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噩梦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4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噩梦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专题14两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噩梦与国际秩序的演变1【真题来源】2023年高考湖北卷【真题题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曾动用相当数量的军力迫使非洲人支持宗主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不再仅仅依赖武力,而是更倾向于运用电影、无线电和报纸来推广战时宣传,鼓励和邀请非洲人支持欧洲战争。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宗主国殖民控制放松B.非洲人民的广泛觉醒C.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D.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至二战期间(世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与一战相比,二战是反法西斯战争,战争的性质的
2、变化使得殖民国家可以通过宣传号召的方式来鼓动殖民地国家参与二战,D项正确;A项表述不严谨,宗主国殖民控制放松的原因是自身实力下降,排除A项;非洲人民在一战后就已经在不断觉醒,非洲人民的觉醒并不是他们参与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属于原因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借助所学知识分析判断材料信息主旨的能力。【命题方向】以两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动员非洲人支持欧洲战争手段的变化为切入点,历史地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得分要点】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战:重新瓜分世界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二战: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
3、争。阊阖凰前2【真题来源】2023年高考广东卷【真题题文】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2年(苏联)。根据材料“1932年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并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以后,苏联的工业建设随之大规模铺开,新建的工厂企业
4、与日俱增,新兴的工业部门也不断增多,特别是重工业的门类迅速增加,有鉴于此,苏联领导人认为单靠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国民经济委员会这个单一系统管理所有工业企业已经不相适应了,于是开始实行工业管理体制大改组,成立分管工业的人民委员部,通过行政手段高度集中地利用有限资源来加速发展急需的工业,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C项正确;1932年虽然苏联处在帝国主义国家包围之中,面临战争威胁,但卫国战争并未开始,排除A项;持续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比例失衡,材料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中的部门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把计划调节同市场调节对立起来,排斥市场竞争,排除D项。故选C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苏
5、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属于推断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命题方向】以1932年到1941年间苏联设立的工业人民委员部数量不断增加为依托,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地进行历史解释。【得分要点】苏联模式的特征及评价1 .特征: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后被称为“苏联模式(I)它在经济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2)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2 .评价:(1)积极: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2)消极:但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
6、,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BSSH3【真题来源】浙江省2023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真题题文】下图为弗拉基米尔塞尔罗夫1950年创作的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农民倾诉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A.俄国十月革命B.农业集体化C.苏联卫国战争D.余粮收集制【答案】Dsssr【试题解析】根据材料“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可知,列宁正在了解农民面临的困难情况。结合所学可知,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政府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村执行余粮收集制,
7、遭到农民们的抵制,社会矛盾激化。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余粮收集制,D项正确;十月革命未实行余粮收集制,排除A项;斯大林时期实行农业集体化,排除B项;卫国战争期间,余粮收集制为战争胜利保证了粮食供给,排除C项。故选D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余粮收集制,属于正向思维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学科素养。【命题方向】以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为切入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列宁和农民的谈话内容。【得分要点】余粮收集制余粮收集制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重要内容。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全部余粮按国家的规定价格销售给国家。
