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市城乡居民养老情况调查研究》10000字(论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66158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市城乡居民养老情况调查研究》10000字(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S市城乡居民养老情况调查研究》10000字(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S市城乡居民养老情况调查研究》10000字(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S市城乡居民养老情况调查研究》10000字(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S市城乡居民养老情况调查研究》10000字(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市城乡居民养老情况调查研究》100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市城乡居民养老情况调查研究》10000字(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S市城乡居民养老情况调查研究【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家庭结构的缩小,老人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养老最终成为了很多老人不可避免的选择。我国的养老院起步较晚,设施及服务不完善,相关的老年人护理高级人才严重匾乏。为了减轻家庭养老的负担。提高养老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养老院老年人的多种需求,吸引更多老年人选择社会养老,并推动社会养老健康发展,就必须首先解决关系到养老院老年人切身利益的需求问题,只有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才能提高他们对养老院生活的满意度,也才一能吸引更多的老年人选择社会养老。因此,有必要了解养老院老年人的需求状况。【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情况;生活质量目录Hu己11研

2、究意义与研究背景21 242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22 .1又寸22. 2223帝1132 .4数据资料的处理方法33 33.1 城乡居民养老情况调查研究332J73. 31.84又寸84. 1建立与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体系84. 2提高医疗水平,提升服务质量104. 3加大对农村老龄事业的投入111口.13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心理支持等方面呈现出日益增长的需求。妥善处理人口老龄化问题,关心老年人的需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如何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己成为摆在众

3、人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加快,养老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农村养老情况与城镇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是养老体系的构建面临更多复杂性和难题。针对城乡居民养老现状和城乡老龄事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提出相对应措施。1研究意义与研究背景4.1 研究意义对于中山市城乡居民养老情况的调查研究主要具备以下几点意义:对中山市居民:可以使居民充分认识社区卫生服务对他们身体健康的作用,使他们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更多功能,更加重视卫生服务中心的存在价值,并且在能从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卫生服务中心,使他们看病更加方便更加有效率。对社区服务中心

4、:可以让社区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其存在的作用,减轻大医院的负担,并可以充分利用其配备设施和医务人员,解决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居民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认可度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及各项服务功能的实施和完善,真正缓解了政府负担,实现了“自给自足”,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良性发展。对社会:具有公益性,通过推广,可以使人们认识并重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解决一直以来对社区服务中心认识的“盲区”,进一步提高社会整体的健康水平,提高社会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小病在家门、大病住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方针能真正在全国范围内贯彻落实。4.2 研究背景社区卫生服务逐步成

5、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为群众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同时也是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通过逐步建立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实现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将有利于完善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方便群众看病就医,降低群众医药费用。目前中山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也不断在改革和完善,进一步满足了居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但在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能满足其健康需求的情况下,大部分居民会选择到大型医院治疗而不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导致医院供不应求,负担加重,医疗服务费用上升以及效率低下,出现很多“小病选大医院”的现象,同时也造成了社区服务中心的资源设备和

6、医务人员闲置,资源利用效率低以及致使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浪费。通过调查中山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可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2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2.1调查对象在2016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中山市范围内以便利抽样的方法对中山市250位老人进行横断面式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对50-59岁、60-64岁、65-69岁等多个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群设计了调查问卷,一共走访275余老年人并发放、填写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50份,其中50-59岁的份,60-64岁的份,65-69岁的份,70-75岁份,76-80岁份,80岁以上份。2.2调查方法调查主要

7、通过户访、街访,直接面谈、询问等形式完成。现就中山市老龄化和老年人的养老情况作一分析探讨。小组5人每人调查50人,本人负责数据输入及分析。2.3质量控制对于问卷的对象是老年人,所以在线调查的方式不适合。而且在线调查存在多种弊端,答卷者答题不认真,数据不可靠,一人填多份问卷等情况的发生。所以采用了线下调查的方法提高问卷质量。为了控制质量水平,不重复填写问卷。每位老人在问卷员的监督下完成填问卷工作。或者直接采用问答形式,老人更加能够愉快地完成问卷,这对于提高问卷质量这是很好的一种方法。对于问卷问题应该由简至深,循序渐进。问问题的时候不能过于直接。2.4数据资料的处理方法数据输入spss24软件分析

