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南和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草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邢台市南和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草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邢台市南和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22年,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重压力,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一揽子稳定经济大盘各项政策措施,顶住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等诸多不利影响,团结一心稳投资、抓项目、促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有序发展。预计生产总值完成95.4亿元,增长3.4%;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06亿元,增长17.4
2、%,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5亿元,增长8.6%;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8亿元,增长0.2机服务业增加值完成42.6亿元,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9亿元,增长1%;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279元、21980元,分别增长8%、10%。全区综合实力持续得到提升。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效(一)项目带动,经济总量实现提升。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抽调选派优秀干部,重组招商服务中心,成立山东、山西、陕西等异地商会,发挥“8+8+3+5”招商队伍作用,结合全市25个重点产业链和我区五大主导产业,紧盯知名国企民企、行业龙头,定点定向精准招商。总投资150亿元的中隅环保
3、等52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119亿元的永美广场等36个项目实现落地。园区吹哨、部门报到,清单化推进、红黑旗晾晒,定期组织项目擂台赛、集中开工、包联调度、项目拉练等活动,目标亮相、考核亮牌,倒逼项目全速建设。总投资47.5亿元的京津冀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润沃智慧物流一期等28个项目竣工投产,33个省市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四次集中开工项目40个、总投资达75.7亿元。(二)争创亮点,创新发展步伐加快。先后荣获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县、河北省村庄清洁行动全域示范县、全省河长制建设示范县、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省级节水型城市、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县级试点等市级以上试点示范12
4、项;承办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邢台站小麦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与研讨会等市级以上会议4场,在中国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全国发布会等10场市级以上会议作典型发言,农村公共服务工作入选全国第四批5个县级典型案例之一;万客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名单,金穗豆电子商务、黑鲸信息科技分获省级以上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示范基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5万亩,单体规模全国最大;“马兰1号”示范田小麦平均亩产863.76公斤,创全省小麦亩单产历史新高;农业嘉年华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省级诚信文明示范景区、全国第一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均为全市唯一;区宠物
5、产业奥特莱斯、文体综合中心入选省文旅厅发布的微游河北七大主题百条线路,农业嘉年华线路入选省系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跨境电商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大型商务平台。(三)优化结构,现代产业实力增强。一是宠物产业领跑全国。与中国农科院合编宠物产业发展规划蓝皮书,华兴修订的全价宠物食品犬粮标准,3项指标优于美国饲料管理协会标准,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136亿元、增长23.2乐被列入国际化河北场景产业集群“护航计划”试点.二是健康食品稳步提升。金沙河参与修订的“小麦粉”国家标准颁布实施,荣登中国品牌力指数榜面粉行业榜首,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69.3亿元、增长12.2%o三是装备制造不断突破。朝阳机械三种产品荣获省
6、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安丰智域新能源研发的低温吸收式演化锂热泵填补国际空白,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54.3亿元、增长6.9%。四是商贸物流加速崛起。建成省级骨干电商企业2家,打造电商专业村10个,格力飞豹、涧沃智慧物流、百达铁路智慧物流园等一批商贸物流重点项目加速崛起,邯黄铁路南和编组站吞吐量370万吨。五是循环经济开局有势。盘活开发区南区企业,与安徽丰原、中铁十一局联合投资20亿元建设生物基产业园,京津翼太行再生资源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四)完善基础,城市品质稳步优化。一是持续完善城镇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最终确定中心城区建设用地33.18平方公里,正依据“三区三线”划定
7、成果对体育、文物保护、市政、交通、卫生、抗震、绿地、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专项规划成果进行衔接,5个乡旗2个规划单元和160个村庄87个规划单元全部完成初步规划方案。二是不断夯实城市基础。总投资1.8亿元,城市防汛排涝工程进展顺利,17条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全部完工,3大污水处理厂提标和22个住宅小区老旧管网改造建成投用。完成新建华安路和中兴大街(嘉年华段)2条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并打造兴业路、宋璟大街、天和路3条“四化”样板街道,棚户区改造工程基本建成195套,新建翠竹园等口袋公园17个、公共停车位1300多个,升级改造城区公厕30座,城市道路安装路灯覆盖率1004,道路亮灯率99%o三是精细管理
8、城市环境。清理流动商贩、占道经营700余起,规范公益广告450余处,打造“地摊集市”“三轮车集市宠物交易市场”等城市微经济体;城市道路“水洗机扫率”100%,城市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城区社区垃圾分类覆盖率90%四是逐步提升城市功能。新开工项目绿色建筑占比100M区博物馆、文化馆、真冰馆及金棕桐数字影院二期相继投入使用,城市功能加速完善。540套棚户区改造有序实施,累计完成商品房销售31万平方米,居住环境明显改观。(五)乡村振兴,群众幸福指数实现增长。一是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贫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强化产业、就业、科技、金融后续帮扶,带动2115户4