8、余粮收集制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列宁等人决定调整政策。1921年3月,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新经济政策。4【真题来源】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真题题文】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法西斯组织。他们采用恐怖手段破坏工人集会,杀害共产党员、工会活动分子、黑人和犹太人。到1938年底,美国类似的组织至少有800多个。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美国()A.经济困境冲击社会秩序B.开始推行自由放任主义C.国
9、家干预经济成效甚微D.扩军备战引发统治危机【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法西斯组织。他们采用恐怖手段破坏工人集会,杀害共产党员、工会活动分子、黑人和犹太人。到1938年底,美国类似的组织至少有800多个。”并结合所学可知,1929年至1933年美国爆发席卷世界的大危机,大危机进一步加深资本主义的矛盾,使得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助长了法西斯势力以及各种破坏组织的出现,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盛行的经济思想为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和自由发展,且胡佛执政时期一直坚持自由放任主义,
10、“开始”一词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措施,其胡佛执政时期主要坚持自由放任主义,对经济干预的力度较弱,排除C项;美国此时并未进行扩军备战,排除D项。故选A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法西斯组织反映的社会问题,属于木质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命题方向】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法西斯组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得分要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 .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2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在
11、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3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4 .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5【真题来源】2023年高考北京卷【真题题文】I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522号决议,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与投资应达到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1%。此举符合联合国()A.托管制度B.“大国一致”的原则C.安理会投票程序D.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
12、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960年(联合国)。据材料“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与投资应达到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1%”,可知联合国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进行援助和投资,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其维护世界,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D项正确;托管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托管领土居民的进展以及托管领土朝自治或独立方向的逐渐发展,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大国一致”的原则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表决程序原则,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安理会的投票程序体现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其主要的意义是想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联合国致力促进全
13、球经济社会发展,属于正向思维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命题方向】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522号决议为依托,考查对联合国相关知识的掌握。【得分要点】联合国1 .成立:1945年10月24日成立2 .性质: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3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4 .“大国一致”原则: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利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5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近年真题对比三年考情分析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历史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
14、与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雅尔塔体系。这一时期的历史中一战、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二战的历史是全国卷和新课标卷以及自主命题省、市考查比较多的知识点。2021年重庆卷考查到了丘吉尔论证一战的爆发与极端的思想观念有关、辽宁卷考查到了一战促使英国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海南卷考查了美国外交秉承实用主义原则、山东卷考查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并举、浙江卷考查了美国的租借法案;2022年浙江一战前英国的外交取向、山东卷考查到了一-战中英国谋求保持战后欧洲优势、全国乙卷考查了1917年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