8、处理。描述性统计分析用于了解中山市老年人各维度上的需求趋势。3研究结果3.1城乡居民养老情况调查研究(一)老年人口的数量及比例中山早在1990年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当时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为11.59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0.8*。2000年老年人口达159万多人,占总人口比重已达11.8%,且平均年龄达76岁。2004年末,老年人总数增加为174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提高为12.5%。另外,中山市在迅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吸收了大批外地人才,其中部分人的父母也前来与他们共同生活,据推算这一部分不领暂住证的非户籍老年人达20万左右,也就是说当今在中山市生活的老龄人口近20万人。(二)老年人口的

9、结构特征根据资料,我们可以从年龄、性别、户籍、收入、文化结构等方面对中山市老龄人口的结构特征进行粗略分析:(1)年龄结构:百分比年龄段60-64岁老人65-79岁老人80岁及以上老人60岁及以上老人所占总数比重(%)32.253.414.410060-64岁的占32.2%,65-79岁的占53.4%,80岁以上的占14.4%,其中百岁老人83人。目前中山市老年人口中60-79岁的中低龄老人占绝大多数(85.6%),其中65-79岁老人超过一半。(2)性别结构:所占比重性别男性女性总比比重(%)51.548.5100男性占51.5%,女性占48.5%,而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中,女性多余男。(3)

10、户籍结构:占总数比户口所在地农村户口城镇户口流动户口总比比重(%)56.538.94.6100农村老龄人口占总数的56.5%,城镇老人占总数的389%,暂住人口占总数的4.6%o(4)婚姻状况:百分比婚姻状况未婚初婚再婚分居配偶离世总比比重(%)9.237.63016.86100仍未结婚的有9.2%,初婚有37.6%,再婚有30%,分居有16.8%,配偶离世有6%。(5)文化程度:百分比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本科及以上总比比重(%)0.815.621.22825.68.40.4100文化程度较为分散,其中仅有0.8%文盲,15.6北为半文盲(识字但未上过学),21.2%为小学学历,

11、28%为初中学历,25.6%为高中学历,8.4%为大专学历,0.4%为本科及以上学历。(6)对于经济来源的渠道和数量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很重要的因素百分比经济来源子女积蓄配偶退休金无总比比重(%)62.832.80.43.60.4100经过调查发现,62.8%的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为子女。32.8%的老年人主要依靠积蓄生活。这类老人一旦患上重大疾病,也许就会急需用光,没有了支撑点。还有0.4%的老人是依靠配偶供给。3.6%是有退休金,例如老师行业退休金额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对于这样的老年人,生活多数是怡然自乐的。但是仍然有0.4%的老人无法支撑自己的生活,要依靠政府的救助才能勉强维持生活。对于这一

12、代老人,子女个数多为2个以上。这样家庭模式对于子女的压力还是比较少的。现在的养老的水平主要是由每个月的收入决定,发现32.8%的老人每月收入仅有1000元以下,不过主要还是集中在100(2000的水平,这样的数字对于维持中山市的老年人生活是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数字。当然还有3.6%的老人生活水平较高,每月收入为20003000。对于目前的收入来源主要为子女逢年过节或者每月的供给。对于觉得自己还有余力的老人也仍然参与到工作中,这种方式既可以锻炼身体,亦可以提高生活水平。被调查的老年人中身体状况很好的占23.6%,一般的占了大多数,为66.4%。对于老年人,过半数的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排第二。所

13、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水平可以从饮食的角度去提高身体素质从而提高养老水平。一个人的心理对一个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调查发现24.4%的老年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心情愉悦,37.6%觉得生活一般,但仍有29.6%的老年人感觉较孤独。对于老年人这个年龄段,半数人认为子女的关爱陪同是最好的精神慰藉,同时结交同龄朋友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正如平时所见,老年人的业余爱好就是体育锻炼,到公园散步聊天。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身体打扫对于他们来说是日常最大的困难。子女依旧是父母最大的照料着,配偶占第二大比例。对于养老方式比较倾向于家庭养老,能够最大地节省开支。中山市15年前己是典型的老年型地区。而且人口老龄化发

14、展趋势较快,尤其是2000年之后呈明显的加速趋势。高龄老年人口增幅大。自1990年以来,中山市各个年龄段的老年人口数量都呈逐年递增之势。具体年龄结构方面,呈以下变化态势:低龄老年人口(60-69岁)总数稳中有降;中龄老年人口(70-79岁),总数比较稳定;高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则升幅显著。尤其是未来5-10年内,目前基数较大的中低龄老人将转变成高龄老人,中山将面临着一个高龄老人急剧增长的高峰期。到2015年高龄老人所占总人口比重将较2000年增长1倍多,高龄老人绝对数量则扩大近4倍。边富边老。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未富先老型。而中山市则属于边富边老型。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8

