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围城》中方鸿渐的“围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围城》中方鸿渐的“围城”.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院、专业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摘要:提及钱钟书先生,我们会很快想到他一部非常有名的小说围城,这部小说关于讽刺的手法运用地淋漓尽致,堪称是“新儒林外史。”围城是一部极具丰富内涵的文学作品,非常值得我们去一遍遍拜读。在小说中它讽刺了人情世故,主要刻画在当时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冲击下人们的精神面貌。同时围绕主人公方鸿渐叙述了一系列经历以及对社会状态的描写,从而引发出许多深思。这部小说通过描述方鸿渐在事业、自我、婚姻这三座围城中的悲惨遭遇以及他的极力挣扎,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矛盾的人。一边想要摆脱,另一边却又胆怯懦弱与现实妥协。方鸿渐作为旧社会知识分子的代表,我们可以看出来当
2、时社会下一些旧知识分子过着一种病态的生活,其中蕴含道理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关键词:方鸿渐;围城;感情;悲剧OnFangHung-chien,snFortressBesiegedninFortressBesiegedAbstractjReferringtoMr.QianZhongshu,wewillimmediatelythinkofhisfamousnovelFortressBesieged,whichisaneo-Confucianhistorywithitsincisivelyandvividlyusedsatire.FortressBesiegedisarichliteraryworkw
3、orthreadingagainandagain.Inthenovel,itsatirizestheworldlywisdomandmainlydepictspeople,sspiritualoutlookunderthedoubleimpactofeasternandwesterncultureatthattime.Atthesametime,itnarratedaseriesofexperiencesandthedescriptionofthesocialstatearoundtheprotagonistFangHung-chien,whichtriggeredalotofreflecti
4、on.Thisnoveldescribesfanghung-chienstragicexperienceinthethreesiegeofcareer,egoandmarriage,andhisdesperatestruggle,sothatwecanseeaverycontradictoryman.Onesidewantstogetridofit,andtheothersideiscowardlyandcompromiseswithreality.Astherepresentativeofintellectualsintheoldsociety,wecanseethatsomeoldinte
5、llectualsinthesocietyatthattimewerelivingamorbidlife,whichcontainstruthsthatneedtobeexploredconstantly.Keywords:FangHung-chien;siege;emotion;tragedy弓I言5一、方鸿渐的“围城”5(一)爱情之“城”6(二)事业之“城”10(三)自我之“城”11二、“围城”中的方鸿渐11(一)东西文化的碰撞11(二)方鸿渐的性格12结语13参考文献14致谢15引言关于书中所写的内容钱钟书先生写的可谓是非常精准,那是因为钱钟书先生曾对于东西方文学有着非常深入了解,有自己
