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钢支撑施工方案#江苏#盾构法施工#明挖顺作法.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56485 上传时间:2024-06-0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3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站钢支撑施工方案#江苏#盾构法施工#明挖顺作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地铁站钢支撑施工方案#江苏#盾构法施工#明挖顺作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地铁站钢支撑施工方案#江苏#盾构法施工#明挖顺作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地铁站钢支撑施工方案#江苏#盾构法施工#明挖顺作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地铁站钢支撑施工方案#江苏#盾构法施工#明挖顺作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站钢支撑施工方案#江苏#盾构法施工#明挖顺作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站钢支撑施工方案#江苏#盾构法施工#明挖顺作法.doc(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某市轨道交通2号线-TS-06标土建工程(609*16钢支撑) 施 工 方 案投标单位:某某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日期:某某.07.26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石路站位于某某路与某某路交叉口处,沿某某路地下南北向设置,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站台宽 11m,车站南端设双停车线。车站东侧为既有石路步行商业街,西侧现状为临街商铺及居民住房,规划为西拓区商业中心。某某路与某某路交叉口东北现状为拆迁后空地(原金阊区人民政府),规划为石路银座大厦;东南为石路窗帘市场、南兵营宾馆以及沿街商铺等;西南为在建新苏德基广场;西北现状为金阊区人民医院、控保建筑刘家花园、160年古银杏树一棵。周边有石路金座大厦、

2、新世纪大酒店等多栋高层建筑。站址处地势南低北高,地面标高约3.14.8m。本站设计分界里程为: 右DK15+518.544右DK15+980.544,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车站端头设盾构井。北端为调头井,南端为始发和到达井。结构外包全长463.6m,标准段外包宽度约为19.7m。基坑深度 16.818.1m。本站拟采用明挖顺作法(局部盖挖)施工。1.1.1 设计概况某某轨道交通2号线II-TS-06标工程包含三医院站、石路站等两个车站及三医院站石路站某某路站两个盾构区间部分施工钢支撑。1.2 工程地质、水文及地质1.2.1 工程地质 1) 人工填土 层:均有分布,层厚1.55.0m;呈灰黄色灰色

3、或杂色,土质不均、松散、成分复杂,由杂填土、素填土组成,杂填土含碎石、粉煤灰、建筑垃圾等,素填土含植物根茎、贝壳碎片、有机质等。2) 粘土 1 层:均有分布,层厚0.94.9m;褐黄色为主,局部呈草黄、暗绿色,尚均匀,含铁锰质结核,偶呈粉质粘土;硬塑可塑,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压缩性中等。3) 粉质粘土 2 层:大部分勘探孔有分布,层厚1.66.5m;草黄灰黄色,尚均匀,含铁锰质结核,夹有少量粉土,偶呈粘土;可塑,偶呈硬塑状,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压缩性中等。4) 粉土 3 层:仅南端头井附近有分布,层厚2.32.9m;草黄灰色,欠均匀,含少量铁锰质结核、

4、云母,夹较多薄层粉质粘土;湿很湿,稍密中密,无光泽,摇震反应中等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压缩性中等。5) 粉质粘土 1 层:大部分勘探孔有分布,层厚0.93.8m;灰色,尚均匀,含云母、贝壳碎屑,夹薄层粉土,偶呈淤泥质;流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压缩性中等偏高。6) 粉砂 2 层:仅S12XJ4孔缺失,层厚1.18.6m;灰色,偶呈草黄灰黄色,尚均匀,含云母、贝壳碎屑,夹少量薄层粘性土,局部为粉土;饱和,稍密中密,振动易液化,压缩性中等偏低。7) 粉质粘土 1 层:均有分布,层厚4.922.2m;灰色,欠均匀,夹粉土、粉砂薄层,含云母、有机质,局部粘土;软塑,稍有光泽,

