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511684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居民收入的影响【摘要】本文从外商投资在我国的分布、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两方面了解我国当前的社会现状,浅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居民各方面的影响,从而提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解决途径。【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居民收入: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外资金急速大量引进,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19782004年达9.3%左右,同时大批外商企业涌进我国国内市场。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也快速增长。实际上,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猛然上升,其他方面的基础不稳定,势必会带来很多发展问题。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收入分配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这些问题需要国家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慢慢

2、纠正。一、外商投资在我国的分布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个质的飞跃的的大决策。在经济模式上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经济结构上由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向现代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经济转型。世界处于全球化的经济转型中,实际上全球化是各国内以跨国公司为代表,以资金的流通在全球范围内的一种资本资源划分。在跨国公司的资金流转中,外商的直接投资占据一定的地位。(一)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经济发展表明,外资是我国进一步实现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手段。新中国刚成立时,国家战争结束,经济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资本短缺,需要大量、长期的资本流入,增加其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以及加速国内技术进步和运用

3、。而外商直接投资是能以外部资源可以促进国家经济长期资本的形成、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以及加速国内技术进步和运用。因此,引进外资、外商是国家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投资、消费、出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改革开放的第二年我国大规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外商投资环境逐年改善,外商投资也得到发展,近二十年平均利用外资的增长率达到了18.66%,利用外资额从九十年代初的30多亿美元上升至近年来的900多亿美元,28%是全国的外资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比例,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外商投资不仅带来资金也产生“技术外溢”效应影响产业升级。在2010年,我国拥有超过1400家由跨国公司设立的科

4、技研发机构。外商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由数量小、范围窄、限制多的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全面开放的发展过程。(二)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情况1、在产业上的分布外商投资在产业上的分布总体为:第产业较少,第二产业较大,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第一产业是农林牧渔的产业,这些产业在我国发展基础好、时间较长、对技术要求不高,从2008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比例来看,第一产业仅占2%O而第二产业占6储,第二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制造业,由于中国人口密集、市场大、劳动力干富且低廉,形成了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的“三来一补”工业。外商实际将国外的制造业的产业末端转移中国。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

5、出口总值比往年增加27%,占外商投资企业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3.36%。这也反映了我国仍然处于全球化经济中较低层的生产阶段,依赖外商投资的技术、信息等要素投入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三产业不如第二产业得到外商投资的比例大,但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极为旺盛,2002一到2008年第二产业的外资增长速度为5.4%,第三产业获得的外商投资上升到了26.8%。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渐渐扩大自身的消数市场,外商投资也抓住这市场,利用信息技术等优势挖掘中国经济市场的潜力。2、在行业上的分布我国实行以公有制度为主,多重经济制度为辅的经济制度,在第产业或国有行的垄断产业外商也有比例较少且稳定的投资。从2009年的

6、外商投资行业比例来看,租赁和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行业获得外商投资占到总量的70%以上,其中,制造业占所有行业的60.5%,且增长缓慢,增长率仅为6.81%,相对缓慢。制造业的发展对国家的基础设施要求较高,由制造业带动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相关行业也吸引外资累计503.88亿美元,年均增长10.71%o而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也快速增长。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渐渐以金融市场和房地长行业作为中国经济支柱。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在行业中发展尤其引人注意,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额在房地产行业高达3338.262亿美元,金融业达486.45亿美元。3、在地区上的分布外商

7、投资在地区上的分布和改革开放的开放格局、地区的地理优势是密切相关的。改革开放前期,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由于便利的地形优势最先开始对外开放、改革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和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资源。从1999年至2008年吸引外资的比例来看,东部吸引的外商投资超过中部和西部的总和,占全国外资的82.52%。其中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和浙江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大省份。中部地区占全国外商投资比8.14%,中部地区吸引外资最多的省份为江西;西部地区占全国外商投资比为4.49%。从外商投资在地区的分布比例可看出外商直接投资集中东部地区,整体的获得外资不平衡,这实际也是全国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

8、改革开放带动外商投资的进入,加剧了我国东西部地区在资金、产业等分布的不均衡。各产业、行业、地区因不同的因素也获得了不同的投资分布比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外商投资的分布趋势,在产业中,外商投资偏重第二产业。从行业来看,外商投资以制造业、房地产等行业为主要投资行业。从地区分布来看,外商投资主要在东部地区的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这些分布的不均衡实际也是我国居民收入不均衡的原因之一。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居民收入现状和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世界惊叹的发展速度快速发展,虽然我国居民收入普遍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方面的不足与缺陷渐渐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其中我国居民收入分配

