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第三节 生态因素影响种群数量波动 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第三节 生态因素影响种群数量波动 作业.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三节生态因素影响种群数量波动.G梯级训练提素能口分级训练综合测评I-fII一基础WR固.知识点一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1 .如图为某动物种群中个体数量随时间变动的情况,以下叙述错误的是()192930313233:MBS3637383940414243时间/年A.这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以及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B.这种数量波动形式属于非周期性波动C.这种波动是以多年为一个周期的重复波动D.这种波动形式主要发生在成分比较简单的高纬度环境中,如北方针叶林解析:B据图可知,图示动物种群的数量随年份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属于周期性波动,B错误。2 .研究人员调查19281977年欧洲灰鹭种群的
2、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6(XM)5(XM)4(MM)3(MM)2(XM)1(KK)1921940195()196019701977年份A.欧洲灰鹭种群的数量波动具有周期性B.欧洲灰鹭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5000对C.不同年份欧洲灰鹭数量变化主要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D.1964年之后,调查期间该地区欧洲灰鹭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解析:C据图可知,欧洲灰鹭种群的数量波动是非周期性波动,A错误;从图中可看出,欧洲灰鹭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0对,B错误;1964年之后,调查期间该地区欧洲灰鹭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错误。3.下图为雪兔和狰羽在90年间的种群数量波动,则相关叙
3、述不正确的是()185()186018701880UwoI900191()192019301940年份(XX二X)、加矍斯2(MnMf)()如2()i2()l(M)Mf)()如2()A.图中显示雪兔和猫粥的种群数量总是围绕着平衡密度上下波动B.雪兔与猫狗的这种种群数量波动属非周期性波动C.雪兔与猫痢种群数量的波动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有关D.上述雪兔与猫例种群数量的波动原因主要涉及植物、植食动物及肉食动物三者间的数量互动关系解析:B根据坐标图信息判断两个波峰之间相隔的时间是否相等,确定波动的类型。图中显示从1850年1940年的90年间,这两种动物极明显地表现为每隔9年10年出现一次数量高峰,即
4、每9年10年为一个波动周期,故雪兔和癌痢种群的数量波动为周期性波动。4.若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动物,其中某一植食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一定程度改变,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该种群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则种群数量可能会增加,但一般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解析:A若a点环境因素变化,增长的过程可能会有所变化,但由于食物量不变,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
5、最终还是符合逻辑斯谛增长,只是增长速率有所增加或减少,A错误;从图中个体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若出生率提高,种群密度增大,环境阻力增加,因存在生存斗争,死亡率也将会随之升高,故种群数量会随之下降,但仍在K值附近波动,不会大幅超过b点,B正确;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天敌,当种群被大量捕食时,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C正确;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数量波动,但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所以,种群数量也是围绕K值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D正确。知识点二调节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5 .(2023杭州四校联考)“繁殖竞争假说”认为,雄性动物由于繁殖季节的繁殖竞争
6、压力促使占有领域的攻击行为上升,以获得更多的交配繁殖机会。由此反映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调节因素是()A.气候B.捕食C.食物D.领域行为解析:D如果动物对这个区域实行保卫、不允许其他动物(通常是同种动物)进入,那么这个区域或空间就称为它(它们)的领域,把动物这种占有领域的行为称为领域行为,雄性动物由于繁殖季节的繁殖竞争压力促使占有领域的攻击行为上升,以获得更多的交配繁殖机会,属于领域行为。6 .(2023山河联盟联考)玉米蜗虫体型小,多群集在心叶,刺吸玉米的汁液,是一种有害生物,每年58月危害严重,如遇干旱、旬降雨量低于20mm,易造成猖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应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蛆虫
7、的种群密度B.气候导致蛇虫数量发生变化属周期性波动C.农业专家可根据当地气象数据进行虫害预测D.在干旱季节,鲂虫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解析:C妍虫活动范围小,不适宜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气候的影响是非周期的,导致螃虫数量发生变化属非周期性波动,B错误;气候会影响虫害的生存和繁殖,农业专家可根据当地气象数据进行虫害预测,C正确;在干旱季节,甥虫的种群数量增长很快,但由于食物有限或天敌制约,会导致姊虫数量下降,不一定呈指数增长,D错误。7 .如图中表示自然生态系统中鹿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鹿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时间A.AB新生的鹿的数量大于死亡的鹿的数量8 .鹿群年龄结构在B点
