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1-T149-2020四川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J51-T149-2020四川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标准.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ofpassiveultra-lowenergyComsumptionbuildinginSichuanProvinceDBJ51T149-2020主编部门:批准部门:施行日期: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0年11月1日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成都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ofpassiveultra-lowenergyComsumptionbuildinginSichuanProvinceDBJ51T149-2020西南
2、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二环路北一段111号西南交通大学创新大厦21楼)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成都蜀通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印刷成品尺寸:140mm203mm印张:3.75字数:92千2020年10月第1版2020年10月第1次印刷定价:31.00元统一书号:15564384版权所有盗版必究(举报电话:028-87600562)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本社负责退换(邮政编码610031)M址:网上书店:关于发布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知川建标发(2020)183号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经我厅组织专家审查通过,现批准以下6项为四川省推荐性工程建设地方
3、标准(见附件)。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0年7月3日附件序号地方标准名称主编单位标准号实他时间1四川省隹筑与桥梁结构监测实施与睑收标准四川大学、重庆大学DBJ51/Tl44-20202020.11.12四川省现浇混凝土纲统网架免拆模板保温系统技术标准中国建筑西两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DBJ51/T145-20202020.11.13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设计标准中铁.院工程集团有限货任公司,比亚迪勘察设计有限公司DBJ51/T146-20202020.11.11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中铁.院工程集团有限由任公司,比亚迪勘察设计右限公司DBJ51/T147-20202020.11.15
4、四川省城市凯道交通矿山法隧道施工技术标准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DBJ51/T148-20202020.H.16四川省被动式邮低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有限公司DBJ51/T149-20202020.11.1刖百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被动式建筑技术规程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16)995号)的要求,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组成编制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共分8章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室内环境参数;5建筑能耗指标;6技术参数;7技术措施;8施工
5、质量控制。本标准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木标准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给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866号;邮编:610042;电话:028-62551517;邮箱:gao3066),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重庆大学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二建筑工程公司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市绿色建筑监督服务站主要起草人:高庆龙李峰冯雅贺刚毕琼冯驰钟辉智余龙刘民朱彬聂毅窦枚邹秋生黄光洪张仕忠王
6、晓主要审查人:刘小舟王登云金晓西余南阳郭艳杜毅威沈晓阳目次1 总则12 术语23 基本规定54室内环境参数75建筑能耗指标86技术参数103.1 围护结构103.2 能源设备和系统127技术措施167.1 规划与建筑设计167.2 能源设备和系统187.3 照明、计量与监测控制198施工质量控制228.1 一般规定228.2 主控项目23附录A能耗指标计算方法25附录B门窗热工参数39附录C建筑气密性测试方法42附录D新风热回收装置热回收效率现场测试方法44本标准用词说明47引用标准名录49附:条文说明51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p
