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2001年1月1日施行到现在,己五年过去了。可我们生活周围还存在不少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这应引起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2005年CCTVT套黄金时间首播的历史片汉武大帝,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大家对此剧赞誉不绝。就在这58集的电视连续剧中,从始至终,演员将表示官职的“木夫”统读“ddi”夫,汉武帝身旁全成了医生;地名“含稽”读作“hui”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导演疏忽还是怎么回事?原来,“大夫”一词,宋代以前“大”字读“ddi”(徒盖切)、“du。”(唐佐切),这皆见于广韵。从宋代开始,“大夫”指官职和爵位,读“dd夫
2、”,指医生,读“ddi夫”。导演可能在电视剧制作过程中,就这“大夫”的读音,仔细斟酌了:电视剧演绎还原汉朝之事,当然就读“ddi夫”了。未曾想到却成了画蛇添足。“会稽”,山名,又是古郡名,在浙江。这里“会”应读“gui”音,可现代汉语词典中未收录该读音,新华词典中将“会稽”中“会”注为“kudi”,这为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可。电视剧中却读“hui”音,这就不对了。2005年1月6日的陕西日报第5版中有一篇报道:杨陵:冬季特困农民有新房,引起笔者关注,怎么“杨凌”又成“杨陵”,还是另有所指?文中多处是“杨陵”,没有一处写作“杨凌”,令人很是糊涂。不是在1997年杨凌(陵)区大事记中赫然写道:(3月)
3、25日,范肖梅、张光强同志商量提出,经省政府会议研究,为便于招商引资,扩大国际合作,决定将示范区名称中的“陵”字更改为“凌”字,赋予示范区名称“壮志凌云”、“奋发腾飞”之意。在4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及相关宣传材料、宣传活动中,示范区名称一律按此规范。这更使人如在雾中。杨陵,是因隋文帝杨坚的陵墓在此而得名,怎么会一下子说改就改了呢?国际友人能理解“陵”与“凌”之深刻内涵吗?地名的音译“YANG1.ING”怎么就区分出“陵”与“凌”来?地名更改的特殊情况是应该经国务院批准,并作专门说明的。何况“陵”与“凌”之间不存在繁体字、异体字的关系,或者是“陵”字生僻难认。2005年1月25日宝鸡日报第八版的一
4、篇文章:春节晚会语言类节目名单曝光;“曝考”一词,在此处运用很是不妥。在各种工具书中,“曝光”注释为两个义项:(1)感光材料产生光化作用并形成潜影的过程。经冲洗、处理后即呈现可见的影像。(2)比喻把隐秘的不光彩的事情暴露出来。不知文章的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给读者。笔者就这一标题征求高三年级两个班145名同学意见,137名同学说“曝光”运用不当。还有其他报纸上的新闻标题,很是扎眼:“央视春节晚会主持人敲定,董卿济撑倪萍”,还有比这更狠的:“央视董卿踢掉倪萍”。从中足见藏在文字背后的阴暗用心。在这一天的第七版中有欲指扶桑,非舟莫适一一读思考中医一文中,“指”应该是“诣”,读“yi”,是“前往,到去”
5、的意思。在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也出现了语言不规范的现象:第2题B项中的一个词语“伶牙利齿”,标准答案将这一词语定为有错别字,即“利”一一“俐”。为此,就出现颇多争议。“伶俐、伶利、伶牙俐齿、伶牙利齿”。大家都莫衷一是。笔者查阅工具书,多见古今之人将“伶牙利齿”与“伶牙俐齿”并用。现代汉语词典2001年修订本,只收“伶俐、伶牙俐齿”,汉语成语词典(2004年第1版)和辞海在这一词语下都未注明“俐”写作“利”,而汉语大词典中认为“伶俐”示作“伶利”。“伶牙利齿”中“利”到底是不是错别字,大家莫衷一是。总之,全国高考试题设置这一词语,就很不科学,误导学生。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与银行打交道,
6、“帐号”几乎是司空见惯。可“账号”又是怎么一回事?199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推荐的是“帐号”,1996年以后的现代汉语词典已是“账号”。可所有的银行和税务部门一直到现在,依然使用着“帐号”一词,难道银行、税务部门都在用错字?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已于2002年3月31日颁布施行,其中涉及到“账木一一帐本”,“账本”是规范词语,“账”是“帐”的分化字。古人常把账目记于布帛上悬挂起来以利保存,故称日用的账目为“帐”。后来为了与帷帐分开,另选形声字“账”,表示与钱财有关。“账”“帐”并存并用后,形成了几十组异形词(当然包括账号和帐号)。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账”“帐”均收,可见主张分化。二字分工
7、如下:“账”用于货币和货物出入的记载、债务等,如“账本、报账、借账、还账”等;“帐”专表用布、纱、绸等制成的遮蔽物,如“蚊帐、帐篷、青纱帐(比喻用法)”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既然由国家颁布施行,那么全社会所有成员和部门都应积极遵守并执行。还有地名和人的姓氏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规范问题。安徽的“六安”,现代汉语词典注音为“IMnw,可当地人是读an的。有些读音,字典并未收录,如李大钊的故乡“乐亭县”,本地人读“Ido亭”,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读的都是“IV。普通话中“乐”的注音只收录和yuew,没有“1面”音,那这个读音普通话该不该承认?类似的情况还有“阿”的读音,词典中没有“G”这个音,可
