之间也会有竞争,但不应是恶性竞争。我们愿公平地比一比,谁能把国家治理得更好,谁能为世界作出更多贡献。”大国竞争并非中国所愿,但却是当前形势所迫,对此要避免在战略高压之下惊慌失措,在复杂局面中迷失方向,从而犯战略性错误,这无疑也凸显了保持战略定力的重要性。(二)多措并举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战略定力意味着在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冷静观察、谨慎行事、谋定后动、久久为功。目前,战略定力已经被运用到多个领域,包括经济发展、对外战略、全面深化改革、科技发展等。在对外战略方面,保持战略定力需要做到如下三点。第一,准确研判战略态势。习近平指出,“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
29、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Ia望。”保持战略定力离不开对宏观局势的把握,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清醒认识。即使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和不稳定因素,中国也能处变不惊、沉着应对。要避免随波逐流,关键是要看清大局,识别趋势,在时代主题下制定适合本国的战略,从而能够保持战略定力,实现久久为功。第二,持续不断推进战略目标的实现。保持战略定力的目的是不断推进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能在爬坡过坎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战略方向,这就需要发挥战略目标的指引作用。战略目标确定后,尽管有时需要根据战略要素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但核心战略目标切不可轻易改变。这是基于是否有利于实现战略目标来研判保持战略定力
30、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第三,加强战略执行。战略贵在执行,只有保持战略定力,才能确保战略执行中不会出现方向性错误。对于长期战略目标,“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要强化精准思维,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战略定力强调在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确定后,要保持坚定的执行力,贯彻落实好既定的方针政策,才能避免流于形式,确保战略实施的稳定推进。四、以战略主动赢取战略优势除了强调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外,新时代的中国国际战略思维还特别强调战略主动。面对各种战略挑战,一味地被动应对显然并不可取,保持战略主动表明了战略进取态度,有助于发挥斗争精神
31、,更好地赢取战略优势。2019年7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讲话强调,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这表明保持战略主动是当前我国攻坚克难的必然要求。2023年2月,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根据战略环境的变化,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这实际上强调战略运筹要随机应变,主动作为。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就是要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精准分析其主次矛盾与利害关系,抓住重点,提前谋划,精心进行战略布局,主导事物发展走向,达成对我有利的战略态势,进而实现战略目标。发挥战略主动,既要顺势而为,也
32、要逆势而上,体现积极性、主动性和斗争性。(一)保持战略主动的重要性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保持战略主动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主要涉及应对战略环境主动识变应变、防范化解战略风险主动出击、赢得战略优势主动作为。第一,应对战略环境变化需要主动识变应变。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来不是外部赋予的和静态不变的,更不意味着没有问题、挑战和危机;相反,重要战略机遇期总是动态变化的,需要努力争取。新时代以来,中国对于战略机遇期的论断发生了重要转变,更加强调通过战略主动来争取战略机遇期,而非把战略机遇期完全视为外部环境塑造的结果。战略环境变动不居,加强识变应变至关重要。在百年大变局中,为了应对国际环境的复杂变化,更好地主动识变应
33、变,我们需要保持战略主动,进而可以从容不迫,未雨绸缪。第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需要主动出击。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中国面临的各类风险也更加复杂多变,这就需要强化风险意识。保持战略主动,意味着要下好先手棋,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首先,对于各类风险要加强梳理与研判,对于战略风险不仅要备豫不虞,而且要积极主动进行研判,提早防范,从而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其次,以战略主动姿态应对战略风险,可以争取更多应对时间,从而降低因时间紧迫导致的战略误判风险。最后,以战略主动姿态防范化解战略风险,能够更好地激发敢于斗争与善于斗争的精神,从而确保更加自信有力地防范化解风
34、险。第三,赢取战略优势需要主动作为。战略主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当前,中国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遭遇风高浪急的风险挑战,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在战略竞争中获取战略优势必须主动作为,体现鲜明的战略主动。正所谓“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虽然面临诸多艰难险阻,但是要主动作为、敢斗善斗,最大程度地推动战略资源向战略能力转化,从而获取战略优势。(二)保持战略主动的主要路径保持战略主动并非易事,特别是在战略不确定性增加、战略风险挑战错综复杂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前瞻性战略研判、积极主动作为和抢抓事关全局的战略制高点。第一,加强前瞻性战略研判。
35、前瞻性战略研判是带有全局性的形势判断,需要积极作好战略谋划,以前瞻性思维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前瞻性战略研判主要涉及趋势研判、风险研判、能力研判等方面。首先,要加强对国际主流趋势的研判,涉及国际格局、科技变革、国际思潮等诸多方面,从而在力量、技术、观念等方面对国际大势形成前瞻性战略研判。其次,要对各类风险加强研判,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强前瞻性研判可以对不同战略风险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战略主动权。最后,要加强战略能力研判,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无论是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都需要谋求战略主动。这就需要对有关各方的战略能力进行比较,正确评估自我战略能力的优势
36、与不足,从而扬长避短,在战略竞争中获取战略优势。第二,积极进取,获取战略主动。当前中国的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也日益扩大,这就需要中国的国际战略更加体现胸怀天下的大国担当。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中国近年来主动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显著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精神,也是中国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大国智慧和大国力量的经典例证。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国提出了一系列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对于改善全球治理的积极态度,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国作用。在国家安全方面,中国强调统筹维护与塑造国家安全。其中积极塑造外部安全环境就体现了战略主动思维,也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第三,抢占事关全局
37、的战略制高点。保持战略主动既要未雨绸缪,又要抢抓先机,特别是抢占事关全局的战略制高点。战略竞争是实力的竞赛,战略主动是基于强大的自身力量。当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这为中国在关键领域抢占战略制高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国需要利用有利契机,努力抢占思想意识、规则制定、技术创新、军事变革等制高点,为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结语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战略,在各个历史时期审时度势提出了不同的对外战略思想,积累了丰富的阈际战略实践经验。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思考和谋划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时,战略思维创新更加显著,战略自信、战略定力和战略主动三者构成了新时代国际战略思维的内在逻辑,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的新内涵。在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日益上升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更加错综复杂,必须保持战略耐心,积极作为。另外,在爬坡过坎的过程中,不犯战略错误至关重要,这也使得加强战略思维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战略思维视角探讨了新时代的中国国际战略,除此之外,中国国际战略的战略要素及其平衡问题也值得关注,同时要避免战略透支或战略保守,从而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