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要点.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1年数字政府改革建设H作要点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安排,对照省和市2021年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思路,持续推进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能力,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一、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流程优化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水平,在政务服务要素”十统一”的基础上,开展二次统筹,推动业务办理项、办理材料、办理形式、网上办理深度、承诺办结时限、到现场跑动次数等关键要素实现市县镇村“四级四同”,精细化办事指南。持续深化“一件事”精细化智能化便利化政务服务模式
2、,实现累计100个高频“一件事”主题服务落地实施。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四免”优化,各地各部门原则上不少于二分之一应优化事项“四免”。(市政数局牵头,市各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别负责)二、深化“粤系列”专版建设应用拓展“粤省事专版”服务事项覆盖范围,推广政务数据和电子证照自主授权凭证化使用,按市统一工作部署推进教育服务、公积金、图书馆等特色服务创新及探索市场主体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实现注册用户数占本地户籍人口65%以上。深入推广粤商通平台及“肇商通市万企诉求服务平台”涉企服务功能应用,提高市场主体注册率,本地区“导商通”市场主体注册率90%以上的。探索依托粤商通平台推动社保、政策扶持补贴等更多本地特色试点
3、应用上线。加快“粤政易易”协同办公平台优化建设及推广应用,推动本地特色办公应用接入,打造全市统一协同办公平台。按部署推动粤视会平台与现有视频会议系统全面对接互通,实现视频会议全市全覆盖。根据市数字政府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应用管理办法相关工作部署,推进政务服务移动端一体化建设。(市政数局牵头,市各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别负责)三、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依托市大数据平台,推进市填表报数系统应用,实现需基层填报的表格和对应信息项减少50$以上,切实为企业群众和基层工作人员减负。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和银行服务融合,全市不少于100台银行智慧柜员机开通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实现覆盖全市。重点关注老年人等群体,坚持线上服务
4、与线下渠道相结合,有效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推动政务服务实现普惠化、均等化。(市政数局牵头,市各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别负责)四、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打破事项办理属地限制,推动不少于100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市内通办”。按照市政务服务无差别“市内通办”工作实施方案,完善通办机制,公布全市通办事项清单,高频事项市、县、镇、村同级别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行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实现“同城通办、就近申办“。(市政数局牵头,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各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别负责)五、全面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从服务事项出发,对基层开具的证明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减少无法规依据的证明材料。按照市的
5、工作部署,推进市减证便民服务平台在本地实施应用,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对有法规依据的证明材料,采取电子证照、数据共享、自动核实、线上协查等技术替代取消,建成“无证明城市”。(市政数局牵头,市司法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各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别负责)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以政务服务事前、事中、事后的群众服务需求为切入点,推进市“政务服务小助手”落地实施,实现审批进度随时可查、智能提醒,让办事可预期;推进本地区预约叫号系统改造并统一接入小助手,实现全市统一叫号预约。推动各部门提供的“二维码”扫码办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事项,对接“肇码通”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更多服务“一码通行”。(市政数局牵头,市行政服务中心)
6、七、争创全省政务服务标杆大厅对标对表先进地区,按照省、市政务服务大厅管理规范,推动本地区政务服务大厅软硬件水平有效提升,争创全省政务服务标杆大厅。(市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八、推动12345热线服务提质增效协调解决12345热线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加强热线工作督办问责,压实诉求办理单位责任,督促履职尽责。(市行政服务中心牵头)九、强化政务服务指导监督(一)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推动本地区“好差评”系统对接升级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群众评价参与度,实现主动评价率85%以上,做到差评必整改,事事有反馈,实现差评整改率100圾强化政务数据分析,逐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市政数局牵头,市行政服务中心、各