5、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压缩性中等偏高。8) 粉土 1a 层:仅北端头井附近有分布,层厚1.312.0m;灰色,欠均匀,夹较多薄层粉质粘土,含云母、有机质;湿很湿,稍密中密,无光泽,摇震反应中等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压缩性中等。9) 粘土 1 层:主要在北端头井附近缺失,层厚1.24.4m;灰蓝草黄色,局部呈暗绿灰绿色,尚均匀,含铁锰质结核、氧化铁斑点,偶呈粉质粘土;硬塑可塑,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压缩性中等。10) 粉质粘土 21 层:仅北端头井附近缺失,层厚2.48.6m;草黄色,局部暗绿、灰绿、灰蓝色,尚均匀,含铁锰质结核、氧化铁条纹、少量泥钙质结核,夹有少量

6、粉土;可塑为主,局部硬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压缩性中等。11) 粉土 22 层:仅北端头井附近缺失,层厚2.608.80m;草黄青灰色,不均匀,含云母及少量贝壳碎屑,夹较多粉质粘土,偶为粉砂;湿,中密密实,无光泽,摇震反应中等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压缩性中等偏低。12) 粉质粘土 3 层:均有分布,层厚6.413.9m;灰色,尚均匀,含少量有机质、腐植质、泥钙质结核,夹薄层粉土、粉砂,局部为粘土;软塑可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压缩性中等。1.2.2 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地下水可分为松散浅层孔隙潜水和松散岩类孔隙(微)承压水。1) 潜水:潜水赋存于

7、浅部土层的孔隙中,其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及邻近湖(河)网体系,根据勘察实测,场区内潜水位埋深为1.802.90m、标高为1.550.14m;根据区域观测资料,某某地区近35年来最高潜水位标高为2.50m,潜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2m。2) 微承压水:工程所在场区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 粉砂层中,其顶板埋深7.114.3m、顶板标高-4.30-10.35m;局部区段 粉土层、 粉土层分布有微承压水。某某地区近35年最高微承压水水位标高为1.60m(对应埋深约1.5m)左右;地下水年变化幅度约为0.8m。3) 承压水:承压水赋存于 粉土层中;含水层的顶板埋深32.040.0m、顶板标高-28.96-36.5

8、5m;根据区域观测资料,承压水水位标高一般在-2.5-4.0m(对应埋深约5.57.0m)之间。微承压水和承压水易引起基坑的突涌,微承压水采取隔断措施,本站需在南端头井范围将承压水水头降低1m。场区地下水和地基土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2 编制依据及原则2.1 编制依据 1、某某市轨道交通2号线石路站初步设计(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9.10)2、某某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初步设计专家评审意见(2009.10)3、某某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初步设计土建专家组评审意见

9、(2009.10)4、某某市轨道交通2号线施工图设计技术要求(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5、某某市轨道交通2号线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统一规定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6、某某市轨道交通2号线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与内容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7、某某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线路平面、纵断面设计图(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8、某某市轨道交通2、4号线工程地下管线探测成果报告(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物探队 2009.08)9、某某市轨道交通2号线沿线地下建(构)筑物调查项目成果报告(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物探队 2009.08)10、某某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石路站岩土工程

10、详细勘察报告 (勘察编号:K-S(Q1)(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某某年1月)11、相关会议纪要及总体组文件12、相关规范、规程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局部修订)(GB50003-200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9)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

11、25-2005)10)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11)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1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4)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1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7)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18)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1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0

12、)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 2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2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2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2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2.2 编制原则1、安排合理紧凑,实现工期目标。认真研究、综合考虑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场地条件及工期等各种因素,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进行施工总体部署,利用网络技术组织分段平行流水作业,施工安排及工序衔接体现地铁施工的系统性特点。2、技术先进可靠,注重基坑稳定。根据工程特点,吸取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技

13、术和管理经验,总结我公司在地铁施工方面的成功经验,选择先进、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与施工工艺。车站深基坑桩体的稳定是施工安全主题,基坑地基加固的质量是重点,抓住基坑变形的时空效应,使其变形满足设计提出的控制要求。3、措施切实可行,确保优质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紧抓施工重点和技术难点,实行技术骨干定岗定责,专家动态指导,组织有效攻关,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措施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4、注重多方比选,施工经济合理。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从施工方案、资源配置等方面认真比选,在方案可靠的基础上,施工过程动态管理,从而使整个工程施工经济合理。5、注重文明施工,加强环保意识。在施工场地的布置、施工机械的配备等方面注重对环境

