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优质课程供给 全面提升培训质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优质课程供给 全面提升培训质效.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聚焦优质课程供给全面提升培训质效高质量的课程供给是基本培训的关键支撑。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嘉兴市委党校以优质课程供给为抓手,把好课程布局、研发、准入、输出、组织“五关”,建立课程全周期管理服务机制,着力构建具有红船味、浙江味、新时代味的现代化基本培训体系,扎实推进基本培训,全面提升培训质效。把好课程布局关,立足供需耦合,优化教学设计。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基本培训总要求,加大训前调查研究力度,以课程供绐侧改革为着力点,分层分类精准施教,模块化、体系化定制教学方案,着力破解培训供需错配、低配、无效配问题,提高教学区分度匹配度。突出因班制宜。强化党校(干部学院)、组织部门、学员单位三方协同,把握好培训对
2、象、内容、方式、学制、周期等关键要素,因班制宜优化理论教学、行动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课程配比。突出精准施教。加强对不同时间、层级、群体学员的思想动态分析,结合入学考试、教学测评、“三带来”调研表以及学员论坛、大组交流等活动,做好大数据分析和学员“精准画像”,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培训设计、课程更新,及时破解思想困惑、克服”本领恐慌”。把好课程研发关,坚持守正出新,厚植教学内容。坚持政治统领。紧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主线,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课程指南优先项、必选项,围绕基本培训要求迭代升级“主菜单”,及时研发“特色菜单”,着力构建“总论+分论+专题”核心
3、课程体系。坚持内容为王。引导教师研究深、阐释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在讲好讲活原创性贡献上下功夫、在讲深讲透思想创新性上下功夫。坚持形式为要。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有机嵌入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教学、访谈教学、翻转课堂、沉浸式课堂等新型教学形式,让课程更加“聚人气”“冒热气”“接地气”。把好课程准入关,注重前置把控,强化质量保障。注重集体攻关。持续推进教研小组内部讨论、教研部全程试讲、督学专家指导点评、教学委员会议课评分、院校领导严格把关的多轮备课准入制度,齐众心、聚众智、合众力,确保课程政治过硬、理论过硬、专业过硬。注重演课试炼。持续完善“竞
4、课+磨课+说课+评课+筛课”多轮演课生成机制,对准入课程进行整体分析、全方位体检,进一步提升课程精准度。注重闭环管理。建好教学提升回路,严格实行评价反馈全流程监督,通过自查、整改、抽查等方式,抓好课稿、课件三审三校,建立持续动态改进的质量管控机制,切实推动教学质量提升。把好课程输出关,突出平战结合,强化精品意识。搭建讲演练兵大讲台。将讲台当舞台、课堂当战场,利用好党支部学习、社会宣讲、学科活动、理论研讨、院校中心组学习、公开课录制、微党课比赛等平台渠道,积极做好备战演练,形成先学习再演练、先出样品再出精品的常态化孵化提升机制。搭建开放协同大课堂。调动学员教师两方面积极性,用好校内校外两种资源,
5、搭建线上线下两个阵地,放大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两大优势。以“专题+现场+案例+推演+咨政”教研咨一体化矩阵为依托,引导教师主动适应、把握多形式大课堂的规律特点。搭建精品选课大赛道。扎实推进党校系统精品课程、优秀课程、特色课程评选活动,完善获评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好课程、好案例的递进培养遴选机制,打造一批现场教学示范线路、优品线路、精品线路,形成好课梯次梯队,不断充实基层培训课程蓄水池。把好课程组织关,配强要素资源,统筹协作攻关。强化项目化牵引。以精品课建设为牵引,创新“一精品一项目、一项目一团队、一团队一平台”好课开发研究机制,组建“1导师+1校领导+1教研室主任+N教师”学术团队,突出资金、资料、
6、智库、设备、场地、制作等全要素项目支持,建好精品好课的孵化场、加速器和众创空间。强化带培式成长。搭好平台助力青年教师挑大梁、当主角,建立多导师带培学习机制,通过导师现身说法、经验交流、项目路演等方式,鼓励青年教师博采众长,在磨炼中形成成熟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把队伍建得更强、把讲台站得更稳、把影响扩得更大。强化“搭子”式互助。鼓励教师找好“教学搭子”“调研搭子学术搭子”,变“个体户”为“作战营”,建立常态化教学攻坚团队。结合集体备课、小型研讨、田野调查、学术工坊、读书沙龙、青年论坛等活动,不定期开展头脑风暴和研讨交流,形成团结向上、充满活力、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作者单位: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嘉兴市
7、委党校)朱莹莹来源:学习时报研讨发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聚力助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深化应用为驱动,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涌现为重要特征,进而构建起新型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体系的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和构筑国家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引。下面,我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学习与理解,汇报三点体会。一是要着力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
8、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鲜明体现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内在逻辑关系。具体而言,首先,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培育新产业。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的新产业,能够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其次,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催生新模式。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新模式,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构成。最后,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形成新动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各领域的创新,以及这些创新成果在更大范围内的扩散应用,共同构成了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新质生产力的整体呈现。二是要着力
9、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推动产业数字化。要分层分类推进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技改升级,持续做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低空
10、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量子科技、卫星网络等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在先进制造业中的应用扩散,形成两者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健全产业集群组织管理和专业化推进机制,建设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在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要加强产学研用协作,打造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三是要下好人才培养“先手棋”、当好科技创新“策源地”、激活人力资源“强引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要靠人才
11、,人才培养要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首先,教育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先导。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牵引源头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服务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应用型人才。要密切关注前沿科技领域和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抢抓机遇、聚焦重点、科学谋划,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造就一大批“新质人才”。其次,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在于创新。要大力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政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和产业资本各种金融工具和政策支持作用,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产业化资金保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和市场化。最后,人才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要探索构建更加多元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人才开展科技创新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氛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健全容错机制,让人才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充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重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引导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增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本领,拿出更多务实管用举措推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