7、rovisions54 Indoorenvironmentparameters75 Buildingenergyconsumptioncriteria86 Technicalperformanceindex106.1 BuildingenvelopeIO6.2 Energyequipmentsandsystem127 Technicalmeasures167.1 Siteplanningandbuildingdesign167.2 Energyequipmentsandsystem187.3 1.ighting,measurementandmonitoringcontrol.198 Const
8、ructionqualitycontrol228.1 Generalrequirements228.2 Dominantitem23AppendixACalculatingmethodsofbuildingenergycriteria25Appendix B Thermalperformanceofwindows39Appendix C Testingmethodsofairtightnessofbuildingenvelope42Appendix D Fieldtestmethodforefficiencyofheatrecoverydevices44Explanationofwording
9、inthisstandard471.istofquotedstandards49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511.0.1为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提升建筑室内环境品质和建筑质量,降低用能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引导建筑逐步实现超低能耗,制定本标准。1. 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能耗控制目标设定,以及以建筑能耗控制目标为约束指标的设计、施工评价。1.0.3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 0.1被动式建筑pa
10、ssivebuilding被动式建筑指不借助任何机械装置,通过优化建筑形态布局和构造形式,采用高效保温隔热与蓄能的高性能围护结构的热特性来调节室外气候(太阳辐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使建筑室内达到可接受热环境或所需要的标准热环境的建筑。2. 0.2超低能耗建筑ultra-lowenergyconsumptionbuilding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被动式技术手段,大幅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在满足舒适室内环境的条件下,其供暖、空调与照明能耗应较四川省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再降低50%以上。2. 0.3性能化设计performanceorienteddesign以
11、建筑室内环境参数和能耗指标为性能目标,利用建筑模拟工具,对设计方案进行逐步优化,最终达到预定性能目标要求的设计过程。2. 0.4建筑气密性airtightnessOfbuildingenvelope建筑物在封闭状态下阻止空气渗漏的能力,用于表征建筑或房间在正常密闭情况下的无组织空气渗透量。通常采用压差实验检测建筑气密性,以换气次数Nso,即室内外50Pa压差下换气次数来表征建筑气密性。2. 0.5供暖年耗热量annualheatingdemand在设定计算条件下,为满足室内环境参数要求,单位面积年累计消耗的需由室内供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单位符号为kVh(m2a)o2. 0.6供冷年耗冷量annu
12、alcoolingdemand在设定计算条件下,为满足室内环境参数要求,单位面积年累计消耗的需由室内供冷设备供给的冷量,单位符号为kWh(m2a)o2. 0.7一次能源消耗量primaryenergyconsumption单位面积年供暖、空调、照明终端能耗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产能量,利用一次能源换算系数,统一换算到标准煤当量(或电当量)的能耗值。单位符号为kWh(m2a)或kgce(m2a)2. 0.8可再生能源利用率utilizationrat100frenewableenergy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生活热水、电梯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占其能量需求量的比例。2. 0.9基准建筑refere
13、ncebuilding计算建筑本体节能率和建筑综合节能率时用于计算符合相关国家、行业和地方节能标准要求的建筑能耗综合值的建筑。2. 0.10建筑综合节能率buildingenergysavingrate设计建筑和基准建筑的建筑能耗综合值的差值,与基准建筑的建筑能耗综合值的比值。2. 0.11气密性材料airtightnessmaterial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室内侧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空气渗漏的材料。2.0.12防水透汽材料Waterprfandvapor-permeablematerial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室外侧的缝隙进行密封并兼具防水及允许水蒸气透出功能的材料。2. 0.13断热桥锚栓the
