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珠三角经济开展现状近几年,珠三角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互动共进的良好格局,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区内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一)珠三角的定义1994年10月,广东省政府提出了“珠三角经济区”的概念。珠三角经济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出海口,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历来是华南、中南、西南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和我国的南大门。珠三角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中山市、佛山市、江门市、惠州市的局部县区(市辖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和肇庆市的局部县区(市辖区、高要市、四
2、会市),陆地总面积4.1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2%,占全国总数的0.4%。2009年,珠三角地区常住人口4634万人,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49.8%。习惯上“珠三角”是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和肇庆共9个地级市之和。(二)经济开展的根本情况1、经济总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珠三角地区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开展态势。据统计,珠三角全年完成GDP25450.22亿元,占广东省GDP总量(28077亿元)的82.97%,约占全国GDP总量(246619亿元)的10.3%,与去年同比增长17.72%,分别高出广东省(14.5%)和全国(11.4%)平均水平约3.22和6.3
3、2个百分点。近5年来,珠三角GDP年均增长率为18.1%,各市GDP均以两位数快速增长(见表1)。从城市经济规模看,2009年,广州和深圳两市分别以7050.78亿元和6765.41亿元占珠三角GDP总量的27.7%和26.58%,继续保持绝对优势,而佛山和东莞也均突破3000亿元,分别到达3588.5亿元和3151亿元。从经济增幅看,虽然只有珠海、肇庆两市增幅同比没有回落,但是各市增幅仍超过14虬表1珠三角各市近5年GDP亿元和GDP同比增速情况城市2005GDP增速2006GDP增速2007GDP增速2008GDP增速2009GDP增速广州3758.6215.24450.55155154.
4、2312.96073.8314.87050.7814.5深圳3585.7219.24282.1417.34950.9115.15813.5616.66765.4114.7珠海476.7117.5551.6814.2634.9513.4747.716.4886.8416.5佛山1578.4917.41918.0418.32383.1819.42928.1619.33588.519.2惠州586.4612.2686.4515.1803.4315.8934.9616.61085.1114.1肇庆328.311.4390.5613.2450.5714.4516.0914.5616.5515.3江门61
5、7.8111695.6412.2805.3712.8941.8815.61095.3315东莞1452.5220.51806.03212181.6219.42626.5119.23151.0118.1中山572.0519.7704.321.5880.223.21036.3216.81210.6914.7珠三角12956.6817.015485.3919.518244.4617.821619.0118.525450.2217.7注:本表数据已按经济普查口径修订,数据来源珠海统计信息网。2、产业开展协调性进一步提升,结构趋优2009年,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068.2亿元,增长17.6%
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727亿元,增长18.5%;二、三产业间增幅小于1个百分点。从结构看,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6%、51.3%和46.1%。与2008年的2.82:51.42:45.76相比,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34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全国9.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高出全国2.1个、7个百分点。数据说明,珠三角第三产业增长继续提速,第二产业那么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形成二、三产业均衡开展的良好格局(见表2)。表22009珠三角各市三次产业增加值亿元及比例情况城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增加
7、值增长先增加值增长舟增加值增长广州161.0852816.8915.64072.8142.3:40.0:57.7深圳6.23-17.33444.7414.53314.4150.1:50.9:49.0珠海22.674501.419.5362.7713.42.6:56.5:40.9佛山80.412327.8322.71180.314.42.2:64.9:32.9江门82.760.5613.8819398.6912.37.6:56.0:36.4东莞12.28-101790.6815.51348220.4:56.8:42.8中山35.072.6738.8213.5436.817.72.9:61.0:3