8、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读黑龙江省“阿城”这个地名时却是“铲。另外这个音也出现在有关清朝皇室的影视作品中,“阿玛”“阿哥”中的“阿”不都读气”音吗?普通话又该怎样对待这个飞”音?还有“靖山”中“蜡”的读音,在全日制高中语文教材中就改过几次,起先注释为“ydo”,后又注为“xi6o”,2004年版全国高中语文教材中又注音为“ydo”。根据(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又将“峭”注为“xido”,该教材于2005年秋季在全国高一年级推广使用。这一地名读音至今不一致。现代汉语词典注为“xido”,辞源注为“xid。(又读ydo)”,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均注为“yd。”,
9、中国地名录注为“xido”音。靖山,也叫蜡陵。山名,在河南省西部,函谷关东边。姓氏中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逢”,辞海注释,作姓氏时读“pdng”音。逢,在远古时用作姓,传说远古有神射手逢蒙,后羿的弟子。辞海也注释“逢pang,姓,本作逢逢的本字是“逢,可现代汉语词典(2001年版)却未注明,报刊杂志中“逢”“逢”混用,很使人费解:是一个姓氏,还是分化为两姓。“闫”字,不少人的姓名里都在用,一些出版物也经常出现,然而现代汉语词典辞海里都找不到它的踪影,只能查到与之近似的“阎”字,注释为“姓氏“闫”和“阎”分别是从“冏”和“叱类推简化出来的,并且“冏”是“IW”的异体字。按理,异体字在现行汉字中都
10、应淘汰,“用”本不应再类推简化为“闫”,可它为什么会在出版物中出现呢?这主要与1977年发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86废止)和1980年公布的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有关。草案曾把“阎”进一步简化为“闫”,而基本集又收录这个“闫”,因此“闫”字得以流行,并与“阎”同时并存。新华词典1998年第9版已将“闫”单独收录,注释为“姓”,一直到新华词典2004年第10版,同时收录“闫”和“阎那“闫”和“阎”自然就分化为两个不同的姓氏,可人们,尤其是该姓氏的人自己今天这样写,明天那样写,让别人无所适从。其实,当初就应将“阎”简化为“闫”,不再更改。简化字总表(1986年出版)就应收录“
11、闫”字。“爨”CUdn,作为姓氏,很多人都不能正确书写和读认。其实该姓氏的人,都早将其简化书写为“炊”,读作“cudn”音。这两个字也有相同的义项“烧火做饭”,完全可以将其简化之,使该姓氏好写好认。具体做法就是在词典“炊”字读音中标注“cudn”音,注释为姓氏,就可以了。21世纪的曙光已普照全球,人们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现代人都表现出一种浮躁一种内心经常不安的浮躁。诚如社会学家分析所说,DGP高速增长期,也就是社会转型时期。此时社会公众的心态普遍缺少一个永恒的追求一一即使是相对永恒的追求也较少。人人都像得了多动症,思想极易分散转移。激动多于理智,躁动多于平静,行动多于思想。的确,浮躁是这个时代
12、的流行病,人们似乎都对此缺乏免疫力,静下心来做学问、搞研究的人越来越少。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关注的人就更少。这可就为难了中小学的广大师生。要彻底解决和搞清楚这些语言文字不规范的问题,的确不很容易。可既然国家已颁布了文字法,那么相关部委就应积极稳妥的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制定标准,规范语言文字,以适应社会发展。首先,国务院利相关部委联合,定期(五年或三年)更新字典辞书,颁布施行相关文件、条例。并确定语言文字的权威性或指导性辞书;第二,尽快制定专门的地名和人名(尤其是姓氏)用字总表或字(词)典,规范相应的音、形、义,并定期修订、充实、完善。最后,就是坚定不移的走语言文字发展的道路:字形由繁到简,字音由多音到一音,字义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最终走上语言文字拼音化道路。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任重而道远,这需要国家、社会及语言文字研究者和众多有识之士一起携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共创语言文字使用的美好明天。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习读本,语文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2、徐振邦:汉字正音字典,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3、吕叔湘:语文常谈,三联书店,1998年9月,第2版。4、幸兴:浅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语文学习,2004年第12期。5、葛俊芳:文字里弥漫的烟火,视野,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