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教学中音准训练的方法浅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48934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唱练耳教学中音准训练的方法浅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视唱练耳教学中音准训练的方法浅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视唱练耳教学中音准训练的方法浅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视唱练耳教学中音准训练的方法浅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视唱练耳教学中音准训练的方法浅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视唱练耳教学中音准训练的方法浅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唱练耳教学中音准训练的方法浅谈.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视唱练耳教学中音准训练的方法浅谈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中的基础技能训练,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并发展学生的音乐视听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视唱,是指按乐谱所示一切要求准确地唱出曲调的音高和节奏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对拍子、音程和调式等感性认识的能力。练耳是用来培养对音乐节奏的辨别能力、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对音乐的内心听觉。课程主要通过读谱、记谱、分析三个方面使学生掌握音准、音高、节拍、节奏、调式、和弦、和声等音乐基本要素。音准的训练是视唱练耳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能够把握好音准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视唱练耳教学中音准问题出现的原因音准的概念: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的音

2、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称为音准。在乐器的制造过程中,由于采用不同的律制,导致产生不同的音高特性。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固定音高,比如钢琴、竖琴、定音鼓等乐器,在演奏前就必须将音高调整好,这一类乐器采用的是十二平均律。第二类为浮动音高,比如长笛、单簧管等按键类乐器。通常是按照平均律来确定按键的位置,但是演奏员也可以通过嘴型和气息让音准产生轻微的浮动。第三类为自由音高,比如弦乐器和人声,可以自由地演奏任何律制的任何音高。在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中,会要求学生能够演唱符合十二平均律,也就是钢琴律制的音高。当然,这是具有局限性的,却是目前视唱练耳教学中采用最为广泛,也是最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

3、过程中,学生出现音准问题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一)音准听觉问题。在学习视唱练耳的过程中,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模仿。模仿钢琴的音高,从而达到精确的音准。这类问题的主要特征是学生无法模仿出正确的音高,且无法察觉自己演唱的音高是否准确。(二)音准记忆问题。有这类问题的学生,可以正确的模仿出钢琴的音高。但是一旦脱离钢琴,单独演唱的时候,音准立刻就会出现偏差。(三)音准技术问题。有这类问题的学生,通常在遇到一些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时,会出现音准障碍:比如演唱大跨度的音准跳进;多声部视唱中的不协和音程等。视唱练耳教学中解决音准问题的方法(一)标准音练习。标准音是指钢琴小字一组的A,在视唱中通常用做音

4、准校对的标准。让学生反复模仿,能够凭记忆唱出标准音。通过标准音练习,让学生建立音高音准的概念,并且运用听觉,修正自己错误的发音信息。(二)音程练习。音程是指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分为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两种。旋律音程指的是两个音先后发声的音程;和声音程指的是两个音同时发声的音程。模唱是指教师弹奏音程,让学生进行模仿。刚开始进行音程训练的时候从旋律音程的模唱开始。模唱的时候需要注意:先让学生模唱音程关系比较近的,如大小二度,大小三度。因为它们不仅仅是旋律中最常用的音程,同时也是较容易模仿与记忆的。在模唱一些距离较远的音程时,可以帮助学生先在心中建立起音程的音高记忆,比如用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中所应用的旋

5、律来记忆音程距离。当学生能够准确模唱出音程的时候,可以进行音程的构唱练习。构唱是指根据指定音,唱出指定的音程结构。构唱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对音高的记忆。在构唱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完全凭借自己的听觉去监听音准。同样,构唱也需要从距离较近的大小二三度音程练起,构唱距离较远的音程时,可帮助学生运用搭桥的方式找到相对应的音高。()音阶练习。音阶是旋律的基础,音阶练习可以让学生建立起调式调性的感觉。当学生具备对调式调性的正确记忆之后,就能更准确地听辨出自己演唱中的问题。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围绕某一有稳定感的中心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称为调式。把调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

6、音到主音排列起来叫做音阶。常用的音阶主要有自然大小调、和声大小调、旋律大小调、民族五声调式音阶等。练习音阶时先练习无升降号的自然大小调音阶,通过模唱与构唱两种方法进行训练。此时可运用相对音高的方式进行相对关系调性的训练。例如:在不同的音上建立起C大调音阶的主音,让学生进行构唱。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调式结构。(四)单声部旋律练习。单声部旋律练习其实就是视唱练习了。不同于音程与音阶的模唱,视唱中的旋律音程变化大,要做到音高准确,需要具备较好的音高感与调性感。视唱练习已经不是单纯的音准练习。要想唱好单声部旋律,除了需要具备基本的音高感,节奏感与调性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能够对乐曲的结构