8、6.1惠州85.72638.05361.347.9:58.8:33.3肇庆168.935.1195.9127.7251.711427.4:31.8:40.8珠三角655.147.513068.217.61172718.52.6:51.3:46.1全国289103.712138113.49632811.411.7:49.2:39.1注:本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和各市统计信息网,并已按统计口径修订,空格为缺少数据。分城市看,2009年,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是第三年为57%以上,是珠三角9市中最大;深圳第三产业比重为49船提高2.4个百分点,即将到达50%以上;珠海、佛山、江门三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
9、比重继续下降,其余城市的三产比重比上年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见表3)。表3珠三角地区各市产业结构情况城市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广州3.8:41.0:55.22.6:40.2:57.22.5:39.7:57.82.3:40.0:57.7深圳0.7:49.7:49.60.3:51.6:48.10.2:53.2:46.60.1:50.9:49.0珠海4.3:52.1:43.53.3:51.7:45.13.0:53.4:43.52.6:56.5:40.9佛山5.9:52.7:41.43.9:57.2:39.03.2:60.4:36.42.2:64.9:32.9江门13.8:46.6:
10、39.611.1:47.9:41.09.0:53.0:37.07.6:56.0:36.4东莞3.2:54.9:41.91.3:56.3:42.50.9:56.7:42.40.4:56.8:42.8中山6.8:52.4:40.84.1:61.6:34.33.5:61.3:35.22.9:61.0:36.1惠州14.2:58.1:27.711.2:57.1:31.710.3:57.2:32.57.9:58.8:33.3肇庆26.5:38.8:34.727.4:31.8:40.8注:本表数据来源各市统计信息网,并已按统计口径修订,空格为缺少数据。3、工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增幅略有回落2009年,
11、工业继续为珠三角地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主要指标增长稳中加快。珠三角工业增加值为12352.58亿元,增长18.1%,增幅回落3.1个百分点,是2006年的2.14倍;20082009年,珠三角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机分城市看,广州(2600.22亿元),增长17.1%,增幅回落3.3个百分点;深圳(3270.05亿元),增长13.3%,增幅回落2.9个百分点;珠海(471.93亿元),增长21.6乐增幅回落1.4个百分点;佛山(2232.84亿元),增长26.2%,增幅回落2.5个百分点;惠州(597.99亿元),增长17.3%,增幅回落32个百分点;肇庆(171.31亿元),
12、增长33.1%,增幅回落3.2个百分点;江门(586.7亿元),增长20%,回落2.1个百分点;东莞1717.85元),增长17.5乐增幅回落6.3个百分点;中山(703.69亿元),增长16%,增幅回落2.7个百分点。4、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趋稳,消费增长继续加快2009年,珠三角地区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03.34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7.2%,增幅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6个百分点。分城市看,各市近几年投资总额都保持了较大的增长(见表4)。表4珠三角各市近五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J城市2007年2008年2009年2008年2009年广州市1157.771321.
13、961360.131687.111863.34深圳市946.491090.141176.1312861345珠海市141.05182.64218.51257.16343.16佛山市388.15565.4753.26895.191089.69惠州市224.53288.84351.69307.67484.23肇庆市113.85144.71177.86216.48293.42江门市161.11197.88237.46267.55324.47东莞市318.13427.84562.08698.17841.11中山市261.07291.29318.77342.77396.25珠三角3712.154510.
14、75155.895958.16903.34注:其他各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省口径,不包含跨区域工程,数据来源各市统计信息网。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看,2009年,珠三角地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231.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1.96%。分城市看,珠海(98.6%)、惠州(98.9%)、江门(88.33%)、肇庆(84.3%)和佛山(72.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居前;深圳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负增长,比上年下降02%(见表5)。表52009年珠三角各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金额单位为亿元城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根本建设投资更新更改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增长与总额增长与总额增长总额增长%广州1863.349
15、.8800.64-3.7347.1415.3703.826.4深圳13455.6714.0511.6144.113.7461.04-0.2珠海343.1633.4183.061025.069.5130.2798.6佛山1089.6919.9587.32.6155.0422.2314.0272.5惠州484.2356.8137.3398.9肇庆293.4235.3125.5729.324.0327.446.9584.3江门324.4716.19148.4610.4559.514.0554.5488.33东莞841.1119.2344.8418.467.46-6.4209.4227.5中山396.