9、差距大也导致很多社会问题的发生。我国长期处于城乡分割、二元对立的局面,对城市投入超过农村建设的投入,造成了城乡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差距的局面;根据1997年至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不良指数趋势的变化图,2003年之前城镇居民收入的不良指数为曲折上升。从通用的基尼系数结果来看,我国居民收入不平衡在城市和农村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在2000年超过了0.4的国际居民收入差距的警戒线水平,居民收入差距大是我国当前分配制度下的一个普遍现象。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土面积广阔,行业丰富多样,导致我国分布差距实际上有很多原因。以下将从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和行业、阶级、群体微观的发展的角度

10、出发,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一)产业行业发展的原因我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78年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为农、林、牧、渔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70元;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为电力、煤气和水生产供应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50元;最高与最低行业的年均工资比为1.81:1。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证券业为172123元,最低的畜牧业为10803元,二者之比扩大为15.93:1。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经济产业的比重是长期以农业为重的农业大国,城市较少且基础建设简单,户籍制度将劳动力留在农村,改革开放后城市较难融入大量的外来人口,城市基础建设口益完善,社会福利提高就业机会多,而农村等偏远地区

11、受地形、政策等因素制约第二产业的发展,城市不断随时代发展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一)改革开放等政策的原因建国来,我国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等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拉大了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非公有制经济自由发展,自由的市场配置,计划经济的限制灵活的多,告别“大锅饭”的呆板分配制度,这使即使在同一地区、同一公司的不同劳动者间之间收入差距的拉大。随改革开放的政策配置,以东部沿海地区主,倾斜的政策吸引大量的外商投资的进入,拉大了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相应的倾斜性政策拉大了本已存在的地区差距。外商投资的不仅有资金还相对先进的技术、改善东部沿海地区

12、的政治、变迁。(=)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实行传统“大锅饭”的公社的集体分配和“粮票”国家均衡福利的模式,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多劳多得”的收入分配模式。这一政策的改变是居民的收入的个人、家庭收入比重开始提高,居民家庭的绝对收入都在不断提高。家庭劳动力所产生的资本的存量也越来越成为决定劳动收入的主要因素,所以,家庭人口数又是产生资本财产方面的差异和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相对于国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少、地区差异相差大加大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四)受教育、文化水平的原因现代社会对人的文化、教育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受教育的文化水

13、平越高就业机会越多,收入越高。因此,受教育文化水平也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指标与收入差距的原因。文化水平往往是高等教育的差距,而高等教ff在我国是一种少数精英教育,基础教育也有明显的城乡、地区差距。我国居民家庭的消费的重心已经从满足食物的生存需求上转移到房子、文化教育等其他方面。所以,受教育、文化水平也是居民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拉大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五)灰色收入等收入出现的原因当今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但经济快速发展而社会法律建设、政治等不完善。政府与经济的关系交错复杂,甚至出现官商权钱交易。灰色收入变为不成文的社会现象,加大了国有事业单位职工与其他单位职工的收入差距。199

14、5年,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分别为5542元、5499元工345元,比值为1.04:1.03:1。2008年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分别33869元、29758元、28359元。许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通过权力资源获得灰色收入等进一步拉大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影响多年的经济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外商投资对我国经济有着关键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外商投资影响着我国收入差距。收入不平等也成为我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常常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外商投资对我国收入的差距有很多方面的影响。()影响不同地区的收入外商投资首先进入我国的东部沿海

15、地区,给该地区的对外贸易,带动经济的发展,拉动该地区的居民收入。这个过程产生一些效应:直接效应,资金、技术、企业等因素投入在东部沿海地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间接效应,由于地形优势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快地升级,拉大地区的收入差距。我国农村三大地区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略高于城镇地区。数据表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967.72元上升至2009年的7532.36元;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649.45元上升至2009年的4887.24元;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551.85元上升至2009年的3654.21元。收入差距的趋势在拉大,

16、但速度慢慢减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地区也在发展,努力改善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吸引外商投资。(一)影响着不同劳动阶层的收入外商投资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劳动力市场影响市场对劳动力的数量、质量的要求和范围。2009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1993年至2008年我国外资企业的就业人数从1.94%增加至13.45%.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在二元经济结构中有潜在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带来城乡间的阶级收入划分。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也影响着文化、知识、技能等高劳动力的收入,体力劳动者靠体力劳动赚取基本生活的收入,促使劳动力赢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学习高层次的文化、技能。实际上,外商直接投资对体力劳动

17、者的地区影响其收入更大。加强教育和对低技能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我国的产业化调整和升级。(=)溢出效应影响居民的收入在经济发展中,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职业收入有三个溢出效应:技术性溢出、制度性溢出和知识性溢出。现有的劳动力和资本、技术水平限制了我国外商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受外资企业的市场竞争,我国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员工收入差距的拉大。外商投资往往围绕着知识性溢出的地方,所以,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就业分层是两个大阶层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总而言之,传统经济的制度的发展惯性和地形和当前社会现实的因素限制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对全国的影响。而我国企业更应学习外资企业先进创新技术和严