14、的影响,严格执行某某市文明施工的各项要求。3 施工总体方案3.1 工程特点分析1. 施工准备1.1 支撑材料准备根据基坑围护结构图纸尺寸,按照计划用量备足各种长度的60916钢支撑管、活络头、钢垫箱;钢垫块、钢楔块、紧固螺栓、铁板等支撑材料,分类堆放在料场。各种材料必须经质量检验合格方可按施工进度分批进场,确保进场支撑材料均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要求。同时计算好的每道支撑施加预应力值相对应的油泵压力表读数。1.2 根据设计图纸和实地测定的定位桩号在两侧圈梁上用钢尺测量每道支撑的安装位置,经复合无误后用红漆作出标记。1.3 支撑材料拼接准备根据土方开挖进度提前在拼装场按支撑编号及设计长度进行拼装

15、备用。按施工人员设备按计划进场,全体人员熟悉场地、图纸,并进行施工技术、安全交底。施工埋置式支撑前准备好套筒式组合钢垫箱,同时下料准备好钢牛腿料,一旦工作面出来能及时投入安装。2.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支撑牛腿安装支撑管安装支撑顶端空隙细石砼填充施加预应力复紧支撑连接螺栓检查及轴力复加换 撑拆 撑3. 支撑安装3.1安装顺序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道钢支撑第三道钢支撑第四道钢支撑第五道钢支撑(南北端井)第六道钢支撑(南北端井)3.2钢支撑安装方法第二、三、四、五、六(端头井)道钢支撑支撑架设在地下连续墙,故在安每段土方开挖结束后,应在基坑两侧按设计标高凿出地下连续墙主筋,安装支撑钢牛腿

16、,然后再将钢支撑架设在钢牛腿上。3.3 东、西端头井区段斜支撑安装每道斜支撑安装前,需先在每段土方开挖结束后,立即测量支撑中心标高,确定斜垫箱安装位置,立即凿出在圈梁上的预埋铁板,并按照设计标高焊接斜垫箱。每道支撑安装时,先丈量已安装好的斜垫箱间距离,及时调整已拼装好并带有倒挂钢牛腿的的支撑长度。经复验无误后,再由一台50T吊车将钢支撑架设在安装好的斜垫箱上,并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最后再一次复紧连接螺栓。端头井第二、第四、第五道斜支撑安装无肋斜垫箱,其余各道斜支撑安装无肋斜垫箱。南北端井第三道支撑及第四道支撑为上下双拼支撑。3.4直支撑安装基坑设置一道联系梁,故每根直支撑在地表分二节拼装

17、;在每段土方开挖结束后,立即测量支撑中心标高,确定钢牛腿安装位置后立即凿出地下连续墙的主筋,并按照设计标高焊接钢牛腿。同时丈量两侧围檩之间距离,及时调整已拼装好的支撑长度。经复验无误后,再由一台50T吊车将钢支撑分两次吊入基坑,在坑内拼接好后架设在安装好的牛腿上,并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最后再一次复紧连接螺栓。3.5 栈桥段钢支撑安装栈桥段钢支撑分两次安装,每次安装5根支撑,除1根支撑可用吊车直接安装外,其余支撑均需利用手拉葫芦安装。具体施工方法如下:每根支撑分两节拼装(一节长约9m,另一节长约10m),用吊车吊入基坑,然后用手拉葫芦及挖机配合将支撑送入安装区,再用螺栓连接成一体,再用手拉

18、葫芦将支撑架设在设计位置。手拉葫芦用钢丝绳安装在混凝土支撑或在格构柱、钢系杆及地下墙焊接的挂钩上。每安装好一根支撑应及时施加预应力。具体操作程序同上页3.4。 施工该区段支撑时,应增加施工人员和指挥调度人员做到有序、快捷、安全。 4 验收 每道支撑安装完后,应复紧上道支撑的连接螺栓,并经总包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5. 换撑按照先撑后拆的原则,先将换入的支撑在地表分两节拼接好,同时在内衬墙内的预埋铁上焊接钢牛腿,然后将支撑吊入坑内连接好后,再架设在钢牛腿上,施加预应力,复紧连接螺栓,完成换撑安装。换撑安装结束,需将相对应的原支撑拆除。拆除时,用千斤顶先松开活络头,将支撑整根吊出基坑,