15、17.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200多美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255元,农民人均年纯收8102元。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排在前列,尤其是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居于首位。但其老龄化的趋势也十分突出,老龄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同步发展。贫困老人为数不多。尽管中山市农村的社会养老体系还不够健全,正待完善,但因中山经济基础较好,老年人一般都有多方面的经济来源,虽然多数人的收入并不高,但绝大多数都超过贫困线水平,基本生活费用能够得到较好解决,和全国、全省相比,中山的贫困老人比例低得多。老年人的文化素质偏低。改革开放前,中山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由于历史原因,中山市农村老

16、年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现在他们大多只能帮助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3.2总结问题一、中山市城乡居民普遍生活水平不高,主要依靠子女的供给和退休金来支持生活。如果一旦发生重大疾病事故,也许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生活水平较低的老年人占了大部分,提高生理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完善养老制度的重要方向。不容乐观的安老养老状况。现代的老年人,既没有传统社会里凭辈份“倚老卖老”的优势,也没有发达社会中的社会福利优势。相比之下,却存在着年龄、体力、精力等方面的劣势。不少老年人当下的生活处境是比较窘迫的二、政府应该加大养老制度的完善。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满足程度不高,过半数想获得子女的陪同或者同龄伙伴的友谊。调查还发现少数民

17、族的比例较少,对此应该同等关注少数民族老年人状况而不应该忽视其需求。三、具体的养老工作缺乏政府的支持,主要的养老模式仍为家庭养老,应加快推进社区养老或养老院养老等多元化模式,满足养老需求。老年人的心态就如同小孩一般,不应只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应更进一步满足多元的心理生理需求。四、养老服务需求有待进一步满足。虽然街道的养老机构及床位数位于杨浦区前列,但仍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入住需求,登记要求人住敬老院的老人仍呈上升趋势,仅殷行街道办的敬老院登记要求人住的老人就达120余名,登记时间最长的已达7个多月。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量大,有待进一步满足。五、养老服务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目前,社区老

18、年人服务中心存在多种管理服务模式,没有一个统筹协调管理的组织,阻碍了中心功能的整合和优化。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内设四大区域,既有政府管理的,也有社冶。团体承接政府委托管理的,多头管理虽然减轻了街道社保科的管理压力,但一旦出现问题,老龄干部不宜及时掌握,特别是“送餐”等一些政府实事项目的服务如未到位,又未及时整改,易在社区中造成不良影响。六、养老服务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社区老龄工作内容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高,基层老龄干部队伍建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素质上与当前的老龄事业发展工作要求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影响了老龄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养老服务队伍也存在着流动性大、专

19、业训练少,服务水平较低的现状,加大了管理上的难度。3. 3调查总结从以上的调查中,基本可以总结出:(1)中山市的老年人基本上实现了老有所养,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已着手建构,多元发展,正逐步完善。大多数老年人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比较满意,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2)家庭养老在目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但老人对于社会化养老的接受度正在增加。(3)老有所医总体而言做得较好。但老、中年人共同的心理都是担心生大病,因而保养好身体也就成了他们最大的心愿,也最希望社区能为老人们提供医疗保健服务。(4)供老年人锻炼身体、文化娱乐的场所设施还有待加强建设。今后更要充分发挥和增强村一级老人活动中

20、心、星光老人之家的多功能作用,增强其对偏远乡村老人的辐射。(5)中山在老年人优待政策措施落实和老年人权益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对一些乡村老人的宣传力度还需加强,要充分使农村老年人知晓政策,让他们充分享受这些优待措施。4对策分析3.1 建立与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制度应该发挥其作用,国家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费,并形成养老基金,当劳动者退休后支付退休金,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目前我国养老基金结余除预留2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只能用于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银行。由于投资渠道的局限性,过去10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仅为2%左右,低于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基金资产实际处于不断缩水状态,据一些专家测算,损

21、失约为6000亿元。养老金稳健、积极地走向资本市场,才能增加养老金的“收入”。在此基础上,加上养老金的其他改革,才能保证实现投保人的老有所养。养老保险制度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上,而应该更加人性化,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养老金的投资渠道过于狭窄,难以实现保值增值。应尽快提高养老保险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养老保障一直是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家庭保障功能逐渐弱化,传统的家庭代际养老模式受到很大的挑战,城乡居民对城乡养老保险及相关服务的需求快速提升。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社会公平感,从国家统计局200