18、格的管理制度,不断升级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改善生产效率。而对劳动者来说,更应该自觉接受过高等教育水平和职业技术培养增强自我的就业竞争力。国家应该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宏观调控这种大局的收入差距,带动中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拉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平衡居民收入的差距。四、外商直接投斐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解决建议当前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我国的居民收入也在不断拉大,贫富差距大,也常应发一系列的“仇富”的心理的社会热点,有违社会安定、和谐的文明之风。我国开始重视这方面的政策,以下是个人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解决建议。(一)国家对外商直接投资分布和居民收入

19、分配政策1 .调整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分布比例外商投资也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国民福利,也拉大居民收入差距。我国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与外直接投资分布不均是密切相关的。通过上文,我们知道外商直接投资多数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造成地区间的收入不平衡。实际上,中西部地区受限于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还有一个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基础设施还不健全,闭塞的环境、交通使外资的生产成本过高,减少外企盈利率。改善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总体回报率,引进投资。一方面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也应保证外商直接投资的有效利用。各地方政府应积极推动地区产业升级,避免将外商投资到反复的建设,应地制宜地发

20、展产业,发挥外商投资的最大经济效益。同时政府应加强廉政建设,严厉打击官商勾结,治理行业垄断和部门利益,加大对腐败的惩治力度,规范灰色收入,清理非法灰色收入。在房地产产业中,政府在土地的审批更加公正、透明,严惩房地产的投机行为,降低房价避免贫富差距的恶性循环。我国应扬长避短,加大政策性支持和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市场的发育和成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努力减小其对我国收入分配的负面影响,加深外商直接投资三类溢出效应的影响。2 .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和保障制度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平均主义到按劳分配多重分配制度并存的变化。收入分配制度强调的是效率优先,忽略了分配的公平。居民收入差距

21、扩大产生不同劳动者的对立,影响社会健康发展。国家应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近来政府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加大社会保障的建设。完善的保障制度才能更好增强每个居民的安全感。目前,我国的保障制度有不合理、覆盖面的不广、福利少等问题。不同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不同也使了不同群体收入存在差异。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员与企业、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差距较大,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高的城镇居民的福利比低收入的农村居民福利高。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只是保障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对于减少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不大。政府应加强对民生事业的财政投入的

22、针对性,向农村、农民和城乡中低收入群体倾斜。此外,国家应改善户籍制度不灵活之处,实现劳动力在地区灵活的流动。消除分割劳动力市场的地方性歧视政策使实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就业平等,对低技能的体力劳动者的职业技术培训I,减少收入差距。3 .国民教育水平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主要原因也可以居民就业结构可以看出。我国拥有低技术的剩余体力劳动力而拥有一技之长的高技术劳动力较少。外商企业主要为制造业需要部分廉价的低技术的劳动力,而企业核心对高技术劳动力的需求也较大。供求不平衡使低技术体力劳动力收入不高,而高技术知识性劳动力收入高。缓解这局面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国民的文化教育和劳动者的职业技术素质,国家加大义务教

23、育和高等教行投入,培养专业技能高和职业技术强的劳动者,满足外资企业的劳动力的需求。均衡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避免贫富差距过大。(一)企业对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的反思外资也是很多劳动者就业倾向选择之一,正是外资企业有着更好的福利待遇、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专业发展空间。外资部门的平均工资水平从1985年的2185.05元上升至2008年的29540.84元。我国本土企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企业要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就应优化自身产业结构提升效率,为员工的工资收入创造更多空间。改善自身的水平的同时,应积极学习外资企业的创新技术和管理制度,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源。(=)个人主动对教育、职业素养

24、的要求现实社会就业中,企业对员工的受教育、文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受历史条件限制,我国当前现实社会大多数是低技能的体力劳动者,而低技能劳动力向高技能劳动力的转变比较困难和漫长。市场就业本身就存在合理的劳动力分层。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就是为普及的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扩大高技能劳动力供给。劳动者自觉接受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的学习,才有更多的就业选择和丰厚的收入,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多机遇。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消极面。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和居民的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两者的关系,我国经济在今后的发展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利用外资,坚持公平的利益导向,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进步均衡外商投资的分布、完善居民收入分配体制、加强义务教行和专业技能培训以及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等政策建议,助于我国更好实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参考文献1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2005年第10期。2李实、杨穗:中国城市低保政策对收入分配和贫困的影响作用2009年第5期。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4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一一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2009年第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