16、2514.2156.49132.122.1173.7457.9注:数据来源各市2009年国民经济开展统计报告,空格为缺少数据2009年,珠三角地区市场销售增长继续加快,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珠三角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810.1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2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增幅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高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个百分点(见表6)。表62009年珠三角各市消费情况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批发和售业零售额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数额(亿元)增长数额(亿元)增长先数额(亿元)增长广州259518.92178.6518.8184.19116深圳1915.0
17、314.61689.5515.6225.487.8珠海301.518佛山946.822746.9921.2199.825惠州353.9419.1306.1319.147.8118.9肇庆196.8317.2江门409.4716.2331.5614.476.5724.7东莞695.8919598.1119.297.7218.3中山395.6619.5342.5319.452.3820.5珠三角7810.1220注:数据来源各市2009年国民经济开展统计报告,空格为缺少数据5、外向型经济稳步增长,增幅略有回落2009年,珠三角地区继续克服人民币升值和国际贸易摩擦升温等不利因素影响,对外贸易继续保持
18、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从出口情况看,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3540.9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9乐比上年增长26.8%,增幅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但仍高出全国出口增幅1.l个百分点。分城市看,各市出口增长有所分化,深圳的外贸出口额突破1500亿美元,到达1684.93亿美元,增长23.8%,增幅回落10.2个百分点,但仍占珠三角出口总额的47.6%,继续保持绝对优势。东莞市也突破了600亿美元,到达602.05亿美元,出口总额居珠三角各市第二位,增长27.1%,增幅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从进口情况看,珠三角全年实现外贸进口总额2550.5亿美元。分城市看,除惠州、江门和中山增长较低外,其他各市
19、增长率都为两位数(见表7)。全年珠三角地区外贸顺差到达990.16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顺差总额的37.76机表72009年珠三角各市进出口贸易情况城市进出口总额(亿美元)进口总额(亿美元)出口总额(亿美元)金额增长舟金额增长先金额增长广州734.9415.8355.9213.4379.0217深圳2875.3321.11190.4171684.9323.8珠海398.7421.521419184.7424.4佛山378.4822.2116.5918.4261.8923.9惠州241.1313.695.076.2146.0618.9肇庆34.1922.812.4621.921.7323.3江门12
20、314266.48717.4东莞1068.7326.9466.426.6602.3227.1中山246.636.673.662.1172.9710.8珠三角6101.172550.53540.66全国2173823.5955820.81218025.7注:数据来源国家和各市的2009年国民经济开展统计报告2009年,珠三角地区利用外资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1.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1%,增幅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占全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20.3机分城市看,深圳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规模继续领先,到达36.62亿美元,增长12.4%,增幅提高0.4个百分点。此外
21、,广州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86亿美元,数额紧随深圳,增长12.4机珠海增长24.9乐佛山增长38.3%、惠州增长17.5乐肇庆增长12.3乐江门增长15.5%、东莞增长17.1%,中山增幅最少,仅为3.l%o6、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增加一是工业企业效益继续提高(见表8)。表82009年珠三角各市主要工作指标城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利润总额”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月)百分点增长广州18.724.347.9深圳153.810.2珠海20.925.270.8佛山25.42957.3惠州16.419.3173肇庆34.52347.3江门20.714.8224.7东莞1613.8
22、23.9中山129.840.9注:数据来源肇庆市统计信息网二是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经济较快增长和企业效益好转也带动了珠三角地区财政收入的加快增长(见表9)。表9珠三角各市近5年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情况亿元城市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广州市274.77302.87371.26427.08523.53深圳市290.84321.47412.38500.88658.06珠海市34.8234.4648.9760.2775.82佛山市95.4495.29130.85157.06194.54惠州市24.1225.4234.7244.4562.06肇庆市14.4415.820.442
23、4.9832.74江门市29.3728.9441.6350.6662.43东莞市67.4572.2103.97128.94186.45中山市36.6334.5454.2666.4586.12珠三角867.88930.991218.481460.771881.75注:各年数据口径有变动,不能直接比照。数据来源珠海市信息统计网三是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珠三角经济的快速开展,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不但提供了丰厚的税源,也增加了居民的收入。2009年,珠三角城乡居民存款年末余额达17748.8亿元,是2005年的1.59倍。从绝对水平看,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0000元的城市有:广州市(