7、镇(街道)、市直各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别负责)(二)全面推广行政执法信息平台。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在本地区推广应用,推广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在市、镇(街道)行政执法主体上线应用全覆盖,实现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三类行政执法事项全过程网上办案。(市司法局牵头,市政数局)十、加强“一网统管”顶层设计落实市关于“一网统管”工作指导性文件精神,协同推进市部署的各项专题应用,提升政府治理“一网统管”水平。(市政数局牵头)十一、加快“一网统管”试点专题建设应用依托市政务大数据中心,探索推进大数据辅助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基于“建筑行业数据治理分析系统”的监管示范应用、基于“互联网+招投标+
8、信用”系统的监管示范应用、企业资金申报“秒到户”示范应用、电力供水数据与政务数据融合示范应用、运用“区块链+大数据分析”智能匹配企业上下游、智能解决产业链盲点等7个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应用示范试点本地应用。(市政数局牵头,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税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电网供电局、市肇水公司按职责分别负责)十二、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高效开展完善疫情防控数据支撑体系,配合优化“粤康码”、“悠美”服务,推进多“码”融合,指导全市健康码应用,健全防疫数据动态采集、实时共享、加工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共享机制,形成业务数据使用闭环,有效支撑疫情防控工作。围绕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业务
9、需求,统一归集基础数据,为疫情防控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市卫健局牵头,市政数局、市公安局)十三、不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一)持续开展全市营商环境专项整改提升。对照省、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要求和评价结果,以企业反馈强烈的堵点、难点为出发点,深入开展全市营商环境整改提升专项行动,打造大湾区一流发展“软环境”。(市政数局牵头,市发改局)(二)构建产业落地涉企服务“一网统管”。以企业项目投产达产为导向,推进市涉企一站式服务平台在本地区实施,打通汇聚发改立项、用地审批、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等数据,建立“全链条电子档案”,以数据化、图表式展示动态实时展示全市企业项目从洽谈到达标投产的全生命周期建设进度,审批事
10、项事前、事中和事后实行在线监管、督办,精准推送涉企服务、政策信息,为全市涉企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精准服务。(市投促中心牵头,市政数局、市行政服务中心)(三)积极实施项目审批验收代办行动。持续充实我市产业项目审批验收一站式代办服务工作专班力量,为项目落地投产全流程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提供一站式代办服务。出台市产业项目服务指南,公开审批事项要点正、负面清单,严格按公开事项代办,督促部门严格按要点审批。完善容缺预审、部门会商、代办跟踪、清单管理、全程监控等机制,指导项目单位通行“双容双承诺”项目落地审批绿色通道,为企业落地投产打造“快车道”。加快推动“一件事”涉企主题服务实施,助力企业赋能增效发
11、展。(市政数局牵头,市发改局、市投促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四)全面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加大商事制度改革力度,持续压减办事环节、压缩审批时间、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实现开办企业“零”成本、“一网通办”、“一窗通取”,进一步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行政服务中心)(五)加快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试点建设。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扎实开展全省“一网通办”主题集成服务试点建设,实现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个入口、一张表单、一套材料”,打通系统不通、数据难共享的堵点,切实提升线上审批效率。(市发改局牵头,市住建局、市政数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六)推动“区块链+不动产登记”应用
12、。依托省“不动产链”应用平台,积极探索建设本地平台,开展不动产数据上链工作,争取全域登记、智能登记等新业务场景在我市试点推广,促进办理时限压缩和效能提升。(市资源局牵头)(七)打造新一代智慧型税务应用。依托省智慧电子税务局,推动实现全程网上办税。按照省、市工作部署,推广应用加油站智能税控系统,规范成品油行业监管。利用省税务大数据应用平台,积极探索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创新举措,提升数据管理和应用水平。(市税务局牵头)(八)构建智慧金融应用。基于“中小融”平台和“粤信融”分平台,整合相关部门数据和水电气等数据,积极探索智慧金融场景,提高企业融资便利度。(市金融局牵头,人民银行支行、市政数局)(九)