7、进行分析。练习时也需要从基本的无升降调式开始训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视唱中主要有两种唱名法。一种是固定唱名法;另一种是首调唱名法。固定唱名法指的是所有的唱名代表的都是实际的音高,唱名是固定的,绝对的。首调唱名法是指调式音级中的音固定不变,但是主音的位置可以变化,也就是说可以以任何音为调式音级的主音,音与音之间的关系随着主音的变化而产生变化,音高是相对的。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可以结合两种唱名法的优点,进行交叉训练。(五)和声练习。和声练习是指多声部的视唱练习。主要包括和声音程、和弦、多声部旋律的练习。通过训练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和声音高概念,为多声部视唱视唱打下良好的基础。单旋律视唱强调的是音的横

8、向运动关系,多声部视唱则需要纵向的和声关系,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横向的旋律关系是纵向和声关系的基础。在训练和声听觉的时候,也可先从模唱开始,从和声音程开始训练,再进行三和弦和七和弦的模唱。建立起和声听觉的音高感之后,可以借助钢琴进行和声音程连接的练习,在钢琴上弹奏一个声部,自己演唱另外一个声部。在唱的过程中,监听自己的音准与和声效果。音准是视唱练耳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绝对不是唯一重要的环节。音乐是一门艺术,视唱练耳则是认识音乐,了解音乐的一个手段。片面地强调音准并不是视唱练耳教学的初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特性,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做到教学方法的灵活与多样,并不断总结累积经验

9、,使自己和学生共同进步。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准训练之听觉培养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当中,许多教师常会发现,如果音乐学习者音准能力较弱,那么在视唱时可能会将音唱的偏高或偏低而不自知,需要教师多次纠正才能找到准确的音高。解决音准问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专门的音准训练。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听觉培养极为重要,因此,笔者认为,在音准训练当中,首先要将重心放在听觉能力上的培养上,通过培养内心听觉与外在听觉能力来解决音准的问题。一、培养内心听觉,提高对音高的把握能力在音准训练中,教师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习者并不是在任何情境下都会存在音高不准的问题。在他们跟琴视唱时,音几乎是准确的,但如果脱离钢琴的辅助,他就会将

10、个别音唱偏,甚至出现大部分旋律跑调的情况;学习者平时单独视唱时,音是几乎准确的,但如果跟其他人合作二声部视唱,就会找不到自己的音高。以上这些都是学习者的内心听觉能力不足而造成的。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因此,拥有外耳听觉能力是学好音乐,把握好音准的第一块敲门砖。所谓外耳听觉,是相对于内心听觉而言的,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倾听外界声音的听觉能力。但外耳听觉只是一个感知音乐,感受音乐的过程,这并不能使学习者对于音乐的表现达到完美、准确的地步。想要对音乐进行进一步的精准把握与处理,还要依靠内心听觉的能力。所谓内心听觉,就是借助音乐记忆,能够内在地想象出某段旋律、音响的音高、旋律、节奏、音色等等,是

11、个人将过往听过的音乐在内心中再现的一个过程,是音乐学习者必须要掌握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音乐听觉能力。培养内心听觉,不仅可以加强学习者对于音高的把握能力,可以发挥音乐听觉的先导性作用,使音乐学习者在演奏(演唱)前,在内心中产生一种自己对于音乐、声音的理解和想象,并且在演奏(演唱)中追求那种声音,从而达到学习者自己想象中最满意、最完美的效果。培养内心听觉,可以运用视唱练耳教学的几种基本方法,针对学习者的能力程度进行方向性培养。比如,为了加强学习者对于音高的内心感知能力,教师可以选择“半全音模唱法”和“音阶默唱法在初期阶段,可以选择无调号的自然大小调音阶进行演唱。以C大调音阶为例,首先教师根据C大调音阶

12、中“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半全音关系,引导学生模唱并感受每一组全音或半音中内在的倾向感。之后,教师弹奏一组C大调音阶,引导学生再次感受C大调音阶当中各个音级之间的倾向性,并鼓励学生开口跟琴连贯的演唱音阶。在学习者对音阶的各音都能熟练掌握并准确演唱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者用“出声唱与默唱交替进行,的方式练习演唱该音阶。在学习者无法找到准确音高的时候,教师可以弹奏单音进行辅助,并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点。学习者在出声唱一音、默唱一音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其对于音高的内心把握,有效调动学习者内心听觉的积极性,使学习者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进行简单而不枯燥的音准训练。这项训练可慢慢提高难度,由一开始的一音一变