19、然后解体堆放在堆场。换 撑 示 意 图6. 预应力施加6.1 由于支撑较长,起吊时采用二点起吊,并系上防晃绳,做到安全、平稳、精确吊装。钢支撑吊装到位,不要松开吊钩,将两端活络头子拉出放在牛腿上,再将2台200T液压千斤顶放入活络头子顶压位置,并注意保持千斤顶行走一致。预应力施加到位后在活络头子中锲紧垫块,并固定牢固,然后回油松开千斤顶,解开起吊钢丝绳,完成该根支撑的安装。支撑施加预应力时应考虑到操作时的应力损失,故施加预应力值应比设计轴力增加10%,并对预应力值作好记录备查。具体每道支撑的施加预应力值见下列表项:注:施工时,每道支撑施加轴力按3米间距计算施加值,斜支撑按1.4倍增算。6.2

20、预应力复加支撑应力复加以环境监测数据检查为主,以人工检查为辅。环境监测主要是测量支撑轴力变化,假若轴力值减小,应及时复加预应力。人工检查的目的是控制支撑每一单位控制范围内单根松动的支撑轴力(以榔头敲击无控制点的支撑活络头塞铁,视其松动与否决定是否复加)。复加位置应主要针对正在施加预应力的支撑之上的一道支撑及暴露时间过长的支撑,监测数据支撑轴力低于预应力值的支撑应复加预应力。根据支撑轴力监测数据检查须复加预应力的,复加应力的值应控制在预加应力值的110%之内。7.钢垫箱安装钢垫箱与连续墙预埋钢板满焊连接成整体,钢垫箱安装质量要求如下:与预埋钢板满焊连接,焊缝宽度不小于10mm,焊缝厚度不小于8m

21、m;对于钢垫箱与预埋钢板间的缝隙,应采用钢板塞焊;钢垫箱平面位置及竖向位置误差应控制在2cm以内;钢垫箱垂直度误差应控制在1/1000以内;8.支撑钢牛腿安装施工时按照设计直支撑管底标高,将钢牛腿于地下连续墙竖向主筋双面满焊成三角形托架。9. 钢系杆安装 施工时按照设计支撑管底标高于相邻两根格构柱上先施焊钢牛腿,然后用吊车将由双拼32b型槽钢制成的钢系杆安装在相邻两根格构柱上,并要求连系梁与格构柱焊接牢固。10. 换撑先将换撑区段需换撑的位置丈量两内衬墙间的实际距离进行换撑支撑拼装,同时在换撑安装位置的预埋铁上焊接钢牛腿。然后用吊车将已拼装好的支撑安装在内衬墙上并施加轴力。 换撑安装结束后,将

22、上道支撑逐一用千斤顶先松开活络头,将支撑整根吊出基坑,然后将该段围檩与托架拆除。换撑施工应按先撑后拆的原则进行。 11. 支撑拆除11.1. 支撑拆除顺序11.1.1 北端井待结构底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架设基坑落低段换撑并施加预加轴力,然后拆除第四道钢支撑,继续施工地下二层内衬墙至第三道钢支撑下。待内衬墙达到设计强度后,在第三道钢支撑标高下1.2m处架设换撑并施加预加轴力;拆除第三道钢支撑,继续往上施工内衬墙及中板。待中楼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二道钢支撑,施工地下一层内衬墙和顶板。11.1.2 标准段待结构底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四道钢支撑,继续施工地下二层内衬墙至第三道钢支撑下。待内衬墙达

23、到设计强度的后,在第三道钢支撑标高下1.2m处架设换撑并施加预加轴力;拆除第三道钢支撑,继续往上施工内衬墙及中板。待中楼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二道钢支撑,施工地下一层内衬墙和顶板。11.1.3 砼栈桥段待结构底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五道钢支撑,继续施工地下二层内衬墙至第四道钢支撑下。待内衬墙达到设计强度后,在第四道钢支撑标高下1.2m处架设换撑并施加预加轴力;拆除第四道钢支撑,继续往上施工内衬墙及中板。待中楼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三、二道钢支撑,施工地下一层内衬墙和顶板。半盖挖吊装示意图11.1.4 南端井 待结构底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五道钢支撑,继续施工地下二层内衬墙至第四道钢支撑

