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研究.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48465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德树人视角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立德树人视角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立德树人视角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立德树人视角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立德树人视角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德树人视角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德树人视角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立德树人视角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研究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和主战场的高校,其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学校办学的根本问题,更关系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能否顺利向前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意

2、识形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着力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路径。一、充分认识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高校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事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一)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高校既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也是国内外社会思潮的聚集和交汇地。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带来了新的变量。随着

3、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美国对我国遏制打压不断加剧,各种思想观念“倒灌”国内,交流交锋交融激烈,价值取向日趋多元;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爬坡迈坎的重要关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二)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中国的大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进入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对人才资源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然而,我们需要的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4、接班人,他们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有着高度的自信。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就必须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帮助青年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三)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不仅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高校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思想活跃,创新意识比较强,但对党的历史和中国国情了解不深,容易受错误理论和思潮的影响,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5、接班人,就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青年学生头脑,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准确把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不足进入新时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向上向好,但面对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只有找准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点,才能精准施策、创新路径,进一步提升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水平。(一)顶层设计不够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所以,高校必须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顶层设计。但是在新建地方本科院

6、校中,由于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足,顶层设计往往不够完善,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目标体系、实现路径、实施主体、传播方式、阵地建设、实效考核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系统思考和整体谋划,导致意识形态工作被动应对,亡羊补牢的情况时有出现。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未能站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高度,将意识形态工作置于学校各项工作的统领地位,而成为学校宣传部门负责的专项工作,没有形成合力。(二)工作实效性不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立时间较短,发展任务繁重、发展难题较多,投入到党的建设、意识形态、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足,传

7、统经验积累不够,工作体系尚不完善,加之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期性和非显性,所以更容易被忽视。就已有的主渠道、主阵地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仍以单向输出为主要传播方式,抽象的理论灌输、生硬的政治宣传、照搬的时事教育,使得“两课”枯燥刻板,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意识形态工作脱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不能准确解答学生因社会现实问题带来的各种困惑,导致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存在着意识形态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三)工作方法创新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高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考验集中表现在网络阵地上,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

8、而生、因网而增,面临着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挑战。当前,西方敌对势力意图通过互联网兜售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借助互联网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手段不断翻新、方式更加隐蔽,青年学生成为争夺的重点。高校学生正处于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成长的关键阶段,思想认识的稳定性和鉴别力不够强,容易被境外各种敌对势力和反华势力影响和煽动。然而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互联网+”背景下意识形态教育方法守旧,部分教师面对网络舆情感觉束手无策。(四)人才队伍亟需建设十八大以来,虽然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逐渐壮大,但仍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除各级党团组织书记、宣传系统干部外,本应成为队伍骨干的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人

9、员都缺乏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意识、主动意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和其他行业人才较多,虽拥有较高学历,但缺乏意识形态工作的系统培训,一些人不能辩证地看待国内外社会现实问题,本身还需要不断地“补钙:他们中绝大多数担负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很难做到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工作能力方面存在着认识不准、思路不清、方法不多的问题。因此,队伍建设问题也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问题。三、着力创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意识形态工作路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这一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

10、论述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文件精神,切实把握党中央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坚持前瞻性、整体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原则,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顶层设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顶层设计是学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总体谋划和部署安排。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党委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深入开展调研,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和具体诉求。把握全局、立足长远、结合实际,每年研究制定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方案,健全完善工作制度,通过行之有效的机制措施,确保意识形态“两个巩固”根本任务的落实,广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形成领导重视、人人参与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党委要落实好主体责任,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推

11、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使之浸润校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牵住“牛鼻子”,层层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至关重要。层层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到推进任务不甩手、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一是“三强化”压实顶层领导责任:强化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防范化解风险;强化规范意识,用制度构建完善工作体系;强化责任意识,厘清分工,加强考核,落细责任。二是“三清楚”压实

12、中层落地责任:明确责任分工,清楚责任内容;确立调研摸排、阵地巡查、定期报告制度,清楚工作规范;制定评价机制和督查清单,清楚考核标准。三是“四坚持”压实一线教育责任: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坚持做好思政课程、做活课程思政;建设有温度、有厚度、有灵魂的校园文化,坚持做强文化育人;加强政治引导、思想关怀和师德考评,坚持做实师德养成;旗帜鲜明宣传主流价值,坚持做强舆论引领。(三)管好建强四大阵地,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力阵地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管好建强四大阵地,构建全面覆盖、相互支撑的意识形态阵地体系。一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一手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时俱进加强教学改革,

13、将中国理论融入中国故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一手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结合课程特点有机融入,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两手齐抓形成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效应。二要建好校园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效载体,抓住重要时间节点,结合时政热点、社会焦点和学生思想困惑点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三要管好学术活动阵地。进一步完善学术会议、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沙龙、展览等申报备案制度和过程监督,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牢牢掌握领导权和话语权,传播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四要用好

14、网络阵地。互联网是阵地管理的重中之重,要用好校园网和微媒体平台,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身边涉及意识形态的好声音、好故事、好传统、好做法及时传递出去,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敢于“亮剑”,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鼓励师生正面发声、理性思辨。同时加强网络监管和舆情研判,积极引导师生规范上网行为,净化校园网络空间。(四)建设高素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人才保障。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人人都承担着意识形态工作职责,须强化主责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严格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准入机制,特别是“两课”教师和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的遴选,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同时建立实行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要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培训,解决“本领恐慌”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引导教职员工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清醒、强化政治担当,努力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着力提高新媒体技能的运用能力,使学校成为传播、维护、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