24、22469元),增长13.2%;深圳市(24870元),增长10.2%佛山市(21234元),增长12.4%;东莞市(27025元),增长6.7%;中山市(20317元),增长7.5%。除肇庆市(12794元)低于15000元外,珠海市(19290元),增长9.2乐惠州市(17310元),增长8.2%;江门市(15149元)。(三)经济开展的主要特征1、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加快一是传统产业加速外迁。近几年来,一方面,由于出口退税调低、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等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另一方面,由于转型中的珠三角对消防、环保、用工标准的要求日益严格。自2009年以来,珠三角产业转移改变了以电镀、皮革、
25、印染等污染型企业向外迁移为主的态势,制鞋、玩具、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企业也走上了迁移之路并逐渐成为主体。在珠三角高速公路网络快速延伸和综合投资环境的迅速改善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佛山等为核心的珠三角产业加速向周边“扇状转移”的趋势。二是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传统制造业的外迁为珠三角加快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效劳业转型及产业升级,提供了资源与机遇。以深圳为例,2009年包括德国西门子中压开关公司、香港超捷造织、台资聚才集成电路设计等重大工程,以及意法集成电路芯片封装、世纪晶源化合物半导体、中华映管等一批产业链中关键性工程顺利落户深圳,深圳新批投资总额超千万美元的大工程243
26、个,显示了深圳以承接国际高级产业的转移加快本地产业升级。而电风扇产量居全球第一位的艾美特电器(深圳)的成功转型是原有传统产业转型的例子。公司过去以替国际品牌代加工为主,靠低廉的劳动力赚钱,随着劳动力本钱的提高,艾美特曾一度亏损,但自2008年公司大力拓展中国内地市场,拥有自我研发的技术,并使用自有品牌,使企业扭转了败局。目前艾美特每年内销的产品已占到总产量的四成以上。3.2.2产业正处于集聚与扩散并存阶段虽然当前珠三角的传统产业外迁趋势增强,但并不能说明珠三角产业已到了扩散时期。按照邱俊、张建梅参照工业化国家从集聚到扩散的转折点数据,提出的广东各经济区域集聚一扩散临界点评判指标及参考值(见表1
27、0)。表10工业化阶段经济区域集聚一扩散临界点评判指标评判指标单位临界点(参考值)一GDP增长率%从长期高速增长(8%以上)转入中低速(5%以下)人均GDP美元3000、500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N50资料来源:邱俊张建梅集聚与扩散:根本规律定输赢广东区域开展差距综合评价报告,广东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珠三角只有人均GDP指标到达了扩散区间,不管是经济增长速度还是第三产业比重都仍处于聚集区间,这就意味着珠三角正处于集聚与扩散并存的阶段。除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由于当前面临高本钱与国内外贸易环境恶化的影响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外,重化工业、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现代
28、效劳业正处于加速集聚阶段,并逐渐形成产业集群。一是逐渐形成面向国际市场,产业链比拟完备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二是逐渐形成以广州、深圳、佛山机械装备工业为三大核心地区的机械工业产业集群;三是逐渐形成以广州本田、广州丰田和东风乘用车公司等三大外资汽车公司为龙头的汽车产业集群。珠三角核心区原有优势产业虽然出现“走出去”和产业转移的迹象,但从总体看,珠三角尚未进入产业扩散阶段,经济聚集开展的空间仍比拟广阔,资金、技术集聚仍在加强。2、区域内部整合与外联趋势增强近年来,珠三角积极推动区域内外的合作,使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推进,促进了区域资源整合、加快产业转型和升级优化。首先是珠三角增强区域内部的整合。近年来
29、广东省委省政府加快对珠三角资源要素的重新整合,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城市间的交通、信息、航运、污水处理以至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先后出台了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珠江三角洲航道建设工程实施意见、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开展规划(2006-2020)等。一度阻碍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诸侯经济”格局在未来将得到根本改变,区域各种要素将得到优化整合和利用。其次是积极增强与区外省区的合作。第一,借助“大珠三角”的开展,加快形成包括港澳在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2005年,中央政府先后与香港、澳门签署了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珠三角抓住粤港澳实施CEPA的时机,积极拓展吸引外资新领域
30、,与香港、澳门的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展阶段。第二,增强了与泛珠三角内陆省区的合作。一是传统“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从珠三角地区逐渐向经济开展较慢的粤北及广东两翼地区渗透的同时,内陆各省也开始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二是泛珠各方签订了泛珠三角九省区劳务合作协议和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联席会议章程,并确认举办了泛珠三角9省区劳务合作洽谈暨技术技能人才招聘会,达成职业资格互认等共识。3、技术创新比拟活泼2006-2008年间,在广东省被调查的8962家规模以上企业中,珠三角地区企业数占全部调查企业数的83.9%,有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数占全省4244家创新企业中的84.3%,技术创新活泼程度
31、较高。2006年,珠三角4009家大中型企业中,只有26.6%的企业有科技活动,有R&D活动的企业只占15.4%,有七成以上的企业甚至没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而到了2008年,珠三角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比例到达47.6%,科技人员投入占全省80%以上。近几年全省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创办的7个科技创新大平台均落户珠三角,有54个专业镇(区)建立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共申请专利4.58万项,获得专利授权2.75万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和R&D经费投入分别占全省的89.3%和94.4%;科技工程、企业新产品开发工程和R&D工程分别占全省的82.9乐86%和88.