13、,增加到两音一变,逐渐增加默唱的音的数量;或者可以使学习者与他人合作,两人交替默唱与出声唱等等通过这项训练,可以逐渐使学习者的内心听觉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使学习者对于音高的把握更为准确、自信。二、学会内外听觉相配合,提升自我判断及调节能力在学习并演唱歌曲或演奏乐曲时,通常是先聆听并记住旋律,在表演时回想旋律并将其演唱或演奏出来,这个实际上就是外耳听觉与内心听觉相配合的过程。从输入到输出,整个过程不论哪个部分出现问题,最终呈现出来的音乐都是不完美的。因此,要解决音准问题,就要加强外耳听觉和内心听觉配合的能力。通过耳朵聆听音乐是每个听力健全的音乐学习者接收音乐讯息的途径,因此,要强化外耳的听

14、觉能力,就需要对聆听的音乐有更高的要求。教师使用音准较好的钢琴对学生进行听音训练,可以在一开始就对学习者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对于音高有正确、准确的认知。在选择好音源之后,教师可以对学习者进行音程、音阶、旋律三步由浅入深的听音训练。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听辩音程,锻炼并强化学习者对于音与音之间的感知力,让他们对正确的音高有所认知。在音程听辩时,教师要更加强调音程的倾向性,使学习者更深入了解不同音程的倾向性的感受。教师主要运用模唱和构唱两种方法进行训练。先从结构较为简单的窄音程开始,如大小二度等等,当窄音程被掌握熟练之后,可逐渐过渡到较为难以掌握的宽音程。在经由听辩、模唱、构唱音程的训练之后,学习者的

15、音准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在学习者掌握准确演唱音程之后,就可以进入音阶模唱与构唱环节。在前文提到的“音阶默唱法,基础之上,如果学习者能够跟唱熟练,并且音准可以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者脱离钢琴进行音阶构唱,并在后期学生可以熟练掌握自然大小调音阶之后,逐渐加入旋律大小调,和声大小调,民族调式等等,使学生对于各个调式结构都可以熟练掌握。在这个过程当中,先由教师给出首音,学习者通过外耳听觉记住首音,在内心中构建音阶并演唱出来。除了音程和音阶以外,教师还可以对学习者进行旋律训练。旋律训练,可以说是前面几种练习的综合体,涵盖的内容较为丰富,在音准训练当中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在旋律训练当中,建

16、议教师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采用钢琴演奏,选取较为经典的音乐片段,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便于学习者记忆,也可以感受经典作品的旋律魅力。旋律训练依旧遵循由浅入深原则,初期训练时,旋律不宜过长,以慢速为主,引导学习者记忆旋律的关键点,鼓励学习者在聆听旋律之后大胆演唱。在学生掌握记忆短旋律的技巧之后,可以将程度逐渐加深,旋律长度增加,但仍然以慢速为主。因为这项训练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内外听觉的配合能力,所以节奏不应设置太难,速度不宜太快,以免本末倒置。学会将外耳听觉与内心听觉相配合,可以使学习者对于自我演唱或者演奏的音进行自我判断,从而进行音准调节,对于学习者的音准校正起到比较大的作用。音准训练,是学

17、习音乐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听觉培养,是音准训练中较为基础且实用的途径之一。教师在帮助学习者克服音准难关时,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习者反复进行外耳的听力练习以及内心听觉的感知练习,强化并提升学习者的听觉能力,帮助学习者在视唱练耳学习中总结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能够在教学过程当中与学习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三、视唱练耳训练内容及方法研究视唱练耳是音乐的基础乐科,是融视唱、听觉分析、听写及乐理四项基本内容为一体的理论技能课,是学好其他音乐专业课程的基础。高等师范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改革的宗旨,就是努力实现理论性与技巧性的统一;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

18、音乐素质的全面训练,发展其音乐听觉、增强音乐记忆力,培养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感,提高其对音乐的表现与理解能力。较其他艺术门类而言,音乐相对更加需要专门训练。特别是在音乐教育中,就更应强调基础训练,每节课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视唱练耳的听与唱的综合训练。我们就目前世界各国的视唱练耳训练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因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归纳起来,一般均是按照以下几方面作为训练主线:一、听觉训练音乐听觉是指领会、想象、思考音乐形象的能力。有组织的发展起来的音乐听觉是一种统一而复杂的能力,它是对音乐的感知、记忆和理解能力。具体而言,是对音乐各种因素如音高、节奏、节拍、力度、速度、调式、

