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7 6加几》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 7 6加几》精品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876加几精品教案内容分析已经在学习“9力口几”时接触了“凑十法”,本节课学习“8、7、6力口几”是要引导小朋友实现策略的迁移,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的进位加法,使学生正确进行口算,并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呈现“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等方法。教学中,允许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喜欢或掌握得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熟练地算8、7、6加几的进位加法。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并适时优化“凑十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
2、法”,正确计算8、7、6加几。教学难点感受“凑十法”的多样化。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复习9加几的口算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9加几的口算,下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口算题。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能很轻松地说出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也可能有学生用数数的方法。师:同学们用的方法都很好,这节课我们就借助这些方法来继续学习8、7、6加几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8、7、6加几(1)【设计意图】通过复习9加几的口算,为后面学习8、7、6加几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课件出示教科书P91例2情境图。师:看
3、,学校的操场上有一些同学在跑步。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观察后讨论,汇报交流。预设1:同学们在操场上跑步,前面有8人,后面有5人。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预设2:同学们在操场上跑步,男生有7人,女生有6人。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师:怎样列式解答?学生分别列式:8+5和7+6。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8+5=76=三、探究8、7、6加几1.自主探究8加几。(1)借助操作,体会“凑十法”。师: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8+5?请你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思考过程用小棒摆一摆。学生独立思考并操作。学生也许会用点数法或接着数的方法,重点展示“凑十法二预设1:从5根
4、小棒中拿出2根到8根这边,8和2凑成10,再用10加剩下的3等于130预设2:从8根小棒中拿出5根到5根这边,5和5凑成10,再用10加剩下的3等于13o师:你能理解这两种算法吗?你能像他们这样一边摆小棒一边说吗?师生一起摆一摆,算一算。(2)用抽象的计算过程表示思维过程。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想法填一填框架图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8分成3和5,:85=Q?因为5和5凑成十。8+5胆学生在表达时,教师要重点问问为什么要把5拆成2和3,引导学生说出8和2凑成十;再问为什么要把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见睡2,见5想5”的“凑甲法”,都能又快又对师:这里同学们用到了“地进行计算。(
5、3)加强比较,感悟“凑十”的规律。师:你能快速算出8+4和8+6这两道算式的和吗?学生用“凑十法”口算出结果,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9加几和8加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可能说出都是用“凑十法”来计算,见9想1,见8想2。【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及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知、体验、比较,自然地运用“凑十法”来计算,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简便性和适用性。2.自主探究7、6加几。师:你知道7+6等于多少吗?如果不摆小棒,你知道该怎样算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在作业本上写下思维过程。教学指名学生板演。,3预设1:/1预设2:1师:你能看懂这两种方法吗?谁来说
6、一说。预设1.把6拆成3和3,3和7凑成10,10加剩下的3等于13。预设2:把7拆成3和4,4和6凑成10,10加剩下的3等于13。四、巩固应用1.完成教科书P91“做一做”第1题。师:请你想一想,再圈一圈、算一算。学生完成后汇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感觉不困难。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明确:见7想3,见6想4。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么做,如果学生说7+4时,把7拆成1和6,6和4凑成10,要给予肯定。2 .完成教科书P91“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指导学生说清自己的想法,例如计算7加6时,看到7就想3,把6拆成3和3,7+3=10,10+3=13o3 .完成教科书P91“做一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订正。充分让学生说说用“凑十法”计算的思维过程。4 .完成教科书P93“练习二十一”第2题。小组内进行游戏,可以依次出示一个数,学生快速口算。学生汇报时,可以训练学生完整表达。例如8+4,想:8和2凑成10,4可以分成2和2,10加2等于12。【设计意图】利用教科书上的习题,逐步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运用知识的迁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