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助力文本解读:韩愈赠序阅读策略举隅.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85431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人论世助力文本解读:韩愈赠序阅读策略举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知人论世助力文本解读:韩愈赠序阅读策略举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知人论世助力文本解读:韩愈赠序阅读策略举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知人论世助力文本解读:韩愈赠序阅读策略举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知人论世助力文本解读:韩愈赠序阅读策略举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人论世助力文本解读:韩愈赠序阅读策略举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人论世助力文本解读:韩愈赠序阅读策略举隅.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知人论世,助力文本解读:韩愈赠序阅读策略举隅通过资料搜集与整理,利用知人论世法,教师指导学生走近韩愈,更加深入地了解其生平经历,对照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序,探究其投注于文本的丰富内涵,立足文本,挖掘文本,鼓励思辨阅读,还原本真韩愈。孟子万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知其人”“论其世”的概念,认为把天下的优秀人才当成朋友还不够,还要和古人为友,要读他们的作品,要了解他们的为人和所处的时代。后来清代大儒王夫之又首次将“知人论世”作为一个词语正式使用,“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研究作者,包括家世、生平、思

2、想、创作风格等各方面;“论世”就是要知晓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政治环境、文化思潮、社会风尚等诸多方面。“知人论世”从尚友之道演变成为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术语,也成为教师带领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知人”“论世”相互关联,就能极大地助力我们客观、准确地把握作品,进而探究其中的情感旨趣和文化底蕴。值得注意的是,“知人论世”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助力方法,而不应该简单转化为一种固定僵化的教学模式,如果一味地把一些现成的资料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就容易落入“先入为主”的陷阱,看到杜甫就生搬硬套是“忧国忧民”“壮志难酬”“沉郁顿挫”,看到苏轼就是“豪放洒脱”“自由奔放”,完全忽略了作品本身,忽视了文本才

3、是立足解读的依据,文本才是鉴赏的对象。要想在课堂上用好“知人论世”法,就不能局限于教师使用,不应该是教师包办一切,从资料筛选到汇编,从文稿展示到讲义呈现,学生只等“投喂”;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或搜集整理资料,或小组合作互助,获取相关信息,互相补充,在具体的语文情境活动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思考和体验。一、其人其事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序均为“赠序”,“赠序”是对他人的赠言,脱胎于唐人赠答诗的序言。韩愈在此基础上赋予了赠序更丰富的内涵,包括议论现实政治、抒发内心感慨、阐述思想主张等,表现手法上亦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故清代姚鼐有“其文冠绝前后作者”的称赞,

4、蕴含丰富的文学价值。在进行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序赠序的学习之初,教师可以下达学习任务单,要求学生借助康震的“唐宋八大家”视频,以及互联网多媒体、图书馆等渠道寻找相关资料,按照要求建立起韩愈生平年谱简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韩愈生平,完成对作者的立体认知。以“我眼中的韩愈”为起点,用资料整合“历史上的韩愈”为过程,再结合两篇序言的文本了解“作品中的韩愈”,走近韩愈,更好地还原本真韩愈,体会他的写作目的,探究文本意蕴。从整理的年谱简表中,我们关注到了韩愈的“困苦童年”,三岁丧父,“惟兄嫂是依“,随兄长韩会生活,后韩会病逝,由嫂郑氏抚养成人,期间恰逢战乱,不得安宁;我们感叹于他的“科举路漫漫”,科举

5、考试屡败屡战,三次礼部试(进士科考试)失利,第四次才考取,三次博学鸿词科考试不中,终未放弃;不为人知的“两入幕府”,曾在汴州、徐州节度使幕府任推官,负责协助节度使处理政务;思想上推崇儒家之道,为民请命,谏迎佛骨,屡遭贬谪,此外,年谱中还涉及韩愈的军旅生涯,随征淮西,宣慰镇州这样看来,苏轼的“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冠三军之帅”恐怕是最为恰当的评价了。“文起八代之衰”是说韩愈的文章吸收了东汉到隋的精华,超越了八代的成就,带来了“古文运动”的新气象;“道济天下之溺”是说韩愈一直推崇儒家之道,排斥佛老之说,他用儒家之道来重塑百姓的信仰;“忠犯人主之怒”是说韩愈为民请命,上疏论