13、构建智慧信用应用体系。配合优化升级“信用”平台,形成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评价、监管闭环,补齐公共信用服务短板。推广“信易+”应用场景,构建智慧信用信息应用体系。(市发改局牵头)(十)打造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依托数字政府公共支撑能力,加快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系统建设应用,完善公共资源交易规范标准,推进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动态调整行政权力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编制中介服务事项“一张清单”,推动更多中介服务机构入驻超市,项目业主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中介服务事项清单以内、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外且未达到采购限额标准的中介服务,必须在中介超市选取中介服务机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市财政
14、局牵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中心)(十一)深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加强民生、安全、食品药品、教育、扶贫等领域监管数据归集、治理、分析、应用,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各级监管部门使用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全面梳理认领各级监管事项通用目录及实施清单,除本部门无监管职能或辖区内无监管对象的监管事项外,其余监管事项要确保100%认领,监管行为数据100%录入。(市政数局牵头,市各有关单位)十四、助力美丽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提高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能力。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化平台,构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新业态,提高生态环境监管的主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升
15、环境监管水平。(市环境局分局牵头)(二)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管理能力。持续收集完善各类数据和基础资料,依托全省通用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做好规划数据入库并实现动态更新。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汇集全市各类空间相关数据形成自然资源“一张图”数据体系,不断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管理能力。(市资源局牵头)(三)强化水利管理数字化能力。配合省“智慧河长”平台在我市的落地应用,为河湖管理提供支撑。在全市规模以上水利工程建设视频监控点,深化图像智能化应用,提升水利工程智能感知能力。(市水利局)(四)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建立交通气象共享数据库,实现高速公路周边的
16、气象感知实时监测信息与道路基础数据、监控视频、公路管制数据等的共享共用,提升防范化解恶劣天气交通安全风险能力。(市气象局)十五、支撑平安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打造平安建设“平安”品牌。构建综合网格信息化支撑体系,依托省级综合网格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平台建立和完善镇(街道)综合网格工作平台,链接省级平台和基层网格员手机APPo(市委政法委)(二)深化智慧新警务建设应用。深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全力推动全市公安机关全面建设完善大数据实战中心,组建精干力量参与实战队伍,开展常态化、实体化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市公安大数据支撵实战的整体打击效能。加快推进视频云市级节点建设,提升
17、视频智能化分析能力和侦查破案效能。加强全市各地、各部门间协调联动和资源调度力度,努力实现资源能力“一地有全市有、一地能全市能”,全面提升全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应用整体水平。(市公安局)(三)提升应急指挥系统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智慧大应急”建设,完善智慧应急信息化体系,推动融合指挥、应急通信、短临预警、全域感知、数据智能应急管理信息化取得新突破,不断提升应急救援实战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市应急局)(四)打造新型智慧消防救援体系。依托省智能接处警、智慧指挥、三维数字化预案等系统,完善火灾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建立健全消防实战指挥体系。依托市大数据中心,开展消防数据分析建模与优化,实
18、现高风险区域风险评估、动态监测、智能分析和精准治理。(市消防救援大队)(五)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活力和效率。在全市各镇(街道)依法治理中心推广应用市基层矛盾调解平台,统一归集矛盾纠纷专题数据,支撑市镇村三级矛盾案件数据汇聚、比对、预判,实现全市矛盾案件数据整合共享,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市委政法委)十六、推动民生保障能力取得新突破(一)提升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推进全市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通过“粤省事”等招生工作平台开展考试招生工作,大力推动数据信息化填报,为群众提供更多不同途径、更便捷的报名方式。(市教育局)(二)推动民政业务一体化建设。整合升级民政业务应用系统,提升
19、民政数字化应用和服务水平。依托市大数据中心,开展民政数据治理,深化数据综合应用,提升内部运作效能和科学决策水平。(市民政局)(三)深化社保数字化应用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研究对接“肇码通”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一码通行”,打造群众线上线下“一卡通”的便企利民服务体系。(市社保局)(四)强化住房数字化管理。加快推进“数字住房”(粤安居)试点建设,持续完善平台功能,打造“房屋智慧管理一张图、房产审批监测一张网、房屋租售服务一平台”,实现对房屋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和服务。(市住建局)(五)推进远程医疗示范点建设。依托省远程医疗平台,推进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