24、下。待内衬墙达到设计强度后,在第四道钢支撑标高下1.2m处架设换撑并施加预加轴力;拆除第四道钢支撑,继续往上施工内衬墙。待内衬墙达到设计强度后,在第三道钢支撑标高下1.2m处架设换撑并施加预加轴力;拆除第三道钢支撑,继续往上施工内衬墙及中板。待中楼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二道钢支撑,施工地下一层内衬墙和顶板。11.2 支撑拆除(1)直接拆除的支撑 首先用千斤顶松开活络头,将支撑解体,然后逐节吊出基坑,最后割除斜垫箱,并吊出基坑。所有拆除的支撑材料及时解体,装运出场。(2)换撑拆除 结构施工时,应在站厅板与换撑所对应的位置预留吊环。 换撑(斜)拆除时在顶板预留孔上设置两个起吊点。用手拉葫芦将支撑

25、吊紧,然后将钢垫箱切割断开与侧墙分离,再用手拉葫芦将支撑吊放至底板解体,最后由卷杨机拉至洞口,由50T吊车吊出并装车外运。 换撑(直)拆除时在顶板预留孔上设置两个起吊点。用手拉葫芦将支撑吊紧,然后用两个200T千斤顶松开活络头,再用手拉葫芦将支撑吊放至底板解体,同时割除钢牛腿,最后由卷杨机拉至洞口,由50T吊车吊出并装车外运。12. 钢支撑安装质量标准钢支撑安装应确保支撑端头同圈梁或围檩均匀接触,并防止钢支撑移动的构造措施,支撑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 支撑轴线竖向偏差:3cm。2、 支撑轴线水平向偏差:3cm。3、 支撑两端的标高差以及水平面偏差:不大于2cm和支撑长度的1/600;4、

26、撑的挠曲度:不大于1/1000。5、 撑与立柱的偏差:5cm。顶板预埋吊环、中板预留孔及隔墙预留洞布置示意图13. 支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3.1 准备:开挖前需备齐检验合格的带有活络接头的支撑、支撑配件、施加支撑预应力的油泵装置(带有观测预应力值的仪表)等安装支撑所必须的器材。13.2 在地面按数量及质量要求配置支撑:地面上有专人负责检查和及时提供开挖面上所需的支撑及其配件,试装配支撑,以保证支撑长度适当,每根支撑弯曲不超过20mm,并保证支撑及接头的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的安全度。严禁出现某一块土方开挖完毕却不能提供合格支撑的现象。13.3 安装:钢支撑安装按图纸设计要求,所有支撑拼接必须顺直

27、,每次安装前先抄水平标高,以支撑的轴线拉麻线检验支撑的位置。斜撑支撑轴线要确保与钢垫箱端面垂直。13.4 准确施加支撑预应力:每道支撑安装后,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施加至设计要求加钢楔顶紧持续25分钟后,方可拆除千斤顶。支撑下方的土在支撑未加预应力前不得开挖。对施加预应力的油泵装置要经常检查,使之运行正常,所量出预应力值准确。每根支撑施加的预应力值要记录备查。施加预应力时,要及时检查每个接点的连接情况,并做好施加预应力的记录;严禁支撑在施加预应力后由于和预埋件不能均匀接触而导致偏心受压;在支撑受力后,必须严格检查并杜绝因支撑和受压面不垂直而发生徐变,从而导致基坑挡墙水平位移持续增大乃

28、至支撑失稳等现象发生。13.5 所有的焊缝必须满焊表面要求焊波均匀,焊缝高度不得小于8mm,不准有汽孔、夹渣、裂纹、肉瘤等现象,防止虚假焊。13.6 钢支撑安装的质量要求如下:轴线中心偏差应控制在小于20mm,支撑位置:标高控制在20mm内,支撑平面轴线偏差控制在30mm内。13.7 支撑预拼时,每个连接处用高强螺栓相邻交错串眼接拼钢支撑旋紧,螺栓外露不得少于二牙。施加预应力后,对所有螺栓进行二次紧固。每次安装好支撑后应对上道支撑进行检查,并复紧连接螺栓。13.8 由于围护区段围檩与围护桩之间往往不能密贴,故围檩安装时应及时用C20细石混凝土完填,确保支撑体系安装稳固。13.9 严格执行质量验

