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苏轼《贾谊论》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417430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苏轼《贾谊论》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苏轼《贾谊论》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文:苏轼《贾谊论》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苏轼《贾谊论》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苏轼《贾谊论》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文言文:苏轼贾谊论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g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环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复,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

2、何为不承?”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注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纤郁闷,超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天绝

3、,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必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选自苏轼贾谊论,有删改)注痛哭,贾谊治安策中有这样的话:“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4、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亦使人君A得B如贾生之臣C则知其D有狷介之操E一不见F用G则忧伤H病沮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所以自用者实难”中的“自用”是指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成语“刚愎自用”中的“自用”意思不同。B. “所就者大”的“就”是完成、达到之意,与屈原列传中“同死生,轻去就”的“就”意思不同。C.本文中的“豫”为安乐、快乐之意,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逸豫可以亡身”的“豫”意思相同。D.见,这里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府吏见丁宁”的“见”意思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

5、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苏轼看来,古代的贤人,都有建立功业的才能,可是有的人最终不能施展自己才能的万分之一,其原因有可能源自他们自己。B.本文列举孔子的事例表明孔子这样的圣贤也渴望得到君主的了解,为此孔子极为殷勤,先后派两名弟子前去表明自己的想法。C.贾谊路过湘水时作赋凭吊屈原,心中满怀忧郁和苦闷,后来时常因感伤而哭泣,以致过早地死去,可以看出他不善于过贫寒的生活。D.苻坚从平民中发现了王猛,就立即贬黜旧臣,而和他商谈国事。苏轼援引这一事例表明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可以获得显著成效。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6、4分)译文:(2)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4分)译文:14 .苏轼认为贾谊得不到汉文帝重用以致郁郁而终的原因有哪些?(3分)【答案解析】10. CEG(原文为: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意思是:也想使君主明白,假如得到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该知道他们有孤高自爱的操守,一旦不被重用,他们就会忧郁伤感,沮丧颓废)11. D(A项正确,文中“自用”指发挥自己的才能,“刚愎自用”中的“自用”是自以为是的意思;B项正确,“所就者大”的“就”是完成、达到的意思,“同死生,轻去就”的“就”是指在朝任职;C项正确,两个“豫”都是安乐、快乐的意思;D项错误,“

7、这里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表述错误,“一不见用”的“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12. C(C项“不善于过贫寒的生活”理解错误,原文中“是亦不善处穷者也”的“穷”不是指贫寒,而是不得志、不显贵的意思)13. (1)如果不是过于无道的国家,都想尽力扶助它,希望有朝一日能实行自己的主张。(得分点:苟,如果:勉强,尽力、竭力;庶几,希望;句意1分)(2)他们这种君臣投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兄弟之间的骨肉关系所能比的呢?(得分点:得,投合、融洽;分,情分,关系,感情;特,只,仅;句意1分)14. 不善于处理君臣关系和同僚关系,人际关系不融洽;不懂默默等待时机,却自我摧残;志向远大却气量狭

8、窄,才华横溢却见识不足;性格孤高自爱,忧郁多愁。(每点1分,答对3点可得满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一个人有才能并不难,怎样使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却实在难。可惜呀!贾谊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却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君子想要达到长远的目标,就必须有所等待;想要完成伟大的事业,就必须有所忍耐。古代的贤人,都有建立功业的才能,可是有的人最终却不能施展自己才能的万分之一,其原因未必都是当时君主的过错,也许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我看贾谊的议论,如果像他所说的那样,即使是夏商周三代,又怎能远远地超过他的设想呢?贾谊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为不能受到重用而抑郁死去,那么,如果天下没

9、有尧、舜那样圣明的君主,就终生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位圣人,曾走遍天下,试图实行自己的主张,如果不是过于无道的国家,都想尽力扶助它,希望有朝一日能实行自己的主张。他打算到楚国去,先派冉有去表明自己的想法,接着又让子夏去重申这个意思,君子为了能遇到了解自己的君主,是这样的殷勤。孟子离开齐国的时候,在昼地停留了三天,然后才走,他还说:“齐王也许还会召见我。”君子不忍心离开他的君主,感情是这样的深厚。公孙丑问他:“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说:“当今的天下,如果想平治天下,除了我还能有谁呢?我又怎么会不高兴呢?”君子爱惜自己,考虑得是这样周到。如果做到了这一步还不被任用,那就可以知道天下确实没有

10、足以一起有所作为的君主,因而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至于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能重用他,而是他自己不能效力于汉文帝。周勃曾亲自捧着皇帝的印玺交给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军队决定了刘、吕二家较量的胜负,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将。他们这种君臣投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兄弟之间的骨肉关系所能比的呢?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年轻人,想让文帝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全部废去旧政而改用新政,这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如果能上得君主的信任,下得大臣的支持,对周勃、灌婴这样一些人,能从容地、逐渐地和他们建立深厚的交谊,使天子不怀疑,大臣不妒忌,这样之后整个天下就能够按照自己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

11、负。哪里有在短暂的交谈后,就急于对人“痛哭”的道理呢?看他路过湘水时作赋吊屈原,心中满怀忧郁苦闷,很有远走退隐的意愿。这以后就时常因感伤而哭泣,以致过早地死去,可见这也是个不善于对待不得志境遇的人。谋略一次没有被采用,怎么就知道永远不会被采用了呢?不知道默默等待着形势的变化,却这样地自我摧残!唉,贾谊真是个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能有余而见识不足的人。古代的人,如果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就必然会鄙弃世俗,因而给自己招来祸害。所以如果不是非常英明卓越、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古今的人们都称道苻坚从平民中发现了王猛,就立即贬黜原来的旧臣,而和他商谈国家大事。像苻坚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当时能够占据半个天下,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我为贾谊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而深感惋惜,因而对此事详尽地加以评论。同时,也想使君主明白,假如得到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该知道他们有孤高自爱的操守,一旦不被重用,他们就会忧郁伤感,沮丧颓废,再也不能振作起来。而对贾生这一类人来说,也应该慎重地处世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