20、务中心及部分村卫生站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推动县级医院、医联体、民营医院逐步接入省远程医疗平台,建设成为贯通省、市、县、镇、村五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市卫健局)(六)构建“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模式。全面贯彻落实全省退役军人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任务,加强推广应用已上线主题库、综合管理平台、移交士兵安置系统、应急救助金申请系统、就业创业系统、走访慰问系统,加快退役军人数据资源整合和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统一数据统计口径和规范,强化数据治理,健全完善全覆盖、全业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退役军人综合数据库。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新模式,打造试点样板。(市退役军人局)(七)推进医疗保障信息化建
21、设“全市一盘棋”。依托省统一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形成全市医疗保障业务经办系统一体化格局,为全市医疗保障业务提供支撑。(市医保局)十七、推动行业管理水平实现新提升(一)强化财政数字化监管能力。强化省“数字财政”平台在我市的应用,有序推进财政惠企利民服务平台试点工作,年内分批次启动补贴项目上线工作。依托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和财政资金监控平台,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流程监控和预警。(市财政局)(二)深化交通运输数字化应用。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协调指挥中心(TOCC)应用,配合构建省市级联动的“两客一危一重货”车辆监管系统、非现场执法系统、货运源头治超监管系统等在我市落地实施,强化数据共享交换
22、,全面促进我市交通运输行业向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市交通局)(三)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管理水平。依托市大数据中心,深化农业农村相关数据治理应用,提升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宅基地管理流程,打造数字化、标准化管理模式,提升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的监督能力。(市农业农村局)(四)强化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能力。推进“数字国资”建设,建成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不断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能力。市财政局(市国资局)(五)提升供销社为农综合服务能力。依托省数字供销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平台,以及省农资农技、冷链物流、农产品直供配送、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等平台,推进供销合作社联农组织的“
23、数字农业大脑”核心数据资源库应用,实现五级助农服务平台数字化管理。(市供销社)十八、落实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机制按照省、市工作部署,推进落实数据产权保护和利用新机制,完善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法治环境;构建统一协调的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组织架构,落实公共数据管理制度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市政数局、市委网信办、市司法局)十九、稳步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和开发利用逐步构建公共数据分级分类开放目录和动态更新机制,依托市公共数据统一开放平台,进一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探索在金融服务、社会治理、教育资源、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信息交换与共享等行业开展数据应用场景建设。(市政数局、市金融局、市教育局、市委政法委、
24、市税务局)二十、提升政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推进本地自建业务系统上云。统筹推进全市政务外网升级改造,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的有关要求,开展电子政务外网出口、政务外网城域网、应用系统、安全体系IPv6改造。(市政数局、市各有关单位)二十一、提升大数据中心支撑能力开展全市数据资源普查,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系统清单、公共数据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实现全市政务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资源“一本账”管理,未列入台账管理的政务信息系统不再安排资金支持建设及运维。(市政数局、市财政局)二十二、完善公共支撑平台服务能力按照省工作部署,进一步推动本地业务系统接入省统