19、调性、音色、和声、复调、配器等以及音乐的风格等诸多内容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在音乐教学中,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的听觉进行训练,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音准概念和敏锐的节奏感,这便是视唱练耳课程的中心内容。实践证明,人的听音能力主要是依靠后天的培养。先天条件再好,若不经过训练,听音能力也得不到发挥。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要重视内心音乐听觉的培养和训练,这种训练是在完成单音、单个音程训练内容之后进行的。它从有完整乐思的曲调开始训练,更注重知觉的完整性。在视唱练耳训练实践中,笔者主要是通过下述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听觉训练:(一)音阶练习(定调练习)采用各大小调音阶练习,进行调式感觉的稳定训练。因为每一部音乐作品

20、都具有一定的调式调性,唱好音阶、确立一定的调式调性结构的概念,对唱好旋律以及乐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单音及音级的听辨、听唱、听写训练听辨的内容很多,首先从最简单的听辨音的长短、高低、强弱、音色入手,并结合调式音阶进行音级训练,这些都是较初级的训练内容。在此要强调的是音级训练及音组听唱训练。1 .构唱指定音级。教师弹奏标准音al、调式的主和弦及主音后,学生按教师指定的音级构唱该音。要求学生反应敏捷,唱音准确,乐理概念清楚正确。目的是训练学生对调的识别及构唱音级的能力。2 .音组听唱训练。在教学中,我们将多音组与节奏相结合,不光强调音准,还要求学生将音组的唱名、节奏准确唱出,这既训练了其

21、音乐听觉能力,又提高了其音乐瞬间记忆能力。(三)音程训练音程分旋律音程、和声音程两种。听辨音程应从旋律音程开始,然后再训练和声音程。1 .旋律音程的听辨、模唱、听唱与构唱。旋律音程的听辨是其他音乐要素听辨的基础。训练除了从“近”到“远”(从二度到七度)的顺序外,还可以根据听觉上的类别来训练。先是完全协和音程纯一、纯四、纯五、纯八度;再是不完全协和音程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最后是不协和音程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及三全音。另一种是根据学习的难易来排顺序。先训练音乐中用得最多的富有动力的大小三度音程,接着是纯四、纯五度,大、小六度,然后是其他音程。例:纯五、纯八度音程综合训练(上行、下行)2 .和

22、声音程训练。和声音程的听觉训练,直接关系到对和弦的听辨力及音乐听觉的发展。按照听觉习惯,我们往往先听根音、再纵向听出冠音;通常先唱根音、后唱冠音,亦可反过来。听唱和声音程最好以完全协和的纯五度音程为基础,在纯五度音程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大小三度、大小六度及其他和声音程。和声音程训练应用较多的方法是音程连接训练,如结合调性记住保持音,听唱出进行中的另一个声部;结合调性,交替保持一个声部的音程连接;不结合调性的和声音程连接。3 .结合实例的音程综合训练。将音程这种单元素置于整体音响环境中,训练学生从整体音响中听辨出要训练音程的紧张度、音程的色彩、音程的排列方式等的。实践证明,唱好音程是听好音程的前提。

23、在训练中要强调对唱的重视,通过大量构唱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每个不同音程度数很清晰的概念,这也是音准训练的主要方法。音准不能脱离音程而表现出来。音准之所以被理解为准确,是由于听觉将其与前面发出的音或调内其他各音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因此,最低限度应根据音程的准确检查调的正确,不能脱离音程的准确性。(四)和弦训练听辨和弦在音乐听觉的训练中占重要地位,与和声音程相比较更为复杂,因为这是多声听觉的训练。在进行和弦听觉训练的同时,学习者一定要从音乐理论上对和弦性质、结构(原位与转位),和弦在调内的构成音级、地位、功能以及构成和弦各音的名称及标记等内容十分熟悉,这是听好和弦的最根本的基础。训练中主要采用下列

24、方法进行练习:1 .和弦模唱练习。先从原位大、小三和弦练起,教师弹出和弦,学生辨别和弦性质;然后进入原位增、减三和弦及三和弦转位的听辨训练。2 .和弦构唱练习。给和弦低音,向上构成指定和弦;给和弦旋律音,向下构成和弦;给出和弦中间音,先向上再向下或先向下再向上构成指定和弦;给和弦的某一个音程,构成指定和弦,如,给出大三度,可以构成大三和弦、小六和弦、小三和弦、大四六和弦。给出纯四度音程,可以构成大六和弦、小六和弦、大四六和弦、小四六和弦等等。例:大三和弦构唱(给出和弦根音做上行练习;给出和弦五音做下行练习)4j期后略号帮jt(后略)3 .和弦连接练习。可几个人合作,每人一个声部,先做IIVVI