15、势认识不明晰、天津卷考查了1935年苏联的“斯达汉诺夫”运动、还考查了1943年底驻埃及英国士兵的“模拟议会”;2023年湖北卷考查到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广东卷考查了1932-1941年苏联工业人民委员部不断增加、浙江1月卷考查了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全国乙卷考查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困境冲击社会秩序、北京卷考查到了联合国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等。典型真题回顾1. (2022年浙江卷)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波瑞云诡。“1898年以后迅速增长的德国海军计划,几年间就成为英国关切的根源。.英国人逐渐而谨慎地摆脱了他们过去外交上的孤立地位。1902年,他们跟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以反对其共同的敌人
16、俄国。(1904年)英法两国政府一致同意忘却所积累的旧怨。由于对德国的企图越发感到捉摸不透,英国人也同样有接受调解的愿望。1907年,英俄两国从过去的对手变成了盟友该材料反映出英国的外交取向是()A.“结伴不结盟”B.“集体安全”C.”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D.“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答案】D【解析】面对德国不断强大的海军力量,英国感受到了来自德国的压力,因此抛弃之前和日本、法国的恩怨矛盾,与之结盟,以对抗日益强大的德国,这体现了英国在外交方面坚持“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原则,D项正确;英国与日本和法国结盟,排除A项;集体安全政策又称集体安全保障。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
17、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与材料中英国的政策变化不符,排除B项;英国的外交针对的是德国,这显然不符合“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2. (2022年山东卷)一战初期,英国对法国只进行了象征性的有限军事援助。随着法国和平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的高涨,以及法国政府有可能单独与德国缔结和平条约以走出战争,英国转而全力与法国合作以赢得胜利。英国转变态度是为了A.尽快恢复欧洲和平B.保持战后欧洲均势C.避免单独对德作战D.联合法国控制欧洲【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长期推行大陆均势政策,反对欧洲大陆上
18、大国谋求大陆霸权,维护英国的霸权地位。一战初期,英国对法国象征性的有限军事援助也有保存自身实力,让法德互相削弱的打算。后随着形势的变化,英国全力与法国合作以赢得胜利也是怕法国缔结和平条约助长德国势力坐大,不利于其战后欧洲均势,故选B项;英国转变态度不是为恢复欧洲和平,排除A项;战中英法俄结成三国协约,不会出现英国单独对德作战,排除C项;联合法国控制欧洲不符合英国大陆均势政策,排除D项。3.(2022年全国乙卷)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这个主张得到
19、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表明当时A.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B.沙皇残余势力仍对革命存在严重威胁C.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D.国际局势不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发展【答案】C【解析】据材料“1917年3月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当给予支持可知,加米涅夫和斯大林没有将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土地、面包与和平问题当作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斗争的中心工作,幻想寻找与临时政府谈判的策略,表明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故选C项。1917年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没有发布停战声明,反而继续参加一战,严重损害俄国国家利益,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布尔什维克党人对临
20、时政府的态度和斗争策略,与沙皇残余势力无关,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是当时“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为俄国爆发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随着1918年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将矛头对准新生的苏俄政权,导致苏俄出现19181920年的三年国内战争,排除D项。4. (2022年天津卷)1935年8月,苏联某煤矿采煤工斯达汉诺夫与上级指派的两名助手分工合作,使用普通风镐,创造了当时采煤量的世界纪录,矿场给予他按采煤数量计算的工资奖励,而不是通常的计时工资。此后全苏掀起“斯达汉诺夫运动”,领取计件工资的工人比例上升到90%左右。从中可以认识到()A.企业生产管理合理化
21、至关重要B.先进技术的应用创造生产奇迹C.劳动竞赛支撑经济的不断发展D.市场经济助力生产积极性提高【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分工合作和按采煤数量计算工资奖励的做法,激发了广大工人的工作热情,体现了企业生产管理合理化至关重要,A项正确;材料中斯达汉诺夫与两名助手使用普通风镐进行采煤,不属于先进技术的应用,排除B项;材料强调企业生产管理合理化至关重要,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市场经济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5. (2022年天津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官方称,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保卫民主的战争。据此,有些驻扎在开罗的英国士兵于1943年底召开了“普通士兵的模拟议会”,要求将