22、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来看,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64%,5059岁的人口也占到13.94%,所以解决好养老保障问题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策略。根据2008年的调查,接近1/3的家庭中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其中有一个老人的家庭占18%,两个老年人的家庭超过13%;从家庭人口数来看,在所有的一人户家庭中,35.2%的一人户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有的两人户家庭中,两个60岁以上老年人的占三分之一。而从收入来看,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家中老年人数越多,家庭年人均收入越低。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

23、计划生育夫妇,每人从年满60周岁起享受年均不低于600元的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奖励扶助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在农民中引起极大反响,但这一政策是面向计生户的,到2006年,共有134.7万人受惠,目前覆盖面还相对有限。因此,在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加快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需要着重予以考虑。要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和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根据2008年的调查,目前社会养老保障的享有状况,仍与就业单位的性质有紧密的关联,公有制单位比非公有制单位的社会保障程度要高很多。调查数据显示,在目前就业的1860岁的

24、人口中,就职于公有制机构和三资企业的人员,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较高。比如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单位,城镇养老保险的覆盖率都在60%80%之间,三资企业也接近60%,但在私营企业中,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享有的比例只有33乐就业于个体机构和没有固定单位的人员,享有城镇养老保险的比例仅为17%左右。还有一类是没有单位者,这部分包括自由职业、做散工等无固定单位者,与个体工商户的养老保险覆盖率基本一样,都在17%左右。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议:在当前国际经济复苏和新兴国家面临通胀压力的大背景下,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普遍共识。而未来养老成本的不确定性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储蓄,抑制了正常的消费

25、支出,只有消除这种不确定性才能促进个人消费。近几年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迅速扩大,通过社会养老保隙体系的建立,使更多的家庭具有了规避生活风险的能力。而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消除家庭正常消费的后顾之忧。关注农民工和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扩大参保覆盖面,改善参保人群的年龄结构。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全面推广和实施的同时还要大力进行宣传和教育,促进广大群众的参保意识。养老问题是全球一个普遍头痛的事,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的同时更是一个人口老年化严重的国度。由于人口基数大,目前老年人数量庞大。据全国老龄办2010年7月13日在京发布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09年

26、,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1899万,今后每年以100万速度增加,“十二五”期间将超过2600万。与此同时,我国城乡老年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达到70乐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老年空巢家庭将进一步增多。而且老年化速度还在逐步加快,在我国还未实现现代化之前就提前进入老年社会,出现未富先老的困境。在养老体系快速建设的同时必须着重抓就业率和发展,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西部大开发以及各种大型工程项目中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也能创造大量的岗位。要养老就必须要有收入而要先富就要先修路。例如在西北,第二亚欧大路桥横贯我国,是欧洲、中亚、东亚

27、乃至西太平洋的交通运输枢纽,交通便利就可以带来一系列的机遇:如旅游、餐饮、物流基地等等,同时也方便了当地人到外地去发展。简直整个交通线就是一个经济流域。现在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地区不仅人口众多也是当今世界发展速度快速的国家和地区更是我国的邻邦,这一切都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和市场。加快与他们的交通建设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也能加快与之相邻的地区和辐射地带的经济发展,也是我国睦邻、安邻、富临的政策,当然也有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那么发展起来就更是一帆风顺了,而有了发展养老问题就有了出路有了保障。3.2 提高医疗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老年人的生理

28、需求满足程度不高,主要原因在于经济能力和医疗质量。老年人的病多数为慢性病或者严重的大病,其年纪大,心理逐渐像小孩一般,对于老年人,医生护士等医疗工作者不应嫌麻烦,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甚至更为关爱,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赢得患者的信任,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应注重医德修养“德”为群育之首,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品德,是区分正误的标准。加强素质修养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娴熟的业务技术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关键。只有拥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才能有效地服务于病人。先进的技术是靠不断学习取得的,同时还要学习交际学、心理学、行为学等人文知识,要具备高尚的情操、文雅的谈吐。重人,读懂病人,我们工作面对的是人,要以人为本