6、的见解。所以围城在刚被出版时便能获得很高的声誉,也被我们所知晓。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用极具讽刺的口吻对当时的现实进行了非常深刻的批判。不但在文学上有价值同时也有一定审美价值,由此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因为独特的艺术特色独树一帜,也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虽然书中主要是围绕主人公方鸿渐来写的,但是与之有关的角色也被描写地活灵活现,个性描绘地非常鲜明,从而造就这一部小说的巨大成就。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像。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与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一方面不但继承了儒林外史中精妙的讽刺艺术手法,而且另一方面也有
7、自己的创造。钱钟书先生用一种幽默的口吻去讽刺当时的形态,描绘了人情世故,对“围城”人生进行了嘲讽。围城中有一句话很经典,那么就是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但是看完这本小说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并不只是说方鸿渐的不幸婚姻,更是在说一些可悲的现实,是那些对自己的现有处境不满,却依然想要去追求其他的,不满现状。接下来我将叙述方鸿渐在爱情、事业、自我这三座“围城”中的遭遇以及他是如何极力挣扎之后妥协的,留洋归来以及新思想的影响让他产生自我意识但是无奈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懦弱的性格让他不断陷入“围城”生活。这也是当时社会的旧知识分子现状,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方滤渐的悲剧不仅仅是他
8、性格上的缺陷造成的,同时也因为当时社会状况,这引起我们的思考。一、方鸿渐的“围城”“围城”这个故事发生在1920到1940年代,而小说中的主人公方鸿渐是从外国留学回来的青年人,小说中描绘了当时那个年代下知识分子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他们的生活状态,方鸿渐作为这当中的一个典型代表,钱钟书先生描绘了方鸿渐在经历着婚姻、事业以及自我的挫折,这如同三座巨大的“围城”压着他喘不过气来,他拼尽全力想要摆脱,却总是事与愿违在这几座围城中不断迷失自我,从而酿成了一系列悲剧。(一)爱情之“城”通读全篇小说,我们都知道主角方鸿渐与四个女人有过情感纠葛,在他留学归来的船上他遇见了热情火辣的鲍小姐;清高傲慢,故作矜持的苏
9、文纨;骄傲但是单纯的唐晓芙以及最后与方鸿渐走向婚姻殿堂的孙柔嘉。我们能看出来在关于爱情上方鸿渐感受到了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他的情感生活从始至终都贯穿小说之中,跨度是非常之大,但是到最后他并没有得到什么,感情没有经营好,婚姻也是变得面目全非。他仿佛像块浮萍,人生没有固定目标导向,随波逐流。我们知道他的内心是很挣扎的,但是在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也是不那么鲜明的并且也没有主见以至于自己来回进退最后困在这一座婚姻的“围城”中。1、与鲍小姐的“露水情缘”在小说开头写的就是留洋回国的方鸿渐在船上与鲍小姐相遇,并自然而然与她发生了关系。鲍小姐从小在澳门生活,非常热情洒脱,由于她从小被父母差使还要照顾弟弟妹妹,
10、这让她有了许多聪明的心思知道如何为自己寻找快乐。在书中是这么写的:“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又叫她真理。但是后来修正为“局部的真理”,因为据说真理往往是赤裸裸的,而鲍小姐也并非是一丝不挂,所以由此得来这样的说法。留学归来,在船上受到了鲍小姐的引诱,二人发生了关系。鲍小姐身材火辣,热情洒脱,她是有未婚夫的但她对男女之间的事情是毫不在乎的,她更在意的是及时行乐。方鸿渐在鲍小姐眼里就如同是猎物,引诱男人对她来说并不困难。她对方鸿渐说的是他很像自己的未婚夫,觉得方鸿渐的相貌与自己的未婚夫很相似,这让方鸿渐就跟丢了魂一样,很心甘情愿掉入她的圈套。这种事情来得很快去的也是很快,当两个人发生了关系之后,鲍小姐就对
11、他没有了新鲜感,失去了兴趣。方鸿渐起初想不通为什么鲍小姐的态度突然转换这么大,虽然他知道他和鲍小姐没有爱情,鲍小姐也不算是对他变了心,因为在方鸿渐看来她是一个没有心的女人。但他甚至安慰自己这只是因为时间久了,所以变了味,不断进行自我安慰。他并没有真的宽慰,心里依然存在着被欺骗的感觉,这种感觉还在不断强烈滋生。当船渐渐靠岸时,鲍小姐便立刻向她的未婚夫飞奔过去,方鸿渐这时才看到那个鲍小姐口中说的和自己“长得像的未婚夫”,其实是个半秃顶、戴着一个大眼镜的黑胖子。这时他意识到鲍小姐之前所说的话不过是在也有自己,而自己也掉入了圈套,这让他感受到极大的侮辱。这对于方鸿渐来说是初尝情爱的一段体验,但在鲍小姐