9、191名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全面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和增收项目,深入开展“三资”清理,155个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二是继续保护农业发展优势。完成34.8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守住耕地红线,连续两年耕地保护督查“零问题”、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零新增”。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3.1万亩,总产37.3万吨,连年稳定有增,粮食安全考核取得优秀等级。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覆盖率分别达95.6%s47%.50%,新建高标准农田4700亩,基本实现了全区全覆盖。新增省、市级农
10、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及项目4家、省级三产融合发展重点项目3个。三是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全区10万余座户厕、454座公厕全面整改提升。及时修补路面坑槽,完农村公路完成小修挖补IloOO余平米。争取涉农资金3.9亿元,完成56个村的道路硬化、36个村的污水治理、17个村的村容村貌整治、95公里的“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119公里的“十四五”规划农村公路建设改造项目,建成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1个、省级森林乡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21个,被确定为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全省试点。四是多点丰富农民增收基础。蔬菜、中药材、林果等特色种植面积分别达11.3万亩、1.1万亩、1万亩;新投放妒鱼、草鱼等各类鱼
11、种55万尾,预计产值超千万。打造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邦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金沙河种植专业合作社入围国家示范社全国前三百强。(六)优化改革,政务环境纵深推进。一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稳经济运行一揽子政策落地落实,退减缓各类税费4.47亿元、惠及市场主体3800余家,新增市场主体2983户,超年度目标22个百分点。“无证明城市”创建、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区信用意识和信用理念不断增强。报批建设用地2337亩、历年最多,供应“标准地”858亩、全市第三,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961亩、全市第一。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监督,高效办理人大建议144件、
12、政协提案141件。二是持续提高行政效率。”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100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材料由48项精简至38项,企业开办“一窗通”开办率达99%,群众和市场主体办事更加便捷。三是多方重视企业创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7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8家、规上工业企业10家,科技创新综合排名跃至全市前二。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62人,引进大学生4197人,人才支撑更加有力。四是优质高效绿色金融。举办民营企业家圆桌会12期,组织银企对接会12场,开发推送“宠物产业贷”等金融产品60余项,新增债券资金15.83亿元、全市第二。截至11月底,全区余额存贷比84.15%、全市第2
13、,新增存贷比127.48%、全市第一。(七)改善民生,社会保障持续加强。一是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疫情防控政策,统筹做好了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健全了“五包一”机制,构筑了“扁平化”指挥体系,进一步完善了物资保障体系,组织信之天、农批市场等企业加强米面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储备。组织社会人员成立志愿者队伍,全力为封控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全面保障了疫情期间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二是生杰安全保障有力。聚焦工业企业达标、扬尘整治等重点领域,日控月考,全力攻坚,Pw.5平均浓度39ug/m、全市第二。总投资3亿元实施顺水河、南
14、澧河的改造提升和治理工程;4个市考断面水质稳定和区域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达标,江水消纳全市第一。IlO家危废产生单位全部纳入河北省固废平台,耕地安全利用率】00机完成造林5400亩、超年度任务32个百分点。三是社会治理扎实有效。信访“三率”位居全市前列,“五德共治”经验全市推广。常态化推行政府、企业双购买专家查隐患,深入推进燃气安全、自建房等“大排查大整治”和“双控”机制建设,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平安南和建设扎实推进,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稳定有序。四是教育强区取得新突破。投资2.38亿元的新职教中心实现整体搬迁,被评定为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名牌学校;
15、实施5所农村学校新改建工程,建成省市绿色学校36所,教师发展中心“清华大学乡村振兴河北南和教学站”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学站,办学条件持续改善;高考强基突破400人,进入“教育强县”第一平台。五是文体旅事业实现新发展。区发放文化惠民卡(券)1万余张,实施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00余场,图书馆获评第二批省级文化和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并打造多样文化品牌活动。以农业嘉年华、嘉年华冰雪世界为主的冬季游玩采摘路线成功入选省30条“冬农趣”系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建成全民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新建五人制笼式足球场、多功能篮球场各2个,更新健身设施60处;嘉年华滑雪场春节期间日均营业收入突破100万元,较上年翻了两
16、番。六是社会保障取得新进步。全民参保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切实做好外出人群和外来人员异地就医结算服务保障工作;农村低保标准由年4836元/年提升至4980元/年,保障全区低保对象8613人、特困供养及失能半失能人员949人的生活水平;17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实现“指尖点单、上门服务、网上监管”,星级养老机构达到7家,被确定为河北省节地生态安葬试点。先后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提供就业岗位2.4万个,就业创业工作全市第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济结构不优、产业链条不全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旧突出;营商环境尚需优化,人才“引进难、留住难”