29、收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清渣自检,经过巡检后,由施工负责人通知有关人员检查验收。4 保证工程质量及创优工程措施1. 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1.1 施工做到现场领导重视、质检人员负责;工序质量管理体系作用明显,使工程质量处于可控状态。建立教育是前提、设施是基础、管理是保证的三个关键环节内容。1.2 认真学习、贯彻业主、设计单位提供的各项规范、规程、图纸,编制“质量、安全检查制度标准化工作细则”,真抓实干、敢于碰硬。1.3 建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方针目标工作流程图,做到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施工控制保证、成本保证。2. 加强班组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包

30、括生产、监察、保证三个系统),理顺关系,改进工作方法:从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安全制度、标准化作业、班组建设、考核监督、队伍培训都要逐级完善(见附表五: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表)。3. 强化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责任制3.1 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对青工要做好“三级教育”和安全岗培训,特殊工种须持证上岗。3.2 严格各项施工材料合格证的把关,随时对支撑进行检查。3.3 严格检验各工序,尤其是对隐蔽工程必须同监理工程师配合、严格检查,每道工序均需签字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4 施工过程中及时对各重要部位进行监测和测量,及时反馈测试结果、及时分析研究、及时确定对策,使施工的各个环节处于数字控制状

31、态。使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4. 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具体方法4.1 加强材料管理,节约材料费用,健全领退料制度,实行定额领料;4.2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完好率和单位台班产量;4.3 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组织水平,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施工方案,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组织均衡生产,搞好现场施工调度、协调工作;4.4 加强技术管理。大力推广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严格施工标准、工艺,严格质量验收制度,提高工程质量,减少返工损失;4.5 加强费用管理,节约施工管理费用5. 做好计量器具管理工作,健全计量器具维护保养制度,计量操作人员经培

32、训合格后才能上岗。6. 认真填写各类原始报表和“隐蔽工程验收报告单”,验收原始报表装订成册,作为竣工资料。5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 文明施工作为本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方便人民生活,有利生产发展,维护市容整洁和环境卫生”为宗旨进行施工生产;2. 坚持挂牌、佩胸卡施工;3. 认真做好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的养护管理工作,设立专人专业维护,确保行路安全,减少市民不便之处;4. 施工场地采取全封闭隔离措施,工地主要出入口设置交通指示标志和警示灯,保证行人和车辆安全;5. 建立专职土方施工保洁队,专门进行土方车辆、道路及大门的保洁工作,并建立健全市政局规定的整套文明施工内业资料管理系统,做到字迹清楚,记

33、录准确,层次分明;6. 施工现场设置明沟集水池为主的临时排水设施,施工污水经明沟引流,集水池沉淀滤清后,间接流入下水道。集水池定期进行清理;7. 在道路上运送材料、渣土等设专人跟班,及时清除干净;8. 保持生活区和施工区的卫生整洁,不得随便破坏公共绿化带;9. 支撑材料应按施工平面图布置规定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并落实责任人进行管理;10. 坚持文施检查制度,每月召开文明施工例会,总结交流经验;11. 发现事故苗子及时解决,发生事故及时向上级上报,并按事故“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论处;12. 作好工地附近社区工作,及时宣传建设隧道的意义,取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6 安全保证措施1. 用电安全1.1

34、 一切电器设备、架空线的安拆工作,必须由持证在职的电工跟班操作;1.2 电工操作应按操作规程施工,上岗时必须携带必备的劳防用品;1.3 配电柜及露天的配电箱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并有防雨防水装置;1.4 动力和照明必须严格分开,严禁电线随地乱拖现象,该架空必须架空,需埋地穿管的必须按规定办理;1.5 经检查发现,操作前电器设备如电线、按扭开关、插座插头、漏电保护器等装置有损坏和失灵的必须严禁使用,待修整后确认安全方可投入使用;1.6 普及职工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知识,清除隐患,杜绝事故;1.7 严格用电管理制度;2. 施工安全2.1 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严禁赤膊,穿拖鞋及带钉、易滑的