12、眼里方鸿渐不过是他旅途中的消遣,他觉得自己是有魅力的所以鲍小姐才会对他投怀送抱,但他不知道被鲍小姐耍得团团转。在我看来,他们两个人之前不存在感情,无非是旅途遥远,觉得空虚寂寞,你情我愿发生了关系。鲍小姐是钱钟书先生在书中第一个批判的角色,在现实道德观念中是一个不检点的女性代表,船上的人都看不起她,对她指指点点O她的未婚夫也是一个大她二十岁的丑男人,我认为这不是爱情,她对感情也并不在意,她只是需要一个人让她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样能够看出来她是一个庸俗、贪图享乐的知识女性代表。2、与苏文纨的感情纠葛苏文纨,她是围城中第一个出场的角色,戴着太阳镜,身上摊了一本小说,不像方鸿渐,她是正儿八经留学回来
13、的女博士,同时家境也好。不像鲍小姐“朱古力”的皮肤,皮肤在东方人里,要算得白,可惜这白色不顶新鲜,带些干滞。钱钟书先生笔下的苏文纨是一个有头脑有学识的女博士,作者对她的描写有这么些:“脸白而干滞”、“戴墨镜”、“嘴唇显薄,擦口红还不够丰厚、”“身段瘦削、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划成的“。经作者这么描绘,我们能感觉到她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不太容易接近。她对某些事情表示厌恶,表面上装作不在意甚至可以欣然接受,用和善的外表装扮自己。当然这种虚伪的性格能够让她在成年人的世界如鱼得水地生存,但是在孩子面前显得十分尴尬,丑态毕露。钱钟书先生用大量笔墨去描绘这一位旧社会女性知识分子代表,她给我们第一印象是一位才学
14、渊博的大家闺秀,但是性格上确实让人不喜欢。我们知道书中她还有个追求者叫做赵辛楣,她经常玩弄两人,挑起事端,而她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凸显自己的魅力,有两个男人喜欢她愿意为她做许多事情。方鸿渐也曾想过和苏文纨说明真相,表露自己真实想法,但总是摇摆不定,心甘情愿掉入她的陷阱,以至于造成了苏文纨的误解。当她知道真相时,不愿接受事实的她开始痛恨方鸿渐甚至不希望她和自己的表妹在一起。她最后与方鸿渐断绝关系转而和曹元朗在一起,也与他结了婚。之后帮着赵辛楣运物资,发国难财,她渐渐从一个端庄的大家闺秀变成一个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在我看来方鸿渐对苏文纨是不存在情爱的,方鸿渐和苏文纨在香港玩了两天,在他观念中,他觉得情
15、人和女朋友不同,而苏文纨对他来说是个合适的女朋友,外表理想同时不失端庄的仪态,带她出门会不失身份。方鸿渐主动拜访苏小姐也不是源于喜欢,只是生活枯燥无聊,身边缺少女人。方鸿渐对她始终有一定的距离感,无论距离有多么近也不会合拢成一体。他们之间相处,因为苏文纨有着自己的主见需要方鸿渐处处忍让,这些方鸿渐都不能忍受。当他在苏文纨家苏文纨向他介绍了自己的表妹,他觉得这是他所喜欢的。但是他不敢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不断给苏文纨错觉。面对苏文纨的示好,他虽然知道对方心意也是不拒绝、不回避。终于他鼓起勇气和苏文纨说明自己心里所想,却已经迟了,最后也没能和唐晓芙在一起。这样优柔寡断的性格无疑是造成他与唐晓芙爱情悲
16、剧的直接导火索。3、与唐晓芙的美好爱情方鸿渐在苏文纨家遇到自己的一生挚爱一一唐晓芙。唐晓芙在书中出场时便尽显美丽迷人,钱钟书先生在书中这样描写到:“妩媚端正的圆脸、”“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又觉得嘴馋。”关于爱情唐晓芙有着自己的憧憬和向往,同时她也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受到别人左右。刚刚与方鸿渐交往时受到了表姐苏文纨的万般阻挠,但是她并没有因为表姐的想法就与方鸿渐断开联系,反而表姐的行为让她产生了一种叛逆心理。她其实也知道自己对方鸿渐没那么多想法,但是却偏偏让他肆无忌惮接近自己。这可以看出来青春期的唐晓芙有着书中其他人物所没有独特的魅力,这可能也是方鸿渐为之着迷的一部分原因,这也是苏文纨所不能企及
17、的。但是她并不只是善良乖巧,同样她也有自己傲气,关于与方鸿渐的分手是有误会的,她本来想让他给自己一个解释,但是一直都没有开口,宁愿忍痛成疾。可能这也是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一个原因,如果她能放下自己的姿态,少那么点傲气,可能他们就没有那么多错过,结局可能也不会以不幸收场。方鸿渐对唐晓芙是有真挚的感情的,和他之前那遇到的两个女人都不一样,她调皮直率,单纯可爱。和性感火辣的鲍小姐比较起来她很青涩,比起矫揉造作的苏小姐她又很单纯烂漫。初次见面时,两个人就相谈甚欢,有共同话题,在一起的时候非常能聊得来,此时方鸿渐也非常有情商、说话幽默风趣,让两个人的谈话增色不少,唐晓芙对于他说的话也是非常捧场。她不会挑方