25、的正三和弦在各种调式当中的连接练习;再做加入副三和弦的和弦连接练习。这种练习不仅能强化学生的音高概念,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音程、和弦以及调式感,对音乐感觉的培养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听觉训练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内心听觉的培养。这当中包含着丰富的音乐记忆的积淀、明晰的表象能力,还有创造性的想象与思维。视唱练耳中的各项学习内容,均要依靠内心听觉,以其为依据,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音准能力。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教具、教学环境的特点,灵活掌握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二、节奏训练节奏训练包括节奏、节拍的训练和乐曲特征听辨两个内容。节奏与节拍是音乐音响运动中长短与强弱规律的两种概念。节拍是一种有规

26、律的起伏,是指节奏表现出来的有规律的强弱变化;节奏是在拍子基础上所形成的种种在音响实值上均有长度变化的进行序列,还是音乐中包括音响的不同强度和不同长度两方面的一种综合性的表现手段,亦即乐曲特征听辨训练所包含的内容。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节奏训练首先要熟悉各个节拍的特点及他们的律动方式,其中格子节奏的训练为我们提供了简便快速方法。由于格子次序可做变动,横接、竖接、越格子连接,变化多样。使节奏练习数量加大,方式增多,因而使节奏的学习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节奏训练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一)节拍训练节拍训练是节奏训练的初级阶段。教师可选择节奏清晰;旋律明快、动听的音乐作品弹给或播放给学生听,要求学

27、生根据强、弱周期性循环的规律,辨明乐曲是什么拍子,如说出是二拍子、三拍子或四拍子等等。在确定节拍后,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按照正确、规范的指挥图式划拍(可参照TheMordernConductor)。(二)中西节拍对比训练东西方因不同的民族语言和对节律美的不同选择,使中西两种节拍体系存在一定差异。它们的节拍重音不同;节拍弹性不同;整散关系不同;韵律性节拍也不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实际作品,为学生讲解中国节拍中重音流动、多变的的特点是不可轻率的用西方节拍理论作解释的;中国的“散板”有其特殊的强弱规律、轻重次序、长短尺寸、击拍位置和弹性变量等一整套的节拍规则,不能随意处理,更不是自由节拍。教师应有目

28、的性的选择中外有代表性的作品给学生进行对比练习。(三)节奏训练在训练之前,应先让学生认识节奏的基本元素特点,以便良好运用。节奏有“有、无、短、长”四个要素,即“短时值”节奏具有搏击性,易于产生突出强烈的节奏效果;“长时值节奏具延续性,产生张力和粘力;“短空缺”节奏具有局促性,较易引起喘气、叹息、急呼吸、换气等感受;长空缺节奏具有静虚性,在无声中引发对下一个节奏发声点的期待。在较好掌握各种节拍,熟悉各种音符、休止符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各种节奏的组合,明确各种节奏的特点;并能随时将各种节奏进行分析、比较,反复练习。通过分析达到认识各种节奏的组合的目的;通过比较来鉴别各种节奏的区别。为提高节奏教学的质

29、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综合采用了瑞土作曲家达尔克洛兹(EmiIeJ叫UeSDaICrOZe)的体态律动教学;德国奥尔夫(CarIOrff)节奏教学;中国京剧的锣鼓经;匈牙利佐尔丹柯达伊(ZoItanKOdaIy)的节奏唱名法教学,将这些与节奏相关的教学法融入节奏教学当中。如口念节奏,手击节拍,或手击节奏,口念节拍;左手打节拍,右手用笔敲节奏,形成二声部节奏;脚踏节拍,手击节奏,或手击节拍,脚踏节奏,等等。总之,用捻指、跺脚、拍手等身势语言让学生动起来,使原来的单声部节奏教学变成多声部立体节奏教学,这样,节奏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多声部的节奏教学增加了教学难度,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纵向立体