35、鞋进入施工现场;2.2 施工现场和其它危险的部位设立明显安全标志和分隔设施,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明亮度,交叉路口、施工有危险地带两端设立纠察监护,防止闲人入内;2.3 在挖土前地下管线用管线交底卡交底彻底;2.4 在构筑物旁开挖时须按规定考虑安全距离;2.5 基坑边单面堆土高度不得大于2m,离坑边缘的堆土距离不得小于1.2m,挖掘基坑至2m以下后必须设置稳固防滑的人行梯;3. 运输安全3.1 运输安全严格遵守交通法规;3.2 翻斗车、手推车行驶应靠右边行走,严禁两辆以上平行,不准你追我赶,不准乘人和曲线行走,以免妨碍正常的交通行驶和事故的产生;4. 设备操作安全4.1 各种机械设备操作必须持证上

36、岗,根据机械操作规定执行,严禁无证操作;4.2 凡电动机械均按“三级管理二级保护”规定执行;4.3 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和中心型机具的保险装置、防护装置、限位装置齐全有效可靠,机械完好率必须达到95%以上,维修、保养、例保制度记录、防护标准等均由本单位机电部、工地主管人统一按国家部颁的规定和市建委、市劳动局的各种机械操作规程规定的实施,技术部门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安全部门定期进行检查监督;5 .安全经济指标重大安全事故为零,一般轻伤事故按月平均千人率计算为2,并结合以往的管理经验,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奖优罚劣。7 应急预案为保证基坑安全和保护环境,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意外险情制定如下应急预案可能出现

37、的险情应 急 措 施基坑围护墙体出现较大变形或塌方1.施工前准备好充足的支撑材料、草包、土、沙、石料。2.出现险情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车辆用土和或沙将出现险情的已开挖段快速回填,稳住险情,将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小程度。3.加密监测,随时掌握基坑变化情况。4.险情控制后,会同专家分析原因,制定下步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基坑出现局部位移量增大1.根据监测数据,对相应部位支撑复加预应力。2.若继续变形则必须及时增加支撑,控制位移。3.查找原因,调整施工方法,减少位移。因故出现施工中较长时间的停待1.对基坑边坡用钢丝网加细石砼进行保护。2.对支撑和基坑边坡和钢支撑派专人值班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

38、取修坡或对支撑施加复加轴力。8 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保护措施1. 周边建筑物施工前先对该建筑及周边建筑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建立监测控制网点,及时监控各建筑物随施工进展而发生的变化,并将监测数据及时反馈回来,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制定相应措施。确保被保护的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2. 地下管线根据施工图纸及有关文件,本工程施工范围内的所有地下管线基本已改道迁移,但为确保万无一失,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施工中仍要引起注意和重视。2.1 详细阅读、熟悉掌握总包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图纸,在工程实施前召开各管线单位施工配合会议,进一步收集管线资料。核对弄清地下管线的确切情况(包括标高、

39、埋深、走向、规格、容量、用途、性质、完好程度等)做好记录并填写市政局的公用管线施工配合业务联系单,双方签字认可,由建设单位见证;2.2 工程开工前,总包单位向有关管线单位提出监护的书面申请,办妥地下管线交底卡手续;2.3 工程实施前,把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详细情况的制订的管线保护措施向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工地主管、班组长直至每一位操作工人,作层层技术交底,随即填写交底纪要,并建立“保护公用事业管线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责任;2.4 工程实施前,落实保护本工程地下管线的组织措施,组织职工学习市管线管理部门颁布的通知、实施细则、补充规定、十个不准等文件,并要求职工在施工中严格遵守有关文件的规定。2.5 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地下管线,事先制订应急措施,配备好抢修器材,以便在管线出现险兆时及时抢修,做到防患于未然;2.6 一旦发生管线损坏事故,在及时报上级部门和业主,并立即通知有关单位积极组织力量抢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