25、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一次认证,全网通办”。推广电子签名在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行政执法、电子证明等高频服务场景的应用,有效减少群众、企业跑动次数。规范和加强我市电子印章管理。(市政数局)二十三、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助力全省政务基础设施的统一安全运营管理,强化与市政务网络安全协调联动。进一步压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及时发现消除网络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提升我市网络安全风险的检测能力和应急响应处置能力,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做好新一轮“粤盾杯”攻防演练活动,持续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坚决守好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安全关。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外网信创工程建设,建设推广应用信创政务云,确保完成国家、
26、省要求的工作任务。(市政数局、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财政局)二十四、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全面构建政务数据共享安全制度体系、管理体系、技术防护体系,推动数据共享对接更加精准顺畅。根据市工作部署,推进证明事项数据收集、共享、核查机制,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核查联动,为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提供有力支撑。扎实开展首席数据官(CDO)试点,提升信息化工作统筹和数据管理能力。(市政数局、市各有关单位)二十五、健全市县协同工作机制加强与市对接沟通,推动本地区积极打造可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广部署的特色应用,为省、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提供经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分类别、常态化开展数
27、字政府建设相关培训,提升各部门业务能力和水平。(市政数局、市各有关单位)二十六、强化标准规范保障落实市数字政府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完善数字政府标准化工作机制。落实相关信息化项目相关管理办法,推进市统一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应用,加强信息化项目实施工作流程监督,开展项目效能评估。(市政数局、市财政局)二十七、加强咨询智库支撑加大专家决策支撑力度,加强对专业性强的决策事项提供技术咨询和论证。推进市数字政府专家库应用,加强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咨询设计、建设管理及成果评价,提升项目方案编制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市政数局牵头)各单位要根据本工作要点,认真抓好落实,工作推进情况要在每月15日前报送
28、至市政数局(联系电话:*),由市政数局汇总后上报市政府。市政教局要加强督促检查,配合市适时组织开展笫三方评估,并通报结果。附件: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任务分工清单附件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1年H作要点任务分H清单序号工作任务具体旻求牵头单位(排名在前的为第1牵头单位,负责汇总情况及报送)完成时限完成情况(提供具体落实情况.巳完成的请标注A,能如期完成的标注B,未能完成的标注C)存在问题下步计划系及系式或入联方1一、深入推选政务服务流程优化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水平,在政务服务要素“十统一”的基础上,开展二次统筹,推动业分办理项、办理材料、办理形式、网上办理深度、承诺办结时
29、限、到现场跑动次数等关键要素实现市县镇村“四级四同”,精细化办事指南。持续深化“一件事”精细化智转化便利化政务服务模式.实现累计100个高频“一件事”主题服务落地实施。深入推进玫务服务“四免”优化,各地各部门原则上不少于二分之一应优化事项“四免。市政数局、各有关单位2021年10月2二、深化“寻系列”专版建设应用柘展“粤省事专版”服务事项遣差疱困,推广玫务数据和电子证照自主授权凭证化使用,按市统一工作梯署推道教育服务、公积金、图书馆等特色服务创新及探索市场主体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实现注册用户数占本地户籍人口65%以上。深入推广寻商通平台及“蟹商通市万企诉求服务平台”涉企服务功能应用,提高市场主体
30、注册率,本地区“粤商通“市场主体注册率9破以上的。探索依托与商通平台推动社保、政策扶持补贴等更多本地特色试点应用上线。加快“与政易易”协同办公平台优化建设及推广应用,推动本地特色办公应用市政数局、各有关单位2021年10月接入,打造全市统一协同办公平台。按部署推动学视会平台与现有视强会议系统全面对接互通,实现祝频会议全市全覆盖。根据市数字玫府移动玫务服务平台应用管理办法相关工作部署,推进政务服务移动端一体化建设。3三、推动政务服务向塞层延伸依托市大数裾平台,推进市填表报数系统应用,实现需基层填报的表格和对应信息项减少50%以上,切实为企业许众和基层工作人员减负。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和银行服务融合,
31、全市不少于100台银行智慧柜员机开通玫务服务平台功能.实现覆盖全市。重点关注老年人等群体,坚持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有效解决“敕字鸿沟”问题,推动政务服务实现普惠化、均等化。市政数局、各有关单位2021年10月4四、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打破事项办理属地限制,推动不少于100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市内通办”。按照市政务服务无差别“市内通办”工作实施方案,完善通办机制,公布全市通办事项清单,高甥事项市、县、稹、村同级别玫务服务事项基本实行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实现“同城通办、就近申办”。市政数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各有关单位2021年10月5五、全面推动“无证明城市
32、“建设从服务事项出发,对基层开具的证明事项进行全面检理,减少无法规依据的证明材料。按照市的工作部署,推进市减证便民服务平台在本地实施应用,全面推行告知承诰制,对有法规依裾的证明材料.采取电子证照、数据共享、自动核实、域上协查等技术替代取消,建成“无证明城市”。市政数局、市司法局、市行玫服务中心、市各有关单位2021年10月6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以政务服务事前、事中、事后的群众服务需求为切入点,推进市“政务服务小助手”落地实施,实现审批进度随时可查、智能提醒,让办事可懂期:推进本地区加约叫号系统改造并统一接入小助手,实现全市统一叫号预约。推动各部门提供的“二维玛”扫码办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事项,