18、鸿渐的问题,方鸿渐能在唐晓芙那里得到足够的男人的自尊,这是苏文纨给不了的。方鸿渐很喜欢写信,唐晓芙也喜欢写信,两个人在可以通电话的年代却选择用写信的方式谈恋爱,不得不说这种谈恋爱的方式是很浪漫的。但是他们的爱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方鸿渐在遇到唐晓芙的第一眼时就喜欢上了她,于是后来他就经常去苏家。但这却被苏文纨误会成是方鸿渐在追求自己,非常开心。期间苏文纨千方百计地引起方鸿渐的注意,方鸿渐当然也知道她的内心想法。由于内心胆小懦弱,即使他在信中表达的感情有多么炙热,他也没有正面拒绝苏文纨。反而假装与赵辛楣“争宠,”这让苏文纨更加倾心自己,在事情快要败露的时候才说出真相。于是苏文纨由爱生恨对唐晓芙说了
19、许多不好的事情,致使唐晓芙提出了分手。其实我们都知道事情会有转机,唐晓芙当时只是太过于冲动一气之下提出了分手,但是方鸿渐产生了高傲的姿态,于是两个人就这样错过了。方鸿渐和唐晓芙的这段恋爱在苏文纨的挑唆以及误会之下,两人的恋爱无疾而终。可能没有其他人的干扰,这段感情也是没有结果的。因为方鸿渐的懦弱无能使得两人渐行渐远,当然我也认为方鸿渐配不上唐晓芙,因为唐晓芙对于爱情果敢而方鸿渐却不坚定。杨绛曾经对唐晓芙的艺术形象是这么评价的:“唐晓芙显然是作者偏爱的人物,不愿意把她嫁给方鸿渐。”4、与孙柔嘉的婚姻我们都知道在前面几段感情中,方鸿渐都没有与她们修成正果。最后跟方鸿渐步入婚姻殿堂的是孙柔嘉,我们都
20、知道这并不是偶然而是孙柔嘉设的局。孙柔嘉出生的家庭重男轻女,这让她非常要强,内心也很受伤。孙柔嘉和方鸿渐两个人都去三闾大学,在路上她们相遇了,而这一路上只有她一个女性,只有她没有补贴。只有方鸿渐说要帮她去申请补贴,这让本来就缺爱的孙柔嘉对方鸿渐产生了依赖。对于这段婚姻,他没有投入多大的爱情,对孙柔嘉更多的是怜悯和同情。他们不过是抱团取暖,两个人都不被三闾大学所容纳。孙柔嘉甚至在后来引入第三者测试方鸿渐是否对自己真心,当验证方鸿渐吃醋了之后,她暗喜。紧接着在同事面前制造肢体接触,于是其他人散播谣言也推动这一事情发展。这时候方鸿渐对她有了一点心动,再加上这个事情已经传到了上海,他想着不妨顺水推舟订
21、婚算了。孙柔嘉外表柔弱,但是他们的婚姻完全是她一手“促成”的。方鸿渐也认为爱情和婚姻没有多大关系,“结婚无需太伟大的感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的资本了,”这是当时方鸿渐的婚姻观,可是结婚后方鸿渐发说结婚之后一切都变了,自己所娶的人和之前不一样,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结婚以后,他们两个人常常发生矛盾和别扭。孙柔嘉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当遇到苏文纨时,她的一系列行为激怒了孙柔嘉,但是碍于面子无法与她争论,只能将火撒在方鸿渐身上,于是二人矛盾渐渐激化。由小吵变成大吵,由偶尔变成经常,最后甚至也变成了殴打。孙家和方家有姻亲,但是都因为太穷看不起对方,尤其是孙柔嘉的姑母很看不起方鸿渐,所以自然方鸿渐也对姑
22、母不待见。方鸿渐失业后,孙柔嘉就建议让姑母帮忙,本来是好心但是方渡渐觉得孙柔嘉是看不起自己所以对她破口大骂。长久的压抑然后爆发了,两个人最后一次争吵中,矛盾达到高潮、谩骂,摔东西。方鸿渐在最后灰溜溜回家,只剩下两人吵架留下的一地鸡毛。可以说方鸿渐和孙柔嘉二者之间是缺少沟通的,性格也不契合。方鸿渐性格上软弱,而孙柔嘉却是冲动的;她明知道姑母看不起方鸿渐却依然去迎合。在方鸿渐的观念中,女人不应该将丈夫当做饭碗,但是孙柔嘉却不这么想。婚后少了浪漫和幻想,两人的矛盾就逐渐凸显进而导致了婚姻悲剧的产生。对于方鸿渐来说,他经历了四段感情,如果他能够遇事果断有自己的主见可能在后来的婚姻当中他都会好好地经营。
23、他心廿情愿陷入孙柔嘉设的陷阱里,没有悬崖勒马。在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孙柔嘉精心设计的陷阱太过于让人沉溺,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唐晓芙的爱情让方鸿渐身心俱疲,“心中最珍贵希望破灭“,事业也是一事无成,让人沉闷,所以他就最终走向婚姻,导致了婚姻的悲剧。人生处处充满了“围城”,不仅仅是婚姻的“围城”,也在经历着事业的“围城。”(二)事业之“城”方鸿渐在经历过爱情的“围城”之后又陷进了事业的“围城”,他虽说是留洋归来的“博士”,却没有任何的真才实学。留学期间不学无术,整日虚度光阴。回国之前由于家里所施加的压力,想给他们一个交代,花钱买了个假文凭。虽然他留学归来,但是脑子里有着非常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他有着自己