14、rmallybrokenfixer通过特殊的构造设计,能有效减小或阻断锚钉热桥效应的锚栓。3.0.1根据不同的累年一月份南向垂直墙面、一月份太阳平均辐射照度,将被动建筑气候分区划分为三个气候区,如表3.0.1所示。3.0.1四川省被动建筑气候分区被动建筑气候分区一月份南向垂直面太阳辐射照度IW典型城市最佳气候区/120得荣、普格、乡城、喜谯、宁南、冕宁、德昌、巴塘、攀枝花、米易、西昌、会东、盐边、木里、会理、仁和、盐源、理塘、稻城、马尔康、阿现、甘孜、白玉、色达、石渠、若尔盖、九寨沟、康定、镑格、新都桥适宜气候区50Il120布施、丹巴、道孚、九龙、新龙、汉源、甘洛、越西、南江、青川、石棉、金
15、阳、泸定、雅江、美姑、昭觉一般气候区s50成都、巴中、宝兴、苍溪、达川、大竹、丹棱、峨边、峨眉、常顺、高县、班县、广安、广汉、广元、洪雅、夹江、键为、简阳、剑阁、江安、乐山、乐至、雷波、邻水、隆昌、芦山、泸县、泸州、南充、遂宁、西充、雅安、宜宾、资中、梓潼、自贡3. 0.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按室内环境要求分为基本热舒适标准和较高热舒适标准两种类型。其中,室内环境指标、建筑能耗指标应为约束性指标,围护结构指标、能源设备和系统等技术性能指标应为推荐性指标。3. 0.3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通过被动式技术手段降低建筑用能需求,通过主动式能源系统和设备的能效提升来降低建筑(暖通空调、给水排水、照明及电气
16、系统)能源消耗,并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降低对常规建筑能源的消耗。3. 0.4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以能耗指标为约束目标,通过性能化设计、精细化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和智能化运行模式实现。3. 0.5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能耗指标计算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所采用的建筑设计与评价软件是行业认可的,并且采用统一的能耗指标。3.0.6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进行全装修。室内装修应简洁,不应损坏围护结构气密层和影响气流组织,并宜采用获得绿色建材标识(或认证)的材料与部品。4室内环境参数4. 0.1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主要房间室内热湿环境参数应符合表4.0.1规定。秋Ql蛔成超低峰建筑主要房间室两部幽境参数室内热
17、湿环境标准室内热湿环境参数冬季夏季基本热舒适标准无采暧空调系统温度/C21529较高热舒适标准温度/C220W26相对湿度/%23060注:冬季室内相对湿度不参与设备选型和能耗指标的计算;当高做严塞地区不设置空调设施时,夏季室内热湿环境参数可不参与设备选型和能效指标的计算;当温和地区不设置供暖设施时,冬季室内热湿环境参数可不参与设备选型和能耗指标的计算。4. 0.2对于较高热舒适标准的居住建筑主要房间的室内新风量不应小于30m3(h人)。公共建筑的新风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定。4. 0.3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室内噪声昼间不应大于40dB(八)
18、,夜间不应大于30dB(八)。酒店类建筑的室内噪声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室内允许噪声级一级的规定;其他建筑类型的室内允许噪声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室内允许噪声级高要求标准的规定。5建筑能耗指标5.0.1对于满足较高热舒适标准环境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其能耗指标及气密性指标应满足表5.0.1的规定。表5.0.1较高热舒适标准环境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能耗指标及气密性指标气候分区高海拔严寒地区高海拔寒冷地区夏热温和冬冷地区地区能耗指标供暖年耗热最/kWh/(m2a)302010供冷年耗冷量/kWh/(m2a)3.5+2.0X
19、WDH.+2.2XDDHl供暖、空调及照明年一次能源消耗量/kWh(11)2a)6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小210建筑气密性指标换气次数NSq10气密性指标换气次数NSq1.0注:节能率和可再生能源贡献率的计算方法见附录A。6技术参数6.1围护结构6.1.1居住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应按表6.1.1选取。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m2-K)高海拔严寒地区高海拔寒冷地区熨热冬冷地区温和地区屋面W0.200.25WO.350.50外墙0.200.30WO.450.80地面及外挑楼板WO.20W0.30一6.1.2公共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应按表6.1.2选取。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m