17、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艰巨,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民生领域存在短板,公共服务设施在城乡均衡上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将直面矛盾、正视问题,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实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推动南和经济社会高质量赶超发展。三、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优工作总基调,抓住疫情后经济复苏关键期,以高质量发展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调结构、促改革、重招商、抓项目、扩内需、拉消费、惠民生、防风险各项重点工作,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出特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邢台实践的南和
18、方案。按照“求真求实”的原则,既保证经济目标的连续性和预期性,又保持经济指标在合理区间运行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拟定2023年全区经济指标社会发展的主要计划指标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以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9%o四、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议2023年,我们将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全年任务目标,坚持守正创新,奋发进取,向解放思想要活力,向真抓实干要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
19、代化河北场景邢台实践贡献南和方案。(一)协调推进,确保投资稳步向前。全面掌握投资运行状况,分析研判投资形势,协调解决投资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对策及建议。一是提升招商选资实效。以宠物产业、健康食品产业门类全覆盖和新能源电池、光风电生产研发基地等为重点,开展“国企央企进南和”“书记区长邀您回家创业”“区领导+优秀企业以商招商”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奖惩措施,对重点在谈的大好高优项目明确包联区领导和跟进专班,积极考察推进,狠抓项目签约落地,加快形成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二是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抓大不放小、抓旧不放新,以4个省重点项目为带动,新培育打造省重点
20、前期项目2个、市重点项目18个、规上工业企业4家、限上商贸企业2家以上,以实打实的项目规模、质量,夯实制造强区基本盘。建立专项债全程监管机制,抓好专项债券项目建设,争取前三季度完成全部投资。三是打造绿色优质平台。以绿色园区建设为带动,引入先进模式推动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抓好开发区提质扩容,水电路气讯全方位保障,加快推进双创孵化基地、双创园等承载项目建设,完成省级宠物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持续推动项目向园区集聚,引导企业绿色发展、集约发展,在全省三类开发区中保B争A,真正发挥招商引资主力军、项目建设主战场作用。(二)多措并举,加快城市基础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突出韧性、智慧,建设
21、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幸福之城。一是构建交通枢纽。争取国道515和省道548等干线升级,泉北大街东延等融城主动脉开工建设,提升平安大街、富强路等11条城区道路,新改建农村道路160公里,畅通城内微循环、城外小循环、跨区大循环的路网格局。二是加快城市更新。继续推进西关、西内、县前和东韩片区拆迁改造,谋划实施东三官及西关棚户区片区改造,启动澳林城市会客厅、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全面更新城区供水老旧管网,提升宜居指数。实施明德园、文和园等10个公园游园新改建和重点路段绿化提升,开展国土绿化600亩以上,盘活边角地块新增停车位800个以上,争创省级文明城、省级生态园林城。加快推进间里撤乡设镇,城镇化率达到6
22、0.5%。三是繁荣城市经济。高效运营返乡创业服务中心、亚樽五星级酒店等引领性项目,加快推进永美广场、山水大厦、恒生文旅中心等集聚性项目,发展电商、客服等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打造一批特色化、智能化、现代化商业街区和商务圈,不断扩大城市经济总量。以创建全市平原地区首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高质量筹办全市第六届旅发大会,强化农业嘉年华、冰雪世界、文体综合中心等带动引领,谋划实施体育馆、红鼻子乐园等重大项目,打造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南和“特色品牌。(三)综合推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争创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
23、园。一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坚决扛起粮食安全重任,谋划建设种子繁育和农业检测中心,为种业振兴作出南和贡献。持续推进2022年平原小麦产业集群项目,“马兰1号”“中麦578”、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再增1万亩、2万亩、5000亩,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万亩,争取土地深松3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6亿斤以上。发挥扩大环京津设施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作用,构建产业集群育苗、合作社种植、中央厨房加工、冷链物流配送、邢州农批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蔬菜产业体系,进一步拓展中药材、食用菌、水产养殖和宠物繁育等乡村特色产业规模,高标准完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打造三产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强区。二是提升农村设施
24、环境。抢抓政策机遇,加大上级资金、债券资金争跑整合力度,推进乡村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实施65个村庄的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11座,新创建省级美丽乡村27个,全区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进一步推进水电气路讯及物流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村覆盖、向户延伸,打造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30家以上,新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3家、示范社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高标准完成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任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积