24、的愿景,但却不愿努力,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一方面渴望能够独立得到认可,另一方面却又想依赖别人,这无疑是是自相矛盾的。我们在小说刚开始方鸿渐留洋回来的时候大概就能看出他的事业上的悲剧不是没有缘由的,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如何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实事。在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方鸿渐虽说没有正经的学位,可是毕竟留洋归来就等于镀了层金,他是中国文学系毕业的学生可是他却在岳父的安排下进入了点金银行。正逢那时候内忧外患,经济也是萧条的的状态,要想找到一份工作也是很难的。与其说他是去上班实则是挂了个虚职没有实质性的工作,整日虚度不认真工作。我们都知道这个所谓的“岳父”与方鸿渐没有实质的“姻亲”关系,用“岳
25、父”的钱去留洋已经不妥了之后在银行就职不作为也很不妥。后来方鸿渐与未婚妻的母亲关系逐渐恶化,遭到嫌弃也不好在继续待下去,就把工作辞了。之后赵辛楣给方鸿渐推荐了一份工作,当时赵辛楣在追求苏文纨,他想要把方鸿渐这个自己眼中所谓的情敌给支走。于是向他的老师推荐了方鸿渐,也就是三闾大学的校长高松年。在与周家闹翻之后马上给了答复,很快就去三闾大学赴职了。起初他有巨大的热情和信心,他觉得自己在这里是可以实现价值,希望能为这里的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让青年一代能够重新振作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也可以凭借文凭当一个“教授”,对此他充满了期待。可是当他来了之后才发现这与自己想的背道而驰。三闾大学并不是一个单纯搞
26、学术的地方,里面充满了尔虞我诈,这对于不喜欢这些的方鸿渐来说如履薄冰。虽然一开始因为学历的问题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但是也立足了下来。刚到三闾大学本以为可以成为教授,但是高松林认为他的简历上面没学位,只能聘请他成为副教授,月薪二百八十元,下半年再进行晋升。他觉得又羞又恨,和自己一开始想象的不同。同时他也不知道隐藏自己的情绪,将任何表情都写在脸上,在小说中我们知道李梅婷、韩学愈、顾尔谦等人非常虚伪,但他们并不是不值得交往的,毕竟还是需要学会在社会中生存。在三闾大学中没有根基的方鸿渐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得罪了许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不愿意去维系容易维护的关系。最后方鸿渐还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在没有得到确
27、切消息之后就很草率地离开三闾大学。离开三闾大学后他又回到了上海,这时候赵辛楣给他介绍了另一份工作,于是他去了华美新闻社,但是此时已经结婚的方鸿渐依然没有考虑到现实情况,不谙世事。王先生因为言辞问题不得不离职,其实方鸿渐无须离职,但是他不考虑家庭也不考虑自己的处境,家里的生计都靠孙柔嘉维持的情况下还是私自把工作辞了,就这么一步方鸿渐终于把自己逼到绝境。(三)自我之“城”看了整篇小说,我觉得方鸿渐一直希望有人去认同自己,这往往成了束缚他的枷锁。他自己知道学识的多少与学位证书没什么联系,但还是赶在回国前买了张假文凭,仿佛他的学识是需要用这张纸来认可,他才能够被人赞赏。明明是中国文学毕业的他却在三闾大
28、学教一门叫做“伦理学”的公共课,报社工作的时候他希望负责时政和经济版面,最后却负责家庭与妇女和文化与艺术两本刊物。不只是事业上他陷入了困境,爱情中他也是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好像别人的话对自己更加重要,比自己做的事情更加有说服力。面对鲍小姐的话,他觉得是鲍小姐对自己的夸奖和认可,鲍小姐是被自己的魅力折服。哪怕在知道是陷阱后还是自我安慰。他对于苏文纨也是没有任何的引诱,但是受到污蔑之后也没有及时反驳和个哑巴一样。他的婚姻就更是离谱至极,只是因为办公室的人都觉得他们是一对,于是顺水推舟和孙柔嘉订了婚径直走向了圈套。自始至终他都想要得到人家认可,对于归属感和认同感有着非常盲目的渴望,想要活成别人所期