22、煤炭、钢铁和银行收归国有,给予印度独立地位等。普通士兵的行动可以用来说明()A.英国空前尖锐的阶级矛盾B.世界大战导致的政治革命C.政府宣传引发的社会对立D.正义战争唤醒的进步意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驻扎在开罗的英国士兵召开“普通士兵的模拟议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处于封建君主时期,一九五三年六月十八日,埃及政府正式宣布永远废除君主政体,成立埃及共和国,并未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此时英国士兵召开“模拟议会”,是顺应资产阶级制度确立的大趋势,属于进步意识,符合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所以普通士兵的行动可以用来说明正义战争唤醒的进步意识,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英国的阶级
23、矛盾”,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埃及此时是否进行了“政治革命”,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对立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6. (2021年重庆卷)丘吉尔在危机中的世界中描述了20世纪初弥漫于世界的一种奇怪情绪:因未能从物质繁荣中获得满足感,各国转而热衷于国内和国际冲突,随着宗教的衰落,民族激情不正常地上升,几乎每个地方都燃起了熊熊大火,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都急于冒险。这材料可用于论证世界大战的爆发A.与疯狂的军备竞赛有关B.与文明的冲突有关C.与极端的思想观念有关D.与经济的低迷有关【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因未能从物质繁荣中获得满足感,各国转而热衷于国内和国际冲突,随着宗教的衰落,民族
24、激情不正常地上升“,可以看出民族极端主义发展迅速,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疯狂的军备竞赛,文明的冲突,经济的低迷,排除ABD项。故选C项。7. (2021年辽宁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掌握了重要原料的分配,还征用各类财产,设立国家染织厂,经营了250家军需品工厂,同时实行限定物价、监督铁路、控制矿业与交通运输业等政策。这表明,一战促使英国A.资本主义转型完成B.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C.产业结构逐步优化D.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进一步控制了经济领域的多个部门,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项正确;资本主义转型属于政治、经济等多个层
25、面的问题,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A项;产业结构是指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之间、产业之间、时间、空间、层次的五维空间关系。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8. (2021年海南卷)十月革命爆发后,美国特使R.罗宾斯自称是“布尔什维克社会性实验的反对者“,但他认为必须“利用能够将布尔什维克拉向美国一方的所有因素”与布尔什维克保持联系。直到他离开苏俄,美国仍与苏俄保持接触。这说明A.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B.布尔什维克主义在美国受欢迎C.十月革命为俄国发展开辟新道路D.美国外交秉承实用主义原则【答案】D【解析】十月革命爆发后,虽然意识形态不同,但是
26、美国想要拉拢苏俄向美国靠拢,这体现了美国外交秉承的实用主义原则,D项正确;材料不是强调十月革命的意义,排除A、C项:十月革命坚持的意识形态和美国不同,而且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出美国社会群体对于十月革命的态度,排除B项。故选D项。9. (2021年山东卷)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1928年2.71.71932年14.861.51937年56.193.0A.优先发展重工业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
27、【答案】B【解析】从表格中拖拉机数量和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可以看出,当时苏联正在开展农业集体化与工业化生产,故B项正确;材料看不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A;不平稳看不出,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二者的关系,排除D。10. (2021年浙江卷)读下表,分析下列选项,与之相符的是美国租借法的主要供应类别及主要对象国(1941-1945年)主要供应类别类别武器和军舰机器设备和材料粮食石油产品金额(亿美元)221976123主要对象国国家英联邦国家苏联法国中国金额(亿美元)303108146备注:同输出租借物资相联系,战时美国出口实物量增长近2倍,进口仅增加20%,1945年资本输出比1939
28、年增长34.1%。为同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盟国提供了必要的战略物资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有助于美国资本进入各国市场提出法案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A.B.C.D.(2X3)【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物资为反法西斯国家作战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大大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故正确;美国的资本输出也大大增加,这有助于美国资本进入各国市场,故正确;美国提出法案的目的是为了打击法西斯侵略,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和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故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BCD错误。命题规律小结分析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历史中一战、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二战的相关历史在全国卷和新课标卷以及自主命题
29、省、市考查的比较多。比如,一战史:2021年重庆卷考查到了丘吉尔论证一战的爆发与极端的思想观念有关、辽宁卷考查到了一战促使英国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海南卷考查了一战时美国外交秉承实用主义原则,2022年浙江卷考查了一战前英国的外交取向、山东卷考查到了一战中英国谋求保持战后欧洲优势、2023年湖北卷考查到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再比如,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史:2021年山东卷考查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并举、全国乙卷考查了1917年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不明晰,2022年天津卷考查了1935年苏联的“斯达汉诺夫”运动、2023年广东卷考查了1932-1941年苏联
