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方式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方式研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浅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方式研究冠县万善农牧渔业技术推广站李庆杰近几年来,在万善乡大力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并采用了新的推广方式,使万善乡2万多亩的玉米每年都能高产稳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亩产都在IOOO斤,总产2000万斤左右O一、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全世界玉米种植面积约在20亿亩,其中美国种植面达4.4亿亩,中国3.2亿亩、巴西2.1亿亩、墨西哥1.l亿亩、印度0.9亿亩。据专家估算我国各地的光温生产潜力,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单产可达亩产11001350kg,西北灌溉春玉米区单产可达亩产2100kg,东北春玉米区可达亩产2200kg.如何高产?在万善乡推广应用“一增四改”“机械单粒精播
2、”“适期收获”等成熟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加大“水肥一体化”“种肥精准同播”“条带旋耕”等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推动农机农艺融合,提高机械化水平,坚持绿色生产理念,减少人工、水、肥、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品种的高产潜力;玉米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引导多元化种植模式,实现从高产到高产、高效、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变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应综合考虑地力、光温条件、产量要求、耕作习惯、管理水平、灌溉条件等因素,选择生育期适宜、高产、稳产、抗逆、适宜机械化的品种。高产攻关田可以采用登海605、青农11等高产潜力大的品种,充分挖掘高产潜力;大面积示范田采用郑单958、青农11、登海605
3、等耐密、抗倒、高产、稳产的品种;普通农田种植耐密植、抗倒伏、适合机械化、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郑单958、青农11、登海605、天泰33号、宇玉30、济玉901、农星207、华良78、华盛801、迪卡517、鲁单9088、连胜216、邦玉339等品种;青贮玉米可以种植饲玉2号、登海605、德单5号等生物产量高的品种;鲜食玉米可以种植青农206、西星五彩鲜糯、济糯33等口感、色彩、卖相好的品种;籽粒机收可以种植鲁单2016、宇玉30、迪卡517、鑫瑞25、金来376、京农科728等生育期适中、籽粒脱水快、穗位适中、抗倒性强的品种。种子精选及处理。种子要经过精选,适宜单粒精量播种,要求纯度298%
4、,种子发芽率295%,净度298%,含水量13%正确的药剂处理种子可以有效预防多种病虫害。地下害虫、蓟马、蛇虫、灰飞虱等苗期害虫:利用含有嚷虫嗪、毗虫咻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根腐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选用抗病品种,可用咯菌月青精甲霜、苯雄甲环嚏、此喋酸菌酯或戊喋醇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种子处理尽量做到整地区统一推进、统一技术、统一药剂,确保质量,可有效提高防治效果。精心备播,精细播种,打好丰收基础最佳播种期:6月10日20日,最迟应在6月28日前播完。七分种,三分管,高质量播种是丰收的基础。播种前应备好良种和肥料,培训农机手,选择好机械并调试,做好播前准备,确保小麦收获立即
5、高质量播种,打好丰收基础。选择适宜机械。适宜的机械是确保播种质量的关键,采用带秸秆切碎和抛撒功能的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同时秸秆切碎还田;玉米播种应选择多功能、高精度、种肥同播的单粒精播机械;小麦秸秆粉碎质量差的地区,可选择清茬(或灭茬)玉米精量播种机;土层板结或带肥量大的地区,可选择深松多层施肥玉米精量播种机;选择具备仿形功能的播种机械,保证播深一致,出苗整齐。水分及肥料处理。为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倡抢时播种,播后立即浇“蒙头水”,有利于早出苗、出全苗、成苗壮。底肥或种肥随播种带状施用,优先选用深松多层施肥和定位施肥玉米精播机械。肥料推荐使用缓控释肥。带施底肥要810厘米侧深施,防止烧种和烧苗
6、。高产攻关田采用水肥一体化。重视化学除草。播种后出苗前土壤墙情好时可用乙草胺、丁草胺、乙莠悬浮剂等喷雾防除一年生杂草,注意喷洒均匀,不重喷,不漏喷。搞好田间管理,培植壮杆大穗苗期主要是进行营养生长,变现为长根、增叶和茎节分化,生长中心是根系,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搭建好合理的群体结构,为穗多穗大打好基础,同时预防病虫草害。保障出幼苗所需墙情。抢时播种未有效降水的,有水浇条件时立即浇水,以保证种子尽早萌发和埔情,确保苗全和苗齐。防治苗期病虫草害。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用苯嚏草酮悬浮剂+莠去津水分散粒剂+专用助剂、烟喀磺隆等进行苗后茎叶除草。使用烟嚏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
7、药,以免发生药害。不重喷、不漏喷,确保除草质量并注意用药安全。幼苗45叶期,用三陛酮可湿性粉剂或多菌灵进行叶面喷雾,预防和防治褐斑病;在玉米心叶末期,选用苯微甲环噗、烯喋醇、口比噗醛菌酯等杀菌剂喷施防治叶斑类病害;可用灭幼服和杀灭菊酯乳油等喷雾防治粘虫,用口比虫啾喷雾防治蓟马。根据灰飞虱、甜菜夜蛾、棉铃虫的发生情况,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喷雾防治。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尤其是发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病虫害,如新出现的草地贪夜蛾等。遇旱浇水,遇涝排水。苗期适当干旱有利于根系下扎,起到蹲苗的效果,但如果长期干旱则应及时浇水;苗期如遇强降水形成田间积水,应及时进行排水,并保证玉米生长