20、2K)高海拔严寒地区高海拔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温和地区屋面0,250.300.500.60外墙0,250.300.600.80地面及外挑楼板W0.30W0.506.1.3 分隔供暖空调空间和非供暖空调空间的非透明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应按表6.1.3选取。表6.1.3分隔供暖空调空间和非供暖空调空间的非透明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高海拔严寒地区高海拔寒冷地区楼板0.500.60隔墙0.600.706.1.4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用外门窗气密性能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规定的7级,抗风压性能和水密性能宜符合现行相应标准规定
21、。6.1.5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热工性能应按表6.1.5-1选取;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的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热工性能应按表6.1.5-2选取。6.1.5-1居住唯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热工性能指标要求性能参数严寒地区寒冷地区更热冬冷地区温和地区A区B区传热系数KWG112-K)1.01.21.520W1.5可见光透过率0.6020.600.50-0.5。0.50太阳红外热能总透射比giR0.1太阳得热系数SIfGC冬季0.6020.5520.40NO1.40熨季-一0.30W0.30注:太阳得热系数为包括遮阳构件(不含内遮阳构件)的综合太阳得热系数。*6.1.5-2公
22、共建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热工性能指标要求性能参数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温和地区A区B区传热系数数W(11sK)W1.O1.2W1.5W2.0W1.5可见光透过率0.6020.600.500.50050太阳红外热能总透射比gIR0.10W0.06太阳得热系数(SHGC)冬季0.6020.5520.4020.40更季0.30W0.30注:太阳得热系数为包括遮阳构件(不含内遮阳构件)的综合太阳得热系数。6.1.6高海拔严寒地区和高海拔寒冷地区外门透明部分热工性能宜符合本标准6.1.5条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的规定。高海拔严寒地区外门非透明部分传热系数K值不应大于1.2W(m2K),高海拔寒冷地
23、区外门非透明部分传热系数K值不应大于1.5W/(m2K)o6.1.7高海拔严寒地区分隔供暖与非供暖空间的户门的传热系数K值不宜大于1.5W(m2K),高海拔寒冷地区分隔供暖与非供暖空间的户门的传热系数K值不宜大于2.0W(1112k)。6.2能源设备和系统6.2.1当采用分散式房间空气调节器作为冷热源时,其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应符合表6.2.1的规定。痴21分散式房T舱气调节器够蜥标类型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Wh)(Wh)单冷式5.40热泵型4.506.2.2当采用户式燃气供暖热水炉作为供暖热源时,其热效率应符合表6.2.2的规定。痴22户式燃气供暖热水炉的热效率类型热效率值小户式供暖热水炉7
24、7129972295注:n为供暖炉额定热负荷和部分热负荷(热水状态为50%的额定热负荷,供暖状态为30%的额定热负荷)下两个热效率值中的较大值,为较小值。6.2.3当采用空气源热泵作为供暖热源时,机组性能系数COP应符合表6.2.3的规定。表6.23空气源热泵机组性能系数COP类型低环境温度名义工况下的性能系数COP热风型2.00热水型2.306.2.4当采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1.V(C)或机组能源效率等级指标APF应按表6.2.4-1和6.2.4-2选用。6.2.4-1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1.V(C)类型制冷综合性
25、能系数IP1.V(C)多联式空调(热泵)6.06.2.4-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源效率等级指标APF类型能效等级(Wh)(Wh)多联式空调(热泵)4.56.2.5燃气锅炉的选型应与当地长期供应的燃料种类相适应。在其名义工况和规定条件下,锅炉热效率应符合表6.2.5的规定。6.25燃气锅炉的梅坪性能参数锅炉额定蒸发量D/额定热功率QD2.0t/hQ1.4MWD2.0t/hQ1.4MW锅炉的热效率/%2922946.2.6当采用电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时,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的性能系数CO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TP1.V应按表6.2.6T和表6.2.6-2选用。表6.2