30、工业人民委员部不断增加、浙江1月卷考查了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有:2021年浙江卷考查了美国的租借法案;2022年天津卷考查了1943年底驻埃及英国士兵的“模拟议会”;2023年全国乙卷考查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困境冲击社会秩序、北京卷考查到了联合国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其中选项的设置涉及到了雅尔塔体系的相关内容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没有涉及,而且2021年、2022年关于一战史、二战史的题目在全国卷和各自主命题省、市卷中几乎都有体现,2023年则明显减少。据此推测,2024年高考题,一战、二战史还有可能涉及、苏俄-苏联史一定会考。需要同学们重点关注两次世界大战的来
31、龙去脉、英美苏等大国在大战中的政策表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另外,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也应给予相应的关注。.名校模拟探源1. (2023广东揭阳统考三模)1908年,当时一篇颇受欢迎的俄国评论写道,“俄罗斯民族的命运维系于塞尔维亚等斯拉夫兄弟民族的命运,如果塞尔维亚被征服了,被肢解了,那么俄罗斯的未来将会化为灰烬在此前后,德国权威报刊声称“斯拉夫的海浪无时无刻不在冲击德意志人的堤坝,如果我们后退一点,那么我们就会失去一切“。材料反映出一战前()A.俄德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B.报刊舆论左右国际局势C.塞尔威亚地区冲突日益升温D.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32、泛滥【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前夕的欧洲。据材料“俄罗斯民族的命运维系于塞尔维亚等斯拉夫兄弟民族的命运”斯拉夫的海浪无时无刻不在冲击德意志人的堤坝等信息可以看到,奉行本民族利益至上,排除歧视其他民族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泛滥,民族主义成为对外扩张的借口,D项正确;当时世界主要矛盾有很多,并且英德矛盾是当时“世界最主要矛盾”,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左右”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塞尔威亚地区冲突是否“日益升温”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C项。故选D项。2. (2023重庆统考一模)1918年初爆发的大流感在三年时
33、间造成全球约1/3的人口感染,数千万民众死亡。这场大流感被冠以许多名称,如“法国流感病”“那不勒斯士兵病”“德国瘟疫“布尔什维克病”等等。作为中立国的西班牙较少顾忌,在报纸上报道病情实况,国际媒体由此把大流感称为“西班牙大流感这反映出当时()A.报刊媒体刻意掩盖事件真相B.战时敌对情绪阻碍了科学认识C.协约国集团敌视社会主义苏俄D.国际联盟未能有效应对疫病蔓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对大流感的命名来看,疫病被一战中交战各方用于抹黑对手、转移矛盾以及控制民意等。这种“污名化成为战时宣传的需要,但这种战时敌对情绪也阻碍了科学认识,B项正确;作为中立国的西班牙较少顾忌,在报纸上报
34、道病情实况,所以“报刊媒体刻意掩盖事件真相”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协约国集团敌视社会主义苏俄”只是体现了材料部分主旨,排除C项;当时国联尚未成立,且国联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排除D项。故选B项。3. (2023浙江金华校考模拟预测)1923年的国联大会对国联盟约第10条的解释决议认为,保持各个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由会员国自行决定使用军队履行其义务的限度;理事会遇有侵略或侵略危险而建议采取军事措施,需要斟酌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与特别情况。这一解释()A.强化了美国对国际联盟的控制力B.弱化了国际联盟的集体安全原则C.反映了国联对法西斯扩张的妥协D.使国联失去了制止战争的可能性【答案】
35、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材料“理事会遇有侵略或侵略危险而建议采取军事措施,需要斟酌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与特别情况”可知,这显然是在强调各国独立自主,弱化了国际联盟的集体安全原则,B项正确:国联是英法控制的工具,排除A项;此时仅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但是并未大规模扩张,排除C项;”使国联失去了制止战争的可能性”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4. (2023江苏模拟预测)1920年夏秋,斯摩棱斯克省粮食委员会事先告知农民向国家缴纳的,粮食数量,并许诺不向他们多收。该省的征粮工作一个月就完成任务,而其他省份通常要忙活一整年才能完成任务。
36、9月,列宁得到汇报说,在斯摩棱斯克省”最近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态度明显好转,其原因就在于粮食政策的改变。斯摩棱斯克省的粮食政策A.属于余粮收集制的调整B.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C.促使苏俄经济得到恢复D.服务于农业集体化运动【答案】A【解析】根据“最近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态度明显好转,其原因就在于粮食政策的改变。”并结合1920年的时间,可得出当时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进行了调整,减少粮食收集,这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A项正确;BC项都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影响,排除BC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推行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5. (2023山东二模)1922年春,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期
37、间曾指出,俄共(布)面临的这场竞赛,是无产阶级对资本家阶级进行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竞赛”在经济方面,我们现在必须做的事情是在同普通店员、普通资本家和商人的竞赛中取胜“,并一再强调党员应当“从头学起据此判断,当时俄共(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A.实现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B.学会管理国家发展经济C.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D.开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类题目,时空是1922年的苏俄。根据材料“1922年春,是无产阶级对资本家阶级进行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竞赛在经济方面,我们现在必须做的事情是在同普通店员、普通资本家和商人的竞赛中取胜”及所学可知,这