30、节奏感,从而使乐曲特征听辨也变的相对容易。三、视唱训练视唱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如唱名发音、音准的问题;唱谱的音准、呼吸、挥拍、节奏问题;简谱视唱与线谱视唱问题;首调唱名法与固定调唱名法的问题等。本文主要谈谈以下几个问题。(一)有关唱名法的问题所谓唱名法,就是采用若干个特定的音节作为音名来唱音的方法。现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唱名法是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它们都是采用do、re、mi、fasollaSi这七个音节作为主要唱名。1.首调唱名法(movabledo)。又称移动do唱名法,在法国音乐家圭多(GUidO)的六声音阶基础上,由英国女教师SA格洛弗首创,约翰柯尔文(JOhnCUnlen)使之完

31、善。它以相对音高为基础,各唱名的音高依调而定。在这种唱名体系中,不论调的高低,同一种调式中各音级的首调唱名都是一样的,每个唱名都能代表一个调式音级的意义。由于首调唱名法能较直观的揭示音乐的调式内涵,符合人们的音乐(调式)思维习惯,因此,它有利于人们对调式音乐的学习、理解和记唱。2 .固定唱名法(fixeddo)0又称固定do唱名法,它是在首调唱名法问世五百年以后,随着欧洲乐器和器乐曲的发展、大小调十二平均律的出现,由瑞士音乐家亨利格罗俐斯(Henricus1.oris)于16世纪中叶推出的,其特点是以绝对音高为基础,将C、D、E、F、G、A、B七个基本音级分别冠以do、re、mi、fa、sok

32、la、Si七个唱名。无论在何调中,也无论这七个基本音级是否有升降变化,和基本音名相对应的唱名永远固定不变。3 .变化音唱名法。主要参照上海音乐学院朱少坤的“半音定位唱名法”和中央音乐学院姜夔的“变唱名体系“,又综合后来星海音乐学院赵宋光的“三轴协变唱名法”,逐步统一了变化音唱名。从音乐教育的角度,固定唱名法较适于固定音高乐器学习者及演奏者的视谱,基本训练和技术性较强的乐曲建议采用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更适于声乐演唱者及一般音乐爱好者的视唱,民歌风味较浓的乐曲(如中国民歌)建议采用首调唱名法;为弥补固定唱名法中音高指向含糊的缺点,可采用变化音唱名训练,以培养调式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通常针对

33、不同教学对象采取区别对待,课堂提问时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唱名法来唱。(二)有关音准的问题及建议1 .自然音体系的音准。视唱的初学阶段首先是唱音阶定调,要求学生对七个基本音级的唱名发音要正确,因为它常与视唱时的声音是否悦耳、音调是否准确有关。训练唱名音准时,可借助于柯尔文手势。它是用七种不同的手势和不同音高的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具体表现出来。2 .变音体系的音准。在完成了各调自然音体系的练习后,就可进入变音体系了。这些变音是不稳定的自然音级至主和弦音级倾向的激化由全音变成了半音。做变音训练时,可先从辅助性变化音开始,这是因为它夹在两个相同的自然音之间,易于把握

34、自然音级的音准。在练好辅助性变化音的基础上,再练习经过性变化音、跳进跳离变化音以及半音阶训练。例:辅助性变化音基本练习。(三)多声部视唱多声部视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视唱,通常以二声部为主。多声部视唱练习不但能协调和平衡声部相互间的音响关系,理解和体会协和,还有助于和声听觉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单声部视唱音调的准确性,并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唱多声部曲调时,对和声性的乐曲不但要注意纵的和声效果及声部层次结构,唱时还要使主旋律声部有意突出,并注意轻唱处于陪衬地位的声部;对复调性作品要注意每个声部旋律的独立性及相互的协调关系;在进行卡农模仿时,要求学生注意倾听主题,模仿旋律,应和其它声部。上面所

35、述即是视唱练耳训练的主要内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对该课程的不断渗透,视唱练耳教学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还利用多媒体技术将EarMaSter、Aural等音乐听觉能力训练软件引入课堂,作为辅助性教学手段之一,使学生在课下能够在电脑上达到自我训练的目的。从训练内容上看,新兴的视唱练耳教学法强调让学生直接感受活生生的音乐,直接应用不同时代音乐大师的优秀作品作为实例,把单音、音程、和弦的训练淡化,把这些技术问题放进实际作品中,让学生感受到,由于作曲家不同创作技法及个性化处理、不同时期音乐风格所致,使得同一个音程或和弦在音色上、排列上、音区分布上、总的音响听觉上产生诸多不同的差异。这使得视唱练耳教学法更具实用性、灵活性,它注重音乐内心听觉的训练,是一门综合的,带有教育学、心理学范畴的音乐基础乐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