8、时属于增长型C.环境中的限制因素没有起作用D.B点时病原体对鹿种群数量的调节强度大于A点解析:B由图可知,ATB鹿的种群数量减少,说明新生的鹿的数量小于死亡的鹿的数量,A错误;年龄结构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的变化,B点之后种群数量是增加的,故B点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正确;环境中的限制因素会对种群数量的变化起作用,如干旱条件下植被可能减少,鹿的食物来源因此减少,鹿的种群数量可能会下降,C错误;种群密度越大,病原体的传染能力越强,B点种群数量少于A点,A点时病原体对鹿种群数量的调节更强,D错误。8 .社鼠是一种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动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处在环境
9、容纳量之下B.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是同步的C食物、寄生等是调节种群数量波动的外源性因素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呈指数增长解析:C社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受环境条件的制约,社鼠数量可能会超出环境容纳量,A错误;社鼠种群数量的波动与其天敌种群数量的波动曲线不会同步,一般都是捕食者的数量随被捕食者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还会受到其他因素如地域、空间等限制,不能一直呈指数增长,D错误。9 .蓟马是一种靠吸取植物汁液生存的昆虫。如图是某昆虫学家连续6年对玫瑰园中蓟马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蓟马种群数量多的年份,通常玫
10、瑰数量较少B.在这6年间蓟马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C.应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蓟马的种群密度D.蓟马种群数量主要受气候、食物、领域行为等外源性因素的影响解析:B蓟马吸取植物汁液生存,种群数量多的年份,通常玫瑰数量应该较多,A错误;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而蓟马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应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错误;领域行为属于内源性因素,D错误。10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波动调节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雄性鸟类在繁殖季节的领域行为属于外源性因素B.病原体和寄生生物抑制种群增长的作用力与种群密度呈负相关C.引起种内个体竞争加剧的因素可能是外源性因素D.引起欧洲灰鹭种群数
11、量非周期性波动的因素只有内源性因素解析:C领域行为属于内源性因素,A错误;病原体和寄生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率是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种群密度越大,抑制增长的作用力也就越强,呈正相关,B错误;食物不足导致种内个体竞争加剧属于外源性因素调节,C正确;欧洲灰鹭种群数量主要因气候原因而表现为非周期性波动,气候为外源性因素,D错误。11 .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的作用强度是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因素被称为密度制约因素;有些因素虽对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但其作用强度和种群密度无关,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遭遇寒流时,某昆虫种群数量越多,死亡数就越多,寒
12、流是密度制约因素B.森林中,害虫和食虫鸟的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体现了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C.持续38C高温可以引起场虫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高温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D.在“S”形曲线中,随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越大,食物短缺属于密度制约因素答案:A12 .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图中可知,Od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B.田鼠种群数量在。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C.该田鼠种群增长为逻辑斯谛增长,。点时种
13、群密度最小D.由图可知,纵力两点时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解析:B已知R=出生率/死亡率,当Rl时,即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当RVl时,即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当R=I时,即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曲线。d段的变化趋势表明,在。d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没有出现周期性波动,A错误;在。d之间,依据R值的变化可推知,田鼠种群数量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B正确;该田鼠种群没有呈现逻辑斯谛增长,点时种群密度最小,C错误;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R值相等,且均R1,说明种群出生率死亡率,但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等,D错误。13.沙蝗的活动、
14、迁徙有“逐水而居”的倾向。某年,沙蝗从非洲经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向中亚迁徙,直到阿富汗以及我国西北边境,扩散和迁徙“戛然而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沙蝗停止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种内竞争加剧B.沙蝗种群的数量波动表现为非周期性变化C.天敌对沙蝗的制约作用改变了沙蝗的生殖方式D.若沙蝗进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将呈现“J”形增长解析:B沙蝗“逐水而居”,停止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缺水和食物,A错误;沙蝗种群的数量波动表现为非周期性变化,B正确;天敌对沙蝗的制约作用不能改变沙蝗的生殖方式,C错误;若沙蝗进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受到干旱环境条件的制约,不会呈现“J”形增长,D错误。14 .(2023慈溪适应性考)生
