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2023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2023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全面总结前期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方案
2、制订工作,特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和广东省全省职业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二、制订原则(一)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3、价值观。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二)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三)坚持遵循规律,体现培养特色。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培训证书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四)坚持完善机制,推动持续改进。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
4、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教师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价与激励,做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三、主要内容及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体现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要求,包括专业名称及代码、入学要求、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实施保障、毕业要求等内容,并附教学进程安排表等。各专业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特色和专业实际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但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一)明确培养目标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结合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定位,科学合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保证培养规格。要注重
5、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二)规范课程设置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军事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必须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结合实习实训强化劳动教育,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
6、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体育、美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开设关于国家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中。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68门专业核心课程和若干门专业课程。(三)优化课程体系结合专业群构建的实际情况,根据专业群面向的特定“服务域”,明
7、确各专业之间的依赖关系,深入分析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和课程的共性与差异性,按照核心岗位涉及的工作内容确定课程,形成公共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以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的“平台”课程和实现不同专业人才分流培养的“模块”课程为主要形式,按照由简单到综合,由易到难分级开发,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四)合理安排学时专业每学年安排40周教学活动,原则上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各安排20周。三年制专业的总学时数不低于2500、不高于2800,两年制专业的总学时数不低于1600、不高于1900,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应当不少于总学时的1/4
8、,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当不少于10%o一般以18学时计为1个学分。鼓励将学生取得的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已掌握的有关技术技能,按一定规则折算为学历教育相应学分。(五)强化实践环节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要积极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可根据专业实际,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六)严格毕业要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专业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明确学生毕业要求。(七)促进书证融通要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将培训内容与专业
9、课程相融合、培训过程与教学过程统筹安排。鼓励各专业同步参与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试点,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登记和存储,计入个人学习账号,尝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八)加强分类指导要结合实际制订体现不同专业类别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对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单独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弹性学习时间和多元教学模式。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专业,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四、制订流程(一)规划与设计二级学院根据本意见要求,统筹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具体工作方案,并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和学生(毕业生)代表
10、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二)调研与分析二级学院各专业建设委员会要做好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明确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形成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中应包括:前言(调研目的、调研时间、调研对象、调研方法)、主体(各地、各单位目前和今后对现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培养规格、学业通道、结构、质量的要求、用人单位评价、就业率、职业证书需求分析等)和结论(下一步发展的方向、改进措施等)三部分。(三)起草与审批二级学院结合专业教学标准,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合理构建课
11、程体系、安排教学进程,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条件保障等要求。各二级学院组织由行业企业、教研机构、校内外一线教师和学生代表等参加的论证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论证通过后,按程序分别提交教务处评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审核、校长办公会审议、党委会审批。(四)发布与更新审批通过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程序发布执行,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通过学校网站等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跟踪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适时进行修订。五、组织实施(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
12、工作的领导。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要定期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二)强化课程思政。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结合学生特点,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强化专业课教师立德树人意识,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三)组织开发专业课程标准和教案。二级学院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要求,制(修)订专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规范教学过程,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
13、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要指导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教学要求,规范编写、严格执行教案,做好课程总体设计,按程序选用教材,合理运用各类教学资源,做好教学组织实施。(四)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健全教材选用制度,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的高质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打造优质课堂。(五)推进
14、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加快建设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能够满足多样化需求的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六)改进学习过程管理与评价。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健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