26、.1冷水(热泵)机组的制冷性能系数COP类型性能系数COP(W/W)水冷式6.50风冷或蒸发冷却3.50痴262名义工况下冷水然泵)槌瞄综合部分负荷能系如P1.V类型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1.V水冷式8.20风冷或蒸发冷却4.206.2.7新风热回收装置换热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显热回收装置的温度交换效率不应低于75%;2全热回收装置的焰交换效率不应低于70%。6.2.8居住建筑新风单位风量耗功率不应大于0.45W(m3h),公共建筑单位风量耗功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相关要求。6.2.9新风热回收系统空气净化装置对大于等于0.5m细颗粒物的一次通过计数效率宜
27、高于80%,且不应低于60缸7技术措施7.1 规划与建筑设计7.1.1 城市及建筑群的总体规划应有利于营造适宜的微气候。应通过优化建筑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和利用景观、生态绿化等措施,夏季增强自然通风、减少热岛效应,冬季增加口照,避免冷风对建筑的影响。建筑的主朝向宜为南北朝向,主入口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7.1.2 高海拔严寒地区和高海拔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平面宜规则,建筑造型不宜有大的凹凸变化。建筑外形设计宜遵循加大得热面面积和减少失热面面积的基本原则,建筑平面应选择东西轴长、南北轴短的平面形状。7.1.3 建筑方案设计应根据建筑功能和环境资源条件,以气候环境适应性为原则,以降低建筑供暖年耗
28、热量和供冷年耗冷量为目标,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以及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等被动式建筑设计手段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7.1.4 高海拔寒冷地区和高海拔严寒地区被动超低能耗建筑宜加大南向外窗集热面积,同时应考虑南向集热窗夏季过热和年总能耗的控制。其他气候区应根据能耗控制目标,确定适宜的窗墙面积比和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例。7.1.5 5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采用高性能的建筑保温隔热系统及门窗系统,相关要求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7.1.6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处理好夏季遮阳问题,优先采用可调遮阳措施。夏热冬冷地区和温和地区建筑外墙、屋面外饰面层宜采用浅色饰面,并采用外遮阳及绿化遮阳等隔热措施,外饰面层
29、材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宜小于O.35o7.1.7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地下空间宜采用设置采光天窗、采光侧窗、下沉式广场(庭院)、光导管等措施提供天然采光,降低照明能耗。7.1.8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对气密性处理、新风热回收及通风与供暖空调系统进行专项设计。7.1.9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宜采用建筑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7.1.10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进行性能化设计时,应根据本标准规定的室内环境参数和能耗指标要求,并应利用能耗模拟计算软件等工具,优化确定建筑设计方案。7.2 .11性能化设计流程宜按以下步骤进行:1设定室内环境参数和技术指标;2确定初步设计方案;3利用能耗模拟计算
30、软件等工具进行设计方案的定量分析及优化;4分析优化结果并进行达标判定。当技术指标不能满足所确定的目标要求时,应修改初步设计方案并重新进行定量分析及优化,直至满足所确定的目标要求;5确定最终设计方案;6编制性能化设计计算分析报告、设计技术措施和相关参数表。1.1.1 1.12建筑围护结构设计时,应进行消除或削弱热桥的专项设计,保证围护结构保温层的连续性。1.1.13 地下室外墙外侧保温层应与地上部分保温层连续,保温层应延伸到地下冻土层以下,或完全包裹住地下结构部分。无地下室时,地面保温与外墙保温应连续、无热桥。1.1.14 建筑围护结构气密层应连续并包围整个外围护结构,建筑设计施工图中应明确标注
31、气密层的位置。1.1.15 围护结构洞口、电线盒、管线贯穿处等易发生气密性问题的部位应进行节点设计,并应对气密性措施进行详细说明。7.2 能源设备和系统7. 2.1供热供冷系统冷热源选择时,应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因素进行性能参数优化和方案比选,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高海拔严寒和高海拔寒冷地区宜采用太阳能或空气源热泵,有峰谷电价的地区,可利用夜间低谷电蓄热供暖;2夏热冬冷地区宜采用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多联机系统或磁悬浮机组等更高能效的供冷供热系统;3应兼顾生活热水需求,并尽可能利用太阳能供应热水;4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一次能源的使用。8. 2.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采用的循环水泵、通风机等用能设备