29、望的样子,于是不断陷入死局。但是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满足任何人,这可能也是他为什么无论如何挣扎却始终摆脱不了被束缚的命运。二、“围城”中的方鸿渐(一)东西文化的碰撞方鸿渐悲剧的产生原因还有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在故事背景中,此时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而西方文化也在非常猛烈攻击中国,于是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但是此时与之相反的是我国许多传统的知识分子仍然热衷传统文化,对于西方文化他们不认可不接受。而小说中的主人公方鸿渐便是典型代表,他认为西方文化指的是开放,没有真正搞明白东西方文化的实质区别。它们之间的区别不仅仅是一个开放一个保守,更多的是其中包含的思想不同。所以方鸿渐在面对鲍小姐时做出了一些让人不理
30、解的事情,表现得堕落;而当面向书中其他的中国传统女性,他又变成了风度翩翩的样子,非常绅士地对待别人。方鸿渐在当时复杂的局势下留洋归来深受西方思想影响,同时也受到了“五四运动”思想影响,他觉得应该重视自我意识,但是脑子里却依然存留封建思想。他没有自己的判断,于是被两种思想共同冲击,使他无法在这个社会安身立命。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侵入中国让人们西方文化盲目崇拜,方鸿渐回到家乡看到“小城的摩登”就像是“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回来之后吕校长让方渡渐给学生们做一个演讲题目是: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和检讨。当方鸿渐做演讲时,一开始有点油嘴滑舌和散漫,他说梅毒和鸦片是长存不灭的两件东西,关于西方文化意
31、识盲目认可和接受,不能将精华和糟粕进行正确的取舍,其实这就是当时绝大多人的一个盲目思维。方鸿渐生活的时代也就是钱钟书先生那个时代,正值“西学东渐”的时候,钱钟书先生在看到这一情况发生的时候深知对于西方文化的学习只不过照搬照套,但是传统文化也并没有完全消失,依然根深蒂固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方鸿渐产生一种双重人格,正直但是软弱,善良但是无能,无法改变现状。他是个“无用的人”,无法左右形势的发展,仿佛生命中缺乏一种坚定的信念。他明明知道接触苏文纨只会让自己更加麻烦但是耐不住寂寞又去找她以至于后来爱情上的悲剧也造就了。只能在这么一种畸形的生存状况下方鸿渐是没法拥有健全的文化性格的所以最后造成悲剧也是必然
32、的。(二)方鸿渐的性格钱钟书先生在围城的序言中写到:“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在我理解当中我觉得是指一些眼高手低、能力不足的人结合当时钱钟书先生写这本书的背景,他更想要表达的应该是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但是行为依然上遵守中国传统礼教这些旧社会知识分子,方鸿渐便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我一直觉得“鸿渐”这名不是随便取取而已,“鸿”说明主角是有鸿鹄之志,但是由于现实的压迫也没有志向,带有讽刺的作用;“渐”代表着西学东渐,展现了当时时代的状况,也暗示了方鸿渐得到西方资产阶级的影响没有适应。他之所以陷入围城中,最大的导火索是他
33、的懦弱、虚伪的性格。他的性格特征是:既善良又迂执,既正直又软弱,既不谙世事又玩世不恭。方鸿渐的思想性格,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他的遭遇,也正是当时一部分较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和困厄。在外国留学期间受个性解放新思潮的影响,萌生对自主爱情的向往,大着胆子给父亲写信要求解除包办婚姻,最终被浇了一桶冷水,之后他害怕了也没有悔婚,继续用着“岳父”的钱留学。回国更是在父亲等家人的压迫下觉得没面子,花钱买了张假文凭,并且在“岳父”的帮忙下进了“点金银行”,虽然不甘心于此却也是浑浑噩噩度过一段时间。在孙柔嘉受了委屈时想要站出来却由于懦弱让赵辛楣帮自己。我常常想如果他没那么懦弱当被苏文纨污蔑的时候
