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456334 上传时间:2024-06-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浅谈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始终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落实到行动中,让学生把所思、所做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结合,让学生用所思、所行去践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由于能源行业具有特殊性,对于石油类高校而言,培养广大石油学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青春力量是根本任务。在石油类高校大力开展石油精神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真正了解能源行业、懂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成为“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合格石油人。一、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始终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其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

2、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精神,石油精神是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领导人民建设石油工业的过程中形成的,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得以升华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石油精神是广大石油人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等优秀品质的概括,是过去、现在、未来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典型代表、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一直都是石油石化行业的灵魂和根基,也是引领石油类高校学子在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的精神指引。石油精神可作为教育资源,其所蕴含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生

3、态度、审美情趣、行为方式、道德人格等,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敬仰、喜爱、亲近和体验,并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内化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及以后的工作中,成为他们的价值标尺和行为指南。2石油类高校作为行业型特色院校,与中国的石油工业同发展共进步,石油高校参与铸就和亲身见证了石油精神的形成。“知石油”“爱石油”“学石油”“献身石油”,是每一个石油学子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特质。加强石油精神教育是石油类高校作为行业类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石油精神作为行业精神包含了石油行业的发展历史、石油文化的积淀,蕴含石油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价值观。石油行业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行业,也是一个艰苦的行业;石油类高

4、校培养出的人才必须要符合石油行业需要,深入开展石油精神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以石油精神来充实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增强当代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他们真正了解石油行业。知石油是专业基础,爱石油是精神动力,学石油是贡献途径,献身石油是崇高理想。学生们在学校通过石油精神的育人铸魂,能够助力他们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知石油、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合格石油人。二、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课的方向探索(一)石油精神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亦是当代青年学子的必修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石油精神教育

5、的结合中,可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等角度来认识石油精神:石油精神是历代石油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石油人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实践,正确地认识地质规律并利用从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去找油、找气,以满足国家的能源需求。石油工业发展史中也有挫折和教训,从照搬经验不可行到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片面追求产量而忽视生态环境到可持续发展及注重环境保护,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认识到尊重石油生产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遵循实

6、践中总结出的规律,再加上广大石油员工受石油精神的影响不断苦干实干、开拓创新,才能真正科学、合理地进行石油开发和生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石油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石油科技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习与运用贯穿于石油工业发展史的始终,也是当代石油类高校学子必需深刻体会、牢固掌握的。(二)石油工业发展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结合国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近现代史是重中之重。我国的石油工业萌芽于鸦片战争之后的洋务运动时期,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我国石油工业起步艰难,且发展极其缓慢。当时“洋油”在中国的

7、倾销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形式之一,有志之士也早已看到我国的石油工业必须自力更生的重要性。在近现代史中融入石油工业发展史有利于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旧中国工业基础差、积贫积弱的历史,并加深对新中国石油工业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民族自豪感。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我国独具特色的几次石油大会战也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石油工业发展史中最浓墨重夥的一笔大庆油田的发现、高产、稳产,特别是毛主席发出“工业学大庆”伟大号召,极大促进了与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三桶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的成立、改革、发展与重组等过程

8、与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政策、国有企业作为中坚力量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时期的国企改制、“走出去”战略等是一体的、同步的。石油工业发展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相结合能让石油类高校学子更好地知石油史、知石油企业文化,能在新时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革命的行业背景下“爱石油”和“献身石油”。(三)石油精神教育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石油精神的核心是共产主义人生观,要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石油精神,把为人民、为石油、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作为最高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与石油工业的前途和命运自觉地联系在一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石油企业职工的核心道德要求,石油人时刻从国家

9、和集体的利益出发,自觉地为国家和企业分忧,为经济建设和发展祖国的石油工业服务。当今大学生离职率高、怕吃苦、朝钱看等情况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学校用正确的“三观”教育加以引导,所以石油精神教育是石油类高校学子入学教育、入职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另外,石油精神中所蕴含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积极人生态度,以及石油人所表现出来的“胸怀远大、顾全大局”的执着精神和石油精神中“不计名利、不计报酬”“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崇高奉献精神可以引导大学生明确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认识人生价值。对于石油类高校学生,要向老一代石油职工献油报国、无私奉献、苦干实干、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看齐,学习他们艰苦

10、奋斗、为油献身的高尚情操,并成为指导个人行为的内在动力。三、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范例(一)大庆师范学院“5个1”的教学模式大庆师范学院的办学特色是“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办学育人”,为了落实落细铁人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形成了“5个1”的教学模式:“说1个”,即说一个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涵及对学生自己的启示;“讲1个”,即讲一个会战传统故事;“唱1个”,即学唱一首石油会战歌曲;“融1个”,即按照铁人精神融入明细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个教学案例讲授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活化;“做1个”,即在实践教学中,围绕“铁人精神”这个主题设计实践教学方案,让学生做一个再现创业年代的故事的微视频、微电影或编