15、长于较高密度种群内的植物,由于密度的抑制作用,种群内个体会逐渐死亡,数目逐渐减少,直至达到平衡状态,这种动态变化叫自然稀疏。如图表示某植物种群自然稀疏过程中最大密度与植株平均质量间的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构建该数学模型的条件有:植株形状、生长速率相似,土壤肥力均匀等B.在植物种群自然稀疏过程中,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主要有阳光、温度等C.在该植物种群自然稀疏过程中,其总质量会逐渐减少D.个体在基因、空间位置等方面的微小缺陷会使其成为自然稀疏过程的牺牲者解析:C植株形状、生长速率相似,土壤肥力均匀等因素都会影响植株质量,故构建该数学模型的条件有:植株形状、生长速率相似,土壤肥力
16、均匀等,以确保模型结果的准确性,A正确;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阳光、温度的变化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B正确;在该植物种群自然稀疏过程中,数量少了,但个体质量增大,所以总质量不一定减少,C错误;个体在基因、空间位置等方面的微小缺陷会导致其竞争力降低,使其成为自然稀疏过程的牺牲者,D正确。15 .北极旅鼠繁殖力极强,但当其数量激增到一定值时会迅速减少。科学家对某一时间范围内苔草(旅鼠食物)、旅鼠及北极狐(旅鼠天敌)的数量变化进行调查(结果如图);同时还发现旅鼠种群密度过大时,雌鼠会出现排卵功能减退、泌乳过程受抑制、对幼鼠照顾不良等生理变化。下列据此分析不合理的是()旅鼠注:
17、图中阴影面积代表不同比例尺下的种群数量。A.旅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点B.旅鼠、苔草、北极狐之间的数量存在一定的关系C.旅鼠种群密度过大时雌鼠的生理变化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D.标志重捕法调查旅鼠种群密度,若部分标志个体迁出,则会使结果偏低解析:D由图分析可知,旅鼠的数量变化为随着苔草的增加而增加进而使得北极狐增加,北极狐的增加又会使得旅鼠数量减少,旅鼠的减少又会使得苔草增加,从而使得三者的数量均呈现周期性的波动,A、B不符合题意;旅鼠种群密度过大时,雌鼠会出现排卵功能减退、泌乳过程受抑制、对幼鼠照顾不良等生理变化,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C不符合题意;部分标志个体迁出会导
18、致第二次捕捉时捉到的带标志的个体减少,从而使计算出来的种群数量比实际值偏大,故种群密度也比实际值偏大,D符合题意。16.有人在1980年对栖息于岩石地带原来生活在一起的大、小两种鬣蜥做了相互移走的实验。四年实验中,其中两年气候干旱,鬣蜥的食物短缺;另两年气候湿润,食物极为丰富。实验者将实验分成六组,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小鬣蜥。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项目实验设置I结果A组:将大鬣蜥移走A组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B组明显增加干旱B组:不做处理一C组:将小鬣蜥移走C组大鬣蜥的存活率比B组略有增加D组:将大鬣蜥移走D组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与E组差别不大湿润E组:不做处理F
19、组:将小鬣蜥移走F组大鬣蜥存活率与E组差别不大(1)如果只在A组与B组间比较,在干旱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B组明显增加。据此分析,大、小两种鬣蜥的种间关系可能是,再将C组与B组比较后,可以确定两种鬣蜥间是关系。(2)从实验来看,大鬣蜥的竞争能力强于小鬣蜥,判断理由是(3)在湿润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与E组差别不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O(4)B、E两组在实验中都起对照作用。根据实验过程的气候条件分析,两组中小鬣蜥种群密度较小的是组。解析:(1)B组是对照组,A组中将大鬣蜥移走,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B组明显增加,有可能是两者有共同的资源表现为竞争
20、,也有可能大鬣蜥捕食小鬣蜥;再将C组与B组比较后大鬣蜥的存活率比B组略有增加,可以排除大鬣蜥捕食小鬣蜥。(2)从实验来看,移走大鬣蜥对小鬣蜥的影响较大,移走小鬣蜥对大鬣蜥的影响较小,则大鬣蜥的竞争能力强于小鬣断。(3)当处在气候湿润,食物充足的环境下,大小两种鬣蜥间的竞争较弱,对彼此的影响较弱,所以与对照组差别不大。(4)B、E两组在实验中都起对照作用。其中E组处在气候湿润,食物充足的环境中,小鬣蜥种群密度较大。答案:(1)竞争或捕食或竞争和捕食竞争(2)移走大鬣蜥对小鬣蜥的影响较大,移走小鬣蜥对大鬣蜥的影响较小(3)食物充足,竞争较弱(4)B17.社群是指一个社会化的群体。研究者对某种鼠研究
21、时发现:当种群数量上升时,社群压力会影响种群数量(机制如图)。同时还发现,该种鼠的部分种群会将社群压力“传染”给附近种群密度较大的另一些种群,引起相同的生态效应。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说明会对种群数量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该调节属于调节。(2)据图分析,种群数量过多时,可通过调节、等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社群压力通过调节使种群密度降低。该研究说明种群内部存在着信息传递,而且种群数量越大社群压力也越大。(3)据图分析,社群压力会使得性激素减少,生殖细胞成熟减少,进而出生率,另外对疾病和外界抵抗力,增加死亡率,从而使种群数量降低,此过程属于反馈调节。解析:(1)图示说明内分泌因素会对种群数量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该调节属于内源性因素调节。(2)据图分析,种群数量过多时,可通过调节激素、抗体等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即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方式,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使种群数量减少。(3)据图分析,社群压力会使得性激素减少,生殖细胞成熟减少,进而出生率降低,另外对疾病和外界抵抗力降低,增加死亡率,从而使种群数量降低,此过程属于反馈调节。答案:(1)内分泌因素内源性因素(2)激素抗体出生率和死亡率(3)降低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