6、天旱人饥状论佛骨表等奏表,不惜触犯君王,被贬谪千里之外;“勇冠三军之帅”,是说韩愈曾经协助宰相裴度平淮西叛乱,后又在50岁高龄之时,以超凡的胆略与智谋劝说藩镇乱臣王廷凑忠于朝廷。通过“知人”,我们对韩愈的认识就不会仅仅停留在“唐宋八大家”“字退之”“昌黎先生”“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等机械的标签认知上,历史上的韩愈不仅是一代文学大家,儒家思想的坚定拥护者,忠君爱民的政治家,还是具有一定军事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二、自嘲于己在塑造韩愈立体形象的“知人”之后,我们回到文本本身,苏轼说:“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而已”,对于朋友李愿的隐居,韩愈没有按照一般赠序的写法,如临别之际倾吐依依不舍之情,

7、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愿等,而是借李愿之口,描绘了三类不同的人物,从中寄寓自己的褒贬,常规解读一般是:作者鄙弃“用力于当世者”,他们取悦皇帝,手握重权,飞扬跋扈,大讲排场,养尊处优,生活荒淫;作者肯定“不遇于时者”,他们远离名利,无拘无束,安闲自在,与其当面收称赞,不如背后不受毁谤,这些是与世无争,超然物外,乐天知命的隐士,就是像李愿这样的人;作者不齿厌弃不择手段的干谒者,这些人为了仕途上的晋升,在达官贵人面前奴颜婢膝,丧尽人格。韩愈运用虚托的艺术手法,描写了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并且运用对比衬托,突出了隐逸者思想行为的高尚,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仕途的看法。但是在“知人论世”的助力之下,通过韩愈年谱及

8、相关汇编资料,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文章写于贞元十七年(801),当时韩愈已经34岁,从19岁开始进京赶考,仕途坎坷。当得知老朋友李愿要去自己家乡河南的盘谷隐居时,种种情绪充斥心间在传统解读的基础上,我们或许可以读得更深,作者的身影藏在哪里?借李愿表达之口的三类人或许可以成为同一类人的三种不同时态:“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的大丈夫;“不遇于时”的大丈夫;以及尚未成为“大丈夫”的干谒者。作者借李愿之口鄙夷“用力于当世者”的同时,也说到了“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从中可以看出这一切并非因为厌恶而躲开,只是命中注定不能侥幸获得,就像鲍照拟行路难中所说“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那样,

9、人生因为出身、门第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走向,不是不想当官,只是出身不好,没有这个命,认清现实、认清命运之后,既然“不遇于时”,那就远离名利之地,自得隐逸之乐。韩愈自己没有认命,先走科举之路,三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屡试屡败,三次上书宰相,请求任用自己;为谋生计,两入幕府,求取结交达官贵人,“彼其于世,数数然也”。文章寥寥几笔勾勒的第三种人,描绘的正是此时此刻的韩愈,干谒者欲进不进、欲言又止的矛盾心理,正是韩愈的真实写照。韩愈科举仕途沉浮几十年后,终于成了“大丈夫”,但是写这篇送李愿归盘谷序的时候,他的的确确就是一个苦苦追求而不遇的落魄文人,在与朋友的告别中,在文字之下,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韩愈,与其

10、说是批判“得意者”的骄奢,还不如说是歆羡,与其说鄙视“小人”的奴颜,不如说是自嘲自怜,心声的“含而不露”,要想成为比这些官更好的大丈夫,那就要能忍受现在的种种不堪。对于李愿的隐居选择,韩愈是说“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想追随这种隐居,要当隐土的韩愈或许会比李愿更潇洒,但他终究没有走出这一步。事实上“入世与出世”是古代士大夫常遇到的抉择,说到底,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入世为官,光宗耀祖,成一地“父母”,护一方百姓;而出世隐居,舍弃的不仅是功名利禄,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儒家价值追求。归隐只是在失意之时的牢骚表达,向往功名富贵,成为公相“大丈夫”,才是韩愈的人生理想。此外他一直都是正统的儒家思