33、对接“兼码通”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更多服务“一码通行”。市政数局、市行政服务中心2021年12月7七、争创全省政务服务标杆大厅对标对表先进地区,校照省、市政务服务大厅管理规范,推动本地区政务服务大厅软硬件水平有效提升,争创全省政务服务标杆大厅。市行玫服务中心统进持推8八、推动12345热姨服务提质增效协调解决12345热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加强热线工作督办问责,压实诉求办理单位责任,督促履职尽责。市行政服务中心2021年12月9九、强化政务服务指导监督1.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推动本地区“好差评”系统对接升级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科众评价参与度,实现主动评价率85%以上,做到差评必整改,事
34、事有反馈,实现差评整改率100%。强化政务数据分析,逐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市政数局、市行政般务中心,各镇(街道)、市直各有关单位2021年10月102.全面推广行政执法信息平台。推送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在本地区推广应用,推广行玫执法信息平台在市、乡镇(田道)行政执法主体上线应用全凝我.实现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三类行政执法事项全过程网上办案。市司法局、市政数局2021年12月H十、加强“一网统管”顶层设计落实市关于“一网统管”工作指导性文件工作,协同推进市说署的各项专题应用,提升政府治理“一网统管”水平。市政数局持续推进12十一、加快“一网统管”试点专题建设应用依托市政
35、务大教裾中心,探索推进大数裾辅助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基于“健筑行业数据治理分析系统”的监管示范应用、基于“互联网+招投标+信用”系统的监管示范应用、企业资金申报“秒到户”示范应用、电力供水数据与政务数裾融合示范应用、运用“区块使十大数据分析智能匹配企业上下游、智能解决产业链盲点等7个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应用示范试点本地应用。市政数局、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税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电网供电局、市肇水公司2021年12月13十二、支才常态化疫情完善疫情防控数猾支撑体系,配合优化“专康码”、“悠美”服务,推进多“码”融合,指导全市健康科应用.健全防疫市卫便局、市政数局、市公安局持统推进防控工作高效开展
36、数据动态采集,实叶共享、加工处理,结果及叶反馈共享机制,形成业务数据使用闭环,有效支撵疫情防控工作。围绕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业务需求,统一归集基础数据,为疫情防控分析提供数曙支撑。14十三、不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1.持续开展全市营商环境专项整改提升。对照省、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要求和评价结果,以企业反馈强烈的堵点、难点为出发点,深入开展全市营商环境整改提升专项行动,打造大湾区一流发展“软环境”。市政数局、市发改局2021年11月152.构球产业落地涉企服务“一网统管”。以企业项目投产达产为导向,推进市涉企一站式服务平台在本地区实施,打通汇聚发改立项、用地审批、施工建设、
37、设工赘收等数据,建在“全链条电子档案”,以数捐化、图表式展示动态实时展示全市企业项目从洽谈到达标投产的全生命周期建设进度,审批事项事前、事中和事后实行在线监管、督办,精准推送涉企服务、玫策信息,为全市涉企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精准服务。市投促中心、市政数局、市行政服务中心2021年10月163.积极实施项目审批验收代办行动。持续充实我市产业项目审枇脸收一站式代办服务工作专班力量,为项目落地投产全流程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提供一站式代办服务。出台市产业项目服务指南,公开审批事项要点正、负面清单,严格按公开事项代办,咨促部门严格按要点审批。完善容缺预审.部门会商、代办跟踪、清单管理、全程监控等机制
38、,指导项目单位通行“双容双承诺”项目落地审批绿色通道,为企业落地投产打造“快车道”。加快推动“一件事”涉企主题服务实施,助力企业赋能增效发展。市政数局、市发改局、市投促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持统推进174全面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加大商事制度改革力度,持续压减办事环节、压缩审批时间、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实现开办企业“零”成本、“一网通力、“、“一窗通取”,进一步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服务中心2021年10月185.加快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试点建设。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扎实开展全省“一网通办”主题集成服务试点建设,实现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个入口、一张表单、一套材
39、料”,打通系统不通、数据唯共享的堵点.切实提升线上审枇效率。市发改局、市住建局、市政数局、市行政服务中心2021年8月196.推动“区块链+不动产登记”应用。依托省“不动产钺”应用平台,积极探索运设本地平台,开展不动产数据上链工作,争取全域登记、智能登记等新业务场景在我市试点推广,促进办理时限压缩和效能提升。市费源局2021年12月207.打造新一代智慧型税务应用。依托省智慧电子税务局,推动实现全程网上办税。按照省、市工作部署,推广应用加油站智能税控系统,规范成品油行业监管。利用省税务大数据应用平台,积极探索税收大致据和风险管理创新举措,提升数据管理和应用水平。市税务局2021年12月218.