25、极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运作,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四)三位一体,狠抓生态环保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造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南和。一是以高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以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业减排、散煤生物质禁烧、重型柴油货车管控、氮氧化物和臭氧协同治理等大气环境治理为重点,全力抓好优企、压原、抑尘、控车等精细化管控举措。坚持差异化管控,监管与帮扶并重,推进企业“白名单”申报和“晋A升B”绩效升级,提升企业治理水平。严格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散乱污”、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二是以更大力度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深化“河长
26、制”落实,实现全流段水质监测和环境监管,确保河流断面、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稳定达标。谋划实施水系联通综合治理、沙洛河治理、留垒河达标提升等系列工程,有序关停“自备井”,农村生活水源置换全覆盖,涵养地下水资源,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三是以更实举措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格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危废、医废等收集处理,严防危废倾倒事件再次发生。支持种养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进一步加大投入,改造提升设施水平,推进粪肥还田利用,打造国家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示范。(五)协调保障,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
27、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是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创业就业“双优先”导向,深入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强化返乡创业园、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持续健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支持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工作,促进充分就业增收。二是夯实社会事业根基。继续加大教育项目建设力度,河郭联小等5所寄宿制学校提升工程建成投用,完成3所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梅园小学、郝桥中学等4所中小学新改建,依托职教中心办好特色职业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深入实施健康南和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区医院医疗服务
28、中心、智慧医院建设,大幅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新建公共体育场地、举办文化惠民活动、全民健身赛事,不断满足群众文体需求。三是守好基本民生底线。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做大资金盘子,落实医保待遇,打造长期护理险“南和品牌”,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扩大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逐步完善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四是筑牢和谐稳定屏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科学研判和监测预警,抓好资源储备和统筹调度,强化医疗救治能力,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密防范和有效化解风险隐患,常态化
29、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陞患排查整治,统筹抓好信访稳定、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六)深化改革,促进政务环境创新。落实上级新理念新思路,围绕土地、资金、服务等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改革。一是发展绿色金融。持续发挥政银企桥梁纽带作用,抓好普惠金融、双基共建贷、宠物产业贷等创新服务,用好普惠金融政策上。大力推进企业挂牌上市,以朝阳机械为重点,进一步拓宽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渠遒。丰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组建市级融资担保公司南和分公司,为我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新路径。二是做足土地保障。持续向内挖潜,实施和阳镇等4个乡镇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推动原第一造纸厂、开发区
30、南区等闲置土地有效盘活,实现规划合理、健康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加大争跑力度,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保障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发展建设需要。三是提升政务效率。放大政策红利、破除瓶颈制约,精心打造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监管精准的政务服务,争取更多国家和省市试点落户。加强政务诚信建设,落实营商环境专项评价制度,巩固“放管服”改革、“标准地+承诺制+两不见面”改革、“无证明城市”创建、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权责清单等改革成果,全面推行“证照分离”“一网通办”,让市场主体和群众依规办事不求人、方便快捷少跑腿,打造优越的营商环境。2023年,我们将围绕新目标、立足新起点、聚焦新动能、开创新举措,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以爬坡过坎的勇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团结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薛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开创南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上汇报,请大会审议。附件:南和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