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82120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施方案(20092010)新民学校小学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施方案一、实施意义:21世纪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实力的创建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推动教化信息化和素养教化的发展,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化,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化技术理论为指导,依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对21世纪基础教化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肯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

2、教学类型。对它的探讨与实施能为学生主体性、创建性的发挥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学校教化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深化学科教化改革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教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整合的思想是以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改变的观点,去分析、探讨、解决学科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为解决过去在学科教学中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问题创建新的途径。二、实施目的:通过计算机和因特网(Internet)等来培育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爱好和意识,让老师了解并驾驭信息技术的基本学问和技能,使他们具有获得信息、

3、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等的实力,培育老师的信息素养。其关键点是把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有效的整合,也就是“使分化了的教学要素及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联系起来,并形成整体”。(一)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1 .信息技术不仅可供应媒体的手段,而且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呈现教科书以外的丰富的教学内容,老师依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将这些教学内容集成在计算机中随时供课堂教学选用。2 .信息技术可供应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3 .在教材建设方面,可开发媒体电子教材、教学资料。4 .信息技术还可供应网络传递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或超时空开放。(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

4、革。运用先进的教化思想和理念引导师生运用信息技术,其一,可以有效促进分层教学和个别化学习的真正实现;其二,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不仅可以提高一般学科课程的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完成探讨性学习任务;其三,利用网络特性,帮助学生实现协作式学习。(三)实现信息技术与老师教学方式的变革。这方面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应成为21世纪老师教学的重要工具,而且老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同时还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呈现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率,丰富老师间的学习与沟通方式。(四)实现信息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其内涵是指借助信息技术信息传递快速、敏捷等特点,丰富师生互动方式

5、,开展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和不受时空、不受人数限制的互动沟通。在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信息技术教化和创新人才的培育,加快发展教化信息化的进程。三、实施原则: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运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老师要清晰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学问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

6、于学生实力的培育。其基本要求是: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详细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学问和实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须要驾驭的学习目标的学习。2 .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详细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得信息、探究问题、协

7、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运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3 .实力培育和学问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学问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驾驭方法和培育实力上,包括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溢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支配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4 .“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

8、建性。学生被看作学问建构过程的主动参加者,学习的很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得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老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询问者,老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一环。5 .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供应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纳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详细问题详细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纳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

9、(例如困难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又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供应了很好的平台。四、实施对象:一至六年级年级全体学生及其任课老师。五、实施步骤:1 .初步相识阶段这个阶段多数老师对信息技术的驾驭仅限于会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几个常用的软件,就这样的技术、学问基础,其措施如下:(1)依据传统方式,先打算教案;(2)据教案内容的层次,设置运用Word、PoWerPOint的课件页面。(3)制作课件,保存备用这种授课方式和传统方式已经有了明显不同,它采纳了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新的教学手

10、段,将信息技术手段用于课堂教学。但这种整合的方式,基本是按传统的上课程序支配的,只是在原来的运用粉笔板书、运用收录机、投影仪、电视机等手段协助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电脑这个“新式武器”。不行否定的是,这样的课堂教学,能使初识电脑课件的学生对学习产生簇新感,大大增加他们的留意力,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爱好和教学效果。2 .深化相识阶段这个阶段的“整合”是在第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着开拓学生的视野,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书本相关,但又不局限于书本的学问,就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45分钟,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学问。为此,在初步驾驭上网搜寻的基本上,起先了新的尝试:从英特网上搜寻相关资料来充溢

11、课堂教学内容。在这个阶段,其做法是:(I)先熟识教材内容,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依据传统方式打算好教案;(2)依据前述的有关步骤制作课件,以此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3)上网查询和课文主题有关的信息资料(文字、数据、图片等),并将有关内容下载下来;(4)经过比较、筛选,确定须要补充的内容,再将这些资料插入已经做好的框架课件,把它们整合成一套内容丰富、充溢的课件以备运用。3 .利用联校网络教学阶段老师在熟识联校网信息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联校网的信息资源开展教学,实现联校内的信息资源共享。老师可以依据预先设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从网上搜寻资料,通过师生、生生的相互沟通,构建立体的学问框架。随着学

12、生驾驭信息技术实力的提高,使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方面有了进一步发挥的余地。4 .运用Internet网协助教学阶段在这个教学阶段,是由老师上网查阅、课堂探讨沟通、学后置疑、再上网查阅、归纳构建学问体系、运用学问等过程。不行否认的是,媒体与网络技术的结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发展趋势,它具有无比广袤的发展前景,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当前,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化的主要目标有两个:第一,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化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其次,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化的跨越式发展。面对急剧改变的世界信息技术教化发展环境,为了争取在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必需加快在信息技术教化,努力实现教化信息化。新民学校小学部二。九年九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