32、应采用变频调速等变负荷调节方式。9. 2.3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根据其冷热负荷特征,选取适宜的除湿技术措施。10. 2.4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设置新风热回收系统,新风热回收系统设计应考虑全年运行的合理性及可靠性。11. 2.5新风热回收装置类型应结合其节能效果和经济性综合考虑确定,设计时应采用高效热回收装置。12. .6新风热回收系统宜设置低阻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13. 2.7高海拔严寒地区和高海拔寒冷地区新风热回收系统应采取防冻措施。14. .8居住建筑新风系统宜分户独立设置,并按用户需求供应新风量。15. 2.9居住建筑厨房应设独立的排油烟补风系统。补风应从室外直接引入,并应在入口处设保温
33、密闭型电动风阀,且电动风阀应与排油烟机联动。补风管道应保温,补风口尽可能设置在灶台附近。7.3 照明、计量与监测控制7. 3.1应选择高效节能光源和灯具,宜选择1.ED光源,且其显色指数、色容差、色度等指标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8. 3.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9. 3.3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设置室内环境质量和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对建筑室内环境关键参数和建筑分类分项能耗进行监测和记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监测建筑室内环境、人员数量和使用方式以及室外环境参数等信息;2应监测电、自来水、蒸汽、热水、热/冷量、燃气、油或其他燃料的消耗量:3当采用可再生能源时,应对其单独进行计量
34、;4应对数据中心、食堂、开水间等特殊用能单位进行独立计量;5用于计费结算的电、水、热/冷、蒸汽、燃气等表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6制备生活热水消耗的热量和燃料量应单独监测。7.3.4应设置楼宇自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应根据末端用冷、用热、用水等使用需求,自动调节主要供应设备和系统的运行工况。7. 3.5节能控制宜以主要房间或功能区域为控制单元,实现暖通空调、照明和遮阳的整体集成和优化控制,并宜具有下列功能:1在一个系统内集成并收集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照度、人体存在等与室内环境控制相关的物理量;2包含房间的遮阳控制、照明控制、供冷、供热和新风末端设备控制,相互之间优化联动控制;3在满足
35、室内环境参数需求的前提下,以降低房间综合能耗为目的,自动确定当前房间的模式,或根据用户指令执行不同的空间场景模式控制方案。7. 3.6新风机组的运行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实现相应的设备启停、风机转速及新风阀开度调节;2应在新风入口处监测新风流量;3应设置压差传感器检测过滤器两侧压差变化;4应根据最小经济温差(烯差)控制新风热回收装置的旁通阀,或联动外窗开启进行自然通风;5高海拔严寒和高海拔寒冷地区的新风热回收装置应具备防冻保护功能。8施工质量控制8.1 -HKJ518.1.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施工单位应针对热桥处理、气密性保障等关键环节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现场
36、实际操作示范。8.1.2 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保温工程应实行专业化施工,选用配套供应的保温系统材料和专业化施工工艺,其型式检验报告中应包括外保温系统耐候性检验项目。8.1.3 外门窗(包括天窗)应整窗进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外门窗安装前结构工程应已验收合格,且门窗结构洞口应平整;2外门窗与基层墙体的联结件应进行阻断热桥的处理;3门窗洞口与窗框连接处应进行防水密封处理;4窗底应安装窗台板散水,窗台板两端及底部与保温层之间的缝隙应先密封处理;门洞窗洞上方应安装滴水线条。8.1.4 当设计有外遮阳时,应在外窗安装完成后且外保温尚未施工时确定外遮阳的固定位置,并安装联结件。联结件与基层墙体
37、之间应进行阻断热桥的处理。8.1.5 围护结构气密性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防水隔汽材料的材质应根据粘贴位置基层的材质和是否需要抹灰覆盖防水隔汽材料进行选择;2建筑结构缝隙应进行封堵;3围护结构不同材料交界处、穿墙和出屋面管线、套管等空气渗漏部位应进行气密性处理;4气密性施工应在该节点热桥处理之后进行,气密性施工不应产生热桥。8.1 .6施工过程中宜对热桥及气密性关键性部位进行热工缺陷和气密性检测,查找漏点并及时修补。8.1.7机电系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电系统安装应避免产生热桥和破坏围护结构气密层;2对风系统所有敞开部位均应做防尘保护;3机组安装及管道施工过程中应作消声隔振处理。8.2 主
