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页岩矿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9135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露天矿山页岩矿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露天矿山页岩矿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露天矿山页岩矿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露天矿山页岩矿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露天矿山页岩矿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露天矿山页岩矿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露天矿山页岩矿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露天矿山页岩矿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火灾事故危险变压器着火事故、发电机着火事故、电缆着火事故、重要生产场所着火事故、档案室火灾事故、办公建筑着火事故。(2)火灾事件类型:固体物质火灾、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电气火灾等。(3)各种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位在润滑不良、散热不好或其他故障状态下,会因摩擦生热而温度上升,达到易燃物燃点时,会引起火灾。机电设备短路、绝缘击穿、电源开关熄弧不良等产生火花,易引起可燃物引发火灾。气焊作业操作不当易产生电弧和火花引燃可燃物质引起火灾。电路老化、电线绝缘层脱落、私拉乱接电线可能引起火灾。(4)烧伤人员病程长、医疗消耗大、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死亡率

2、高。烧伤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轻者损伤皮肤、肿胀、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呼吸道也可烧伤,烧伤引起的剧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导致休克,晚期出现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2应急组织及职责某某为现场事故处置的总指挥,某某和某某负责指导现场救援。事故现场的班组长为现场事故处置的指挥,负有组织人员灭火和撤退的职责。现场的其它成员必须服从班组长的指挥,完成班组长下达的救援命令。某某负责切断电源、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某某负责报警,公司报警电话:O其它成员协助上述人员工作。3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如图Io图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图3.2报警(1)第一个发现火灾的人,立即将火灾发

3、生的时间、地点、火灾强度等信息向单位应急值班室报警,并视情况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2)火灾发生后,班组长或现场有经验的老工人,立即组织现场人员佩带个体防护器具,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如在90秒内火灾不能被有效控制,则立即撤离。同时立即向单位应急值班室报警;(3)公司接到报警后,立即下达撤离命令,并按预案规定,召集相关人员到达指定地点,成立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预案分工,立即展开救援工作,同时在事故发生10分钟内,将事故情况用电话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消防部门报警,后续情况随时上报。3.3应急处置措施(1)排险、控险应急处置措施立即采取灭火措施;确保其他防火区无火灾隐患;确保防灭

4、火设施设备安全有效;对受伤员工进行紧急救护。(2)警戒、疏散程序警戒:由当班安保人员在发生火灾事故区域附近设置警戒区域,严格控制非救援人员进入。疏散:及时疏导事故现场附近的无关人员,维持现场秩序,确保救援工作能顺利开展。(3)医疗救护应急处置措施迅速将烧伤人员脱离火源,立即采取冷疗措施。迅速使伤员脱离火灾现场,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清除口鼻分泌物和碳粒,保持呼吸道通畅。衣服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或用衣被等物扑盖灭火。电烧伤时,首先要用木棒等绝缘物或橡皮手套切断电源,立即进行急救,维持病人的呼吸和循环。在进行现场应急处置的同时联系医护人员,拨打急救电话。对烧伤严

5、重者应禁止大量饮水,以防休克。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火灾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IO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一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一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试一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火灾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人工循环)。4注意事项(1)个体防护器具原则上要随身携带,也可存放在离工作地点5米以内的地点。(2)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注意不要让伤员再受到挤压。(3)出现重伤人员时,要立即进行包扎、止血、固定、苏生等现场急救操作,受伤者伤势严重,可能发生骨折时,不要轻易移动伤者。(4)进行现场急救操作时,必须在新鲜空气处,并注意对伤员保温。(5)应急救援结束后,应派专人全面彻底检查,确认危险已经彻底消除,防止其他危险隐患存在或次生灾害的发生。(6)要设置警戒区,派专人值守,保护事故现场,为事故调查做好现场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