32、5%o4、经济可持续开展能力增强珠三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各类环境功能区质量稳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势头得到初步的遏制。重要江河湖库、饮用水源和近岸海域水质得到保护,局部流经城镇污染严重的河段水质明显得到改善。珠三角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生产能耗不断降低,能源单耗低于全省水平(见表IDo表112007年全省地级以上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地区(吨标准煤/万元)(千瓦时/万元)(吨标准煤/万元)全省0.791195.31.08广州0.78825.91.30深圳0.59889.10.60珠海0.66969.90.96佛山0.951327.20
33、.92惠州0.851309.70.61东莞0.861924.41.14中山0.781404.60.54江门0.881410.91.35肇庆0.951078.21.81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局、经贸委、发改委和能源联合发布2007年全省地级以上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2008年7月10日。二、珠三角经济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珠三角经济虽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产业转型升级和转移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阻碍经济可持续开展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些问题,从短期因素来看,有劳动力结构性缺乏、原油价格上涨、煤电紧缺、人民币升值、企业生产本钱加大、国际贸易纠纷等制约因素;从长期来看,存在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
34、变、经济结构升级不快、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经济腹地较小等制约因素。(一)经济增长模式仍属粗放,增长后劲乏力一是珠三角的经济增长尚未完全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模式,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然靠粗放型外延扩大再生产来实现。首先,从全社会范围看,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益提升缓慢。2001-2009年,珠三角的投资效果系数(当年新增GDP/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0.38、0.37、0.48、0.46、0.51、054、0.55,投入产出比率(当年GDP/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3.26、3.26、3.032.99、3.4、3.6、3.69。二是作为推动经济增长主动力的工业仍呈高消耗
35、、低效率。2007年,珠三角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产值比重为26%,比2000年同口径比重下降1.17,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传统行业所占比重达20%以上,其技术含量有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的增加值率为2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多百分点。三是在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品牌、核心技术,承接高级产业转移缺乏等诸多因素下,珠三角增长后劲乏力。随着高本钱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依靠外资和外力以及低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展低加工度、低附加值的低本钱扩张模式已经遭遇了产出效益逐日下降的问题,各种要素投入的获利空间将受到进一步的挤压,开展空间越来越小,粗放的开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而谋求新的开展模式已经成为珠三角经济持续增
36、长的关键。(二)比拟优势效应日趋弱化首先从国内看,珠三角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先发优势”已大大减弱。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开放已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开展,许多地区在承接国际大企业和新兴产业方面走在了珠三角前面。据统计,2009年长三角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为374.51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50.l%,而珠三角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1.88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20.3%。随着其他地区的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区域资源整合步伐更快,新税法2008年开始实行,内外资企业税率统一,珠三角的先发优势不再明显。其次从国际看,珠三角作为开展中国家地区的“后发优势”也逐渐弱化。进
37、入21世纪后,珠三角地区“电荒”、“油荒”、“劳工荒”接踵而至,要素供应缺乏,土地、劳动力、能源配置等均出现瓶颈;国内通货膨胀较高,人民币升值,造成本钱不断攀升;珠三角缺乏创新与研发,仍是粗放的生产方式,一般制造业尚未走出模仿学习阶段,先进制造业的根底又很薄弱,致使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中,难以承接高层次的国际产业分工;而低层次的产业,在追逐高额利润的目的下,逐渐向其他地区转移,如东南亚。后发优势也不容乐观。(三)资源环境约束力度加大,经济开展进入高本钱时代进入21世纪后,“珠三角”地区“电荒”、“油荒”、“劳工荒”接踵而至,要素供应缺乏,土地、劳动力、能源配置等均出现瓶颈。一是珠三角土地面积