11、演一个“铁人情景短剧”、参观一个“红色基地”写感想等活动,较好地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3大多数石油类高校都会组织学生参观展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石油工业遗址,参加基层实习体险等实践教育活动,但教育的目的除了需要学生自身去“感”之外,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去“悟”。从大庆师范学院的教学模式可得出以下经验:一是要看到情境教育的重要性,学生亲身再现情境的体验和收获好过只是观摩;二是教学案例需要常思常新,一名教师的创新能力有限,而大批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学生实践教育中的优秀案例值得研究和思考;三是要重视挖掘石油精神相关史料、故事中的细节,以丰富其时代内涵。(二)东北石油大学大庆精神研究基地云端

12、讲述东北石油大学大庆精神教育研究中心采用混合媒体一体化编排设计,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多种元素为一体打造了沉浸式学习场景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播媒体科普读物一一云端讲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东北石油大学大庆精神宣讲团的41名学生发起了全国“云宣讲”活动,他们以各自家乡的一处特色景观或具有石油文化元素地点为背景,通过讲故事、录视频,并将视频上传至新媒体平台的方式,将龙江优秀精神、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一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播至全国各地。4东北石油大学的“云宣讲”活动通过当代大学生的视角,利用学生们喜欢和熟悉的新媒体平台,把经典的铁人故事用极具个人风格的宣讲方式重新演绎,把他们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心得体会

13、广泛传播,传播手段及工具不受限于时间、地点、方式,而是用“00”后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和适宜于网络传播的宣贯形式去讲述20世纪60年代的铁人故事、大庆故事,让新鲜感与年代感融合,是新时代在高校学子中弘扬、传承、践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创新性尝试。其他石油类高校可借鉴参考此种方式,传统的展览、讲座等方式的受众群体有限,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受众更广,加上同龄学子间的亲切感和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更能赋予石油精神“新”的风貌;各地学子在各自的家乡进行宣讲也能让石油精神教育的普及程度加深。四石油精神长期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一)新时代要把石油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当作长期任务石油类高校学子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14、、推动能源革命的生力军。加强对石油精神历史与现实内涵的挖掘和丰富是石油类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长期任务。5新时代青年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新时代的石油精神教育可以此为切入点,一是通过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越来”再到“强越来”的过程,以强化大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对社会主义的自豪感和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使爱国主义具有更强大的情感基础。新时代石油学子的“爱国主义”应是保障能源安全并不断提升我国石油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我国从“石油大国”走向“石油强国”。二是通过我国石油工业改革史和

15、科技创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在苦干实干中不断开拓创新,在“双碳”目标下推动石油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石油类高校可在学生的入学教育、未来规划、入职教育、就业指导中大力开展石油精神教育,鼓励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号召,到油田、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石油学子力量。高校可通过邀请石油石化企业走进学校,召开宣讲会,举办讲座,大力宣传国际国内石油工业发展的新形势,激发大学生到油田建功立业的热情;通过在校内开展“树典型”“立榜样”“寻访校友足迹”等活动,发挥在石油石化行业成就突出的校友的典型示范作用。6(二)石油文化资源的地方特色应

16、与石油精神教育紧密结合石油文化资源是石油石化行业的共同财富,有独特的价值体系。石油行业所呈现出的石油文化资源,其形式和内容极为丰富,值得挖掘与运用。石油文化资源富有地域特色,具有转化成思政课教学素材的优势及在石油类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如,大庆油田的石油精神资源就有着浓厚的东北地方特色,并可以与北大荒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等实现协同教育;塔里木油田和克拉玛依油田的石油文化资源也带有新疆地区的民族特色,并有“五湖四海”“民族团结”等内涵意义。各地的石油类高校可从地域文化特色入手,以加深学生们对石油企业的认同感。石油精神永不过时,需要不断拓展和丰富石油精神赋予的时代内涵,石油精神教育也需要常讲常新。石油精神谱系中除了最典型的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之外,各个油气田公司及上中下游石油企业都有各具特色的“石油精神”。如,青海油田的以“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油而战的奉献精神,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为核心的柴达木精神;辽河油田的“开拓创新、油稠人不愁”的“特种油”精神,“勇于超越、知难不避难”的“古潜山”精神;“爱国、担当、奋斗、创新”的海油精神和“碧海丹心、能源报国”的海油文化等,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石油精神教育可与各地石油类高校的地域特色相结合,也可参考学生的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当地特色的石油精神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