8、期间排水畅通。苗期如遇强风倒伏,一般不用扶正,幼苗可自行矫正。植株如有分篥,无需拔除。抓好硬期管理,确保穗足穗大。槐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外在表现为长叶、拔节和雌雄穗分化,目标是群体结构合理、穗足穗大、个体健康抗逆。备好源,建好库,为后期粒多粒重、高产创造好条件。确保群体光合环境。高产攻关田出现小、弱、病株时,要及时拔除,减少养分消耗或防止病害传播,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为正常植株创造好的光合环境。普通地块除出现有传染可能的病株要拔除外,其他小、弱株,可不进行专门拔除,减少人工投入。追施槐肥促大穗。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之间,是夏玉米需肥的关键时期,高产攻关田应追施攻穗肥,促进形成大硬。穗
9、肥以氮肥为主,每亩追施氮肥1015公斤,也可追施磷钾肥。在距植株IO厘米左右处开沟深施,深度10厘米左右。普通地块施用缓控释肥后如不出现脱肥现象,可不追施穗肥。防止旱涝造成减产。大喇叭口到抽雄期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对水分尤其敏感,如遇旱应及时灌溉,尤其要防止“卡脖旱”造成雌雄穗发育不同步。土壤水分过多也会造成发育受阻,空秆率增加和倒伏,如遇强降雨应及时排水。高产攻关田可采取中耕培土等措施,促进气生根发育,提高植株抗倒能力。大力推广“一防双减”。穗期容易发生大小斑病、锈病、纹枯病等病害和玉米螟、黏虫、蛇虫等虫害。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一次喷施杀虫、杀菌复配或混合药剂,可防治中后期多种病虫害,减少后期穗
10、虫基数,减轻病害流行程度,保护植株正常生长,提高叶片的光合效能,实现玉米增产增效。有条件的地区,可选择生物防治穗期害虫。在7月至8月中旬,玉米螟第二代和第三代成虫盛发期,释放赤眼蜂,分两次释放,每次07万头/亩,间隔5天释放第2次。化控促壮防倒伏。高肥水、密度较大、生长过旺、降水较多、倒伏风险较大的地块,尤其是高产攻关地块在玉米711片叶片展开期喷施化控剂预防倒伏,可以适度控制植株高度,促进茎秆粗壮和叶片光合能力,增强抗逆能力和抗倒伏能力,有利于改善群体结构。使用化控剂要注意合理浓度配比,防止因用量过大造成植株过矮,无法制造充足的光合产物,影响产量。密度合理、生长正常的田块和低肥力的中低产田、
11、缺苗补种地块不宜化控。重视粒期管理,防早衰增粒重夺高产粒期的主要表现为开花受精,形成籽粒,是决定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关键时期,主攻目标是确保授粉完全,有充足的粒数,并保证光合产物运转通畅,植株不早衰,灌浆时间长,千粒重高。人工辅助授粉。密切关注玉米授粉情况,遇到特殊天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高产攻关田和示范田可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大田玉米开花授粉期间如遇连续阴雨或极端高温,也要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等补救措施,切实提高结实率,防止花粒,增加穗粒数。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小型无人机低飞辅助散粉。补施花粒肥。开花期增施氮肥,可以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延长叶片功能期。花粒肥以尿素为主,高产攻关田酌情增加用量。施用时可结合浇
12、水或趁降雨前追施,以提高肥效。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用作叶面肥,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光合产物转化。注意防旱防涝。开花灌浆期大田玉米遇旱及时浇水,高产攻关田地皮见干就浇水。后期渍水也会降低根系活力,叶片变黄,引起倒伏,要注意及时排水。适时采收,提高效益适期收获,充分发挥品种高产潜力,降低机收损失率,确保丰产丰收。待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时用联合收割机收获,收获同时秸秆粉碎还田。在不耽误下茬小麦播种的情况下适当晚收建,议在10月1-5日收获。适期收获应大面积连片推进、整村整镇推进、农机农艺联合推进,打消农户怕偷怕丢的思想顾虑,提高联合收割机工作效率。籽粒机收的玉米尽量在植株上干燥后收获,降低籽粒破损
13、率。玉米收获后应及时进行晾晒或烘干,防止霉变。二、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研究为了更好更快的推广玉米高产等新的农业技术,探讨一下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方法。广告宣传广告宣传成为农技推广方法的“利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彩页等等。推广于玉米新品种,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快的推广效益。技术讲座开展技术讲座是最常用推广方法。讲座的形式利用广播来开展和宜接到田间去开展,效果都很好。在农业技术的推广中,加强技术信息的传播是很重要的第一步,要想农民能够接受,还必须辅助以其他工作。试验、示范试验、示范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因为农业技术的使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要想农民欣然接受,就应该做好风险的控制工作,但是受自然生产特点的影响,这种风险不可能完全控制。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做好试验、示范工作才是对农业技术使用安全的有效阐释,同时,它们也是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