38、只有4.17万平方公里,开展至今可供开发的土地相当有限,深圳、东莞、佛山等市已根本没有土地可供大规模开发。二是广东是资源稀缺省份,煤、油、气、矿石等资源对外依赖性强。三是人力资源本钱上升,2008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为18364元,广州、深圳分别以343428元、32476元占全国城市排名第二、第四位。四是人民币升值,到2009年12月25日,1美元兑人民币7.3261元,按2007年7月汇改之时的汇率计算,人民币升值了约10.6%。五是污染治理积重难返,面临严峻的环境资源问题,环保本钱上升。本钱不断上升,环境治理压力日益增大,令珠三角经济开展进入高本钱时代。(四)自主创新能力缺乏,技术升级受限
39、虽然近几年来,珠三角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相对有所提高,但仍缺乏以支撑珠三角经济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技术升级仍受到自身开展缺乏和国外技术封锁的限制。2006年,珠三角4009大中型企业中,只有26.6%的企业有科技活动,有R&D活动的企业只占15.4乐有七成以上的企业甚至没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在2006-2008年间广东省被调查的8962家规模以上企业中,珠三角地区按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本地区企业的比例仅为47.6%o由于珠三角的产业集群多以低本钱为根底的聚集为主,受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缺乏、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未能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既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集群的自我开展和竞争力
40、的提升,又削弱了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再者以“三来一补”产业为主的珠三角,区内的“三资企业”技术研发多在境外进行,而内资企业尚处于吸收、消化阶段。内资企业自身拥有的技术,大多以外观设计为主,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不多,关键技术仍受兴吐国家技术封锁的限制而引进困难,自主研发水平又提高缓慢。(五)外向型经济开展环境日趋严峻,出口增长面临的制约因素增多从国内来看,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新劳动法和新税法公布一系列旨在调整外贸结构的从紧政策密集出台,令珠三角低端加工贸易企业面临出局的危险,而新的加工贸易产品限制目录将对占全国加工贸易份额四成的珠三角地区产生巨大冲击,广东的数万家港资加工贸易企业中,有40
41、00余家面临停工危机。从国际上看,次级债风波、美国经济增长减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突然变化的外部环境,让珠三角一些企业措手不及。近几年广东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日渐频繁,贸易摩擦案件呈上升趋势,20042007年针对广东企业的贸易救济案件累计71起,占全国总数的40机欧美等兴旺国家频繁运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环保标准、劳工标准等新型贸易保护手段,正成为广东外贸开展的最大障碍。到2008年,广东对欧盟出口的机电产品70%左右受制于欧盟关于报废电气电子设备的指令和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由此可见,国内外贸易环境的改变,给珠三角外向型经济造成了越来越大生存与开展压力,制
42、约着珠三角出口增长。(六)区域经济开展协调缺乏,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珠三角经济区缺乏深层次的分工,开展协调缺乏。长期以来,珠三角并未形成各具特色良性互动的产业分工格局,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现象愈演愈烈,并渗透到每个领域,而工业结构雷同已成为珠三角实现一体化开展的最大难点和障碍,城市产业同构化趋势日益严重。从企业间的联系来看,珠三角的中小企业之间还没有建立起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没法享受到有利于提升价值增值的纵向分工的好处。这种缺乏深层次的分工,使企业难以享受到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作为珠三角“两大增长极”的广州和深圳除了在金融、汽车和成套设备制造、石油等领域拥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外,其他产业与东
43、莞、佛山、中山、珠海等根本处于同一开展水平。从2008年工业完成产值情况看,排在前10位的主要工业大类,广州与深圳的同构率达60%,穰深与主要其他城市同构率也达60%以上。三、珠三角经济主要优势产业(二)珠三角经济区块概况1、总体情况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13个市、县(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面积为4.1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23.2%。2006年末,常住人口4446.9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551.11万人),约占全省的47.8%。地区生产总值2142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6.9%。三次产业比重为2.4:51.7:4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分别达5889.14亿元和6681.94亿元,占全省的72.饯和73.3%,城市化水平82.1%。2、经济开展根底(1)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珠三角经济区是我国南方入海的重要通道,外向型经济十分兴旺。200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进出口总值5069.42亿美元,增长23.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96%。其中,出口2887.45亿美元,增长27.0%;进口2181.97亿美元,增长18.7%。外商投资平稳增长,逐步向欠发达地区延伸转移,实际利用外资130.86亿美元,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