29、。平时一点小小的粗疏,都有可能导致其病情突变,甚至危及生命。应深知你在为其诊治的同时,其也在审视着你。要懂得只有充分尊重别人,才能得到他人尊重的道理。应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隐私权,详尽掌握病人的各种资料。对于老年人来说,沟通是了解其心理生理需求的最好的办法。医生应该时时刻刻谨记我们是为了治病救人,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决不允许在诊疗工作中找任何借口对病人采取冷漠、推诿、粗暴等不负任的态度。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不管什么情况下,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带不良情绪与病人打交道。要善于调节自我,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上岗,把自己阳光的一面充分地展现给患者。因为良好的精神状态不仅使工作效率倍增,少出错或不出错

30、。更重要的是能感染病人,给病人带来愉悦的情绪,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言语措辞、语气表情、举手投足,甚至检查处方的内容,都应体现为患者服务的精神。要多用礼貌性语言,对患者要有包容精神。语言必须兼顾科学性和通俗性,既符合医学科学,又能让患者听懂。向患者解释不良诊断和预后时,要注意言语措辞的技巧性。4. 3加大对农村老龄事业的投入辛苦了一辈子,原本到了安享晚年的年龄,却有多少老年人仍在田间劳作;又有多少老年人每天面对的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孤境;又有多少老年人面对疾病不敢医治,只是默默地等待着死神的到来,这就是农村老人的真实写照。虽然中山市农村经济已经取得长足发展,

31、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贫富差距拉大,相当多农民的收入还是低于全市农民收入平均水平。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相比,则差距更大。市政府针对农民养老保险在推进中的实际困难,曾作出政策规定:经申请获批,允许村集体分期付款;经村集体、镇财政担保,个人可借款购买。这些灵活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养老保险的进度。特别是今年来,我市各镇区采取措施,全面加快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如经济相对薄弱的阜沙镇,今年提出刺激参保的措施,村民参与农保,镇政府从原来的15%的补贴升到40机仅今年投入就超过1000万元。据了解,中山去年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民为53万多人,今年一年增加17万人。推进力度历年最大

32、、成效最好。农村老龄事业不容忽视,应加快脚步追上农村建设。农村老年人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社区服务不完善,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困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才能为农村老年人构建起有尊严的生活。第一,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发展,重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政策上要充分体现对农村老年人的重视和关心。第二,不断完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隙体系,为维护老年人的生活权益提供制度保隙。着力解决好农村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养”和“医”的问题,健全农村新型养老保险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实际

33、问题。第三,加强老龄宣传工作。各新闻媒体要从多个角度开展为农村老人服务宣传,努力营造敬老、爱老氛围。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美德,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新风尚。第四,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老龄事业经费的投入。以社区养老为主,政府补贴、民办公助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农村养老体系。结语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社会保障方面,乃至社会养老方面,以及有关制度的完善方面,在养老、医疗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使得我们必须重视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在这样前所未有的艰难时期,我们更需要跟着党的路线和贯彻党的精神,

34、联系中国的实际,在借鉴世界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进展,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在做好自己分内工作的基础上,落实各主体之间的责任关系,鼓励社会各界加入到养老服务社会化的事业中来,使得资金的来源更加多元化、服务的对象更加的普遍、服务的内容更加的丰富,推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 Jackson,R.Theglobalretirementcrisis:ThethreattoworldstabilityandwhattodoaboutitJ.Washington,DistrictofColumbia:CenterforStrategicandInternationalS

35、tudies.2013:67.Mason,.Populationandhumanresourcetrendsandchallengers.EastWestCenterReprintedwithpermissionfromtheAsianDevelopmentBankJ.KeyIndicatorsofDevelopingAsianandPacificCountries.2012:28.2012(05):15-18.3刘飞燕.居家养老:一种新型的社会养老模式J.消费经济,2012(12):80-82.4陈功.我国养老方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易松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理论与实践M

36、.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刘晶.上海城市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生活照料状况及意愿研究J.西北人口,2001(02):25-29.7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之反思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36-398姜向群.人老龄化对退休金负担影响的量化研究J.人口研究,2011(02):51-55.9李兵,杜鹏,张恺悌.老龄经济学分析:计量标准和经济状况J.人口与经济,2012(04):34-38.10曲海波.人口老龄化的人口学原因J.人口研究,2(HI(O4):8-16.11姜向群.养老转变论:建立以个人为责任主体的政府帮助的社会化养老方式J.人口研究,2007(07):57-62.12郎沧萍.实行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是历史的选择M.中国老年学学会编.中国的养老之路.中国劳动出版社,2010(06):37-42.13姚远.非式支持的理论与实践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05):39-45.14穆光宗.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基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一项比较研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0(04):34-41.15王树新.中国养老保障研究.华龄出版社JM.2010(03):37-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