38、一时期苏俄恢复了商品货币关系,列宁旨在强调增强苏俄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的经济封锁,排除C项;斯大林通过一五计划开启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建设,排除D项。故选B项。6. (2023河北统考模拟预测)1931年,斯大林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随后通过了一系列决议,通过扫盲和发展各类教育来培养技术熟练工人。1935年,斯大林提出“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把培养技术干部和迅速掌握新技术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这两则口号()A.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需要B.呈现出斯大林模式的特色C.旨
39、在促进技术教育的发展D.反映出经济建设重心变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31年,斯大林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1935年,斯大林提出,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可知,1931年,斯大林提出“技术决定切”的口号,通过扫盲和发展各类教育来培养技术熟练工人;1935年,斯大林提出“干部决定切”的口号,把培养技术干部和迅速掌握新技术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结合斯大林推行的工业化,这两个口号的提出是为了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襄,A项正确;斯大林模式的特色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旨在促进技术教育的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经济建设重心变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7
40、. (2023福建厦门统考三模)1933年,甘地创办了印地语报纸哈里真周刊,并且在之后的九个月里巡游印度,发起了场广泛的反对不可接触制运动。哈里真将关注点放在人民生活问题上,如村落清洁、食品营养、房屋重建等。甘地的这些做法旨在()A.推动民族经济的独立发展B.应对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C.为社会下层民众争取权利D.消除抗英斗争中存在的分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将关注点放在人民生活问题上,如村落清洁、食品营养、房屋重建等“可知,甘地关注民生问题,企图改善民众的圣后,说明其旨在为社会下层民众争取权利,C项正确;推动民族经济发展需要争取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应对
41、大危机应该从贸易、生产和就业等方面入手,而甘地关注的之人民生活问题,排除B项;印度抗英斗争中的分歧在政治方面,与民众生活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8. (2023湖南娄底统考模拟预测)二战爆发后,美国逐步打破贸易壁垒,以贷款、租借的方式援助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中苏美英等国以原料和其他物资互通有无,或以劳务输出互助合作,并建立了许多经济协调组织,如联合生产与资源委员会和联合粮食委员会。这些做法的深远影响是()A.推动了全球贸易自由化B.加强了全球生产计划性C.开创了全球金融一体局面D.形成了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答案】A【解析】根据“1942年世界
42、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中苏美英等国以原料和其他物资互通有无,或以劳务输出互助合作,并建立了许多经济协调组织,如联合生产与资源委员会和联合粮食委员会。可得出,在反法西斯过程中各国加强经济合作与往来,有利于全球贸易的发展,A磺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计划性,排除B项;“开创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与两极格局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9. (2023全国二模)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白宫于翌年元旦就向中国驻美大使胡适说:“可告知蒋先生,我们欢迎中国为四强之一J其时中国依旧山河破碎,大半国土为日本人所占领。突然而成四强”,即令胡适亦不大相信,他在当日的日记中记述此事,特意在“四强”上加了引号。美国此举
43、()A.是中国英勇抗战的必然结果B.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C.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推动D.是美国积极参与二战的表现【答案】B【解析】中国成为四强之一,说明中国抗战得到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肯定,使中国在国际合作中有更多的话语权,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项正确;由题意,美国支持中国的四强地位,是基于美国的国家战略,为了鼓励中国抗日以减轻其压力,不是“必然结果”,排除A项;1942年初形成反法西斯同盟,排除C项;美国称中国为四强之不能说明美国积极参与二战,排除D项。故选B项。10. (2023山东校联考模拟预测)1945年3月,国民政府参加筹备建立联合国,代表团成员全部为国民党员,中国共产党提出严重抗议。在罗斯福总统的压力下,国民政府修改了参会名单,其中有解放区代表董必武。这说明当时()A.国共双方积极斡旋一致对外B.通力合作符合国际大势C.中国政局动荡内战一触即发D.美国明确支持中国统一【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二战后期美国支持中国共产党加入联合国筹建的参会名单,这符合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合作要求,B项正确:材料“国民政府参加筹备建立联合国,代表团成员全部为国民党员,中国共产党提出严重抗议“体现国共两党出现分歧,排除A项;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未结束,国共两党以合作为主,排除C项;美国只是支持共产党参与筹建联合国,并非明确支持中国统排除D项。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