38、控项目8.2.1 进场验收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保温工程所用材料进场时,应进行施工现场见证取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2外门窗(包括天窗)应整窗进场。外门窗、建筑幕墙(含采光顶)及外遮阳设施进场时,应进行施工现场见证取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外门窗所用防水透汽材料、防水隔汽材料进场时,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其品种K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3供暖与空调系统设备及施工所用材料进场时,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其类型、材质、性能、规格及外观应符合设计要求;对设备系统工程施工所用的保温绝热材料应进行施工现场取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4照明设备进场时,应进行施工现场见
39、证取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5太阳能热利用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备进场时,应进行施工现场见证取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8. 2.2各道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上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和影像资料,隐蔽工程检查应包含以下内容:1外墙基层及其表面处理、保温层的敷设方式、厚度和板材缝隙填充情况:锚固件安装与热桥处理;网格布铺设情况:穿墙管线保温密封处理等;2屋面、地面基层及其表面处理、保温层的敷设方式、厚度和板材缝隙填充质量;防水层(隔汽、透汽)设置;雨水口部位、出屋面管道、穿地面管道的处理等;3门窗、遮阳系统安装方式;门窗框与墙体结构缝的保温处理;窗框周边气
40、密性处理,联结件与基层墙体间的断热桥措施等;4女儿墙、窗框周边、封闭阳台、出挑构件、预埋支架等重点部位的施工做法。8.2.3建筑主体施工结束,门窗安装完毕,内外抹灰完成后,精装修施工开始前,应按附录C进行建筑气密性检测,检测结果应满足本标准气密性指标要求。8.2.4设备系统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联合试运转和调试,并应对供暖通风空调与照明系统节能性能以及可再生能源系统性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附录A能耗指标计算方法A.1-三A.1.1能耗指标计算软件应具备下列功能:1应计算围护结构(包括热桥部位)传热、太阳辐射得热、建筑内部得热、通风热损失四部分形成的负荷,计算中应考虑建筑热惰性对负荷的
41、影响;2能计算10个以上的建筑分区;3能计算建筑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生活热水、电梯系统的能耗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利用量及发电量;4采用月平均动态计算方法,给出月总能耗量;5能计算新风热回收和气密性对建筑能耗的影响。A.1.2能耗指标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气象参数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JGJ/T346的规定选取;2供暖年耗热量和供冷年耗冷量应包括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和处理新风的热(或冷)需求;处理新风的热(冷)需求应扣除从排风中回收的热量(或冷量);3当室外温度小于等于28C且相对湿度小于等于70%时,应利用自然通风,不计算建筑的供冷需求;4供暖通风空调系统能耗计算时应能考虑部分负
42、荷及间歇使用的影响;5照明能耗的计算应考虑自然采光和照明自动控制的影响;6应计算可再生能源利用量。A.1.3设计建筑能耗指标计算参数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内部的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建筑构造尺寸、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做法、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太阳得热系数、窗墙面积比、屋面开窗面积应与建筑设计文件一致;2建筑功能区除设计文件中己明确的非供暖和供冷区外,均应按设置供暖和供冷的区域计算;供暖和供冷系统运行时间应按表A.1.3-1设置;3当设计建筑采用活动遮阳装置时,供暖季和供冷季的遮阳系数按表A.1.3-2确定:4房间人员密度及在室率、电器设备功率密度及使用率、照明开启时间按
43、表A.1.3-3设置,新风开启率按人员在室率计算;5照明系统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应与建筑设计文件一致;6供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电梯系统的系统形式和能效应与设计文件一致;生活热水系统的用水量应与设计文件一致,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的规定;7可再生能源系统形式及效率应与设计文件一致。A.1.3-1建筑的日运行时间类别系统工作时间住宅建筑全年0:0024:00办公建筑工作日8:0018:00节假日酒店建筑全年0:0024:00学校建筑工作日8:0018:00节假日商场建筑全年9:0021:00影剧院全年9:0021:00医院建筑全年8:0018:00表A.1.3-2活动遮阳装H阳系效SC的取值控制方式供暖季供冷季手动控制0.800.40自动控制0.800.35*A.1.3-3不同类型房间人员、设备、照明内热设置建筑类型房间类型人均占地面积/小人员在室率外设备功率密度/(Wm2)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