40、构建智慧金融应用。基于“中小融”平台和“学信融”分平台,整合相关部门数据和水电气等软猾,积极探索智慧金融场景,提高企业i资便利度。市金融局、人民银行支行、市政数局2021年10月229.构建智慧信用应用体系。配合优化升级“信用”平台,形成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事、应用、评价、监管闭环,补齐公共信用服务短板。推广“信易+”应用场景,构建智慧信用信息应用体系。市发改局2021年12月2310.打造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依托数字政府公共支撑能力,加快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系统建设应用,完善公共资源交易规范标准,推进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动态调整行玫权力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编制中介服务事项“一张清单
41、”,推动更多中介服务机构入驻超市,项目业主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中介服务事项清单以内、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外且未达到采咫限颛标准的中介服务,必须在中介超市选取中介服务机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市财政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中心2021年10月并持续推进2411.深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加强民生、安全、食品药品、教育、扶贫等领域监管数据归集、治理.分析、应用,按照“谁审枇、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各级监管部门使用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全面梳理认领各级监管事项通用目录及实施清单,除本新门无监管职能或辖区内无监管对象的监管事项外,其余监管事项要确保10(施认领,监管行为数据100%录入。市
42、政数局、市各有关单位2021年10月25十四、助力美丽珑设取律新进展1.提高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能力。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化平台,构建生杰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新业杰,提高生态环境监管的主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市环境局分局2021年12月262.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管理能力。持续收集完善各类数据和基础资料,依托全省通用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运设,做好规划数资入库并实现动态更新。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汇集全市各类空间相关数据形成自然资源“一张困”数据体系,不断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管理能力。市资源局2021年12月273.强
43、化水利管理数字化能力。配合省“智慧河长”平台在我市的落地应用,为河湖管理提供支撑。在全市规模以上水利工程建设视频监控点,深化图像智转化应用,提升水利工程智能感知能力。市水利局2021年12月281.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建立交通气象共享数猾库,实现高速公路周边的气象感知实时监测信息与道路基础数据,监控视瓶、公路管制数据等的共享共用,提升防范化解恶劣天气交通安全风险能力。市气象局2021年12月29十五、支撑平安建设再上新台阶1.打造平安建设“平安”品牌。构球综合网格信息化支撑体系,依托省级综合网格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平台建立和完善乡慎(街道)综合网格工作平台,链接省级平台和基层网格员手机APPe市
44、委政法委2021年12月302.深化智慧新警务建设应用。深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运设应用,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报”思想,全力推动全市公安机关全面建设完善大数据实战中心,组建精干力量参与实战队伍.开展常杰化、实体化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市公安大敕猾支撑实战的整体打击效能。加快推迸视频云市级节点定设.提升视频智能化分析能力和侦查破案效能。加强全市各地、各部门间协调联动和资源调度力度,努力实现资源能力“一地有全市有、一地能全市能,全面提升全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应用整体水平。市公安局2021年12月313.提升应急指挥系统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智慧大应急”建设,完善智慧应急信息化体系,推动融合指挥、应急通信、短临
45、预警、全域感知、数据智能应急管理信息化取得新突破,不断提升应急救援实战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市应急局2021年12月324.打造新型智慧消防救援体系。依托省智能搂处警、智慧指市消防救援2021年挥、三维数字化预案等系统,完善火灾苴测子天警,真报系统,建立健全消防实战指挥体系。依托市大数据中心,开展消防数据分析建模与优化,实现高风险区域风险评估、动态监测、智能分析和精准治理。大队12月335.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活力和效率。在全市各乡谊(街道)依法治理中心推广应用市基层矛盾调解平台,统一归集矛盾纠纷专题数据,支撑市镇村三级矛盾案件数据汇聚、比对、预判,实现全市矛盾案件数据整合共享,持
46、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市委政法委2021年12月34十六、推动民生保障能力取得新突破1.提升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推进全市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通过“粤省事”等招生工作平台开展考试招生工作,大力推动数据信息化填报,为群众提供更多不同途径、更便捷的报名方式。市教育局2021年12月352.推动民政业务一体化建设。整合升级民政业务应用系统,提升民玫数字化应用和服务水平。依托市大数据中心,开展民政数据治理,深化数据簿合应用,提升内部运作效能和科学决策水平。市民政局2021年12月363.深化社保数字化应用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研究对接“肇码通”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一码通行”,打造群众线上线下“一卡通”的便企利民服务体系。市社保局2021年12月374强化住房数字化管理。加快推进“数字住房”(学安居)试点建设,持续完善平台功能,打造“房屋智慧管理一张图、房产审枇监测一张网、房屋租售服务一平台”,实现时房屋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和服务。市住建局2021年8月385.推进远程医疗示范点建设。依托省远程医疗平台,推进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