11、想的拥护者,后来的谏迎佛骨也可以佐证,韩愈希望用儒家之道重振大唐雄威,种种缘由均不会放弃自己的目标,只能说为了践行自己的理想,韩愈选择了一条争议极大的道路。三、忠告于友韩愈为自己的失意不平而鸣,同样也为朋友的怀才不遇而感慨,同样是赠序,送董邵南序又有不同的魅力。韩愈在此篇之前写过嗟哉董生行,“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全诗在赞扬董生“隐居行义”的同时,也对“刺史不能荐”表露出了很大的遗憾。这位董生“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他选择了去河北寻找机会。董生要离别,作为朋友的韩愈赠予对方一篇序再合适不过了。清代桐城派大家刘大概在古文辞类纂评论:“深微屈曲,读之,觉高情远韵

12、可望而不可及。”与送李愿归盘谷序不同,在这篇文章的学习中,“论世”更为重要,唐代中后期,“安史之乱”虽然已经平息,但是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朝廷只是力求暂时苟安,措置未免失当,朝廷“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使安史的降将摇身一变成了由中央任命的地方节度使,这些人在名义上就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他们凭借自己的军事力量割据一方,专横跋扈,且势力日渐强大,又有“父子相传”的传统,不服从朝廷调遣,平乱之后,藩镇实际上仍然保存了相当大的离心势力,这也造成了藩镇相望于内地的困局。在此基础之上,教师指导学生研读作者寄语,感知作者心语。第一小节“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充满了同情、安慰、勉励之意。但是第二小

13、节出现了“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董生勉乎哉”在一连串转折反问中昭示着韩愈的担心,是一种委婉的提醒。第三小节“为我吊望诸君之墓”“复有昔时屠狗者乎”,我们也要简单地知人论世:望诸君乐毅是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后因为受到燕惠王的猜忌,无奈投奔到了赵国。“屠狗者”原是音乐家高渐离,他并没有被燕太子丹赏识,只能在好友荆轲去世后,为其报仇,毅然决然刺杀秦王,不果而被杀。“屠狗者”泛指隐于市廛暂不得志的侠义之士,这些人在崇尚仁义的燕赵之地,均是失意之徒,更何况现在董生要去的是风俗已易的河北三镇呢!为了启发董生,韩愈用心良苦。“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也有

14、深刻用意,正是作者向董生致意,也寄语燕赵才智之士,希望他们一起为朝廷效力;同时寄语朝廷,希望能够招揽人才,控制地方藩镇,维护国家统一。时间人物作者寄遇作者心遇古感城悲歌之士(望请君)一忠君构才)一失常必有合(十:求处令)同情、动(反工)今河北道受生然志知W(今:未必合)为我为我劝谅*发退之,之于董生,可谓尽心焉耳矣!面对这样的朋友,这样的赠序,董邵南该有怎样的选择呢?董生或许仍然会选择继续前往“河北”,他在朝廷得不到重用,为了凸显个人价值,他自然会去寻找施展才能的地方。董生或许会就此留下,他被韩愈的一片赤诚之心、对朝廷的忠心感动了,他在韩愈的劝说下,会认识到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或许会放弃原先的打

15、算;或许董生会有第三条路可以走;或许他找到了施展才能的机会,那就发挥自己作用,积极辅佐相关节度使,向朝廷归顺(史料记载,在唐肃宗时期,河北三镇确实有短暂归顺朝廷之事实)。具体从文本来看,韩愈规劝董生的仍是秉持“仁义”之道,为朝廷效力,建功立业。所以尽管两篇赠序在立意、对朋友的态度、谋篇布局、艺术手法上均有不同,但是透过文字,我们看到的都是那个血肉丰满的韩愈。韩愈作为一代大儒,热衷于功名,更有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强烈意愿,不仅渴望自己施展雄才伟略,而且也规劝朋友一起为达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而努力。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必为尊者讳,不必苛求古人,而是知人论世,感知文本魅力,走近本真韩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