34、为自己辩解,可能他和唐晓芙会有美满的结局,如果他不懦弱早点敢和苏文纨表明心迹也不至于被误会,他的爱情悲剧都是自己造成的。当与孙柔嘉争吵的时候只知道离开家,也不去进行沟通,孙柔嘉都痛骂他是懦夫。他也并不只有这些不好的性格,他也非常善良但是这些在当时的社会下是不被理解的,他不愿意当资本家的走狗哪怕可以在工作岗位上无所事事,他依然想要为国家做些什么,培养人才。在去三闾大学的路上他知道没有给孙柔嘉补贴,其他人都没什么表示,只有他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过于正直不懂变通也是造成自己局促的原因,在三闾大学中和他同样拥有假学历的韩学愈因为懂得变通可以轻松当了历史系主任,而他坚持不用假学历觉得可以凭自己的真才实学
35、获得一番成就。他不懂人情世故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使得他陷入绝境,在充满勾心斗角的三闾大学中他这种过于正直的性格无疑是行不通的。这使得他渐渐陷入了自我怀疑中,这样的性格也让他一直处于两难的境地,于是他陷入了事业这座“围城”中。结语看了整篇小说,对于方鸿渐的悲剧我不感到奇怪因为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作者通过写主人公在这三座围城中不断挣扎也给我们许多的启示,其实也凸显了我们现在人的状态。其中他陷入“自我之城”中,我觉得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难以摆脱的,我们都有过为了迎合别人而做一些改变。三毛曾经说过:“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找到自我”是每个人都需要做到的,但是它
36、非常难。无论哪种方式,我们都不要迷失人群,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我们可以生活于围城之中,冷静思考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问题,而不要被围城困住。生活的“围城”无处不在,我们不能用消极悲观的态度去对待,否则我们也会和方鸿渐一样陷入两难境地。参考文献1、袭刚:解读围城,北京:京华出版社出版2001年2、方道文:围城四女性,河北学刊3、周锦:围城面面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4、钱定平:破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5、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6、温儒敏:围城的三重意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1期7、陶多铺:现代资本主义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8、齐裕琨、陈惠
37、琴:中国讽刺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致谢落笔至此,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涯也即将结束了。回顾这过去的四年,当时不以为然,总觉得时间还长,却不知道人生是道减法。我也很快离开这所学校步入社会,之前发生的事情还历历在目。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朱淑娟老师对我的论文悉心指导才有了我这篇拙作,朱淑娟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难以忘记;其次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在求学路上给予了支持和帮助让我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最后感谢我的室友,给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无数的乐趣并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不负遇见。大学期间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关于人生的财富,我的大学时光没有电影播放的那样主角有着轰轰烈烈的生活,但我们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我们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